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车有静电怎么办
提前手扶金属的车门框解除静电。
下车时常发生电击现象。主要由于下车时身体与座位摩擦产生静电积累,而下车后关门时,手突然碰铁门就会遭电击。
这种情况常发生时,最好注意:下车时,即在身体与座位摩擦时,就提前手扶金属的车门框,可以在摩擦产生静电时,随时把身上的静电排掉,而不至于下车后突然手碰铁门时放电。
(1)汽车静电棒怎么用扩展阅读:
静电的危害:
静电令人身体不适,还会引起头痛、失眠和烦躁不安等症状甚至导致皮疹和心律失常,对神经衰弱者和精神病人危害就更大。过多的静电在人体内的堆积,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中枢神经,导致血液酸碱度等的改变,影响机体的生理平衡。
更有甚者,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症状,影响人的机体生理平衡,干扰人的情绪等。在冬季,约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都与静电有关。
⑵ 汽车静电贴怎么用 汽车静电贴使用方法
汽车静电贴,是一种代替传统不干胶车贴的新型产品,不仅操作起来更为方便,而且撕除下来的时候还不会留下痕迹。但说到汽车静电贴的使用方法,可能有些小伙伴还不是很熟悉,那么今天我们就告诉它是怎么使用的吧。
当然,在这个静电贴使用过程中,也是有些地方需要注意的。首先,在我们粘贴标志的时候需要小心点,不要沾到污垢了,而且还得注意不要有泡泡,否则会影响整个粘贴效果。而且在我们粘贴到玻璃上之前,最好用一条干湿柔软的抹布,将玻璃的杂质清理干净。如果是一些比较难清除的污迹,就需要配合(中性)洗涤剂进行清除了。
⑶ 汽车静电器怎么用
静电消除器的作用是利用空气电离产生大量正负电荷,并用风机将正负电荷吹出。形成一股正负电荷的气流,将物体表面所带的电荷中和掉。当物体表面所带为负电荷时,它会吸引气流中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为正电荷时,它会吸引电流中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汽车静电消除器,也叫静电释放器,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其内部的金属导线将车内静电传导到放电器上,再通过空气或者地面传导出去,达到消除车内静电的目的。
⑷ 汽车静电带怎么安装
汽车静电带的安装方法:
1、将静电带本身带有带螺丝的夹子夹在车底下排气管上,锁紧螺丝;
2、将静电导线固定在底盘任意金属处,调整静电条的高度,使其与地面稍有接触,在放电电路和碳树脂双重作用的作用下,通过导线将车身上的静电去除;
3、并能有效减少人体附着的灰尘、污垢,降低噪声等,目前,静电带仍然是清除汽车静电最快、最方便的武器。
⑸ 静电摩擦棒怎么用
静电学是电学中最古老的学科,现在静电应用技术和静电防护技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对经典静电学作一较为详细的回顾也是很有意义的。本文综述了对经典静电学的发展和其在物理学中所起的作用。概括了16世纪到19世纪科学家对静电现象和静电规律的研究及本世纪静电技术的发展概况。
1、古代人类对静电的认识
2500年前左右,(静电学是物理学中人类认识的最古老的自然现象-物理学史) 古希腊哲学家塔勒斯(Thales,640-546 B.C.)在研究天然磁石的磁性时发现用丝绸、法兰绒摩擦琥珀(Amber)之后也有类似于磁石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塔勒斯成为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静电实验者。电这个词起源于希腊语ελεκτρον(琥珀)。
公元三世纪,晋朝张华的《博物志》中也有记载:“今人梳头,解着衣,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这里记载头发因摩擦起电发出的闪光和噼啪之声。
