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龙溪镇的特色产业
该镇抓住退耕还林的契机,大力调整农业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现已发展经果林2000亩,建成3000亩苦丁茶,在田坝村美满组建设500亩优质香稻订单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2003年发展吴萸等中药材5000亩,力争两年内发展8000亩,突破10000亩,争取把龙溪建成闻名全国的吴萸之乡,养殖大户1130户,及时加强木叶顶红心果、葛麻坪苹果桃、八角、芝州苦丁茶基地建设,逐步培育成推动该镇农村经济增长的特色产业龙溪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应多种农物及经济作物的生长,粮油烟畜成为全镇的四大支柱产业,以煤为主的石灰石、重晶石等矿产资源遍布全镇,国有企业蓬勃兴起,乡镇企业发展迅速,镇内有贵州省粮油工业重点企业之一余庆县食物油厂、有享誉省内外的绿色产品龙溪刺梨汁。
B. 惠州博罗县龙溪电镀基地有哪些电镀厂
惠州博罗县龙溪电镀基地有34家电镀企业与龙溪电镀基地达成进园意向。其中有博兰、杰兴、信邦、富利迪等11家正在进行厂房装修,准备10月中旬搬入。博罗计划把全县130多家电镀企业统一规划、优化升级整合。
为使工业园区发挥最大效益,该县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园区建设,从传统的 “三通一平”提高到 “五通一平”,并吸纳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的企业进园区。同时,逐步实现以政府投资办园为主向政企合作办园、企业自主办园、集体集资办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转变。
此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专业化道路,逐步形成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服装纺织、中医药等制造业基地。目前,工业园区对优化该县工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促进产业升级起到促进作用。
废水收集采用分质分流,主要分为:线前废水:除油清洗废水、和钢铁件酸洗废水;线上废水:氰系、铜系、镍系、铬系、混合系。
对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处理后废水60%回用,回用采用“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系统采用“离子交换回收工艺” 回收废水中的镍、铜等有较大市场价值金属,提高运营收益。
目前,该电镀基地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16栋崭新的厂房、污水处理站等拔地而起。据介绍,该电镀基地是我省批准的定点环保工业基地之一,整个园区包括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站。其中,生产区规划有50栋高标准厂房。
C. 龙溪好像都没什么工业的
跟东莞比起来真的差太远了。其实就是隆发和
安东
,富士康这几个厂。。。环胜工业园了也没什么厂,而且都是几个人,十几个人的小厂,我都经常进去的!
D. 晋江安海镇桐林工业区在哪里
地址: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桐林晋江工业区 晋江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北纬24°30′-24°54′,东经118°24′-118°43′。东北连泉州湾,东与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交界,北和鲤城区相邻。总面积721.7平方千米。
2003年末,总户数275764户,总人口10243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3153人;外来人口40多万人。汉族占97%,少数民族有回族、畲族、满族等35个,以回族居多。通闽南方言。
福建南部主要河流。上游有东、西两溪,西溪为干流。发源于戴云山脉,干流长182公里。两溪汇于南安双溪口,至晋江县入海,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84立方米/秒,流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都较大。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高达0.384千克/立方米,是全省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宋元时期,泉州港是中国着名的对外贸易港口,当时晋江和泉州港的泥沙淤积并不太严重;自明清以来,流域内人口激剧增加,森林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晋江泥沙增加,河床淤高,泉州港不断淤浅。与此同时,晋江平原也有了相应的扩展。1984年漳、泉、厦三角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为了发挥晋江和九龙江的功能,在开发利用晋江、九龙江水资源的同时,计划对两江进行综合的整治。流域内煤、铁、高岭土等矿产资源较丰富。晋江中上游比降大,富水能,发展中小型水电站条件优越。下游泉州平原农业生产发达。人文荟萃,泉州市是中国文化名城之一。
【交通电讯】
晋江市人民政府驻罗山街道世纪大道。全市辖6个街道、13个镇:青阳街道、梅岭街道、西园街道、罗山街道、新塘街道、灵源街道、安海镇、磁灶镇、陈埭镇、东石镇、深沪镇、金井镇、池店镇、内坑镇、龙湖镇、永和镇、英林镇、紫帽镇、西滨镇。共有92个社区、293个村委会。
三面临海,海岸线长105.6千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海面倾斜,呈波状起伏梯级分布。主要山峰分布在西北和中部,系戴云山各东南沿海延伸余脉。西北边境的紫帽山,海拔517.8米,为与鲤城、南安共有的界山。地貌以丘陵、台地、平原三类型为主。晋江流经北部于溜石江入海。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20-21℃,一月均温11.9℃,七月均温28.2℃,年均日照2130小时,年均降雨量911—1231毫米。
【发展概况】
晋江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与金门、台湾隔海相望,集闽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区、全国着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于一体。全市陆地面积649平方公里,人口102.9万人。旅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21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6个国家和地区,以东南亚为最多。
晋江山川毓秀,人文荟萃,素有“声华文物、雄称海内”、“泉南佛国”、“海滨邹鲁”之美誉。先后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等荣誉称号。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达26.16%。从综合实力看,1991年首次评选“全国百强县”时, 晋江名列第55位;1994年,跃居第15位;2000年,又跃升第10位,进入“全国十强县(市)”行列;2002年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6名;2005年更是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5名。
晋江是中国的品牌之都,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福建省着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数量名列全国县级市前列、福建省县(市)首位。晋江先后被授予“中国鞋都”、“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市)”、“中国陶瓷重镇”、 “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等称誉。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行列,被定为全国4个科技进步示范区之一。
