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国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珍妮机的问世——工业革命的开始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这是因为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同时,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珍妮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使纺织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机的发明,一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之后,有更多的机器被发明出来并得以应用,在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1)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现代工厂的出现
英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进步,是机械科学原理普遍运用的结果。在机械化装置使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动力成为制约机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新的动力。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此后,凡是有燃料(煤炭)的地方,就能兴建工厂。英国的工厂可以开设在市场繁荣、交通发达之处,以便购买原料和销售产品;它可以移近人口密集地带,以便招募人员;许多工厂可以汇集在一起,进而形成工业城市。工业革命还创造了新的工业制度——工厂制度。在工厂中,由于成套的机器设备的使用,工人的任务被降到简单操作的水平,妇女、儿童可以很快地掌握,于是他们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工厂大量雇佣。
2)交通运输革命
进入19世纪后,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它成为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上通用便利的动力机器,促成了以铁路建设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的繁荣。1800年后,人们开始研究用蒸汽机作为牵引动力。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此举开拓了陆地交通运输的新纪元,人类进入了所谓“铁路时代”。铁路运输的优越性一经确认,英国迅速掀起一股铁路建筑的狂热。1840年以后,欧洲大陆和美国也相继开始了大力兴建铁路的时期。
人类水上交通技术的变革,同样始自蒸汽机的使用。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他使用从英国进口的万能蒸汽机,驱动客轮在哈得孙河航行,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利用这项发明也很快造出了自己的汽船。这样英国担任远洋航运的商船队力量大大加强了。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每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火车出现以后,英国掀起修建铁路的热潮,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就修建了近万千米的铁路,把各个城市都连接起来。
3)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着特点。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要把电力应用于生产,还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4)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应用技术上的一个重大成就。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发明家戴姆勒和卡尔·本茨提出了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这种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90年代,德国工程师狄塞尔设计了一种效率较高的内燃发动机,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机。内燃机的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19世纪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出现了。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都开始建立汽车工业。随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预告了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另一方面,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石油也像电力一样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 000万吨。
5)化学工业的建立
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在无机化学工业方面,19世纪60~70年代发明了以氨为媒介生产纯碱和利用氧化氮为催化剂生产硫酸的新方法,使这两种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有机化学工业也随着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从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煤焦油中提炼氨、苯、人造染料等。利用化学合成方法,美国人发明了塑料,法国人发明了人造纤维。化学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6)“钢铁时代”
伴随“电气时代”而来的是“钢铁时代”。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19世纪上半叶,由于房屋结构和铁路的需要,熟铁和铸铁的产量提高极快,但钢的产量裹足不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钢产量最多的国家,1850年年产量不过6万吨,同年它的铁产量却达到250万吨。由于冶炼工艺的限制,钢产量不高,价格昂贵,其用途局限于工具和仪表。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门子、托马斯等人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的贡献,钢得以大量生产且质量大幅度提高,因而逐渐代替熟铁,作为机械制造、铁路建设、房屋桥梁建筑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风行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史称“钢铁时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贰’ 2、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有哪些工业和行业产生兴起与进步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着一列托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页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2)工业革命中英国有哪些技术的提升扩展阅读: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大范围的大肆杀戮抢占商品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奴役当地农民,加剧了当地农民的贫困落后,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经验,同时,猛烈地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使全世界各国人民觉悟。
‘叁’ 英国工业革命的工业革命引发的技术革新
随着棉纺织工具机的发明和推广,原来的动力(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形势,因而使蒸汽机的发明成为迫切的需要和可能。正如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12页)1769年,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机械师詹姆斯·瓦特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多次试验,制成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从此这个吞吐烟火的大力士“魔王”出世了。1782年,他经过改进又制成了联动式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使人类由二百万年来以人力为主的手工劳动时代进入了近代机器大生产的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英国各个工业部门机械化。各种工具机都需要动力推动,蒸汽机可以完成这个任务。蒸汽机开始应用在轻工业上,1784年英国建立了第一座蒸汽纺纱厂。以后,它陆续运用到各个工业部门,在冶金工业上开动鼓风机,在采矿工业上开动排水机,在交通运输业上开动火车和汽船等等。到1825年,英国已有蒸汽机1.5万台、马力37.5万匹。 领域 发明者 机器 时间 备注 棉纺织领域 约翰·凯伊 飞梭 1733年 还可以织更宽的布幅,并把生产效率提高了1倍,造成纱缺失。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1764年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阿克莱特 水力纺纱机 1769年 纺出的纱比一般的纱更细,更结实 萨缪尔·克朗普顿 走锭精纺机,又称 骡机 1779年 集中了水力纺纱机优点(拉伸机构)和珍妮纺纱机的关键技术(交替踏板)于一体,弥补了各自的缺陷 动力领域 瓦特 改良蒸汽机(动力大,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1769年制成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1782年,他经过改进又制成了联动式蒸汽机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推动了机器普及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交通领域 轮船(汽船) 1807年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 史蒂芬孙 蒸汽机车
(火车) 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
‘肆’ 列举五个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珍妮机的问世——工业革命的开始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现代工厂的出现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此举开拓了陆地交通运输的新纪元,人类进入了所谓“铁路时代”
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力一样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 000万吨。
‘伍’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乃至世界,带来了什么改变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无疑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英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刚刚开始的阶段还属于技术革命,18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纺布的生产效率。然而纺布技术的提高,也被迫使棉线的纺织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革命,珍妮纺纱机就这样应运而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就此被拉开。