但直到16世纪,除了偶尔发现埃尔摩(Elmo)火外, 对静电别无其它记载。埃尔摩火是发生在船桅杆上或其附近的发光现象。在航行于地中海上的水手中间长久流传着一个“神火”的故事,他们在暴雨将来临的危急时刻,多次地发现在桅杆尖上有一种不祥的火光,开始时水手们把它看做末日的来临。但当他们多次平安脱险后,这火光反而变成了安慰的源泉。水手们把它命名为圣.埃尔摩火,用来象征他们所信仰的圣徒埃尔摩的保护。
2、经典静电学基础理论的建立
电学之父WillianGlbert(英国人,1540-1603)重复了塔勒斯的实验。他想为什么琥珀这个用于装饰用的东西摩擦之后会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是否其它的珠宝也有类似的性质呢?他用其它的珠宝作实验,结果发现钻石、蛋白石和蓝宝石摩擦之后也有象琥珀样吸引其它轻小物体的性质。他后来还发现其它物体也有类似的性质,如紫晶、玻璃、黑色大理石、硫磺、腊等。他注意到这些物质经摩擦之后虽然能吸引东面,但不像磁石样具有指南北方向的性质,他把这些用摩擦能带电的物质叫为“摩擦起电物体(Electrics)”。而把摩擦不能带电的物体叫“非摩擦起电物体(no-electrics)”。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物体的吸引能力, Gilbert还发明了第一个验电器(versorium)用来检验带电物体。这是一个中心可以转动的很轻的木材或金属做成的细针,当摩擦过的琥珀靠近时,细针可以转动。他还发现在天气干燥的时候这些物体容易产生吸引力。Gilbert被称为是电学之父。不久,Otto Von Guericke (1602-1686, 德国人)发现电的排斥现象。如果把带电棒接近金属屑时,它们开始吸引,然后排斥。
1678年Guericke制造了第一个摩擦静电起电机。他把硫磺粉碎熔化后灌入一个直径为六英寸的空玻璃球内, 在其中间插入一条木棒作为轴, 硫磺冷却后,把玻璃球破碎,做成一个硫磺球。 当球迅速转动并用布或直接用手摩擦硫磺球时能产生很大的火花。1709年英国科学家(Francis Hauksbee,1666-1712)做了一个类似于Guericke的静电发生器, 用一个大轮带动一个小轮使得球转得更快, 他计算球的线速度达到29英尺/秒, 当用毛皮摩擦球时, 强烈的放电会使球发出绿光。当他把脸贴近带电球时他觉得有一股微风吹来。这种摩擦静电起电机经过不断改进,后来在静电实验中起过重要的作用,直到十九世纪 W. Holtztr和A.Topler分别发明感应起电机后才被取代。 他还发明了第一个静电计(Electroscope)。把弯曲的稻草挂在绝缘的金属棒的一端, 他发现当带电体接近时稻草会时排斥而张开。他的另一个重大发现是:当把两个相距1英寸的球放在一起, 而摩擦其中之一时, 两球都发光,这一现象在当时他不了解, 实际上这就是静电感应现象。
Stephen Gray (1666-1736,英国人), 在1720年发现丝绸, 干木材, 毛发经摩擦也能起电。他在研究琥珀吸引特性的传递时发现了导体和非导体的区别。他摩擦一根约一米长的空玻璃管, 为了保持玻璃管内干净, 他把一塞子塞入玻璃管的一端, 当他摩擦玻璃管时, 他发现塞子也能吸引轻小物体。他认为这种吸引力可以传递。从此, 他继续以实验来试验电的这种传递能力。他把一个直经约一英寸的象牙球钻一小孔, 然后插入一小木棒, 小木棒的另一端插到玻璃管的塞子上, 他发现摩擦玻璃管时,这球也具有同样的吸引力。他用了一根十八英尺长的钓鱼杆代替小木棒, 而且实验成功了。后来他试验了线, 他发现连到玻璃管塞子上的线也能传递这种性质, 然后他把一条三英尺长的大麻绳连到塞子上, 这象牙球仍然吸引。为了更进一步试验这种性质,他站到房项上去, 发现即使站到34英尺高,象牙仍能吸引羽毛。他又发现湿线比干线传递得更远。由于在他的附近没有更高的悬崖或建筑物, 他想从水平方向延长这线。他把线挂在一房屋的横梁, 这时吸引力不再传递了,他认为电跑到横梁中去了。Gray的好友Granvile Whelter建议用丝绸线作悬挂线, 因为丝线会阻止电的损失, 在采用了Whelter的建议之后, Gray把线增长到100米,但丝线再也承受不了如此的负荷。这时他又把丝线换为金属线以增加其强度, 可是他又发现实验不灵了,最后他又换用更粗的丝线,实验又行了,见图6。从这些实验中, Gray认为某些材料如铁、铜是导体,而另一些材料如丝绸是绝缘体。