【历史沿革】
晋江原是大泉州的通称(1980年前),原来泉州仅指鲤城区一地。原来的泉州市政府叫晋江地区行政公署。
泉州是从晋朝开始中原人士因战乱搬迁至此。怀念晋地。因此江居住地的河流命名为晋江。而居住地则因该江得名——晋江。
因此历史上泉州与晋江基本说的是一回事.。
泉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泉州夏禹时属扬州城,周时为七闽地,春秋战国时为越地。从秦朝到隋朝的八百余年间,先后属闽中郡、闽越郡、闽越国、建安郡、闽州等所辖。秦汉时,中原汉族人民逐渐南移,此处初辟蒿莱。公元四世纪初,中原战乱频繁,晋人大批南迁,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使泉州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唐朝初年,归武荣州所辖,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武荣州始改名为泉州。
唐代泉州设置初期,辖晋江、南安、龙溪、莆田、仙游五县,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与漳州分治,龙溪归其所辖。唐中叶的"安史之乱"给中原造成严重的灾难,中原人民进一步避乱南迁,经济文化中心转移,促进泉州进一步繁荣。史载唐大历年间,泉州"文风大盛"、书院林立,一些着名的寺院如明心寺、法云寺、普照寺等,均建于此时。经济上,泉州已逐渐成为南方重要的大港口,天佑午间,已是一个车旅辐辏、商贾云集,"云山百越路、市井十州人"的国际港城,与交州(今越南河内)、广州、明州(今浙江宁波)并称为全国四大港口。五代后汉乾佑二年(公元949年),泉州称清源郡。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辖晋江、南安、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后称安溪)、长泰九县。
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莆田、仙游两县为兴化郡,长泰归漳州,泉州辖晋江、南安、同安、德化、永春、安溪、惠安七县。北宋时在泉州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南宋朝廷偏都临安(杭州),当时泉州成为与广州并驾齐驱的全国两大商港。
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至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二十年间,先后四次在泉州置福建中书省衙,泉州改为泉州路。大德二年改为泉中府,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复立泉州分省,元代泉州成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明代全国分为十三个"布政司",统领各地府、县。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称泉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辖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同安七县。
清承明制,全国分为十五省,实行省、府(州、厅)、县三级制。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永春升为直隶州,德化归其所辖。泉州府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县。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府,复县设道。泉州初归厦门道,后属泉州道。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划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晋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金门(待统一)八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闽变"后成立兴泉省,设省政府于泉州,不久即废,后改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直至解放。
泉州于1949年9月1日解放,并于9月9日设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辖晋江、惠安、同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待统一),政区依旧。同年12月,德化县归之。1950 年3月改称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德化归永安专区;9月改为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政区依旧;10月德化复归所辖。1951年1月划晋江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1955年3月改为晋江专区专员公署。1956年5月撤销闽侯、永安专区,划福清、平潭、永泰和大田县归泉州。1958年析同安县归厦门市。1959年8月析福清、平潭、永春归福州所管。1963年4月析大田县归三明专区。1968年9月撤销晋江专区专员公署,成立福建省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6月析莆田、仙游归莆田专区,同时划同安县归晋江专区。1971年6月改称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3年6月析同安县归厦门市,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辖县体制,辖鲤城区、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及金门县(待统一)。1987年12月,析晋江县石狮、永宁、蚶江三镇和祥芝乡为石狮市(县级市)。
1992年和1993年,晋江、南安相继撤县设市。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为泉州市政府派出机构,析原惠安县所辖的涂岭、后龙、南埔、山腰和埭港5个镇及国营山腰盐场归其所辖,1997年6月,从鲤城区析出丰泽区、洛江区。2000年肖厝管委会改为泉港区。至此,泉州市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泉港、清蒙共计四区三市五县和一个管委会。
E. 惠州博罗龙溪适合投资吗有个电镀基地,适合居住吗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电镀是高污染行业哦,投资的话建议您三思而后行哦。如果说您觉得说有高发展的话,龙溪街道是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下辖的一个镇,地处珠江三角洲东端,东江中下游,南与东莞桥头镇、惠城区潼湖隔江相望,北靠太平山,溪从大山出,形似龙舞,是一块藏龙纳福的宝地。全镇总面积119平方公里,绝大部分是平原,现有工业用地6000亩,人口13万,历来是个富庶、繁茂之地,为珠江三角洲重点工业卫星镇。
2017年12月,根据复函,同意撤销博罗县龙溪镇,设立博罗县龙溪街道办事处。[1]
中文名
龙溪街道办事处
外文名
Longxi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博罗县
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东北端
快速
导航
交通经济概况社会事业人口民族行政区划地图信息
地理环境
龙溪镇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9℃,年总降雨量1890毫米,盛产荔枝、龙眼、香蕉、芒果、青枣等水果。全年湿润温和,且自然灾害极少。
龙溪镇是博罗县近年发展最为迅猛的工业重镇之一,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包括富士康、得胜电子和耐克运动鞋生产厂隆发鞋业在内已有一千五百多家企业。
1997年考古学家在龙溪镇银岗村挖掘出全省闻名的“银岗古窑场遗址”,证实龙溪是缚娄国的发源地。其实按照形式来说,感觉说那边的发展应该还是挺不错的,但是主要是这个电镀……哦
F. 台州玉环大型的工业区有几个
玉环芦蒲经济开发区、白岩机电工业园区、城关农场工业园区,龙溪工业园区,沙门滨江工业园区,
楚门科技(中山,吴新)工业园区,清港北大门工业园区....希望能够帮上你...