行驶中的蒸汽机车
同时,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促使了航海业的快速发展,蒸汽轮船的出现方便了世界各地人们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国际贸易也因这航海业(造船工业)的兴起而逐渐繁荣起来。在此之前,世界各国主要还是依靠木质帆船,以风为主要动力进行远洋贸易。
这种动力驱使的船只不仅在航行过程中有着极大的风险,比如很容易偏离航线,在遇到礁石时很难调整船体姿态进行躲避,还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毕竟每一次的航行都伴随着相当长的时间和极大的风险,自然很少有人愿意参与到海上贸易中来。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国际贸易的逐渐兴起,各国之间的相互往来变得更加密切,而经济全球化也正是从此时宣告正式开始。
‘陆’ 工业革命对英国科技的影响
近代的科学技术是从在英国爆发的工业革命开始的。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战火的暂时停歇,各国都在忙于发展自己的经济,希望最快的恢复到战前的经济水平;各国都争相从生产工具的改造与创新的方面着手提高自己的产量。棉纺纱机的发明与改进,由最初的“飞梭”,出现了珍妮纺纱机,之后又出现了水力纺纱机,还出现了畜力纺纱机。而后还出现了水力织布机。英国工业革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英国工业革命不仅扩展到西欧和北美,推动了法、美、德等国的技术革新,而且影响到东欧和亚洲,俄国和日本也出现了工业革命的高潮,它标志着世界整体化新高潮的到来。 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得工场手工业脱离庄园经济,与农业分离,手工业有了独立发展的机会。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于工厂手工业的独立是建立在工业化大生产、机器盛行的时代,为了提高自身工厂的竞争力,各个工厂都从机器的科学含量、即机器的工作效率这个方面作为突破,如抽水机、碎石机、风车等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这样的竞争方式为近代科学技术有了直接性的引导。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资本主义方式扩展至世界各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资产阶级专政建筑在了一个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和物质财富空前丰富的基础上。 工业革命使得使用机器生产和现代大工业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 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影响着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由英国最先开始的这场技术革新,冲破种种阻力,穿越国界、洲界,越过大西洋、太平洋向欧、美和亚洲扩展。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扩展,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不断传播到西欧其它国家及亚、美两洲,并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展。1825年英国解除关于机器输出的禁令后,大批机器和先进技术被引进法、德、美、俄等国,推动了这些国家工业革命的全面开展,同时也刺激了英国的机器制造业。 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就如马克思指出:“历史中的资产阶级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相互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在科学的帮助下对自然力的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在使社会生产力发生巨大飞跃的同时引起的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轮船、火车以及汽车、飞机先后发明,使人际关系、国际交往日趋密切,这种变化更加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有助于国际间的人口流动和资本流通;扩大了分工的规模,“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国际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扩大了新兴工业世界的范围,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变化与发展。 工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过程,同时,欧美列强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掠夺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欧美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改变了他们的历史命运,将其卷入了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商品交流,大规模从事交通运输建设,为了扩大海外殖民掠夺和市场,致力于远洋运输网的开拓,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与此同时,先进的技术也随着这些市场的扩大而扩大。英国工业革命向其他国家的扩展的同时,产品的生产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其生产过程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分工。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间的人口和资金流通。这些因素导致外国移民大量涌入美国,不仅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而且带来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技术,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重要人力资源。到19世纪中叶,英国凭借它先进的生产技术、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交通运输和占有广大的殖民地而独占鳌头,成为“世界工厂”,这意味着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和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
‘柒’ 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发展都有哪些领域的突破和新发现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
棉纺织技术 (约翰·凯伊 1733年 飞梭。
哈格里夫斯,1764年 珍妮纺纱机,
阿克莱特 1769年,水力纺纱机。
萨缪尔·克朗普顿,1779年 ,走锭精纺机,又称 骡机)
动力技术:改良蒸汽机(动力大,不受自然条件限制。1769年制成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1782年,他经过改进又制成了联动式蒸汽机)
交通 (轮船,蒸汽机车)
‘捌’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的“珍妮纺纱机”,1769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9年工人克隆普顿发明“骡机”,这三个发明提高了纺纱的速度和质量;1785年工程师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把织布速度提高40倍。1785年,徒工出身的机械师瓦特发明了复动式蒸汽机,为纺织机器提供了方便、实用、大功率的动力;蒸汽动力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新的运输工具也被发明出来,1807年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发明了汽船,提高了水上运输能力;1814年英国煤矿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史蒂文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试车成功,30年代英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机器制造业也已出现,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玖’ 介绍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技术发明及其发明者,感悟工业革命对英国的作用
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头,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19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在工业革命过程中,瓦特发明改良的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英、法、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强国,加紧向外侵略扩张。工业革命后,而伴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出现,工业的地位开始超越农业,工业城市兴起,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同时,由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正在困扰着人们。可以说由瓦特改良蒸汽机而开始的工业革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工业革命还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它们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这些地区的旧思想和旧制度。
当然,工业革命还促使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兴起(如煤炭业、冶炼业、机器制造业等),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工厂制度),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开始启动(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已经完成),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环境污染加重,等等。
‘拾’ 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60年代发生在英国的一次革命,这次工业革命让机器代替了以往的手工业。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当中最为着名的珍妮纺织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皆是出现在这一次工业革命当中。
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手工业上面的,还有发生在经济领域、思想领域乃至政治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仅是提高了生产力,更是巩固了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并且工业革命也进一步解除了封建统治,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使社会逐渐分裂成了两个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这也为后来的共产主义发展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