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业企业包括哪些企业
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1)粮食加工工业所包含的企业有哪些扩展阅读
工业企业是指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经营活动 (或劳务)
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直接从事工业产品 (或工业性劳务) 的生产经营活动;
2、拥有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的物质资源和场所;
3、在经济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4、在法律上取得法人资格。
工业企业,按社会性质可划分为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和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按技术水平可划分为手工工业企业和现代工业企业;
按规模可划分为大型工业企业、中型工业企业和小型工业企业;
按隶属关系可划分为中央企业、地方企业、街道企业和乡镇企业;
按生产过程的特点可划分为采掘型、合成型、分解型、调制型、装配型;按生产方式可划分为单件生产类型、成批生产类型、大量生产类型;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单厂企业和多厂企业,等等。
‘贰’ 粮食深加工行业有哪些知名企业
粮食深加工企业
‘叁’ 工业企业包括哪些行业
工业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工业企业是指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经营活动(或劳务)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直接从事工业产品(或工业性劳务)的生产经营活动;
2、拥有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的物质资源和场所;
3、在经济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4、在法律上取得法人资格。
特征
工业企业应具有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属性是:
1、工业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这一特征表现了它的经济性和组织性。
2、工业企业是从事工业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这一特征表现了它的产品的商品性和工业性。
3、工业企业是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这一特征表明了它在经济上的自主性和盈利性。
4、工业企业是能够享受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法人。这一特征表明了它在法律上的独立性和法人性。
‘肆’ 食品加工企业属于什么类别
属于轻工业。
轻工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食品、纺织、造纸、印刷、生活用品、办公用品、文化用品、体育用品等工业部门。轻工业是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品的主要来源,按其所使用原料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食品工业
包括粮食加工工业、油脂工业、制糖工业、卷烟工业、制茶工业、酿酒工业,这类工业是为我国大量提供利税的工业行业。这一工业特点是,与重工业比较,工业规模不大,但分布较为分散。
其中名烟主要生产企业分布于上海、天津、昆明、青岛;名茶主要生产企业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苏、四川、等地;名酒主生产企业分布于四川、贵州、江苏、安徽、山西等地。
(4)粮食加工工业所包含的企业有哪些扩展阅读:
食品生产企业不得制定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
食品生产企业制定食品安全指标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的,必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企业标准的,应当公开,供公众免费查阅。
食品添加剂不得制定企业标准,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或者指定的食品添加剂标准组织生产。
对特殊食品的要求其实也是特别指出的“取得相应资质”的食品生产企业才可以进行企业标准备案,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可以制定企业标准,但在执行过程中,一旦与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有所冲突,该备案自行废止,企业应修订并重新备案。
‘伍’ 中国的四大粮食、农业企业是哪些
中国的四大粮食、农业企业是:1、中粮集团有限公司,2、中储粮总公司,3、中国中纺集团公司,4、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
1、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是世界500强企业,也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民众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繁荣稳定。中粮下属品牌有农产品、食品及地产酒店等领域。大悦城是中粮集团商业地产板块战略部署精心打造的“国际化青年城市综合体”。
2、中储粮,即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1] 简称中储粮总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试点单位,享受国务院确定的国有大中型重点联系企业的有关政策,在国家计划、财政中实行单列。中储粮总公司实行董事长负责制,董事长为总公司法定代表人。中储粮总公司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含中央储备油,下同)的经营管理,对中央储备粮的总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总责,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总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总公司主业范围是:粮油仓储、加工、贸易及物流,仓储技术研究、服务。
3、中国中纺集团公司创建于1951年,集团注册资本4.22亿元,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五百强企业之一。中纺集团专注于纺织和粮油两大主业,纺织业务涵盖棉花、羊毛贸易、棉纺生产、纺织品服装的贸易和生产等;粮油业务包括大豆、玉米、油菜籽、豆油、棕榈油等的贸易、加工、仓储物流等。
4、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简称华粮物流公司)是国务院出资组建的大型国有粮食物流企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粮食局共同管理,粮食购销业务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指导。在国家计划中、财政中实行计划单列。2006年8月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47.55亿元。
‘陆’ 2010年粮油加工业半年报统计调查新增企业名单
2006年度山东省粮油工业统计分析报告
食品商务网 2007-09-04 16:43:00