G. 龙溪富士康有多少人
招啊,在博罗县龙溪镇,新世纪工业区.招工要去龙华富士康面试!坐车去惠州..然后转汽车或公交车去博罗车站坐去龙溪的车,路边车很多不进龙溪
!!
H. 龙溪县的行政区划
唐设乡、里、村(在城设坊)。宋初,设6乡33里115保,淳祐间改33里为30都。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在城设3隅,附廓设4厢,在乡村设15都。
隅
东北隅行春街、东桥街、兴贤街、马坪街、旗纛庙前街、北桥街、桂林廿九街,共7街。
西隅开元前街、后街、西市头街、布政司前街、硕仁桥街、察院前街、县前街、西桥街、观巷,共8街1巷。
南隅南市街、花园前街、双门街、东坂后街、府学前街、龙骇瀛街,共6街。
厢
东厢外表忠街、迎恩街、新亭街、岳前街、草市街、御史巷、德安巷,共5街2巷。
南厢外镇海楼街、驿路街、姜黄亭街、船头巷、栅尾下巷,共3街2巷。
西厢外西门外街、社稷坛街、西湖社,共2街1社。
北厢外威惠庙前街、岭下亭街,共2街。
都
一二三都苏林、青礁、澳头、登瀛、嵩屿、长屿、郑井、海沧、卢渐尾、东坑排头、林东、马垅、渡头、沙坂、钟林、石囷、苏厝,共17社。
四五都浮宫、禾平、溪东、高溪、陈墩、屿尾、际山、方田、青浦、车鳌,共10社。
六七都排浦、双分、山东、中禾、洪埭、东头、渐山、龙井、溪坂,共9社。
八都谢仓、太江、陈巷、溪头、桥头、儒山、蔡浦、珠浦、鹿石、河福、温林,共11社。
九都桥头、祖山、黄田、官山、屿兜、美山、普玄、侯山,共8社。
十一都福河、文山、紫泥、南坂、院前、亭尾、卢洲、北江亭、许溪、浦边、南山、洪团、严林、蔡港、双埭、锦江、水居,共17社。
十二三都水头、后林、莲浦、溪头、洪塘、上洋、塔尾、东山、田子、古县、邹林、下庄、林前、木绵,共14社。
二十一都渡头、山美、双路、林前、山兜、新塘、梅溪、天宝、墨场、莲花,共10社。
二十二都翁建、西头、登科、院前、黄柑、石浦、浦口、鸿山,共8社。
二十三四都金沙、蓬洲、香洲、磁窑、松州、吴浦、鲁林、桃源,共8社。
二十五都升平、龙岭、桃源、黄洋、迎富、草坂、宜招刘山、宜招东山、大深、良村、华封上营、华封中营、归德、奇叶、浦西、陈山,共16社。
二十六都李林、霞石、赤岭、路边、孚美、吴坑、南坑、油车、龙山、璞山,共10社。
二十七都长洲、马岐、下尾、西坑、上苑、陈洲、浦头、东洋、岭兜、西浦、水居,共11社。
二十八都江东、澳头、文甲、坂尾、勾东岑山、东山、北边、玉洲、浒茂、乌礁洲、深泥、乌泥仔,共12社。
二十九三十都福井、白石、沙坂、四望山、乌屿、石尾东、石尾西、石尾南、石尾北、石尾中、洪埭、新埭上、新埭下、清洋、橄榄屿,共15社。
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1567年1月14日),朝廷批准析龙溪县一都至九都及二十八都之五图和漳浦县二十三都之九图,设置海澄县。
清干隆二十七年(1762年)龙溪县设3隅3厢10都102图124保。
隅
东北隅辖三图、西隅辖二图、南隅辖三图。
厢
东厢文昌、元魁、迎恩、东廓、附凤、岳口、官园、葱园、护满、田霞,共10保。
南厢洋老洲、杉巷、姜待、上下沙、马惠、凤林,共6保。
西北厢无图保。
都
十一都郑黄高、方硕、王平、吴真、郑周林、王五伦、高许林、石码,共8保。
十二三都诗墩、陈李伦、邹郑伦、杨郑吴、蔡林王、蔡美、林尾、马兴、芋园、木棉、任勤、连任、颜德贯、田西、唐吉、马洲、六协,共17保。
二十一都康瑶坪、杨松、张郭李、谢前塘、怀安、南山、山尾、天宝、北山、西文、路边、塔尾、登坪、鲁行、山兜、陈曾、周伦、陈推、梅应、何方林、林怀、林堂、墨场,共23保。
二十二都杨龙浦、黄柑、萧王陈、陈黄讲、郭坑、石浦,共6保。
二十三四都陈宏、乌头门、磁窑、蓬州、洛滨、杏林,松洲,张奇、寨坂、金沙、银塘、沙建,共12保。
二十五都浦西、桃源、归德、迎富、升平、龙岭、宜招、华封、珍山、大深、蓬莱大坑,共11保。
二十六都洋尾、田边、乌石、茶园、璞山、流岗、六石、西洋、坂头、内林,共10保。
二十七都诗浦、浦头、蔡耀、陈洲、蔡润、李阳、蔡吉、林云、关下、蔡吴唐,共10保。
二十八都乌礁、浒茂、太平、澳头、刘瑞,共5保。
二十九三十都四望山、田里、新埭、洪岱、石美、白石,共6保。
民国初年沿袭清代保甲制度。民国17年9月,设区、村里、闾邻(时5户为邻,25户为闾,百户以上的市镇为里、乡村为村,20村里为区)。18年将村里改称乡镇,而以20至50乡镇设区。19年将乡镇扩大至千户,区亦改由10至50乡镇组成。23年5月以后实行保甲制度,10户为甲、10甲为保。23年8月,龙溪县辖7个区491个保。
民国17年(1928年)析华丰等置华安县
民国24年10月,龙溪县辖5个区,其中甲级区3个,乙级区2个。
民国28年12月26日,龙溪县划为6区,下辖15镇27乡438保。
