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主要工业产品有工业分布特点是什么
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属于临海分布型)
注:新兴电子工业多分布在九州岛(硅岛)和本洲东北部。
原因: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㈡ 日本的工业有什么
差不多所有的工业门类,日本都有,而且在世界上都很不错。涉及到机械、化工、电子电器、汽车、造船,以及医疗航空航天等等等等。
举几个例子:
机械类的世界名牌,小松制作所的工程建筑机械,日立,三菱重工,富士重工等,在世界机械制造业都很知名。
电子电器类就更不用说了,松下、索尼、佳能、尼康、东芝、三洋、夏普等等等等,还有工业上应用很多的欧姆龙、横河电机、山武等等
汽车,看看满大街跑的丰台、本田、三菱、斯巴鲁、日产、铃木,你就知道了
造船业,日本的船舶订单与交船吨位,在世界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这些够了吗???
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日本的五大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为中心),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工业区(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州工业区。日本的工业分布被称为“临海型”工业布局。主要的工业城市有东京、大阪、神户等。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之一。日本的重工业包括金属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包括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制药业、纸和纸浆及其他工业。1997年机械工业占工业总生产的44.7%,金属占12.4%,食品占10.9%,化学占10.3%,纺织占2.8%,其他占18.9%。
(3)日本东方工业有哪些扩展阅读:
1、日本有京滨、中京、阪神三大工业地带。以前日本的大工业地带还包括北九州工业地带,称为四大工业地带,但是上述三大工业地带已远远超过了北九州工业地带的规模。
2、京滨工业地带机械工业发达,出版、印刷业繁荣,川崎和横滨有很多石油精炼所。
3、中京工业地带主要以机械工业为主,特别是汽车工业发达。陶瓷等制窑业也主要集中在该地带。
4、阪神工业地带金属工业发达,纺织工业比率较高。
㈣ 日本的主要工业城市有哪些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北九州等主要的工业城市
工业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的京滨、阪神、中京以及濑户内海等工业地带。集中了日本国民经济总产值90%左右。
第一大工业地带:京滨工业地带
第二大工业地带:中京工业地带
第三大工业地带:阪神工业地带
第四大工业地带:濑户内海工业地带
第五大工业地带:北九州工业地带
㈤ 日本主要是什么工业
轻工业!
日本工业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临海性。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尤其是所谓“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东起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向西经千叶、东京、横滨—骏河湾沿岸—名古屋—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最后直达北九州,长达1,000公里,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五大工业地带及其毗连地带,呈东西向的条带状地区,通常称之为“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该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4%,但却拥有日本全国人口和工厂数的 60%,工人总数的67%以上,工业产值的75%,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能力的95%,以及重化学工业产值的90%以上。特别是战后新建的大量消费原料的资源型工业,全部分布在这一带,成为临海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区之一。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这一带状地区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输入,产品又大部分依靠输出,面向国外市场是战后日本工业布局的基本出发点。在太平洋沿岸一侧的许多专业码头上,往往通过自动流水传递线,将进口的原料和燃料直接运入生产车间,就地加工;同时,所产的产品也径直通过出口专业码头由海船运销世界各地。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讲,巨型船舶和港口就成了日本工业原料、燃料的来源地和产品的销售地。这样,既节约用地,又缩短生产周期,可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战后资源来源地域构成的变化,即由战前和战时主要面向日本海一侧(如中国、朝鲜等),改变为战后主要面向太平洋一侧(如东南亚、大洋洲、欧洲、北美洲、非洲、拉美等),则更是工业愈加集中于太平洋沿岸的直接原因。第二,充分发挥岛国位置条件的优越性。日本海岸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水深港阔,风平浪静,潮差不大,适宜修筑巨港和深水码头,便于大型或超级货轮停泊。目前,太平洋沿岸的各港湾地区不仅为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船舶结构的日益大型化又造成海上运输费用的低廉。第三,日本沿海地带虽已十分密集,用地紧张,但是近些年来这里由于填海造陆,已使地价较为便宜,利于投资设厂。第四,沿海各大工业地带是日本工业、城市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国内工业品最大的消费地,使生产地接近消费地的经济原则得以实现。第五,日本在实施重点发展重、化学工业方针的进程中,在沿海地区大量投资修筑公共设施和增设交通线路,从而为布局新厂提供了各种方便条件。日本工业分布的高度集中,从整体看是很不平衡的,过于集中的布局是不合理的;但就一个企业内部来说,则布局紧凑,用地少,也便于和其它企业联系,在技术上是合理的,经济效益较高。