2006年,在国家局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山东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创新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统计工作任务。在上报程序、上报办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数据质量、统计分析上有了很大提高;在工作考核、表彰奖励上,有了明确规定;各市县粮食局和基层企业,在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上有了明显提高。各项经济指标和生产指标较上年又有很大增长。其中多数指标名列全国前茅。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管理情况。2006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汇总工作仍按照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制定的《2005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填报汇总办法》执行,省局将工作任务布置到市局,市局再层层布置到下级汇总单位和基层填报单位。所有纳入统计范围的企业都按照属地原则,向所在县、市粮油工业统计汇总单位报送本企业粮油加工能力和产量等数据,县、市层层汇总,逐级上报。对年生产量10万吨以上(含10万吨)的大型粮油加工企业集团,在其成员企业按属地原则单独向所在县、市粮油工业统计汇总单位报送统计报表的同时,集团另行汇总一套全集团的合并报表(按“国粮14表”格式),并连同各成员企业(包括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不包括未控股的参股企业和协作企业)的单独报表,报送省局。中央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和各成员企业的单独报表直接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合并报表的数据与成员企业单独报表汇总数完全相符。多数市县局,对粮油工业统计工作非常重视,能够严格按照省局规定进行管理、指导、监督、审核、汇总上报。特别是2005年度对各地统计工作进行表彰以来,各市县局重视程度普遍提高。特别是报表质量、上报速度、分析水平等有了较大提高。2006年度全省各市全部采用微机汇总、电子邮件传递上报,提高了报表质量。部分市县局新上或更换了微机,硬件设施大大改善。
(二)指标情况。根据2006年度全省粮油工业统计年报数字显示,全省纳入统计(以下简称入统)的粮油加工企业541家,比去年增加101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22家,比去年减少5家,年生产能力45.06万吨;小麦粉加工企业451家,比去年增加110家,年生产能力1827.10万吨;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68家,比去年减少4家,年生产能力868.95万吨,精炼能力227.98万吨。
1.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06年,完成大米总产量13.23万吨,其中:特等米4.48万吨,标准一等米7.38万吨;小麦粉总产量886.68万吨,其中:特一粉389.23万吨,占43.9%,特二粉256.23万吨,占28.9%,标准粉88.72万吨,占10%,专用粉91.74万吨,占10.4%;食用植物油总产量224.50万吨,从食用植物油的品种看,大豆油126.88万吨,占56.5%;花生油46.52万吨,占20.7%,其他51.1万吨,占22.8%。从食用油的等级结构看,一级油150.95万吨,占67.2%,二级油21.5万吨,占9.6%,其他52.05万吨,占23.2%。
2006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45.53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2.05亿元,小麦粉加工业185.06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358.4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542.91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2.05亿元,小麦粉加工业180.69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360.16亿元;利润总额15.94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业2.66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13.20亿元;出口交货值12.82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业2.14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10.66亿元。
2006年,粮油加工企业资产总计320.58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1.0亿元,小麦粉加工业84.60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235.00亿元;负债合计197.64亿元,资产负债率61.7%,其中:大米加工业0.58亿元,资产负债率58%;小麦粉加工业49.75亿元,资产负债率58.8%;食用植物油加工业147.31元,资产负债率62.7%;年末从业人数57033人,其中:大米加工业728人,小麦粉加工业32983人,食用植物油加工业23322人。
2.指标分析
2006年,全省粮油工业总体发展平稳,呈上升趋势。从粮油工业统计企业数量来看,同比增加101家。从行业来看,小麦粉增长较快,同比增加122.89万吨;油脂加工比较平稳,没有多大变化,其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从收入、利润效益指标看,均有增长,其中收入增长5.9%,利润增长35.9%。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物价升高。同比,特一粉价格升高了0.28元/公斤,豆油价格升高了近1元/公斤。二是产品产量提高。从生产能力来看,产能过剩现象仍比较突出。小麦产能利用率48.5%,食用植物油产能利用率25.8%。从发展形势来看, 2006年,受小麦涨价因素影响,部分小规模面粉企业,受资金、工艺、规模限制,已处于强力支撑阶段。预计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期间,面粉企业在地域布局、规模建设、产品结构上,将会有一次大的整合。受国家政策、金融政策和市场影响,一批小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关闭;部分强势企业,将会进一步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发展成为当地龙头企业。大豆加工,受大豆市场和沿海企业发展影响,内陆企业将不再占据优势。特别是低档次产品加工企业,以及非深加工企业,在将来的1—2年内,极有可能出现滑坡。
2006年度山东省粮油工业统计分析报告
食品商务网 2007-09-04 16:43:00
3.主要特点
一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加。各类粮油产品在质量、档次、品种、功能以及包装等方面基本上适应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小麦粉产品从以标准粉为主,发展到以特制粉、专用粉为主,小麦粉总产量中,特等粉(含特一粉和特二粉)所占比重达到72.8%。食用植物油总产量中,一级油、二级油所占比重达到76.8%。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有日处理小麦1000吨以上的大型小麦粉加工企业9家;日处理油料1000吨以上的大型植物油加工企业16家,产业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粮油加工企业产权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对粮油工业,采取改组联合、整体转制、股份合作、分离重组、国有民营等多种形式,优化产权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局面。特别是民营企业、港澳台商企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粮油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541家粮油加工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民营企业数占93.2%。四是“放心粮油”和名牌产品不断增多。在粮油产品中,青岛白樱花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白樱花牌小麦粉、德州巨嘴鸟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巨嘴鸟牌小麦粉荣获国家名牌称号;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鲁花”牌花生油、青岛嘉里植物油有限公司生产的“胡姬花”牌花生油荣获国家名牌产品称号。有36个粮油产品荣获山东名牌,有26个粮油产品获国家质量免检。我省共有82家企业、131个品种获国家“放心粮油”命名、9个单位获国家“粮油(食品)销售放心店”命名。有55家企业、97个品种获省“放心粮油”命名、17个单位获省“粮油(食品)销售放心店”命名。
