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青州为什么能成为全省工业30强县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益都工业发端于宋传典的实业公司。
宋传典的实业公司从事劳动密集型花边发网生产,覆射半岛10余县,号称10万织花女,在山东一枝独秀,占尽风光。所产“青州府花边”,有“抽纱之王”的美誉,成为山东早期出口产品,独占欧美国际市场,为益都创立了享誉至今的地方名牌,宋氏亦崛起为雄富山东的工商巨子。益都还凭借历史悠久的桑蚕生产特色优势,先后以十三四家缫丝厂为支撑,一度成为山东重要缫丝业中心。火柴、面粉、电力、铁工等民族企业接踵而起,印刷、服装、鞋帽、皮毛、食品、酿酒等作坊手工业也成相当规模的行业格局。1952年,益都工业版图上已建有卷烟、火柴、酿酒、油厂、铁工、织布、电厂等9个地方国营企业,1个合营企业,18个私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79.3万元,国营工业产值占63.7%,占地方工业的主导地位和领军角色
1966年,县委在老工业人习称东大院的农修厂,以其试制成功的机床液压元件,析出新建液压元件厂,是继榆次液压件厂之后国内第二家。同年11月,又就地新建铸造厂。年底,集体企业电机厂建立,时为昌潍地区第一家。1968年,填补企业空白的化肥厂建成。70年代后,益都县委打破工业发展的传统套路,探索出产业孵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新模式,在益都工业史上实现了第二个巨大飞跃,既由规模小、产品少、门类短,转变为扩规模、上产品、增门类的飞跃,新产品,新企业,新工艺如井喷式地爆发出来,机械工业以农修厂新产品295柴油机,析出新建柴油机厂;以电机厂新产品电动单、双梁吊车,析出新建起重机厂;以农机厂新产品278锥磨,析出新建动配厂;同时新建了轴承厂。化学工业以化肥厂新产品过磷酸钙,析出新建磷肥厂;以运输公司新产品高耐磨炭黑,析出新建化工工厂;以卷烟厂支持新建化工一厂;以搬运社新产品电石,析出新建电石厂;并新建了橡胶厂。电子工业以元件厂新产品无线电晶体管,析出新建无线电元件厂;以原供电局变压器厂,析出新建无线电变压器厂;并新建了电子开关厂。食品工业以酒厂新产品山楂饼等果制品,析出新建了食品厂。同时,一轻工业新建了造纸厂。铸造厂以自主开发的石油泥浆泵,转型改建为水泵厂;农机厂以自主开发的纺织机,转型改建为纺织机厂;拖修厂以自主开发的托内齿轮,转型改建为齿轮厂。将20多家小而散的手工业合作社,以行业分类整合重组,升级为大而专的集体所有制专业厂,先后建立剪刀、五金、胶装、皮鞋、皮毛、制革、鞋帽、家具、花边、工艺品等工业企业。
至1976年,县有全民集体企业由1965年13家,扩增到40个,其中新建27个,一举改变了原有工业规模小、基础薄的旧貌,转换为规模壮大,基础厚重的新颜。工业企业的体量膨胀,不仅使益都工业新上了化工、电子、轻纺等产业门类,还显着改变了既有门类支撑薄弱的现状。其如机械门类,袁系3家企业构成的小门类,一举而成15家企业构成的大门类,以强势阵容,撑起了益都工业的半壁江山。县直工业开发新产品50多个,增加新品种110多个,不仅填补了国内、省内多项工业产品的空白,更有液压件、阀门、泥浆泵、工程机、起重机、纺织机、抽纱等骨干产品占据了全省的领军地位。工业产品的产能产值实现了跨越式巨增,工业总产值达到23176.3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65年增长了8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80年代,益都工县委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调整重工业结构,促进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发展的方针指引下,以工业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确立了科技兴企,质量强企,管理健企的发展新战略,力推工业企业进行科技、质量、管理三位一体的升级再造,在益都工业史上实现了第三个巨大飞跃。
益都崛起为山东的一个新兴工业县,拥有县属以上49个企业构成的工业体量规模;具有59种国优、部优、省优产品构成的优势产品集群;形成了以机械、一轻、二轻、化工、电子、纺织、建材、食品8大支柱产业,25个大类行业,10大系列产品和87种主要产品构建的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具有地方特色优势和持续发展潜能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县,进入全新的工业时代。
通过以上资料所睹,为青州成为全省工业30强是因为基础好!
