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车后尾灯的缝隙慢慢变大了。这样怎么调自己可以吗
你好,把后面的螺丝松点,就可以调了。
2. 汽车的尾灯是如何实现控制的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包含译码电路和显示驱动电路。其显示驱动电路由6个发光二极管和6个反相器(7404)构成;译码电路由3—8线译码器74138和6个与非门(7400)构成。74138的三个输入端A、B、C分别接三进制计数器的输出端1Q、2Q和转向控制开关[2]。当[2]=0,使能端信号G=0(译码器工作)、S=1,计数器的状态为00、01、10时,74138对应的输出端Y0、Y1、Y2依次为“0”有效,即反相器G1~G3的输出端也依次为0,故指示灯按D3D2 D1顺序点亮。若上述条件不变,而[2]=1时,则74138对应的输出端Y4、Y5、Y6依次为0有效,即反相器G4~G6的输出依次为0,故指示灯按D4 D5 D6顺序点亮。当G=1(译码器禁止译码)、S=1时,74138的输出全为1,G1~G6的输出也全为1,指示灯全灭;G =1、S=CP时,指示灯随CP的频率闪烁。(“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电路中限流电阻取值为0.2 kΩ。
3. 一般汽车尾灯有四个灯,一个是倒车灯、一个是转向灯、一个是刹车灯。还有一个灯是什么灯怎样控制的呢
汽车尾灯有四个灯,一个是倒车灯、一个是转向灯、一个是刹车灯,剩下的一个就是后雾灯了,这个灯是在大雾天气开启的,为红色的高亮灯泡,开启这个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打开汽车驾驶室这边的车门。
4. 汽车尾灯的功率怎么计算
车灯的功率瓦数是固定的。
车灯的瓦数是固定的,轿车类电压是直流12Ⅴ,货车类的是24V,轿车类的如远光灯、近光灯均是55瓦。
车辆的电源线是额定的加装了大功率的车灯会超出电线的负载会引起短路发生火灾,另外车辆使用说明书里都标明了各种灯具应安装多少瓦和什么型号的灯泡。
5. 后尾灯怎么开
你好:汽车尾灯 你打开行车灯就自动开了
以别克全新英朗为例,灯光操作图解:将开关转至以下位置:
1:所有车灯关闭(除日间行车灯)
2:位置灯点亮,车外灯打开时,指示灯点亮。
3:前照灯(大灯)点亮,尾灯和前照灯和位置灯一起点亮。
4:根据车辆负载调节前照灯照明范围以防眩目:将拇指轮转之所需位置:O=前排座椅有人乘坐;1=所有座椅有人乘坐;2=所有座椅均有人乘坐且行李厢载有物品;3=驾驶员座椅有人乘坐且行李厢载有物品
5:可调节下列车灯的亮度:仪表板照明;信息显示屏;带照明功能的开关和操纵件转动拇指轮搏并保持,直到达到所需亮度。
6:按下:按钮,开启或关闭后雾灯。雾灯开启时,组合仪表上的指示灯点亮。只有当前照灯打开时,后雾灯才能打开。后雾灯可独立于任何其他灯而关闭。
夜间行车使用灯光注意事项
1、城市道路行车
城市夜间路况由于有较强的路灯系统照明,因此驾驶员可以凭借路灯和车灯联合使用来观察路面景物,相对前两种情况对路面及周边的物体就能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以便在行车时做出更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但正由于城市照明系统比较齐全,所以容易让人造成车灯已经打开的错觉。殊不知,夜间的能见度再高,也不能和白天相比,车辆和环境之间的对比度下降,很容易让其他驾驶者忽略自己的存在,从而产生事故。因此,一般在临近黄昏时就应该打开车灯。
2、高速路行车
夜间的视线不好,车速要适当放慢一些。在高速公路上,一般情况没有路灯,所以全靠车灯照明。这时要谨记夜间使用灯光的要领,要开启夜间灯、示宽灯,如遇雨雪雾还要开启雾灯。如果前方无车,则可适当开启远光灯,只需用远光短暂观察一下前方较远处的路面及周边情况即可,而后转而开启近光灯。如果前方有车或者对面有来车,千万要记得将远光灯变为近光灯,否则晃了前面或对面司机的眼睛,不仅让人厌烦,发生事故也很容易波及自己。
3、乡间路行车
这种状况一般是指不分上下车道的县级、乡级公路,通常夜间没有照明灯,或照明严重不足的情况。实际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可以不使用远光灯,而只需用近光灯就可以了。因为近光灯的设计就是照亮大约50米以内范围,用近光可以将此范围内的景物看得相对比较清晰,远光相比近光则照得高许多,只能看到较大距离范围物体的模糊轮廓,而近处的物体相对不如近光灯清楚了。
希望能帮到你!