二、加快粮油工业发展的建议
1.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推进粮油工业的科技进步。一是积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开发生产优质粮油名牌产品、专用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二是加速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鼓励引导企业走技术挖潜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消化吸收,开发研制一批新的先进技术装备,提高企业技术水平,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加强产学研联合协作。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建立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加强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步伐。四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把自主研究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五是充分发挥行业学会、协会在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推广中的作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科技咨询、科技成果推广服务。
2.延长产业链,实施粮油加工产业化经营。一是向上游的种植业延伸,优化粮油品种,建立粮食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形成基地化、规模化、良种化、专用化。二是与广大农民联合起来,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方法,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三是向粮油精深加工领域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是向运销领域延伸,开展产业化经营,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的产业链。
3.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粮油生产加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鼓励和引导粮油加工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进行企业的改造和重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产业和企业。支持骨干粮油加工企业实行优质粮油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重点培育一批资本结构多元化、各项经济指标名列前茅、产品科技含量高、具有名牌产品和已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规模效益。
4.实施名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粮油加工业要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为契机,在全行业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实施“粮油名牌工程”。一是做好名牌培育的基础工作,制定名牌培育计划,选择一批规模较大、产品质量较好、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大服务力度和宣传力度;二是帮助企业搞好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级名牌或省级名牌,从而带动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5.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粮油制品质量和安全。一是抓紧建立和完善粮油质量标准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研究和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安全监管的模式和措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从生产加工源头上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二是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从生产加工各个环节上严格质量把关,严禁不合格产品出厂销售。三是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整顿和规范粮油生产加工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6.积极落实有关政策,促进粮油加工业发展。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金融、财政、出口、土地、培训教育等方面的政策。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向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技术服务、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商业银行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各级政府对粮食科技的投入;积极落实税收支持政策,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技术和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符合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继续加强对各市粮油工业统计工作的管理和考核,调动统计人员的积极性,树立争先创优意识,狠抓数据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时效性,为各级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争取使2007年的全省粮油工业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置。
2.狠抓吸收社会粮油加工企业纳入全省统计范围工作,使全省粮油加工业不断壮大,不断增加全省粮油工业的经济总量,以保持全省各项指标在全国的领先位置。
3.积极引导企业向产权多元化、产品系列化、企业规模化、加工精深化发展,以增强企业抗市场风险,抗资金风险,抗结构风险,抗规模风险的能力,努力保持全省粮油加工业发展的稳定性。
‘柒’ 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在国内直接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以及其参股的国内着名粮油加工企业有哪些
一个广为流传但未被证实的说法,去年十一前,中储粮抛售20万吨食用油储备调节价格,调查发现70%让跨国粮商买走了,这就让国家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失灵。
这无疑让人联想到简称为“ABCD”的跨国粮商: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这四大家族目前垄断了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正是这四大家族夺走了中国大豆的话语权。如今,ABCD在国内跑马圈地的消息不断,并已基本完成上下游产业链的搭建,显然这四大家族对中国“寄予厚望”。 (相关报道详见C02版)
ABCD在华低调布局
ABCD对中国粮食产业的渗透到底达到什么程度?
