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晨汽车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组 沈阳中院已受理
(文/张钰翊)事已至此,华晨汽车的未来似乎越来越悲观了。11月16日最新消息,有国外媒体报道称宝马在中国的合资伙伴华晨汽车控股公司表示,其母公司华晨汽车集团在一位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后,可能会进行重组。
而车友头条查阅全国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现,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确已经被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为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沈阳中院已受理该案。
接下来,华晨汽车会如何发展,是否真的会走向破产重组?车友头条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华晨集团重整草案提交延期至明年6月 宝马收购案还未最终做实
日前,金杯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沈阳市汽车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出具的《告知函》,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限延长至2022年6月3日。
《告知函》内容显示,目前有关方尚未推出对华晨集团重整的全部计划和方案,华晨集团能否重整成功存在不确定性。重整方案可能对本公司股权结构、控制权等产生一定影响。截至本公告日,华晨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资产公司持有金杯汽车242967345股股份,占金杯汽车总股本的18.53%;上述股份中7360.10万股处于司法冻结状态,7654.26万股通过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已就华晨集团等12家实质合并重整企业相关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以及担保责任向华晨集团管理人申报债权,相关债权的受偿方式、比例及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据了解,这是该项重整计划第二次延期。今年9月3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裁定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的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限延长至2021年12月3日。
此前,有媒体报道,“中华工厂被宝马收购的事情已经被叫停,在中华车间的宝马相关工作人员已经撤走。原因是华晨集团内部认为宝马以16.33亿元购得华晨生产线的项目太便宜,内部不同意。”当时,华晨集团官方回应称,目前没有得到相关消息。外界传言太多,有相关结果集团官方会发布公告。而与华晨集团同在一个厂区的华晨雷诺金杯内部人士则表示同样不了解情况,生产仍在正常进行中。
3. 又一家老牌车企,被申请破产重整,华晨汽车还未来可期吗
近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布,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重整,案件编号(2020)辽01破申27号。
写在最后:华晨汽车的倒下,是敲响自主品牌车企的警钟。警示所有国产车企,如果不能持续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优势,如果不能与时俱的营销创新服务,就算背靠大树也会倒下去!华晨汽车具有的病态,并不是个例,而是当下许多自主品牌车企的通病,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一下重蹈华晨、力帆的命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华晨中华重组最新完事了吗
华晨集团历经9个多月的破产重组终于有了最新进展。8月31日上午,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召开了第二次债权人大会。在华晨二债会上,包括宝马中国收购“中华”汽车品牌等三项...
5. 华晨雷诺重组大概要多久
一年左右
不过最近,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向相关记者透露:“华晨雷诺的重整预计会在今年6月完成。”
6. 华晨汽车集团正式破产重整,重组后是否有实现重生的可能
对于华晨集团重整的方向,崔东树认为主要是债务重组,核心是通过债转股等方式减轻企业压力。而一直以来,自主品牌羸弱是华晨集团的标签,对于华晨集团重整后能否在自主能力方面能有所突破,沈萌对此持保留态度。
“自主品牌一直是国内车企的短板,没有能和一线外资品牌抗衡的自主品牌,华晨集团并不是个案。目前华晨面临债务重组,做大自主品牌的可能性非但很小,反而更可能突出华晨宝马的贡献度。”沈萌表示。
重整最可能的方式是引入大型战略投资者注入资金并输出管理,但目前新能源汽车远比传统燃油车火热,传统车企自身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因此想找到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并不容易。
华晨中国称,法庭裁定受理格致汽车提出的对控股股东华晨进行重整的申请。截至本公布日期,公司业务如常运作,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上述事件的进展,以及及时履行上市规则及证券及期货条例下的信息披露义务。
7. 华晨中华被宝马16.33亿收购,破产重整的最新进展如何
华晨中华这个汽车品牌在破产清算之后,目前已经被德国宝马母公司给收购,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外资公司,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次的破产重组很明显,跟以往的收购是有很大不同之处的。最主要的地方就在于国产品牌被外资品牌看中,利用这个品牌作为跳板,成功的打入中国市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一次的破产重组情况。
第三,如何评价这一次的收购?
华晨中华汽车这一次完全到败给了德国的宝马汽车,所以才被人家给吞并,其实我并不认为这是一次破产重组,是一次有预谋的吞并案件,也希望现在的合资品牌汽车能够看清楚外资汽车的真实目的。不要想要通过简单的市场换技术这样的方法来提高我们的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