第一区(文元区)
崇安镇靖中前、靖中后、济美前、济美后、靖北前、靖北后、太古前、太古后、下营、修文前、修文后、兴东前、兴东中、兴东后、定威北、兴西前、兴西中、兴西后,共18保。
钟薰镇西桥前、西桥后、大通南、南市、广南前、广南中、广南后、醒西前、醒西后、民西前、民西后、瀛州前、瀛州中、瀛州后、县前、县中、县后,共17保。
嘉庚镇大通前、大通中、大通后、通中前、通中、通中后、西市、西街前、西街中、西街后、下碑前、下碑后、洋坪前、洋坪后、肃清前、肃清后,共16保。
霞园镇镇台前、镇台后、小坑、北门、北廓下、联欢前、联欢后、公府前、公府后、康乐、东市、烈女、大岸前、大岸后、甘棠、洞口、田墘、鹤桥,共18保。
岱浦镇洋均、马公、东辕前、东辕后、岳凤前、岳凤后、东头前、东头后、官园前、官园中、官园后、笃后、田丰、祈保前、祈保后、浦头前、浦头后、鱼市前、鱼市后,共19保。
文凤镇凤霞、新行、附凤前、附凤后、园巷前、园巷后、教子、行春前、行春后、迎恩、元魁、顶田霞、文昌、文衡前、文衡后、上沙、下沙、下田霞,共18保。
南文镇太武前、太武后、新兴、文川东、文川西、文川南、文川北、大路头、醒东前、醒东中、醒东后、米市前、米市后、竹巷东、竹巷西、草寮前、草寮后、竹巷南、竹巷北,共19保。
桥头镇桥顶前、桥顶后、霞庄前、霞庄后、双庵前、双庵后、琪山、大观园,共8保。
第二区(古县区)
莲塘乡庵兜、上园、下店、梅溪、田洋、蔡坂、墟底、林下、莲花、新春,共10保。
古林乡巧山、竹崎、后石、庵前、东山、浦园、下林、园林、上溪,共9保。
衍福乡内洋、崎林、仓里、桥埔、琪塘、衍护,共6保。
邹林乡美山、蔡坑、田墘、锡林、木棉、顶叶、下叶、马岭,共8保。
凤洋乡田下、田址、凤塘、洪塘、官溪、上洋,共6保。
颜潮乡颜厝、里前、白洋、长边、水头、丹洲、洪坂、马洲、下宫,共9保。
翠山乡雩林、象浦、翠林、东园、都洋、榜山、坂头、南林、独立,共9保。
霞文乡崇福、溪头、福河、霞浒、港园、文店、文山,共7保。
平苑乡陈厝、高厝、文苑、后苑、文里、沈岩、平宁、登第、鸿西、云洲,共10保。
第三区(石美区)
埭东乡后山、坂美、吴宅、埭恒、塘边、大沙洲、课堂、东美、萧井、南园,共10保。
白榴乡玉江、港内、洲头、霞坪、流传、杨厝、丁厝、蔡店、埔尾,共9保。
石美镇沙坂、东门、石美、北门、埭头、南门、西边、辽西,共8保。
龙凤乡霞边、石厝、上店、龙岱、庵头、北角、东山、内山尾、霞屿、洪边、田边,共11保。
第四区(郭坑区)
靖东乡南阳、国卿、篁渡、扶摇、洛蓬、溪渡,共6保。
复兴乡登科、龙头、科坑、苑浦、漳滨、翁建、建溪、朝阳,共8保。
振桥乡埔尾、西溪、长福、市尾、下古塘、上古塘、岱林、流岗、楼内,共9保。
鳌头乡洛梧、璞坑、凤山、园坑、崎岭、书厅、蓬石、鳌浦,共8保。
修滨乡诗浦、坪口、溪头、翰苑、碧湖、美屿、檀山、蓝田、梧桥、后房、西宅、石仓,共12保。
关霞乡蔡坂、岭东、镇头、马崎、长霞、松洲,共6保。
第五区(浦南区)
南洲镇下苍、黄道、诗坪、浦南束、浦南西、浦南南、浦南北、双溪,共8保。
沧埔乡福青、浯沧、浦里、吉苑、金沙、洋美、南山、埔里,共8保。
龙园乡鳌门、田边前、后园、寮里、田边后、坂园、乌石、丰乐,共8保。
北亭乡下高坑、香亭、莱坑、蔡前、新厝、北斗前、北斗后、仙景,共8保。
五凤乡高坑、下浦、上浦、塘边、五里沙、后巷、凤园、张坑,共8保。
宝塔镇天宝、山美前、山美后、塔美前、塔美中、塔美后、墨溪、辂轩,共8保。
仙寨乡皋塘、大寨前、大寨中、大寨后、月岭、仙都、洪坑、后寨,共8保。
铁峰乡谢溪头、前山、铁塘、渡头、岭下、路口、金峰、山棠,共8保。
第六区(石码区)
自由镇新洲、王宫西、面炙、西湖前、东路、霞庵前、新街、浸水、霞庵后、西湖中、西湖后、大码头,共12保。
平等镇直扶、王宫北、丁酉、王宫南、公园东、甘棠、王宫东、大李厝、公园西、大田、新田、祖田、草埔,共13保。
博爱镇王宫前、祥福、王公、古碗竹、下码、糖巷、天河、外市、中镇、锦江、桶漆,共11保。
互助镇书巷、训经、新杉前、新杉中、大宫、新杉后、打索、王宫中、十六间、田里、琵琶、王宫后,共12保。
合作乡街仔、巷内、下尾、中央、岸尾、锦田前、锦田后、溪墘前、溪墘后、紫泥前、紫泥后、世甲,共12保。
敬业乡州头、二州、后头、庵前东、田岸、钱厝、东社、庵前西、市仔、过港前,共10保。
乐群乡溪州、过港后、溪霞、桃源、新洋、草洪、仁和、巽玉、金定前、金定后,共10保。
民国29年6月,第一区的桥头镇改称桥南镇;第三区区署山石美迁至东美。31年,因乡镇组织逐渐健全,区署由6个裁减为3个(石码、石美、浦南),至34年区署全部撤销。
民国36年,设3镇18乡263保和1个特编甲。