6. 汽车尾灯电压以及电流
方案基本可行。
有几个问题请注意:
1、你的LED电压参数有问题,1.9-3V,选用的品种电压离散值太大了(目前产品很少见到如此大的离散值)。应选择较小的型号,照明用LED一般在2.9-3.1V左右。
2、汽车发电机和充满电荷的电瓶电压在14V多,比你计算的电压高出2V多,分散在4个二极管上,每个LED会高出0.6V,导致LED工作在超压范围,缩短了LED寿命。正确的方法是在干路上串接一个12V,3A的稳压器(LM78H12K, 3A,12V。 TO-3封装),以保证每个支路有稳定的12V电压。见下图。
7. 汽车自适应尾灯根据环境的自动调节能力怎么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功能也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高科技。就比如说,大灯的自适应功能,他能通过环境进行自动调节。非常的方便,也非常的快捷。那么汽车自适应尾灯根据环境的自动调节能力怎么样呢。这个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效果非常好。当然,对于拥有这种技术的汽车品牌。他所选择的汽车,在价格方面,自然比其他品牌,会有所不同。毕竟开发这些技术,都是需要一定成本的,而这些成本自然就在价格上面体现了,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大家是否知道,还有哪些因素是会影响汽车价格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当然,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可能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说,汽车的品牌等。所以呀,市场的价格,都是瞬息万变的,因为影响因素太多了。如果我们要买车,就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多多对比,多多询价。这样才能让我们更有保障。
8. 怎样才能拍出汽车尾灯拖影的效果
拍出汽车尾灯拖影效果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了解技术要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拍摄“车流轨迹”的关键技术要点,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使用相机的慢速快门进行长时间曝光。道理很简单,只有使用慢速快门,拉长曝光时间,才能记录下曝光时段内车辆行进的轨迹,从而拍摄到车灯移动的光轨。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时间曝光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在使用慢速快门的同时,还要控制好光圈和感光度,否则很可能因为进光量过小或过大而无法获得最佳拍摄效果。
这种情况下,使用相机的全自动档(Auto档)或程序曝光档(P档)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自动曝光在进光量足够时,决不会刻意拉长曝光时间;而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拍摄车流,只能收获下图这般死气沉沉的图景。所以拍摄车流轨迹时,通常使用的是快门优先模式(S档)或光圈优先模式(A档),最好使用手动曝光模式(M档)。
影响相机曝光强弱的因素主要有光圈大小、快门速度和感光度三方面(光圈、快门相关基础知识可阅读《数码相机入门 成像原理关键词·中》[作者: 刘恩惠 ] ),所以对于“车流轨迹”拍摄而言,调节好这三个参数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基本设置原则如下:
1、将相机的感光度设置为最低值,这既能对拉长曝光时间起到作用,也能够确保画面质量处于最优状态;
2、如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应把快门速度调到慢速档(具体参数视场景而定);
3、如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应把光圈系数调到较小口径上(无统一标准,需视镜头最小光圈参数);
4、最好使用手动曝光模式,视器材和场景条件自行调节快门与光圈的参数组合。
第二步:准备拍摄器材
拍“车流轨迹”显然并不需要什么太高档的器材,一般的数码相机基本都可胜任,只要能手动调整曝光参数就行;但如果您的相机没有快门优先模式或手动曝光模式,那估计有点困难。至于镜头,广角端拥有28mm左右的等效焦距就基本够用;当然在某些场景下,广角大一点拍出来更有气势。不过,三脚架基本是不可或缺的武器,由于涉及长时间曝光,靠手持拍摄显然风险很大,即便再厉害的“铁手功老师傅”,面对长达数秒乃至数十秒的慢速快门也定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下图中,数码多网友Andares手持拍摄挑战2秒慢速快门,即便他的手已经够稳,但效果上仍欠完美,一方面曝光时间稍嫌短了一些,另一方面车流光轨也有些杂乱。
