吃胎有因为轴距造成的,还有因为平衡梁造成,还有因为气压造成的,还有因为钢圈造成的,还有因为弹簧弓板造成的,还有因为一条桥上的轮胎不一致造成的,还有因为刹车造成的,还有因为轮胎选用不当造成的,还有因为轮胎质量造成的,还有因为挂车车身的变形造成的,还有因为轮距的调整不正确造成的。
造成轮胎出现吃胎的现象,最常见故障就是车辆的四轮定位数据出现了故障,如四轮定位中的前束、倾角的数据不对。所以需要重新做个四轮定位来调整下这2个数据到标准值,前束是可以调整,但是倾角的数据调整不了。倾角的数据不对就需要更换相应的部件来调整了。
1、四轮定位不准确
造成四个轮胎不是在标准要求的横竖两条直线上那么同侧的2个轮子在跑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生吃胎现象或者前轮或者后轮主要是不走直线了车辆自行矫正造成某个轮胎的某个部位对地摩擦力不正常加大加速磨损。
2、前束调节不准确也会造成吃胎,就是前轮向内侧稍稍倾斜的一个角度 类似内八字,这是高速稳定行车的最佳角度。所有的车都有一个自己的前束角,这个角度没调整好也会吃胎,道理同第一条。
3、方向机故障也会造成吃胎、跑偏等。
4、大梁不平整,失型 也会造成吃胎 比如有些事故车 吃胎的原因就是大梁车身变形了。
5、各个轮胎的气压差异太大也会吃胎。
汽车轮胎吃胎的原因 总结
两端胎肩吃胎,原因是轮胎气压不足或超载。
胎冠中央吃胎,原因是轮胎气压过大。
轮胎外侧吃胎, 原因是前束或外倾角过大、转向节臂弯曲等。
轮胎内侧吃胎,原因前束或外倾角过小。
2. 汽车轮胎吃胎是怎么回事
“吃胎”是俗称, 轮胎的异常磨损, “吃胎”有很多现象和原因。
①胎面中部和胎冠早期磨损,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卡车轮胎上, 轮毂过窄时,胎面的弧度面积会变大,轮胎气压会变高,行驶中只有中心部分会被打磨。
②胎肩两侧的磨损通常是轮胎气压过低,胎面变软的内缩, 只有肩部和地面接触摩擦。
③胎面(冠)双肩的一边(只打磨单侧)磨损,方向轮的外倾角超过规定值,是因为减震器的橡胶套轴承或上臂橡胶套磨损严重。
④胎面有波纹、锯齿的磨损,车辆转向横拉臂球,或连接结构磨损,导致前梁的数值发生变化,导致轮胎内侧和外侧的磨损。
⑤胎面斑驳的行磨损,轮毂轴承松动,轮毂扭曲变形,经常使用紧急制动器或漂移运转,动平衡偏差较大,受力点磨损较大。
许多重型卡车的后驱动轮也发生这样的异常磨损,大多是驱动桥的拉杆销磨损、驱动桥的位移、车轮之间的轮辋间隙变大等。
许多车辆的轮胎磨损基本上相差不大, 胎面磨损、轮胎手感温度、轮胎噪音均被警告。
汽车吃胎是做动平衡?还是四轮定位?
汽车吃胎做四轮定位,因为动平衡是确保轮胎平顺驾驶,防止抖动,让汽车在高速上驾驶起来更加平稳安全的。而四轮定位则是调整整个车辆底盘系统之间的角度系数,这属于一种维修手段。 不过,相对比动平衡,四轮定位一般工序比较复杂一些,同样费用也会相应高一些。
汽车之所以会出现吃胎,通常是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胎压不准,第二个是车轮倾斜不准,第三就是车辆经常超载了。那如何判断轮胎吃胎呢?我们可以先检查轮胎异常磨损的位置。当发现轮胎前面花纹的两侧都有异常磨损,那就说明轮胎长期处于不足或过载状态下运行。
如果我们看到的是轮胎的前花纹和中部出现非常异常的磨损,那则是说明轮胎气压长期处于高压运行状态。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说明车轮倾角不正确,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四轮定位重新调整车轮倾角。
汽车吃胎是什么意思?