B. 工业总产值怎么算
工业总产值是工业统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总产值指标出现错误将影响工业增加值、增加值率、工业产销率等综合指数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应重视产值的计算。
计算方法如下:
(一)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为增值税本身并不代表收入。
(二)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而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期初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1、用产品销售收入或生产成本代替工业总产值;
2、不遵循生产的原则(产品不是本企业生产的);
3、期末期初半成品及在制品差额漏统。
C. 2019年山东滨州三大产业产值分别是多少
滨州支柱产业是纺织、化 工、机械、轻工四大行业 :
(1)纺织工业。全市生产棉纱144万吨,各类坯 布24.31亿米;服装5682万件。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0.02亿元,同比增长34.19%;利税136.42亿元,同比增长58.15%; 利润94.1亿元, 同比增长72.26%;完成工业增加值288.99亿元,同比增长5.12%。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4.19%;37.7%;39.3%;31.41%。
(2)机械冶金工业。全市机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10.72亿元,增长62.55%,实现利税31.7亿元,增长117.58%, 实现利润24.99亿元,增长133.84%,经济指标增幅名列全省第一。滨州活塞荣获全国质量最高奖, 成为国内活塞行业惟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3)化学工业。全市规模以上石化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5.1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13.65亿
元, 利税107.23亿元,其中利润70.56亿元。2010年,全市18家重点化工企业销售收入过十亿元的有11家, 其中滨化集团、鲁北企业集团、京博石化3家企业过百亿,为全市石化工业快速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4)轻工业。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企业达到555家, 总资产535.8亿元,全部从业人员8.1万人,完成增加值198.5亿元,增长5.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1.7亿元, 增长22.7%,利税55亿元,增长43%,利润37亿元,增长39.3%,出口交货值30.6亿元,减少6.1%。
以上为2010年数据。
D. 青州的行政区划
青州市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洽接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青崖顶海拔954.3米,最低点在何官镇张高村北,海拔16.2米,西南部群山迭翠,东北部沃野平川。地貌类型主要有低山丘陵、河谷阶地、山前平原三种类型,由南到北依次排列。
低山丘陵:约占青州市总面积的52.6%,有石质山岭、低山岭坡、近山阶地三种微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西南石灰岩低山地区,海拔高度多在60米以上。
河谷阶地:主要分布在大小河流两侧,包括河滩高地、河漫滩和河谷梯田三种微地貌类型,约占青州市总面积的8.9%。
山前平原: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区,约占青州市总面积的38.5%,包括山前倾斜平地、山前缓平地、缓岗、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等微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多在100米以下,地面坡度多小于2度。 2013年我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全力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切实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2亿元,可比价增长3.6%,其中:粮食、瓜菜、果品、畜牧、花卉所占比重达95%以上。
主要农作物产量保持稳定。201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4.9万亩,粮食总产量32.7万吨,单产384.6公斤/亩。蔬菜面积40.2万亩,增长7.0%,蔬菜总产量147.3万吨,增长7.6%。瓜类面积12.2万亩,与上年持平,瓜类总产量45.6万吨,增长1.6%。水果总产量10.0万吨,下降2.9%。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新增成片造林合格面积5.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60.3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5.2%。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2013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0.2万吨,下降3.2%;禽蛋产量3.0万吨,下降4.2%。全年生猪出栏52.5万头,增长2.0%;牛出栏3.2万头,与上年持平;羊出栏9.3万只,增长2.9%;家禽出栏3333万只,下降6.5%。年末生猪存栏36.1万头,增长5.0%;牛存栏2.8万头,下降19.8%;羊存栏8.6万只,增长3.9%;家禽存栏835万只,下降6.3%。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92.7万千瓦,增长6.3%。其中,农用运输车45046辆,增长0.4%;农用拖拉机12808台,增长5.9%;联合收获机2420台,增长2.2%;节水灌溉类机械9916套,增长0.5%;节水灌溉面积达58.9万亩,增长0.8%;农村用电量79811万千瓦小时,增长15.0%;化肥施用量12.9万吨,下降9.2%。 工业生产较快发展。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4家(含烟厂,下同),实现总产值1509.7亿元,同比增长13.3%。主要产品产量增多降少,其中:液压元件260.9万件,增长18.3%;生铁14.2万吨,增长18.2%;铸铁件30.3万吨,增长14.8%;齿轮8.8万吨,增长10.4%;起重机9万吨,增长9.8%;卷烟225.2亿支,增长2.6%;水泥171.7万吨,增长1.9%;装载机2.3万台,增长1.3%;钢材30万吨,下降1.6%;原油加工量163.3万吨,下降26%。
经济效益显着提高。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3.7亿元,增长13.6%;实现利税133.8亿元,增长24.7%;实现利润70.8亿元,增长25.4%。实缴税金过千万的工业企业达到24家,比上年新增3家;实缴税金过五千万的工业企业达到6家,比上年新增1家。
节能降耗稳步推进。2013年,全市5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为158.3万吨标准煤,取水总量为1040.3万立方米,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和万元增加值水耗均完成节能目标。
建筑业稳步发展。2013年,全市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44家,签订合同额99.4亿元,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57.8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8.1亿元,增长11.4%;营业收入77.4亿元,增长20.8%,实现营业利润5.4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47.0万平方米,增长16.3%,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362.0万平方米,增长1.8%。 贸易
2010年,青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1亿元,增长19.3%,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7.2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3亿元,增长12.9%。
2010年,青州市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8300万美元,同比增长29.4%,其中出口23787万美元,增长27.9%,进口4513万美元,增长38.1%。
2012年,青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5.8亿元,增长16.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9亿元,增长17.1%。
2012年,青州市进出口总额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出口3.5亿美元,增长9.8%,进口0.7亿美元,增长5.5%。全年合同利用外资8343万美元,增长9.2%;实际到账外资4109万美元,增长38%。派出外派劳务人员848人,增长4.6%;实现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2604万元,增长56.1%。
金融
2010年末,青州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7.8亿元,较年初增加48亿元,增长17.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0.3亿元,较年初增加25.4亿元,增长12.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9.8亿元,较年初增加34.3亿元,增长19.6%。
2012年,青州市新增银行2家,总量达到12家。截止到年末,青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9.4亿元,较年初增加84.4亿元,增长23.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2.0亿元,较年初增加43.3亿元,增长16.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1.4亿元,较年初增加76.4亿元,增长29.9%。
E. 潍坊中型的造纸厂有哪些
恒安
F. 工业产值占大概GDP的多少
GDP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成本=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属于第二产业增加值。
所以工业总产值比GDP高还是低都正常的,工业产值高主要代表工业化水平较高,农业比例低,第三产业比重低。
现在真正的发达国家比例最高的是第三产业,而不是工业,当然更不是农业。
G. 工业总产值怎么计算
工业总产值应该为:
工业总产值=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
不应加其他业务收入吧,因为投入多少材料生产出多少产品,即得产量,其他业务收入并不在产品产量中,故不应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