Charles Du Fay (1698-1739, 法国人)1733年重复了Gray的许多实验之后发现绝缘起来的金属也可以摩擦起电。他认为任何物质只要绝缘起来之后都可带电, 从而认为Gilbert把物体分为“摩擦起电物体”和“非摩擦起电物体”是不对的。他用金箔做实验, 发现用摩擦带电的玻璃棒使金箔带电之后会排斥另一个带同种电的金箔,又会吸引用摩擦带电的硬树脂使之带电的金箔, 他认为有两种电, 一种是Vireous Electricity“玻璃电”(现在我们叫正电), 另一种是Resinous Electricity“树脂电”(现在称之为负电)。他想到:带相同电的物体互相排斥, 带不同电的物体彼此吸引。但他没有给这两种电定义正负极性。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做了许多实验后认为有两种电荷存在, 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他的一个有名的实验是两个人站在用腊做成的平台上, 第三个人站在地面上, 用布摩擦玻璃棒后使站在绝缘台上的一个人带上玻璃棒的电,另一个站在绝缘台上的人带上布的电, 若这两个人的手指接触时会感到电击。若他们两个人的任何一个与站在地面上的人接触后再用手指互相接触, 电击就弱些。1747年,他认为摩擦后的玻璃棒带正电, 而树脂带的电为负电。虽然这是很了不起的一步, 以后科学有可能将富兰克林的这种选择颠倒过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电子就可能定义为带正电而不是负电的了,当然正电流的方向就是电子运动的方向而不是其运动的反方向了。富兰克林认为静电的产生不是由于摩擦了“摩擦起电物质”引起的, 而是由于“电流体”(Electric fluid)的转移,虽然这概念不完全正确,但是实际过程却与后来的发现基本相符合。
Ewald (1700-1746, 德国人) 于1745年把玻璃瓶灌入半瓶水,上面塞上塞子, 然后从塞子中穿入一钉子直到钉子恰好触及水面, 然后他把钉子的一头连到静电起电机上, 使电能通过钉子传到水里。他发现这瓶能贮电, 贮存到一定程度之后它能吸引小物体或产生火花, 他后来把水换成其它的液体如水银、酒精后,能产生更大的火花。这种能贮电的瓶就是第一个电容器。莱顿大学教授Pieter von Musschenbroek (1672-1761,荷兰人)重复了Ewald的实验后, 他把瓶的内外用金属箔衬托, 从瓶口的塞子中插入金属线直到它触及瓶内的金属箔而发明了莱顿瓶(Leyden Jar)。
莱顿瓶的发明为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它对于电学知识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Jeau Antoine Nollet(法国人)曾做了一个当时最为壮观的演示实验,他在巴黎大教堂, 在路易十五皇室成员面前, 令七百个修道士手拉手地排成一条九百英尺长的队伍, 一端的人接触带电莱顿瓶的外部, 当另一端的人接触莱顿瓶的另一端时, 七百个修道士全部因电击而跳起来。莱顿瓶的发明为富兰克林的重要发现提供了新的工具。富兰克林在莱顿瓶的内外壁分别连一导线, 把导线分开一定的距离后放在桌子上, 用丝绸线悬挂一塞子, 使它在这两导线之间来回摆动分别触及这两导线, 直到莱顿瓶不带电为止, 这证明了莱顿瓶内外壁有正负电荷存在。
⑹ 汽车静电贴怎么用
先用湿抹布将挡风玻璃擦干净,再喷一些水在挡风玻璃上,然后将静电贴从底纸上揭下来,贴到玻璃上,再用抹布压平整,挤出玻璃与静电贴之间的水还有气泡,然后就跟往常贴年检标的时候一样,将年检标贴到静电贴上,就可以了.