1949年龙溪解放初,全县设9个区,其中城关2个区、农村7个区。1950年11月,农村增设2个区;全县计11个区、101个乡。1951年6月,析龙溪城关区建制设县级漳州市。1952年,从五、六、八区析出,增设第十区(驻古塘);全县辖10区92乡3镇7街。1955年12月,将10个区并为古县、平宁、石码、城内、石亭、东屿、埔尾7个区,共辖101个乡(镇)。
1956年3月,城内区并入平宁区,石码区改为石码镇(区级),并将101乡(镇)并为44个乡。1957年2月,接管南靖县程溪区;7月,将东屿区改为东山区;全县共辖6区1镇53乡。1958年4月,撤区并乡,设石码镇和新厝、新塘、古县、崇福、榜山、城内、洪坑、天宝、林内、石亭、埔尾、浦林、郭坑、古塘、后坂、蔡坑、东美、鸿渐、石美、角美、程溪、下叶、官园23个乡。
1958年9月,撤销乡建制,全县设立先锋、胜利、红旗、海鹰、星火、卫星、火箭、程峰8个公社(共辖122个耕作管理区)和石码镇。1959年3月,公社冠以当地名称,并改耕作管理区为生产大队;7月,从天宝公社划出部分地增设浦南公社;年底,龙溪县共辖颜厝、九湖、榜山、紫泥、天宝、浦南、步文、角美、程溪9个公社(116个生产大队)和石码镇。
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龙溪、海澄合并为龙海县,属龙溪地区专员公署。 1951年6月1日,析龙溪县城关一、二区置漳州市(县级市),隶属龙溪地区。
1961年6月,龙海县天宝、浦南2个公社,以及九湖公社3个生产大队、步文公社1个生产大队和后房农场划归漳州市。
1967年4月,漳州市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龙溪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5月15日,漳州市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龙溪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03月17日,成立龙溪地区行政公署,漳州市革委会属之。1980年11月4日,撤销漳州市革委会,成立漳州市人民政府,仍隶属龙溪地区。 1985年0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7月20日撤销龙溪地区行政公署,漳州市升为地级市,9月21日原漳州市建制改设芗城区(以境内九龙江西溪别称芗江而得名),隶属地级漳州市。
1986年,芗城区分为市区、郊区2部分。市区设东铺头、西桥、新桥、巷口、南坑5个街道,共辖48个居委会。郊区设浦南、天宝2个镇及芝山、石亭2个乡,共辖82个村、2个居委会。
1988年,市区增设5个居委会(湖内、南丰、东湖、东岳、南坑北);新桥街道船民委员会改称九龙居委会。郊区浦南镇增设松州村。
1990年,市区南坑街道增设洋筠居委会。至年底,芗城区辖5个街道(东铺头、西桥、新桥、巷口、南坑)、2个镇(浦南、天宝)、2个乡(芝山、石亭),共有56个居委会、83个村。
1996年05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38号):将芗城区芝山镇的古塘、群勇、市尾、塔后、土白、下洲6个行政村,南坑街道办事处的东岳、岳北、漳糖、东关、南坑、洋筠6个居委会和洋筠1个行政村,巷口路以东属新华东居委会的部分划归龙文区管辖。
1997年,面积264.6平方千米,人口36万,辖5个街道、4个镇:东铺头街道、南坑街道、西桥街道、新桥街道、巷口街道、芝山镇、浦南镇、天宝镇、石亭镇。区政府驻南昌路。
2003年,芗城区辖6个街道、4个镇:东铺头街道、西桥街道、新桥街道、巷口街道、南坑街道、通北街道、浦南镇、天宝镇、芝山镇、石亭镇。
2014年9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南靖高新区,圆山新城(龙海市颜厝镇、九湖镇、程溪镇大部分区域以及芗城区桥南片区)、芗城区天宝镇成立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直属漳州市政府管辖。
