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资源密集型工业有哪些部门劳动密集型呢资金密集型呢
资源密集型:如种植业、林牧渔业、采掘业等,劳动密集型: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资金密集型:冶金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制造业等重工业,有些门类之间可能有重叠现象
Ⅱ 我国四大工业区的优点,缺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分别是什么啊
中国四大工业区:京津唐综合工业区,辽中南重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地带(沪宁杭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地带。京津唐综合工业区.:中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区.:全国最强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基地
一、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矿、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二、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Ⅲ 我国四大工业密集区 是哪四个,分别有什么特点
我国四大工业密集区指的是辽中南、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辽中南以重化工业和资源型工业为主;京津唐以石油工业、冶金工业、煤化工和机械制造为主;长三角以乡镇企业起家,主要以机械制造、纺织工业、电子工业、日化工业为主;珠三角是有名的侨乡,早期投资以归国华侨和港商、台商为主,主要以电子工业、日化工业、纺织工业为主。
Ⅳ 属于资源密集型重工业区的是
D
Ⅳ 资源型工业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宝钢北临长江,东频吴淞口,临近我国最大的海港.加上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既能将产品远销海外,又能从水路取得国外的廉价原料,降低成本.宝钢以大城市为依托,充分利用了我国最大工业城市上海及其周围的工业城市群的市场,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
Ⅵ 工业区位类型有哪些
工业区位,钢铁工业,主要有煤铁复合型和临海型两种。
影响工业区位的条件主要有:
1自然因素:资源(煤—燃料,铁矿石—原料)、环境条件、水源、土地。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集聚、地价。
随着时代变化社会生产与科技的进步、劳动力密集型转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资源密集型工业区受资源约束而条件有所减弱,技术密集型工业区更多考虑科技、人才、集聚等区位因素。钢铁工业的区位发生明显改变。
Ⅶ 工业布局类型有哪几种
传统工业可分为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性、无明显指向性工业三类,
但工业布局类型为根据临海型、临空型、临江型等地域特征及原材料、燃料、矿产等资源优势来划分的布局类型。
Ⅷ 自然资源指向型工业有哪些
原料等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是原料指向型工业。套用这种定义,自然资源指向型工业也是类似的,依赖自然资源的工业。
煤矿或者选煤厂,自然资源为煤炭。
钢铁厂,自然资源为铁矿石
炼油厂,自然资源为石油
稀土矿,自然资源为稀土……
其他还有原料指向型工业,比如:甜菜或甘蔗制糖厂(甘蔗)、水产品加工厂(鱼类等)、水果罐头厂(水果)、新疆的纺织厂(棉花)等,都依赖运输不便或者运输成本较高的原料。
Ⅸ 分析比较日本,印度,中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美国的工业分布
日本
日本工业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临海性。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尤其是所谓“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东起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向西经千叶、东京、横滨—骏河湾沿岸—名古屋—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最后直达北九州,长达1,000公里,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五大工业地带及其毗连地带,呈东西向的条带状地区,通常称之为“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该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4%,但却拥有日本全国人口和工厂数的 60%,工人总数的67%以上,工业产值的75%,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能力的95%,以及重化学工业产值的90%以上。特别是战后新建的大量消费原料的资源型工业,全部分布在这一带,成为临海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区之一。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这一带状地区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输入,产品又大部分依靠输出,面向国外市场是战后日本工业布局的基本出发点。在太平洋沿岸一侧的许多专业码头上,往往通过自动流水传递线,将进口的原料和燃料直接运入生产车间,就地加工;同时,所产的产品也径直通过出口专业码头由海船运销世界各地。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讲,巨型船舶和港口就成了日本工业原料、燃料的来源地和产品的销售地。这样,既节约用地,又缩短生产周期,可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战后资源来源地域构成的变化,即由战前和战时主要面向日本海一侧(如中国、朝鲜等),改变为战后主要面向太平洋一侧(如东南亚、大洋洲、欧洲、北美洲、非洲、拉美等),则更是工业愈加集中于太平洋沿岸的直接原因。第二,充分发挥岛国位置条件的优越性。日本海岸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水深港阔,风平浪静,潮差不大,适宜修筑巨港和深水码头,便于大型或超级货轮停泊。目前,太平洋沿岸的各港湾地区不仅为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船舶结构的日益大型化又造成海上运输费用的低廉。第三,日本沿海地带虽已十分密集,用地紧张,但是近些年来这里由于填海造陆,已使地价较为便宜,利于投资设厂。第四,沿海各大工业地带是日本工业、城市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国内工业品最大的消费地,使生产地接近消费地的经济原则得以实现。第五,日本在实施重点发展重、化学工业方针的进程中,在沿海地区大量投资修筑公共设施和增设交通线路,从而为布局新厂提供了各种方便条件。日本工业分布的高度集中,从整体看是很不平衡的,过于集中的布局是不合理的;但就一个企业内部来说,则布局紧凑,用地少,也便于和其它企业联系,在技术上是合理的,经济效益较高。
但是,日本工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原有工业地带已拥挤不堪,处于饱和状态,目前已提出重新布局工业的问题。工业布局开始向其它地方分散,其总趋势是:(1)向原有工业地带的四周及其外围的内陆部分延伸,特别是那些技术密集型工业更是如此;(2)向消费地扩展;(3)趋向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地区;(4)在工业落后的地区建立地方性的工业据点。此外,日本还大力在海外投资建厂,就地加工原料,然后将半成品运回日本。
