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资讯 > 前驱动汽车后刹车什么时候动作

前驱动汽车后刹车什么时候动作

发布时间:2022-08-16 17:45:24

1. 前驱车的后轮刹车怎么调

您好!车辆后轮是鼓式的制动方式可以进行调整,如果是蹄片式的就无法进行调整的,通过后轮内部特别的孔进行调整,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2. 前置前驱的轿车,踩脚刹,后轮会有制动作用吗 手刹是否只是后轮制动

手刹只是后轮制动是没错的。脚刹与前驱后驱的关系不大,主要要看你车是什么配置,如果是前盘后毂的车,前刹车一定要比后面来的快,要是四轮盘刹,就不会有这问题了

3. 前驱车在刹车时是刹前轮还是后轮还是同时刹车

普通车的脚刹都是四轮同时制动,不区分驱动形式,但会根据负载率平衡前后制动力

4. 前驱车的后轮有刹车么踩下刹车时是刹前轮还是前后一起刹

当然是四个一起刹,不然轮子惯性会让没制动轮子空转,车子会漂起来

5. 前刹车和后刹车的区别

前刹车和后刹车的区别可以从刹车片尺寸上看出来,一般前刹车片要比后刹车片大。

通常情况下汽车前轮会承受更大的重量,当然也要承担更大的制动力了。所以,为了使前轮有更大的制动力,就要让前轮的刹车片和刹车盘尺寸更大,这是前轮刹车盘比后轮大的第一个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汽车在制动时会发生质量转移。当汽车在制动时,虽然车轮已经在减速直至停止,但是由于车身与车轮之间是柔性连接的,所以车身在惯性作用下仍然继续向前运动,从而使汽车的重心向前偏移,也就是说,汽车在制动时会有额外一部分质量增加到前轮上,并且车速越快、制动越猛烈,这种质量转移越大,前轮的负荷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求前轮的制动力相应增大,所以就必须使用更大尺寸的刹车片和刹车盘。

6. 关于”制动”问题.对与前驱车和后驱车,刹车分别在前轮还是后轮

刹车前后轮都有,轿车及微型车的制动依靠前轮,后轮只是辅助,但后轮还担负着手刹的作用。小车一般前轮设计的是碟刹(以各轮一个刹车分泵),大部分后轮是鼓刹(一个轮两个刹车份泵),鼓刹不如碟刹效果好。

7. 汽车刹车是用前轮还是后轮具体刹车系统有哪几种

刹车是前后轮都刹,一般驱动轮的刹车力度要大于从动。所以一般小轿车这些前驱车都是前轮刹车为主后轮刹车为辅。手制动是刹后轮。

具体刹车系统有三种:

1、主刹车

汽车行驶时常用之刹车都是脚操作,故又称脚刹车(Foot Brake)。驾驶人踩下刹车踏板后即由机械或液压将刹车力传到车轮之制动装置使产生摩擦作用。

2、驻车刹车

驻车刹车又称手刹车,为汽车停驻时,防止车辆滑行之制动装置。一般有装在传动轴之中间制动式,及直接控制后轮制动式两种。

3、防抱死刹车

汽车在湿滑或结冰的低摩擦路面上行驶时,如果发生过度刹车的情况,则车轮会被刹车装置锁死而失去抓地力,导致车辆失去控制方向的能力。为了使车辆在这种危险的路面上能够有效控制前进的方向,于是研发出ABS“防抱死刹车系统”。

性能越来越强的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在游刃有余之际还可以让TCS-Traction Control System“循迹控制系统”和VSC-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等同于ESP)来控制车辆在行驶时的循迹性能,以及控制车辆在过弯时的稳定性能。

(7)前驱动汽车后刹车什么时候动作扩展阅读

鼓式刹车利用刹车鼓内静止的刹车片,去摩擦随着车轮转动的刹车鼓,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降低的刹车装置。

在踩下刹车踏板时,脚的施力会使刹车总泵内的活塞将刹车油往前推去并在油路中产生压力。压力经由刹车油传送到每个车轮的刹车分泵活塞,刹车分泵的活塞再推动刹车片向外,使刹车片与刹车鼓的内面发生摩擦,并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去降低车轮的转速,以达到刹车的目的。