截至2014年12月10日,芗城区辖三个镇、六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管委会。即浦南镇、石亭镇、芝山镇;新桥街道、西桥街道、南坑街道、巷口街道、通北街道、东铺头街道和金峰开发区管委会、芗城区奶牛场、后房农场、天宝林场、五峰农场。 街道/镇 直辖 东铺头街道 金宝社区、师院社区、东铺头社区、新华社区、龙江社区、县后社区、北桥社区、加禾社区、南台社区、水仙花社区、南昌社区、西街社区、瑞京村 西桥街道 北京社区、延安社区、华南社区、西桥社区、旧桥社区、钟芬社区、南山社区、大桥社区、南星村 新桥街道 下沙社区、前锋社区、解放社区、红星社区、新竹社区、元南社区、华港社区、悦华社区、新城社区、诗浦社区 巷口街道 甘棠宫社区、苍园社区、鑫荣社区、新浦社区、新锋社区、新华东社区、巷口社区、东园社区、民主里社区、岳口社区、市尾社区、东门社区、官园社区、浦头社区、群勇村 南坑街道 腾飞社区、龙通社区、华元社区、东岳社区、洋筠社区、群裕社区、东关社区、漳糖社区、南坑社区、金冠社区、红旗社区、桃林社区、岱山村、农友村、古塘村、坑头村、市后村 通北街道 湖内社区、芝山社区、和平里社区、北塔社区、金源社区、漳华社区、团结社区、延安北社区、宝珠园社区、西洋坪村、大同村、金湖村 浦南镇 浦南居委会、松州村、诗朋村、宏道村、吴浦村、东坑村、谢坑村、园坑村、渡东村、溪园村、蓬莱村、金沙村、后林村、浦林村、布坑村、浯沧村、福林村、浦南村、光坪村、双溪村 芝山镇 康山村、渡头村、上坂村、金峰村、西院村、林内村、前山村、谢溪头村、甘棠村、上墩村、下碑村、金峰工业区 石亭镇 芦山园居委会、寮里村、田边村、董坑村、后园村、秋坑村、吴门村、南山村、洋尾村、龙秋村、安山村、埔尾村、塘边村、高坑村、乌石村、仙景村、北星村、北斗村、新厝村、蔡坑村、下高坑村、丰乐村、蔡前村、下苍村、香坂村 1960年1月,龙海县辖颜厝、九湖、榜山、紫泥、天宝、浦南、步文、角美、程溪、莲花、浮宫、港尾12个公社和县城所在地石码镇;2月,从莲花公社划出虎渡村以南的生产大队增设东泗公社;6月,石码镇改为石码公社;下半年全县辖14个公社、195个生产大队。1961年6月,龙海县划出天宝、浦南2个公社,九湖公社上墩、林内、前山3个生产大队,步文公社店上生产大队,以及后房农场,归县级漳州市管辖;同年,浮宫公社分为浮宫、白水、东园3个公社;全县共辖14个公社、267个生产大队。1962年初,由步文公社析出郭坑圩以北的生产大队增设郭坑公社;年底,全县共辖15个公社、282个生产大队。1963年7月,析石码公社的街道设石码镇,为县辖镇;分别析莲花、白水、角美、郭坑公社的街区设海澄、白水、角美、郭坑镇,为社辖镇。
1980年,石码公社撤销,并入石码镇。1984年夏收后,改公社为乡(镇),改生产大队为村(街道改为居民委员会);9月至10月间,全县设石码、海澄、郭坑、角美、白水5个镇及程溪、九湖、步文、颜厝、榜山、紫泥、东泗、东园、浮宫、港尾10个乡。1988年1月1日,从港尾乡划出10个行政村增设隆教畲族乡;5月13日,改浮宫、程溪2乡为镇;12月29日,改港尾乡为镇。1991年,龙海县共辖14镇(石码、海澄、程溪、郭坑、步文、角美、九湖、颜厝、榜山、紫泥、白水、东园、浮宫、港尾)、1个乡(东泗)、以及1个民族乡(隆教畲族乡);共有22个居委会、512个居民小组,281个村、3695个村民小组。 1993年5月,龙海县撤县设市(县级市),辖14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石码镇、九湖镇、郭坑镇、角美镇、步文镇、颜厝镇、榜山镇、紫泥镇、程溪镇、海澄镇、东园镇、浮宫镇、白水镇、港尾镇、东泗乡、隆教畲族乡。
1996年5月31日,国务院(国函[1996]38号)批准同意将龙海市的郭坑镇,步文镇的蔡榜、西坑、小港、兰田、梧桥、湘桥、打山、恒坑、桥仔头、西洋、书厅、石井、圳头、东屿、步文、后坂、田丰、塘北、坂上、孚美、后店、流岗、翁建、登科、科坑、漳滨、石州、浦口、朝阳31个行政村和梧浦行政村在国道324线的西北部分划归新设立的漳州市龙文区管辖。
1998年末,全市总面积1115平方千米,总人口76.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19万人。辖12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石码镇、海澄镇、程溪镇、角美镇、白水填、浮官镇、港尾镇、九湖镇、颜厝镇、榜山镇、紫泥镇、东园镇、东泗乡、隆教畲族乡。共有19个居委会、243个村委会。市政府驻石码镇。
2003年8月1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海市撤销石码镇设立石码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闽政文[2003]243号)同意撤销石码镇,设立石码街道,石码街道办事处所辖行政区域及驻地与原石码镇所辖行政区域及驻地相同。
2010年04月国务院批准原龙海市管辖的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古属海澄县)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直属于漳州市政府管辖。
