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车造型有哪些发展历程
福特公司又改进了T型车。新的T型车外形方方正正,就像一个大箱子,有固定的车顶,带有窗子的车壁,这就是“箱型汽车”的开端。此后各大汽车公司都开始生产箱型汽车。但在1920年前后,T型福特车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美国人曾这样形容过福特车数量之多:“你根本无法超过T型车,因为当你超过一辆时,马上眼前又会出现另一辆T型车”。
随着汽车的普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要求不断提高车速。为提高车速,一方面要加大发动机的功率,另一方面要减小行车的阻力。为此,人们首先想到了要降低车身的高度,以减少空气阻力。1900年,一般车高是2.7米,1910年已降到2.4米,1920年又降到1.9米,这个高度一直保持到30年代。这时人们发现,车身如果降得太低,会影响驾驶员的视野,乘客也会感到憋闷,于是转而致力于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从此,先后出现了4缸、6缸,甚至8缸的发动机。由于发动机功率增大,体积也增大,车身的形状亦随之改变,出现了一种“长头”的箱型汽车;这种车在30年代曾风行一时。有趣的是,箱型车有一个“远亲”,就是越野车。这种车的功率大,但它不求高速,有较高的底盘,四轮驱动,能较轻松地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行驶,所以特别适用于野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深受军人欢迎。最有名的是美国的吉普车。
箱型汽车的阻力还是太大,在前面车窗、车顶,特别在车后,都会产生空气涡流,大大影响了汽车的前进速度。为了解决空气阻力问题,人们吸收了飞机设计的经验,开始用风洞试验来研究汽车的造型。结果发现,前圆后尖的形状所产生的空气阻力最小。根据这种气动力学原理,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研制出崭新的流线型汽车——“气流”牌。1937年福特公司推出了V8型车,其他汽车公司也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流线型车。最有名的当属德国“大众”牌的甲壳虫型车。德国杰出的汽车设计师波尔舍博士,从甲壳虫的形状受到启发而设计出这种流线型车。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这种车到1949年才投产。甲壳虫车共生产了2000多万辆,至今墨西哥、巴西等国仍有生产。作为一种历史上最畅销的车型,“甲壳虫”在汽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美国福特公司于1949年再次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V8小轿车。这种车把车轮罩、发动机罩和行李舱罩合为一个整体,车灯不再单独安置在车轮罩上,而与散热器罩连在一起,与发动机罩结合成美观、平滑过渡的一个整体,后面就是驾驶室。由于整个造型像一只船,所以采用这类设计风格的汽车,称为“船型汽车”。由于发动机位于驾驶室之前,车的重心前移,汽车就不会在行驶中因横向风而晃动。40多年来,世界上生产的轿车大多属于船型车。1960年前后,有的汽车公司曾给船型车加上尾翼。这仅使人感到美观而已,随审美观点的改变,尾翼已消失了。还有一种后窗为反倾斜式的车型,以便后排乘客可以坐得更舒适。但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这种后窗会产生强烈的涡流和噪声,所以也被淘汰了。现代的船型车又恢复了简洁的风格,像我国在80年代引进的奥迪100型,就是成功的一例。它是船型车中空气阻力最小的一种。
但船型车的车尾较长,在高速行驶时还是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人们对此加以改进,设计出“鱼型轿车”。这种车在船型车基础上,将后车窗逐渐倾斜,与同样倾斜的车后厢相接,形成斜背式的后部,由于与鱼的背脊相似,所以也叫“鱼型轿车”。美国1952年生产的别克牌小轿车,是最早的鱼型车。由于在鱼型车内乘客舒适,司机视野广阔,车的正、侧面阻力小等优点,鱼型车便成了一种重要的车型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但鱼型车的侧面,类似放大了的机翼横断面,在高速行驶时像机翼那样会产生一种使车子离开地面的升力,虽然一般不会发生危险,但如果有侧向风吹来,会影响汽车行驶中的稳定性,于是又给鱼型车的尾部加一翘起的尾巴,以克服一部分升力,于是便产生了鱼型鸭尾式车。解决鱼型车产生升力问题的彻底办法是采用楔型外型。这种楔型车的车身很低,车头尖尖的,车尾逐渐升高后徒然下切。现在很多跑车就是这种楔型车的代表。但完全按楔型设计汽车,乘坐的舒适性会受到影响,所以在传统的船型车后部设计中采用一些楔性效果,就会得到实用、美观相结合,受用户欢迎的车型,现在宝马系列的小汽车就是这种车型的代表。
经过近100年的发展,轿车的外形发生了不少变化,将来的汽车造型会进一步减少阻力,而且更加美观。
福特T型(箱型)汽车
美国别克牌鱼型车
B. 汽车外形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何特点
汽车车身形式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和楔形汽车几个阶段。
马车型汽车时代
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沿用了马车的形式,因此称为“无马的马车”,英文名“Sedan”就是指欧洲贵族乘用的一种豪华马车。
中国汽车发展趋势:
一、汽车消费就入普及期
根据我国人均GDP和千人保有量等数据和国际相对比来看,目前我国汽车消费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一点表明,中国汽车市场还处于刚需阶段,还有非常的市场发展潜力。
二、消费中心的延伸到二三线城市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汽车消费市场是最先起来的,在经过各大厂商的深度耕耘之后,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在未来发展中总量的控制趋势明显,控制范围也逐渐增大,对于汽车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三、汽车消费市场也有变化
近些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加速,在国家的政策优惠支持下,更多的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会越来越多的代替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比重将会得到持续增大。
C. 谁知道德国大众公司的历史,说详细电!!1
德国大众公司历史