不妨就从金龙鱼说起。金龙鱼隶属于益海嘉里集团,而这一集团是美国ADM和新加坡着名的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也是ADM在中国扩张的典型代表。目前该集团在国内直接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另外还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着名粮油加工企业,工厂遍布全国,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
路易达孚则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与中国有饲料和谷物贸易,并相当重视农产品期货买卖。从2006年开始,路易达孚(北京)有限公司从中国政府手中获得玉米国内贸易的许可证后,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公开信息显示,路易达孚从中国出口玉米的业务持续增长,其在美国的棉花公司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供应商。2003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16亿美元。
嘉吉则在中国20个省市投资建立了34家独资与合资企业,在华投资项目包括饲料蛋白、植物油、玉米加工、各种食品配料,动物饲料和化肥。
而邦吉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邦吉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450多个工厂,在四大粮商中,邦吉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全过程闻名。邦吉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大豆和油子供应商。目前该集团在中国已运营三个大豆加工工厂,而在广州正在兴建另外一家工厂。
这四大家族行事低调,尽管在中国已进行多年投资布局,却鲜有动作见诸报端。即使是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益海嘉里也是如此。
跑马圈地来势汹汹
不过,悄然入华的ABCD圈地势头不可小觑。东方艾格食用油分析师陈丽娜告诉记者,金龙鱼目前在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份额已经在40%左右,加上嘉里其他品牌,市场份额已经不下一半,牢牢掌握话事权。此外,该集团还全面进军小麦、稻谷、棉籽、芝麻、大豆浓缩蛋白等粮油精深加工项目,同时又先后投资控股和参股铁路物流、收储基地、船务、船代等辅助公司。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告诉记者,跨国粮商近来的动作都指向粮食流通与粮食加工,特别是加工领域。而其中一些收购地方粮库的行为足以彰显跨国粮商卡位流通领域的野心,其可以通过控制收购节奏冲击现有的粮食价格体系。如果从食品油拓展到面粉与大米环节,影响将会很大。
记者咨询多处研究机构与专家获悉,目前跨国粮商具体的产业分布与市场份额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是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上下游都出现了他们的身影。曹建海告诉记者,上游的化肥农药以及下游的粮食加工都是外资可以发力的环节,因为市场都是开放的,就是种子的生产流通也已市场化,粮食产业的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
据嘉吉(美盛)内部人士透露,嘉吉在中国有四个化肥厂,其中秦皇岛与烟台的厂都是独资厂,“虽然我们的产品份额不高,但是这两年行情看好,很多代理商都希望代理我们的产品。”
涉嫌操纵市场价格
那么,是不是狼来了?有分析认为,去年植物油大幅涨价不排除有市场操纵因素。佐证之一是一个广为流传但未被证实的说法,去年十一前,中储粮抛售20万吨食用油储备调节价格,调查发现70%让跨国粮商买走了,之后囤了起来,不投放市场,这就让国家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失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告诉记者,除了大豆比较明显外,现在还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可以说明跨国粮商带来了哪些冲击,“在粮食领域,现在还很难看出有什么影响,对于他们哪些要控制哪些可以借鉴,都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析以把握格局。”
据记者了解,目前无论是国务院系统还是农业部系统,都鲜有对于四大粮商的统计分析,困难就在于调研数据难以获得,网站信息也是语焉不详。记者从一位专家处获悉,巨头们已经向他“喊冤”了,然而,即便面临诸多非议四大家族仍未就此做出明确回应。
‘捌’ 辽宁省有哪些粮食加工企业 详细地址 联系方式 谢谢各位老大们
工商.税务 .银行
‘玖’ 粮食加工企业是工业企业吗
工业企业是指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盈利从事工业性生产经营活动或工业性劳务活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并且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根据上面的这个定义。粮食加工企业应该属于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