但是,日本工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原有工业地带已拥挤不堪,处于饱和状态,目前已提出重新布局工业的问题。工业布局开始向其它地方分散,其总趋势是:(1)向原有工业地带的四周及其外围的内陆部分延伸,特别是那些技术密集型工业更是如此;(2)向消费地扩展;(3)趋向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地区;(4)在工业落后的地区建立地方性的工业据点。此外,日本还大力在海外投资建厂,就地加工原料,然后将半成品运回日本。
㈥ 日本主要工业区有
日本有5大工业区,即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中京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工业区。除前述的5个大工业区外,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9个中小工业区,即北海道、八户、常磬、鹿岛、东海、关东内陆、北陆、大分和有明海沿岸工业区。日本工业区的分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绝大多数形成在沿海地区。在大小14个工业区中,除关东属于内陆工业区外,其余13个都在沿海地区,在这13个工业区中,除北海道、北陆和有明海沿岸工业区外,其余10个都在太平洋沿岸一侧,形成了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
㈦ 日本高仿真实体娃娃都有哪些名牌
日本比较知名的有
OT(东方工业)、
四木
(4woods)、levelD等等
美国比较知名的有realdoll
国内比较知名的有DS仿真人偶
㈧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哪里
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日本的五大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为中心),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工业区(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州工业区。日本的工业分布被称为“临海型”工业布局。主要的工业城市有东京、大阪、神户等。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之一。日本的重工业包括金属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包括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制药业、纸和纸浆及其他工业。1997年机械工业占工业总生产的44.7%,金属占12.4%,食品占10.9%,化学占10.3%,纺织占2.8%,其他占18.9%。
(8)日本东方工业有哪些扩展阅读
日本工业产品性能优良,在海外市场十分畅销。进入80年代,随着日本工业产品大量销往国外,日本的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和各国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为减少贸易顺差,日本企业开始进军欧美市场,在当地成立公司,当地采购、当地生产。
1985年以后,日元急剧升值,日本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相对下降,出口厂家纷纷将工厂迁往人工费低廉的亚洲各国,降低生产成本,日本制造业的海外生产大幅增加。但是,随着工厂逐步向海外转移,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即所谓的“产业空洞化”。
㈨ 日本主要工业区是什么
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中京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工业区。
1、阪神工业区,以大阪、神户、京都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以钢铁、造船、石油化工为主体的综合工业区,成为日本第二大工业区。名古屋(中京)工业区,以名古屋为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化工业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以轻纺工业为主的结构。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造船、钢铁、石油化工等。纺织、陶器、木制品等轻纺工业传统部门,在日本仍占重要地位。
2、京滨工业区,以东京为中心,关东平原为腹地,包括东京、横滨以及川崎、千叶、横须贺等大中城市在内的日本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以机械(汽车、精密机床、电子产品等)、钢铁、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印刷出版等部门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
3、北九州工业区以北九州市为中心。这里曾是日本第一个钢铁工业基地,战后地位下降,但钢铁、化工在全国仍有一定地位。
4、濑户内海工业区是为了保证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稳定,日本政府充分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从未把经济发展推诿给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力量。
5、中京工业区。近年来,特别是在东京,为保护首都环境,工业部门结构有所变化,印刷出版业、电器仪表等部门发展迅速,冶金、化工等部门或外迁或改建,比重不断下降。该工业区印刷设备已占全国70—80%,电器仪表占全国三分之二。
㈩ 日本有几大工业区分别是什么
五大工业区,分别是:
阪神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东京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