优点:

1、有自动刹紧的作用,使刹车系统可以使用较低的油压,或是使用直径比刹车碟小很多的刹车鼓。

2、手刹车机构的安装容易。有些后轮装置盘式刹车的车型,会在刹车盘中心部位安装鼓式刹车的手刹车机构

3、零件的加工与组成较为简单,而有较为低廉的制造成本。

8. 怎么前驱漂移,方向要怎么打,什么时候该点刹车或拉手杀.车的刹车片是否得调.简单明了的回答,别太复杂.

前驱不适合漂移:

汽车漂移产生的原理
归咎到底就是一种: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便会产生漂移。
令后轮失去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2.任何情况下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3.行驶中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
这三项里面只要满足一项就够

实际上1,2都是减小摩擦系数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是因为应用方法不同。

保持前轮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这两项要同时满足才行。
实际操作里面,拉手刹就一定同时满足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漂移初状态的简单操作:

产生漂移的方法有: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2.转弯中拉手刹

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4.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

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
注意1和2,3和4分开,
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
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孝前轮角度大孝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孝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
有人提到多种漂移方式,实际上都在上面五种之内。
甩尾中的控制:
如果是用手刹产生漂移的,那么当车旋转到你所希望的角度后,就应该放开手刹了。
漂移的中途的任务就是要调整车身姿势。因为路面凹凸、路线弯曲程度、汽车的过弯特性等因素是会经常变化的。所以车手经常要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甚至离合器(不推荐),以让汽车按照车手所希望的路线行驶。
先说明一点原理:要让车轮滑动距离长,就应尽量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要让车轮少滑动,就应尽量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前面说过,一个是让车轮太快或太慢地转动,一个是减小车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就是相反了。
其中,让车轮太慢转动的方法即是踩脚刹或者拉手刹了(再强调一次:脚刹是作用于四个车轮,手刹是作用于后轮的。不管是否有手刹作用于其他车轮的车,我所知道的有手刹的赛车全都是我所说的情况)
踩脚刹:四个车轮都会减速,最终是前轮失去较多摩擦力还是后轮失去较多摩擦力不能一概而论。
拉手刹:前轮不会失去摩擦力而后轮就失去大量摩擦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转向过度了。因为无论脚刹、手刹都有减速的作用,所以车很快就会停止侧滑。
真正的漂移:
而如果想车轮长距离侧滑,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驱动轮高速空转,必须要装有LSD的、功率足够大的车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要有LSD呢?因为车漂移时车身会倾斜,外侧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内侧的车轮压力校没有LSD的车会出现内侧驱动轮空转,外侧驱动轮转得很慢的情况。这个转得慢的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大,车的侧滑就会很快停止。
车分为前驱、后驱、四驱,没有驱动力的车轮是不可能高速空转的。那么前驱车的后轮就不能做长距离的侧滑,如果驱动轮(即是前轮)高速空转,侧滑比后轮多,漂移角度就减小,所以前驱车是不能做长距离漂移的。四驱的车很显然是可以的。后驱车呢?后驱车前轮没有驱动力,但前轮可以向车身滑动的方向摆一个角度,所以后驱车也可以作长距离漂移。
侧滑距离与侧滑开始前的速度有关,通常会越滑越慢,最后还是停下来,但如果场地允许、控制得好,理论上可以做无限长的侧滑。因为打滑的车轮仍有一定的加速所用,而侧滑的轮胎也受到地面的阻力,当这两个作用平衡时,车的速度就不会降低了。例如Doughnut(原地转圈)就是无限长漂移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做出转弯半径较大的无限长漂移。
上面说的都是控制驱动轮侧滑长度的方法。知道这些原理之后,再说--调整车身姿势用到的方法:
1.控制前轮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特别是对于后驱车
2.调节油门、刹车,令车有加速或减速的趋势,就产生重量转移,通过重量转移控制车头向外滑更多还是车尾向外滑更多
3.利用手刹再次产生转向过度。
注意:2中,后驱车(或动力分配比趋向于后驱的四驱车)加油所产生的效果不一定是加速,如果加油太猛,就有可能因为后轮转速太高而减小摩擦力,车尾向外滑得更多。
最大漂移角度:
最大漂移角度--在漂移中途,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夹角如果大于这个角度,就必须要停车(不停的话就撞出去)。注意不包括漂移产生时。
后轮驱动车来说,因为前轮没有驱动力,不能产生高速空转向外滑,只是靠地面对前轮的侧向力控制车头运动。所以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最多只能和前轮最大摆角相等(不同的车前轮摆角不同,一般轿车的前轮摆角可以有30度左右),再大一点的话,除了停车再起步之外就没有任何方法恢复正确行驶。注意平常人提到的“大角度漂移”不是指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而是附图红色标志出的角度,弯越急,显得角度越大。
后驱车也有前轮抓地力不够、转向不足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同样不能超越最大漂移角度,否则也必须停车才能恢复正常行驶。
前驱车因为可以保持后轮的抓地力而加大油门让前轮向外滑,所以前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很大,可以接近90度。
四驱车因为前后轮都可以高速空转,加油时有前轮向外滑得更多的可能性(为什么?因为加油时重量转移到后轮,前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小)再加上前轮可以向外摆,那么四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就比后驱车大。(DRIIFT:反对意见出现,后驱车在完整的车架SETUP下漂移角度比4WD大.)
比较三种驱动形式的车,前驱车是最容易驾驶、最安全的。(DRIIFT:反对意见出现,呵呵我觉得FR最好开,停车的时候真是"感觉好极了")
漂移的出弯:
出弯的时候就应该结束漂移了,结束方法与漂移过程中减小漂移角度的方法一样。