大众汽车公司1938年创建于德国的沃尔斯堡,创始人是世界着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大众汽车公司是一个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生产厂的跨国汽车集团,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现在仍设在沃尔斯堡。目前有雇员26.5万人,整个汽车集团产销能力在300万辆左右。大众汽车顾名思义是为大众生产的汽车。
1934年1月17日,波尔舍向德国政府提出一份为大众设计生产汽车的建议书,此项建议得到了希特勒政府的批准和支持。波尔舍随后组建了一个由34万人入股的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在沃尔斯堡的“大众汽车城”里,第一批“甲壳虫”汽车问世,但仅仅生产了630辆就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停产。
二战后,大众公司划归西德政府,汽车生产逐步恢复。由于“甲壳虫”车价格低廉,很快风靡德国和欧洲,1955年“甲壳虫”汽车出口到100多个国家。1963年,台湾的永业集团取得大众的代理权,正式进入台湾市场,后至1999年大众收回永业之台湾代理权,先后转交由台凤汽车、太古汽车代理。
1985年3月,大众集团宣布进入中国市场,与中方合资组建上海大众,大众集团控股50%,也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汽车企业,直到今天上海大众生产的桑塔纳轿车依然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的最大份额。
到1981年“甲壳虫”汽车停产时,已经累计生产2,000万辆,打破了福特T型车的世界纪录。随着“甲壳虫”汽车的畅销,大众汽车公司也成长为一个强大的世界汽车生产集团,它在西班牙和墨西哥等许多国家都建立起汽车生产厂和销售公司。继“甲壳虫”汽车后,大众公司在1980年实现四轮连续驱动小客车大批量生产,推出了80年代世界最畅销的高尔夫汽车,从而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商。现在大众公司又推出了新型“甲壳虫”车,预备重新刮起一股“甲壳虫”旋风。 另自1994年起,庆众汽车车开始在台生产的T4箱型车直至2004年停产。
大众汽车公司在全世界有13家生产性子公司,海外有7个销售公司,23个其他公司。国内子公司主要是大众和奥迪公司,国外有西班牙、墨西哥、斯柯达和上海大众公司等。其主要产品有:高尔夫、桑塔纳、帕萨特、柯拉多、奥迪和奥迪科贝等。
VolksWagen 是公司的标志
其中V、W就是两个德文单词:VOLKS WAGEN“大众化车”的字首,图案简捷、大方、明了。该公司生产的汽车也都是以此标志为商标。
D. 箱形汽车的代表车辆、、各位帅哥美女、叔叔阿姨们帮帮我啊、、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中生产出一种新
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象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把这类
称为“箱型汽车”。
早期的箱型汽车以美国的福特T型车最为着名,年产量达到30多万辆,占美
国汽车总产量的70%-80%。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莱部看准用户多样化的要求,于1928年制造出在散
热器罩、发动机通风口和轮罩上增加豪华装饰的汽车从而博得了用户的欢迎。
随看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车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使汽车跑得快,
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增大功率,二是减小空气阻力。因此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
度减小空气阻力。随着车顶高度的降低,前窗玻璃不断变窄,影晌前方的视野,
乘员感到十分憋闷。后来放弃了降低高度提高速度的办法,转而通过提高功率的
办法来克服空气的阻力。这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四缸、六缸、八缸,而且
气缸是一列排开的,因而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1931年生
产的阿尔法.罗密欧牌汽车的外型。
作为高速车来讲。箱型汽车是不够理想,因为它的阻力大,大大妨碍了汽车
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汽车
E. 汽车四大机构五大系统是什么
(1)曲柄连杆机构
如图所示,曲柄连杆是汽车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重要组成部件,它是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在运行过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并且在进气、压缩与排气过程中,飞轮释放出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2)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与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得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内,并将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是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了解了以上两大机构之后,我们在来看一下它的五大系统:起动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
(1)
起动系统
如果要使发动机从静止状态变为工作状态,首先需要借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能够作重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发动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行进行。因此,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被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完成起动过程中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