⑺ 这个汽车静电带怎么安装(有实物图),请详说。
汽车静电带的安装方法都是相同的,把静电带安装在车辆的排气管子上,然后通过车辆的车体通过静电带导入地下,这样驾驶员或者乘客下车就不会被电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双手握住静电带卡环。
⑻ 冬天车们有静电怎么处理
针对汽车静电的两个来源,以下为你整理四种方法,以消除车内静电:
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
车内选用天然制饰品,少用化纤织物。化纤织物的摩擦是汽车静电的重要来源,因此在选择坐套、坐垫及脚垫等用品时,尽量使用真皮、毛料或纯棉制品,减少化纤产品的使用。尤其是坐套、方向盘套、脚垫之类最好选用天然产品或纯皮纯棉等。
仪表台铺湿毛巾。用一块湿毛巾铺在仪表台上,利用阳光的照射使得毛巾内的水分迅速蒸发,从而提高车内的湿度,减少静电产生的几率。条件好的车主,可直接在车内加装一台车载加湿器,定时向车内喷洒水雾,以此来防止静电产生。
出门开车前先洗手,或者先把手放在墙上抹一下消除静电。为避免静电击打,可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碰触车门、椅背、中控台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
加油杜绝使用塑料桶,最好用铁桶。如遇特殊情况需用塑料桶向车内加油时,注意在加油站绝对不可以向塑料桶直接加油,应加在铁桶内,选离加油机5米外转注入塑料容器内。
少开内循环空调。内循环空调使得本身已很干燥的车内更加存不住一点水分。建议半开着窗(避免让风直接吹在身上),即使身上有些微汗也不要紧,适当促进汗腺的分泌对皮肤反而比较好。
另外,车主也要尽量避免穿化纤衣服,最好穿全棉内衣。可勤换衣服但不要勤泡澡。勤洗澡虽然可以有效的减少身体上的静电积聚,但冬天澡洗多了对皮肤不好,容易造成手掌干燥,更容易导致手指触电。因而,车主在冬季洗澡时,最好冲淋浴,时间则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安装静电放电器
静电放电器,也叫静电释放器,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其内部的金属导线将车内静电传导到放电器上,再通过空气或者地面传导出去,达到消除车内静电的目的。
静电放电器分对地式和对天式两类。接地式放电器较为传统,它也称为褡裢式放电器,这种对地的褡裢式放电器形同倒车雷达,固定于车尾,放电器末端接触地面,从而将静电导入地下。常见的一些车辆后面拖在地上像一条尾巴的物体就是对地式静电放电器。对天的空气静电放电器则粘贴在汽车尾部,是一种形似天线的物体,也叫“除静电天线”。
人们常说的“鲨鱼鳍天线”就是一种对天式静电放电器。其外观比较新颖,更可充当车载天线,一物两用。鲨鱼鳍天线市场价格在30-80元之间。
【对天式静电放电器:鲨鱼鳍天线】
此外,市面上还有一种小巧的静电释放产品:
静电释放棒。静电释放棒通过接触金属瞬间释放静电。相对于鲨鱼鳍天线,静电释放棒价格更便宜一些,大概在20元左右。
【静电带】
静电带。一般在车内不易导电的部位使用,例如遮阳板、地板、车顶等位置。静电带的中间夹有加粗的钢丝,既能充当导线,保证除静电效果;还方便车主将其固定在车内不导电的部位。部分卡通图案的静电带还带超炫夜光效果,夜晚使用还可调节车内照明效果。静电带的市场价在10-20元之间。
静电贴。静电贴可吸附于车内车窗玻璃或风挡之上,尺寸一般是20×16cm,售价在20元以内。使用静电贴无须粘黏、随用随贴,且贴附车窗上不会影响行车视线!
数显静电宝。该产品状似汽车电子钥匙,使用时只需将放电器头部的导电橡胶接触导电物体(如车门钥匙孔)进行放电,释放静电时,LCD屏幕上卡通图案的头部会有电流图案和放电情况显示。市场价为30元。
【除静电钥匙扣】
除静电钥匙扣 (11张)
市面上的静电放电器种类繁多,其市场售价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功能基本无差异,主要是外观的不同带来价格上的变化。从功效上来说,两种或者多种静电放电器配合使用,效果要比使用单一的产品效果更好。
【全自动感应式静电放电器】
全自动感应式静电放电器:俗称全自动感应式静电克星:该产品解决了老款除静电钥匙扣需要接触金属等物体这一过程。无需接触或者触碰含有静电的物体,当产品遇到静电时候,内置的进口芯片能自动感应它的存在,并且消除。使用非常方便,既可以消除车内静电,同时也消除人体自身的有害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