2012年1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将龙海市角美镇,角美开发区、龙池开发区设立国家级漳州台商投资区。
2014年9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南靖高新区,圆山新城(龙海市颜厝镇、九湖镇、程溪镇大部分区域以及芗城区桥南片区)、芗城区天宝镇成立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直属漳州市政府管辖。
截止2014年12月,龙海市辖1个街道、7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石码街道、海澄镇(古属海澄县)、白水镇(古属海澄县)、浮宫镇(古属海澄县)、港尾镇(古属海澄县)、榜山镇、紫泥镇、东园镇(古属海澄县)、东泗乡(古属海澄县)、隆教畲族乡(古属海澄县)。 龙海市行政区划镇/乡 直辖 石码镇 解放东社区、渔业社区、新华社区、九二〇社区、解放北社区、解放南社区、解放西社区、紫云社区、桥口社区、紫光社区、人民西社区、港口社区、侨村社区、高坑村、登第村、内社村、蔬菜村 海澄镇 城内居委会、溪头居委会、大埕居委会、华阳居委会、山后村、豆巷村、玉枕村、屿上村、黎明村、溪北村、罗坑村、和平村、下埭村、合浦村、内溪村、珠浦村、内楼村、河福村、上寮村、仓头村、前厝村、崎沟村、埭新村、大成农场白水镇白水居委会、白水村、方田村、崎岎村、西凤村、郊边村、楼埭村、金鳌村、井园村、山美村、庄林村、磁美村、山边村、下辽村、大下村、下田村浮宫镇浮宫居委会、溪山村、山塘村、浮宫村、港前村、邱厝村、霞郭村、海山村、海平村、霞威村、埔里村、田头村、霞圳村、后宝村、丹宅村、美山村、际都村、霞兴村、八坑村、渔业村、草埔头村、溪东农场港尾镇 梅市居委会、汤头村、东坑村、古城村、省山村、石端口村、上午村、梅市村、城外村、格林村、沙坛村、考后村、卓崎村、斗美村、深沃村、浯屿村、古城农场榜山镇龙江社区、上苑村、文苑村、南苑村、洋西村、崇福村、雩林村、普边村、翠林村、福河村、北溪头村、园仔头村、榜山村、田边村、芦州村、平宁村、柯坑村、岭口村、梧浦村、长州村、岭口农场紫泥镇紫泥村、溪墘村、下楼村、锦田村、世甲村、南书村、西良村、安山村、城内村、溪州村、溪霞村、新洋村、仁和村、巽玉村、金定村、甘文农场东园镇 东园居委会、东园村、南边村、东宝村、茶斜村、埭尾村、枫林村、新林村、过田村、凤山村、凤鸣村、田厝村、秋租村、厚境村、港边村、秋租农场东泗乡 虎渡村、太江村、卓港村、东泗村、碧浦村、松浦村、董浦村、松岭村、西岭村、水浒村、清泉村、渐山村、下浦村、溪坂村 隆教畲族乡白塘村、新厝村、红星村、关头村、镇海村、流会村、白坑村、黄坑村、径内村、新村村 1996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38号)同意设立漳州市龙文区:将漳州市芗城区芝山镇的古塘、群勇、市尾、塔后、土白、下洲6个村委会,南坑街道办事处的东岳、岳北、漳糖、东关、南坑、洋筠6个居委会和洋筠1个村委会,巷口路以东属新华东居委会的部分,龙海市的郭坑镇,龙海市步文镇的蔡榜、西坑、小港、兰田、梧桥、湘桥、打山、恒坑、桥仔头、崎岭、书厅、石井、圳头、东屿、步文、后坂、田丰、塘北、坂上、孚美、后店、流岗、翁建、登科、科坑、漳滨、石州、浦口、朝阳31个村委会和梧浦村委会在国道324线的西北部分划归龙文区管辖。[5]
截至2014年1月31日,龙文区下辖蓝田镇、步文镇、朝阳镇、郭坑镇、蓝田开发区。 镇 直辖 蓝田镇 鹤鸣社区、景山社区、毅阳社区、学府社区、福隆社区、西坑村、小港村、湘桥村、兰田村、梧桥村、东屿村、圳头村、蔡坂村 步文镇 天亭社区、浦东社区、锦绣社区、同昌社区、仁和社区、万达社区、明发社区、融信社区、长福村、土白村、步文村、下洲村、石仓村、田丰村、坂上村、碧湖村、后坂村 朝阳镇 朝兴社区、孚美村、后店村、翁建村、浦口村、登科村、科坑村、漳滨村、石洲村、打山村、恒坑村、桥仔头村、西洋村、流岗村、书厅村、石井村、六石村、新石洲村 郭坑镇 新街社区、铁路社区、郭坑村、院后村、篁卿村、扶摇村、洛滨村、汐浦村、口社村 蓝田开发区 红田社区、朝阳村、蓝田工业园、龙文工业园
I. 龙溪的漳州台商投资区辖区