(2)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内部,并将燃烧之后的飞起从气缸内排出;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内,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3)冷却系统
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的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ecar520.com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件构成。
(4)润滑系统
润滑系的功用是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情景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少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都是由润滑油道、机油滤清器、汽油泵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5)点火系统
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点火系通常是由发电机、蓄电池、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零件组成。
F. 汽车外形经历了那几种类型的演变和发展
汽车外形经历了6种类型的演变和发展:
1、马车型车身。最早的汽车车身造型,即将马车车厢直接移植于汽车上。1886年,戴姆勒和本茨分别试制出1.5马力(1英制马力=745.7瓦)和0.85马力单缸汽油发动机,并成功地试制出第一台汽车。
2、箱型车身。有如箱子的车身造型。1915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T型车由篷体改为厢体,厢体是矩形的,其外形特点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称这类车为“箱形汽车”,它奠定了以后汽车的基本造型。
3、甲虫型车身。20世纪30年代,为提高汽车车速,开始应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来减少风阻系数。轿车车身高度逐步降低到1.4米,车宽逐渐增大。车身截面从四方形变为椭圆形,从而减小了迎风面积。
4、船型车身。20世纪50年代,为创造舒适、宽敞的乘坐空间,出现了船型车身的轿车,并由此成为当代轿车造型的主流。1949年,福特汽车公司的V8轿车首先开创了船型车身的车形。船型车身的重要特点,是开始应用人体工程学来设计车身,把乘坐位置放在振动最小的汽车中部。
5、鱼型车身。为了克服船型车身汽车的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作用这一缺陷,人们又开发出像鱼的脊背的鱼型汽车。195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牌轿车开创了鱼型车身汽车的时代。
6、楔型车身。“鱼形鸭尾式”车型虽然部分地克服了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升力的,但却未从根本上解决鱼形车身汽车的升力问题。在经过大量的探求和试验后,设计师最终找到了一种新车型-楔形。
(6)什么公司首先设计制造了箱型汽车扩展阅读
汽车外形的现状
汽车的造型设计,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从汽车诞生的那一天起,人们就不断的对它进行改进,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可以说汽车造型变化历史,也是汽车的时尚进化史,科技进化史。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的车身造型越来越漂亮,功能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符合空气动力学需求。
现在的汽车车身设计,可以说越来越成熟了,但基本是以楔形车身为基础,融合了其它车身的外观特点,变的更为实用、时尚、多用途。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的机械部件比如发动机、变速箱等越来越小型化,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大量的应用,汽车的车身设计也越来越灵活多样。
G. 历史性问题
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汽车产生于1885年,电话发明于1876年,第一台电脑ENIAC于1946年2月15日宣告诞生。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
H. 简述汽车外形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汽车车身形式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和楔形汽车几个阶段。
马车型汽车,汽车的马车型时代,由于汽车没有自己的造型风格,所以也可以说是汽车造型的史前时代。
箱型汽车,1986年,法国人本哈特和拉瓦索生产了世界上首辆封闭式汽车,也箱形汽车的开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不同于马车型的汽车,其外型特点很箱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因此被称为“箱型汽车”。
甲壳虫型汽车,箱型汽车时代后期,人们开始认识到空气阻力的重要性。
船型汽车。1937年,设计天才费尔南德·保时捷开始设计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
船型汽车采用了使汽车车室置于两轴之间的设计方法,从外型上看,整车像一只小船,称为船形汽车。福特公司1949年制造的福特V8型汽车就是船形汽车的代表。
影响因素:经100多年来的不断改进、创新,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匠心,并得益于石油、钢铁、铝、化工、塑料、机械设备、电力、道路网、电子技术与金融等多种行业的支撑,带动了它们的发展,成为今日这样具有多种型式、不同规格,广泛用于社会经济生活多种领域的交通运输工具。
(8)什么公司首先设计制造了箱型汽车扩展阅读:
石油危机极大地促进了汽车节能技术,尤其是和优化排放两利技术的发展。诸如:发展小型车,减轻汽车自重,提高汽车传动效率,无内胎钢丝子午线轮胎普及化并改善轮胎花纹,降低汽车风阻。
发动机的稀薄燃烧和电子控制配气、供油与点火以及增压技术,热效率比汽油机高的柴油机成为商用车的主体动力之外,柴油轿车的比例日益提高;使用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掺烧甲醇、乙醇、植物油等代用燃料,开发了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