所以要想收获比较完美的“车流轨迹”靓照,最好带上三脚架和快门线。三脚架并不需要很高档的那种,能稳定支持自己的相机就可以;如果没有快门线或使用的相机压根不支持快门线倒也不要紧,可以用相机的倒计时自拍功能来达到类似的功效。总之,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确保整个曝光过程中相机处于相对比较稳固的状态。为什么是“相对比较稳固”?拍摄实战中你就会知道,制造出那些“绚烂轨迹”的车流就是稳固的最大敌人——车辆行驶会造成地面震动,三脚架会跟着一起震。好在,这一般不会对照片效果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很多微型数码相机其镜头广角端的最小光圈只有f/8左右;光圈不够小,在拍摄“车流轨迹”时可能会成为一个潜在的问题,这意味着曝光必须控制在一定时间内,否则画面就可能出现曝光过度的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过曝”(如下图)。相比之下,可交换式镜头的最小光圈往往更小一些,因此使用这类镜头的单反、微单相机可以获得相对更长的曝光时间。要知道,同一场景下15秒曝光与6秒曝光所能得到的效果可能有很明显的差别——更长的曝光时间可以加大光线轨迹叠加的幅度,从而获得线条更连贯、密度更大的光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使用可换镜头相机还是有优势的。
此外,某些相机镜头在最小光圈时受光线衍射影响会比较严重,画质下降十分明显,因此通常并不建议为了获得更长的曝光时间而将光圈置于最小值上,使用中等略偏小的光圈系数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如果想要进一步延长曝光时间,则可考虑在镜头前加装一块中灰密度滤镜(ND镜)甚至是渐变ND镜,使用了这片可以起到减弱光线强度作用的小玩意儿后,无疑更加利于我们在拍摄时使用更长的曝光时间。
第三步:选好时间地点
“车流轨迹”的本质是车灯在一定时间段内移动的光线记录,所以只有在夜间才能拍成,白天显然不行。而最佳拍摄时段其实是是在天色将暗未暗的傍晚时段,这时候天空尚未完全变黑(如果天气晴朗,且拍摄色温控制得当,此时的天空会呈现出迷人的深蓝色),但地面道路的亮度已经不足,车辆驾驶员都会打开车灯行驶,而路灯、建筑景观灯也基本都已亮起,所以这是很宝贵的一段时间。
与时间同样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拍摄地点。一般来说,适合拍摄“车流轨迹”的公共场所主要有两个,要么在城市中某个十字路口的天桥上俯拍,要么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进行。当然,还有一种比较冒险的做法——跑到马路中间的隔离带上拍摄。
选择城市中心的人行天桥作为取景点往往是最常见也最稳妥的一个选择,不仅仅因为它安全,更重要的是架设有人行天桥的路口通常车流量比较高,较大的车流对于拍摄“车流轨迹”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前提;而在一个荒凉的、鲜有车辆经过的偏僻路口,即便时间和地形再怎么有利,也不可能拍出有趣的车流夜景。当然,并非所有市中心路口的人行天桥在任意时段都适合拍摄这类题材,如果你登上天桥,看到四个路口的车都被堵得死死的,即便绿灯大亮也无法通行,那最好换地方拍,因为车辆的流动是拍摄的必要元素。
其实除了城市中心区的人行天桥外,某些横跨于高速公路、高速干道上的人行天桥也是不错的选择,车流量和车速大多能符合拍摄要求(上面那张Meowgli拍摄的作品所展现的就是一条高速公路上的车流)。各位读者如果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有适合拍摄车流夜景的路口、天桥或其他公共场所,欢迎您在文章下方的评论栏留言,以便大家有机会前往实践。
第四步:投入拍摄实战
了解了技术要点、准备好拍摄器材、确定好时间地点,那么投入实战吧。到达拍摄点后,首先架好三脚架、固定好相机,然后调整好相机的各项参数,包括:将感光度设到最低、选择好曝光模式、无快门线的情况下将拍摄模式改为自拍、调节白平衡等。不过,做完这些后也别着急按快门,仔细观察一下四周的环境,在大脑中设计一下构图。拍摄这类题材时,我们可以把“车流轨迹” 作为画面的主体,也可以将“车流轨迹” 作为衬托主体、烘托气氛的点缀。
按下快门之前不妨先留意一下整个路口的信号灯规则,以便于自己掌握最佳拍摄时机。那么,拍摄“车流轨迹”的最少曝光时间是多少呢?下面这张照片是1/2(0.5)秒内记录下的车流轨迹,我们会发现,不但光轨的距离很短,而且车影也没有完全消失,画面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动感,但美感不足;因此为了能够获得连贯的光轨,同时让车影彻底消失,至少需要4-5秒的曝光才行。
对于新手而言,在初次实战时可以先尝试使用快门优先模式(相机的S档),手动调节ISO至最低值后将快门置于5秒档或6秒档,看准时机后先试拍一张;然后通过监视屏检查一下画面是否有过曝,如果没有问题,可进一步延长曝光时间;如果画面整体偏亮,说明所使用的相机最小光圈不够小,可试尝试将曝光时间适当缩短。应该说,大部分相机在大多数场景中,于低感光度、最小光圈条件下,应付5-6秒慢门确保不过曝,基本是没有问题的。此外,也可以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既自主确定光圈参数,然后由程序计算曝光时长;这样可以避免使用镜头的最小光圈,一定程度上利于画质表现。而当你对快门与光圈之间的关系捻熟于心后,则可尝试使用手动曝光模式,M档显然是最“随心所欲”的。
9. 佳能相机5D4怎么设置参数来拍摄车尾灯的效果图
拍摄汽车尾灯的效果通常有这样几种:
1、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出红色的“灯线”,见图例1.
2、利用尾灯点光源的特点拍出圆形的光斑。这需要大光圈长焦镜头的虚化效果来实现。见图例2
图例2
10. 汽车尾灯电压以及电流
如果尾灯是灯泡类的,汽车尾灯电压是12V,电流大约在几百毫安,这主要看尾灯的功率是多少,如果是LED的,电压有5V的,电流几十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