2012年1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将龙海市角美镇,角美开发区、龙池开发区设立国家级漳州台商投资区管辖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漳州台商投资区下辖角美镇、福龙开发区、龙池开发区 镇/开发区片区下辖地区角美镇 角美片区共和社区、解放社区、侨兴社区、团结社区、下士社区、社头村、田里村、龙田村、龙江村、铺透村石美片区石美社区、石美村、南门村、沙坂村、埭头村、埔尾村、蔡店村、东山村、石厝村、桥头村、西边村东美片区东美社区、江东社区、东美村、玉江村、流传村、杨厝村、恒仓村、吴宅村、坂美村、课堂村、沙洲村、内丁农场、江东农场福龙开发区洪岱村,上房村、福井村、苍坂农场、角美工业园、福龙工业园龙池开发区 龙池社区、白礁村、鸿渐村、金山村、锦宅村、龙池工业园、文圃工业园 2014年9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南靖高新区,圆山新城(龙海市颜厝镇、九湖镇、程溪镇大部分区域以及芗城区桥南片区)、芗城区天宝镇成立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辖靖城镇(古属南靖县),桥南,天宝镇,程溪镇,九湖镇,颜厝镇 直辖 靖城镇兰陵社区、草坂村、靖城村、湖林村、东阪村、靖安村、大房村、草前村、天口村、古湖村、径里村、沧溪村、部前村、游坑村、武林村、下割村、龙合村、下魏村、郑店村、田边村、珩坑村、湖山村、沥阳村、阡桥村、尚寨村、院前村 桥南南山社区、大桥社区、南星村天宝镇天宝居委会、天宝村、山美村、路边村、塔尾村、墨溪村、田寮村、后巷村、珠里村、茶铺村、张坑村、凤园村、后塘村、过塘村、大寨村、月岭村、盘谷村、后寨村、洪坑村、仙都村、埔里村程溪镇 程溪居委会、白云村、下庄村、内云村、南坑村、后安村、顶叶村、下叶村、和山村、叶仑村、塔潭村、东马村、东楼村、粗坑村、上坪村、人家村、浮山村、东头村、官园村、洋奎村、奎坑村、浮山农场九湖镇荔都社区、琪塘村、岭兜村、九湖村、庵兜村、小梅溪村、大梅溪村、田中央村、洋坪村、蔡坂村、下庵村、新塘村、新春村、林下村、邹塘村、蔡坑村、衍后村、长福村、埔美山村、恒春村、马岭村、木棉村、林前村、田墘村、内寮农场颜厝镇长边村、水头村、洪坂村、马州村、丹州村、洪塘村、下宫村、田址村、东珊村、颜厝村、宅前村、上洋村、 路边村、巧山村、庵前村、后垅村、石牌村、下半林村、园中村、上溪村、长社农场
J. 惠州市博罗县一共有多少个镇。各镇分别有什么工业区
截止2020年2月,博罗县辖15个镇(石湾、杨村、园洲、福田、长宁、龙华、湖镇、柏塘、泰美、公庄、杨侨、麻陂、石坝、观音阁、横河)、2个街道办(罗阳街道办、龙溪街道办)、1个管委会(罗浮山管委会)和378个行政村(社区),常住人口120多万人。
拥有较大规模工业园区的乡镇分别为:
1、石湾镇,拥有工业园区3个,分别是石湾科技产业园、石湾汽车产业园、惠州(石湾)综合物流园。其中,石湾科技产业园落户企业有90家,已建成投产企业62家;石湾汽车产业园已签约落户企业13家,总投资50.4亿元;惠州(石湾)综合物流园正在规划建设中。
2、罗阳街道,拥有鸿达工业园、洲际工业园、鸡麻地工业区、小金工业区、义和工业区五个产业园区,截至2017年,街道共有各类大小企业2412家,其中规模以上(限上)企业180家。
3、杨村镇,规划有三个工业开发区,即莲湖工业区、羊和科技产业园、金杨工业区。
4、园洲镇,拥有新世纪工业园,丰平乡工业园、园洲民营工业园、桦阳工业园、寮仔工业区、深沥第四工业区、九潭佛岭工业区 永鑫工业园区、下南工业区沙头工业区、阵村工业区、深沥工业区、宏基工业区、桔龙工业区、廖尾工业区、禾山工业区、田头工业区等20余个园区。
5、长宁镇,现有主体工业园区3个,分别为东升工业园区,岭排工业园区和金园工业园区。
6、福田镇,福达工业区,福兴工业区。
7、柏塘镇,金湖工业园、崇基工业园和兴旺工业园。
8、泰美镇,板桥工业园、龙珠工业区。
9、杨侨镇,博东科技园。
(10)泉州龙溪工业区有哪些扩展阅读:
博罗县隶属于惠州市,是广东省唯一的全国百强县。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第55名)。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 2018年11月,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 、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2018年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50.18亿元,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增长较快,分别实现增加值增长11.5%和39.1%。全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中,有30家产值超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