汽车吃胎是指一个或多个轮胎内侧或外侧异常磨损。也就是说,与其他轮胎相比,轮胎的某一部分出现磨损很快的情况。吃胎的主要原因是四轮定位的数据不正确,需要调整四轮定位的数据。如果我们发现汽车吃胎这种情况,那一定要尽快调整,因为如果不及时调整的话,那是会影响到轮胎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安全驾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调整胎压,定期检查轮胎的车轮动平衡,注意轮胎保养,避免超载等方面来避免汽车轮胎出现吃胎的情况。
3. 汽车方向不跑偏,吃胎外侧原因
前轮内侧吃胎什么原因?这是典型的前束值偏差大造成的。可以找4S店再调整。继续行驶的结果是:1.能跑八万公里的轮胎,可能两三万就报废了;2.高速行驶时急刹车危险系数增大。
轮胎吃胎的解决办法:
1.调整胎压
要知道轮胎的胎压过高、过低都是会造成轮胎磨损不均匀的。当胎压过低时,轮胎就会向里弯曲,这就容易导致轮胎边缘严重磨损;而胎压过高时,轮胎的胎面中部就会出现磨损加快的现象。所以,我们日常要多留意胎压是否处于一个正常状态,一般根据该车规定的胎压充气、放气就可以了。
2.定期做车轮动平衡
由于制造工艺上或者某些外界因素,车轮整体各部分的质量可能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所以当汽车车轮高速旋转起来后,就会形成动不平衡状态,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或是消除已经发生的这种现象,就要使车轮在动态情况下通过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车轮校正各边缘部分的平衡,从而避免“吃胎”现象的发生。
3.定期做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有着增加行驶安全、增加轮胎使用寿命、减低油耗、减少轮胎磨损(避免吃胎)、降低悬挂部件耗损等作用,所以定期去4S店或者比较专业的修理厂做一下四轮定位还是很有必要的。建议最少每一年做一次或者一万公里做一次。
4.注意轮胎的保养和换位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车子每走一段距离就要进行一下轮胎的换位吧?一般车辆每行驶5000公里,就需要进行一次轮胎的换位,然而该怎么换?一般采取对角线调换轮胎的方法会比较好,因为这样能够比较正常地保养轮胎,使轮胎磨损均匀一些,从而延长轮胎的寿命。
4. 汽车轮胎的内外侧有何区别,装反了有影响吗
5. 汽车吃胎是什么意思啊
吃胎是指一个或多个轮胎内侧或外侧异常磨损严重。也就是说,与其他轮胎相比,一个轮胎的某部分磨损得很快。而导致轮胎吃胎最主要的原因是四轮定位的数据不对,需要进行四轮定位调整数据。否则将会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还不利于安全驾驶。
3、注意轮胎保养和换位,车辆行驶8000-10000公里最好给轮胎换位,使得轮胎磨损均匀,延长寿命;
4、检查轮毂螺丝等是否会松动;
5、避免超载,并且注意轮胎受力平衡。
6. 轿车轮胎如何区分内侧与外侧
看轮胎上的INSIDE 、OUTSIDE字样和生产日期。
1、INSIDE 表示里侧
2、OUTSIDE外表示外外侧。
3、生产日期在外侧。
P205/55R16指的是:
“P”是指轿车轮胎。
“205”指的是轮胎断面的宽度,是两个胎侧之间的宽度(以毫米为单位)。
“55”是轮胎的扁平比,这里指胎高占胎宽的65%,数值越小,越显扁平。
“R”是指轮胎的结构,表示此轮胎为子午线结构。
“16”表示轮辋直径(以英寸为单位),此轮胎必须匹配16英寸的轮辋,否则无法安装。
(6)汽车咬胎内外侧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最早的轮胎是由木头或铁制造的,这从中国古代的战车上和国外的绅士马车上都能看出。
后来,当探险家哥伦布,在1493-1496年第二次探索新大陆到达西印度群岛中的海地岛时,发现了当地小孩所玩的橡胶硬块,这使他大吃一惊。
他把这个奇妙的东西带回了祖国,若干年以后,橡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车轮也逐渐由木制变成了硬橡胶制造。但这时的橡胶轮胎却还是实心的,走起来还很不舒服,而且噪声也很大。
直到1845年,出生于苏格兰的土木技师R·w·汤姆生发明了充气轮胎,并以《马车和其他车辆的车轮改良》为题,获得了英国政府的专利
参考资料:网络-轮胎
7. 汽车轮胎内外侧怎么看
一般轮胎侧面有INSIDE 和 OUTSIDE字样标识, 即是"里"和"外"的意思。
拓展:
1、简介:
汽车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发展起源
在1895年随着汽车的出现,充气轮胎得到广泛的发展,首批汽车轮胎样品是1895年在法国出现,这是由平纹帆布制成的单管式轮胎,虽有胎面胶但无花纹。
1892年英国的伯利密尔发明了帘布,1910年用于生产,这一成就除改进了轮胎质量,扩大了轮胎品种外,还使外胎具备了模制的可能性。随着对轮胎质量要求的提高,帘布质量也得到改进,棉帘布由人造丝代替,50年代末人造丝又被强力性能更好、耐热性能更高的尼龙、聚酯帘线所代替,而且钢丝帘线随着子午线轮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1904年马特创造了炭黑补强橡胶,大规模用于补强胎面胶是在轮胎采用帘布之后,因为在这之前,帆布比胎面在轮胎使用中损坏得还要快,炭黑在胶料中的用量增长很快,30年代每100份生胶中使用的炭黑也不过20份左右,这时主要在胎面上采用炭黑,胎体不用,已达50份以上。胎面中掺用炭黑以前,轮胎大约只行驶6000km就磨光了,掺用炭黑后,轮胎的行驶里程很快就得到显着的提高。一组货车轮胎大约可行驶10万km,在好的路面上,甚至可达20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