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车四轮定位中有一数据叫包容角是指什么
这个参数值是定位在其他参数值上面的。相当于他的体现方式是依靠其他参数来参考的。
这里我说2点,第一点,总前束值必须在规定范围内。外倾角在规定范围内。其他的你都可以不考虑。
四轮定位的作用是使汽车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据中华汽车网校了解,四轮定位相关的因素有: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前束角、包容角、推进角及磨擦半径等。
1、前束
从汽车的正上方向下看,由轮胎的中心线与汽车的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前束角。轮胎中心线前端向内收束的角度为正前束角,反之为负前束角。总前束值等于两个车轮的前束值之和,即两个车轮轴线之间的夹角。
前束的作用:消除车轮外倾造成的不良后果。车轮外倾使前轮有向两侧张开的趋势,由于受车桥约束不能向外滚开,导致车轮边滚边滑增加了磨损。有了前束后可使车轮在每瞬间的滚动方向都接近于正前方,减轻了轮毂外轴承的压力和轮胎的磨损。
前轮前束的调整方法:调整可调式拉杆,在调整前先将左右两边球头销止螺栓松开,夹紧转向盘正中位置。再根据电脑提供的资料进行同时调整。如果原来的转向盘是在正中位置,同时调整前束转向盘可能不会变动。直至调整到标准数值,然后路试看其是否有变动,如有变动应将其调正为止。
2、主销内倾角
转向节主销轴线或假想的主销轴线在横向平面内向内倾斜,与铅垂线所形成的夹角称为主销内倾角。
内倾角的作用:减少转向操纵力、减少回跳和跑偏现象、改善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另外,主销内倾还可减少前轮传至转向机构上的冲击,并使转向轻便。但内倾角不宜过大,否则在转向时,会使轮胎磨损加快,主销内倾角一般在前轴制造时形成。
偏矩:主销线与地面交点和胎中心线与地交点的距离。也称摩擦半径,有正负零之分。
负偏距的作用:若前轮的制动器制动力不等,左轮大与右轮(F1F2),会产生制动跑偏,车身偏向是图示的X方向。此时两边不等的制动力,作用在负偏距R上,F1使左轮向A方向偏转,F2使右轮向B方向偏转,两方向效果综合后,使车身偏向图示的Y方向。即Y、X方向相反,但XY则可减小制动跑偏的趋势。
3、主销后倾角
从汽车的侧面看,主销轴线(或车轮转向轴线)从垂直方向向后或向前倾斜一个角度称为主销后倾或前倾。在纵向垂直平面内,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主销后倾角。向垂线后面倾斜的角度称为正后倾角,向前倾斜的角度称为负后倾角。通常汽车行驶过程中,主销后倾角应为正值。主销后倾角的获得一般是在安装时,通过悬架元件相互位置来保证的。
主销后倾角的作用:使车轮复位以及提高直线行驶的稳定性,产生的回正力矩使汽车在行驶中若偶遇外力作用能自动回正汽车转向轮设置主销后倾角的目的。后倾角的主要功能是使车辆保持向正前方行驶。后倾角的角度不会影响轮胎磨,它是用来稳定车行方向和转向时能自动回正。
后倾角的调整方法:根据车型不同,首先进行分析判断,然后进行调整,其调整方法有下列几种:垫片、不同心凸轮轴、偏心球头、大梁槽孔、平衡杆等。
4、车轮外倾角
从汽车的前方看轮胎的几何中心线与地面的铅垂线的夹角,称为外倾角。轮胎的上缘偏向内侧(靠近发动机)或偏向外侧(偏离发动机)。当轮胎中心线与铅垂线重合时,称为零外倾角,其作用是防止轮胎不均匀的磨损。
车轮外倾角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汽车直线行驶的安全性。当具有外倾角时,可使车轮在转向时偏移量减小,所以能减少转向力;另外,由于车轮外倾,在垂直载荷作用下产生一施加于轴心上的分力,使车轮向内压在轴承上,以防止车轮甩脱。
外倾角的调整方法:根据各车型各有不同,调整方法也有不同。主要调整方法有:调整垫片、大梁槽孔、不同心凸轮、偏心球头、上控制臂的调整、下控制臂的调整等.