对于前驱车,
1.加油使车头向外滑动(因为除了漂移产生的时候,前驱车基本上是转向不足的)
2.通过前轮向外摆修正车头角度
3.也可以前轮向外摆之后放一点油门。
对于四驱车,2通常是必要的,3也很有效,1则不一定奏效。
对于后驱车,最主要靠2。视具体情况而定,车的重量分配、驱动力分配、之前漂移角度、路面状况等多种因素都有影响。
注意整个漂移过程中(包括产生、中途、结束)车身都是在向外滑的,所以准备出弯的时候不要把车头指向路外侧,而是应该指向内一点,让车滑到路最外侧时横向速度刚好为零,这就是完美的出弯。
后记:
不同的车做漂移都要有一段适应过程,了解车的特性;在不同路面上也要有适应过程。在拉力赛中,因为每个弯的具体情况都是不知道的,即使在上一赛季已经跑过这赛段,路面也不会与以前相同。所以拉力赛中过弯都崇尚“慢进快出”的原则--进弯前速度慢一点,看清楚弯道之后就可以加大油门出弯。用这个原则过弯不但不会慢很多,而且安全性大大提高。

阅读全文

与前驱动汽车后刹车什么时候动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业大道南有哪些驾校 浏览:609
江西建设跟江西工业哪个好 浏览:533
奔驰a级怎么看电影 浏览:236
汽车公里怎么算 浏览:548
汽车更换配件去哪里 浏览:441
奥迪a8cd怎么取出来 浏览:718
宝马多少钱一辆新车 浏览:73
黄山九龙工业园区属于哪个区 浏览:67
奥迪a7杭州有优惠多少 浏览:501
宝马x7为什么一直在掉价 浏览:892
为什么老款奥迪改不了新款档把 浏览:972
09款宝马7系怎么样 浏览:586
换汽车玻璃怎么换 浏览:493
汽车交接如何验车 浏览:407
四川工业技术学院单招分数多少 浏览:849
汽车站允许带多少条烟 浏览:942
工业a什么级别刊物 浏览:384
宝马1系车轮胎气压多少合适 浏览:903
我国最南部的工业基地是哪个 浏览:602
汽车排气管灯怎么安装 浏览: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