中国
中国经济界把装备重工业自身的重工业部门称为基础工业,是重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冶金、石油、煤炭、电力、化学、机械工业等。
以上是基础工业的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来看,现在国内的基础工业大部分集中在一些传统的重工业地区,比如说是东北三省,四川,贵州,陕西等地。其中,陕西集中了大量的科研部门。四川是中国军工厂最密集的地区。
意大利
意大利的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以米兰、都灵、热那亚最为发达,是意大利的“工业三角地带”,全国的经济中心,主要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有汽车、造船、纺织、冶金、化学等部门。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区。为了同西北部的传统工业区和至今工业化尚未得到普及的南部加以区别,人们把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称为“第三意大利”。
与传统工业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为了便于更方便地了解,我列出下表对其进行比较(如下表)。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对比
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中小型企业为主
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
资金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
集中
法国
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巴黎、里昂、斯特拉斯堡、圣艾蒂安;航空航天工业主要分布在巴黎、图卢兹、波尔多、马赛、特尔贝斯等;电力工业主要在布列塔尼、卢瓦尔河流域和罗衲河地区比较集中;化学工业主要有里昂、巴黎、南锡等都是传统化学工业中心。
俄罗斯
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重工业部门突出。俄工业结构不合理,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有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工业中心。
在乌拉尔一带,建有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乌拉尔工业区。
在西伯利亚地区,则以石油,机械,森林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
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
莫斯科工业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
主要燃料基地有西西伯利亚(秋明)油田,伏尔加-乌拉尔油气田,库兹巴斯煤田。
美国
美国工业的分布大体上分为三大地区。东北部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全国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传统工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这里。南部地区过去以农业为主。由于这里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较东北部小,美国工业逐渐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形成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基地。太平洋沿岸的狭窄平原和谷地,是西部工业的集中地带,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
印度
英国对印度的长期殖民统治,使印度的工业分布极不合理,工业高度集中在几个沿海的大城市。沿海地区的孟买、加尔各答、阿默达巴德所在的三个邦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状况已经有所改善,工业分布趋于合理。目前,印度已经形成了五个重要的工业区。
1.加尔各答工业区。加尔各答工业区是印度形成最早、规模最大的工业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加尔各答工业区发展缓慢,其工业产值在印度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现在,加尔各答工业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印度工业总产值的10/100左右。恒河三角洲是印度的黄麻产地,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机械制造工业中心。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也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城市。
2.孟买一浦那工业区。孟买一浦那工业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部门有棉纺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冶炼工业等,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孟买一浦那工业区棉纺织工业重要,其棉纺织工业产值占印度棉纺织工业总产值30%。盂买一浦那工业区是印度最大的工业区,其工业产值占印度工业总产值的16.7%。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港口,棉花及其棉纺织品的输出地,印度第二大城市。
3.阿默达巴德工业区。阿默达巴德工业区是印度的棉花、油料产地,发达的农业为业提供丰富的工业原料,促进了工业的发展。阿默达巴德工业区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有棉纺织工业、油脂工业等。其中,棉纺织工业,油脂工业产值居印度首位。水泥工业、化学工业地位重要。
4.马德拉斯一班加罗尔工业区。马德拉斯—班加罗尔工业区是印度发展最快的一个工业区,其工业产值占印度工业总产值的9.6%0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力工业、飞机制造、造船工业、石油冶炼、电子工业、电机制造工业等,是一—个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5.那格浦尔工业区。那格浦尔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被誉为印度的“鲁尔”区。那格浦尔工业区分布在煤炭、铁矿产地附近,属于“煤铁复合体型”工业布局。煤炭、钢铁产量占印度煤炭、钢铁总产量的75%。在煤炭、钢铁工业的基础上,还发展了电力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
Ⅹ 世界主要工业区有哪些各自形成的条件及特点是什么
世界主要工业传统区有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法国巴黎盆地、我国沿海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等。它们的形成的条件主要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水运或者铁路运输便利。世界主要的高科技工业区有美国硅谷、日本硅岛、德国南部地区、中国北京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等。这些地区高科技人才多,现代化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