5、四轮定位角度的联系
四轮定位有关各角度的定义及其功能,是比较容易了解的。但应用在四轮定位、底盘维修时往往无法将遇到的理论应用上去解决问题,其原因是由于车体底盘的结构,所有四轮定位角度都互相透过底盘的机械结构相连结。比如说:
(1)改变前束角会变动外倾角:由于改变前束角时轮子会依着转向轴转,因此外倾角会变动。后倾角越大其外倾角改变越大。
(2)调整后倾角会改变车轮偏角:当后倾角加大或减小后倾角时,由于转向轴上支点都能向前或向后移动。另一可动的就是转向轴的最下支点,也就是轮胎。因此加大或减小后倾角的调整会使前轮向前或向后滑动,使用的转盘也必须可前后滑动的功能。
(3)改变外倾角可同时改变内倾角,改变内倾角会造成外倾角改变。不同的悬架结构有不同的外倾角调整方法。如果向左右移动上支架点或移动下支架点,则不但外倾角改变,其内倾角跟着变。因此即使外倾角被调标准了,但由于内倾角的变化,车行不顺。解决了一个毛病,同时又制造了另一个毛病。
(4)后轮前束角改变会影响前轮单轮前束角:后轮前束角会决定后轮推进线角。现代四轮定位都是采用推进线定位方法来决定前轮前束。因此改变了后轮前束角造成推进线改变,虽然前束没有变化,由于其单轮前束的基准线(推进线)变动了,因此单轮前束也会跟着变动,前轮总前束并没因此而改变。
3. 汽车问题————四轮定位
汽车四轮定位简介
2008-7-25 10:51:32
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后轮定位包括车轮外倾角和逐个后轮前束。这样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总起来说叫车轮定位,也就是常说的四轮定位。车轮定位的作用是使汽车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
主销后倾角:
从侧面看车轮,转向主销(车轮转向时的旋转中心)向后倾倒,称为主销后倾角。设置主销后倾角后,主销中心线的接地点与车轮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之间产生距离(称作主销纵倾移距,与自行车的前轮叉梁向后倾斜的原理相同),使车轮的接地点位于转向主销延长线的后端,车轮就靠行驶中的滚动阻力被向后拉,使车轮的方向自然朝向行驶方向。设定很大的主销后倾角可提高直线行驶性能,同时主销纵倾移距也增大。主销纵倾移距过大,会使转向盘沉重,而且由于路面干扰而加剧车轮的前后颠簸。
主销内倾角:
从车前后方向看轮胎时,主销轴向车身内侧倾斜,该角度称为主销内倾角。当车轮以主销为中心回转时,车轮的最低点将陷入路面以下,但实际上车轮下边缘不可能陷入路面以下,而是将转向车轮连同整个汽车前部向上抬起一个相应的高度,这样汽车本身的重力有使转向车轮回复到原来中间位置的效应,因而方向盘复位容易。
此外,主销内倾角还使得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与地面交线的距离减小,从而减小转向时驾驶员加在方向盘上的力,使转向操纵轻便,同时也可减少从转向轮传到方向盘上的冲击力。但主销内倾角也不宜过大,否则加速了轮胎的磨损。
前轮外倾:
从前后方向看车轮时,轮胎并非垂直安装,而是稍微倾倒呈现“八”字形张开,称为负外倾,而朝反方向张开时称正外倾。使用斜线轮胎的鼎盛时期,由于使轮胎倾斜触地便于方向盘的操作,所以外倾角设得比较大。现在汽车一般将外倾角设定得很小,接近垂直。汽车装用扁平子午线轮胎不断普及,由于子午线轮胎的特性(轮胎花纹刚性大,外胎面宽),若设定大外倾角会使轮胎磨偏,降低轮胎摩擦力。还由于助力转向机构的不断使用,也使外倾角不断缩小。尽管如此,设定少许的外倾角可对车轴上的车轮轴承施加适当的横推力。
前轮前束:
脚尖向内,所谓“内八字脚”的意思,指的是左右前轮分别向内。采用这种结构目的是修正上述前轮外倾角引起的车轮向外侧转动。如前所述,由于有外倾,方向盘操作变得容易。另一方面,由于车轮倾斜,左右前轮分别向外侧转动,为了修正这个问题,如果左右两轮带有向内的角度,则正负为零,左右两轮可保持直线行进,减少轮胎磨损。
上述的四种定位值都是前轮定位的指标。后轮定位值与前轮定位值相似,但大多数轿车的后轮定位不可调
4. 简述四轮定位参数的作用
汽车四轮定位主要4个参数有:主销内倾、主销后倾、前轮外倾、前束。
1、主销后倾。主销后倾是指主销在前轴上安装,其上端略向后倾斜,于是主销轴线与通过前轮中心线的地面垂线之间在汽车纵平面内形成一个夹角,称为主销后倾角。其主要作用是当汽车直线行驶时保持其稳定性,并能使汽车转向后前轮自动回正。
2、前轮外倾。前轮外倾是指前轮安装后,其上端向外倾斜,于是前轮的旋转平面与纵向垂直平面间形成一个夹角,称之为前轮外倾角。前轮外倾角一般为1。左右,其主要作用是使转向轻便,使车轮紧靠轮毅内轴承,以减少外轴承及轮毅螺母的负荷,有利于安全行驶。
3、前轮前束。如上图所示,前轮前束是指前轮安装后,两前轮的前端距离B小于后端距离A,其差值A-B即为前轮前束值。其作用是为了消除在行驶中因前轮外倾而引起的不利影响,使转向轮直线滚动而无横向滑拖现象。
4、主销内倾。主销内倾是指主销在前轴上安装,其上端略向内倾斜,于是主销轴线与地面垂线之间在汽车横向平面内形成一个夹角,称为主销内倾角。该内倾角一般不超过80,主要作用是使转向轮自动回正,转向操纵轻便。
定位因素:
1、车辆的行驶性能受到了影响(驾驶者感受最为直接的是跑偏,或者打方向不自动回轮)。
2、因事故造成底盘及悬架的损伤。
3、轮胎出现磨损异常(但也要考虑到是否是因胎压不正常才导致了异常磨损,一般情况下,胎压过高会加剧胎面中央的磨损,而胎压过低会加剧胎面两侧的磨损;如果一侧出现偏磨,则有可能是外倾角出现偏差)。
4、车桥以及悬架的零件被拆下过。
5. 单选题汽车四轮定位参数包容角是什么之和答案
主销内倾角和车轮外倾角之和
6. 汽车构造中的大王角、包容角、最大回转内外角、转向前展角和推进角是什么意思这些角度常在四轮定位中出
大王角: 没有听说过
包容角:听说过 但是不知道怎么形容 定位中很少用到
你这些角度都不用知道 你只要知道什么是外倾角,前束就行了
弄那么多你自己都懵了
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