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荆门的工业产品有哪些

荆门的工业产品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15 04:48:17

① 湖北的工业品,特产有哪些

湖北的工艺品要数武汉的黄鹤楼纯铜摆件最出名,黄鹤楼摆件制作精美雕工精致。

② 荆门的经济

荆门农业生态环境优越、综合优势突出,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有“中国农谷”金字招牌。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水稻、棉花、油料、水果、生猪和水产品产量均居湖北省前列。
201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93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4.4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5.1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4.62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6.44千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为:粮食267.60万吨,增长2.1%;棉花4.77万吨,油料38.80万吨,蔬菜197.83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42.24万吨,禽蛋产量15.13万吨,水产品产量49.17万吨。 荆门工业体系日臻完备。已形成以化工、食品、建材、机电、纺织为主的产业新格局,拥有以中石化荆门分公司、荆门热电厂、葛洲坝水泥厂为代表的中央、省属企业,以金龙泉啤酒集团、京山轻机、洋丰集团、宝源木业为代表的地方大中型骨干企业。荆门已经成为中西部承接境外和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先后引进了李宁工业园、福耀汽车玻璃、中粮集团、中海油、中集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项目。
2013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5.75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4.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2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69.23亿元,实现利润124.21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7.81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5%。 201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5.48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6.08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9.40亿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44.66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0.82亿元。全年进口总额15945万美元,出口总额61752万美元。全年外商直接投资额26275万美元。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1.25亿元。其中,单位存款336.61亿元,个人存款738.5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60.4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00.77亿元,中长期贷款256.68亿元。全年保险业原保费收入34.47亿元,保险赔款及给付11.66亿元。

③ 荆门在那

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是沟通南北,接连东西的重要枢纽,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现辖“两县一市三区”--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和屈家岭管理区,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万。北部为荆山大洪山余脉,中部为丘陵岗地,南部为汉江平原,处于古三国旅游线和三峡旅游线的交汇处。

荆门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传统产业以化工、建材、机电、食品工业为支柱,高新技术产业以生物医疗、电子、新材料为代表。荆门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棉花和优质油菜籽生产基地。

荆门物产丰富,土特产和名牌产品有漳河银鱼、三阳板粟、山灵葛粉、尚香牌风干鸡、纪山龙米、金龙泉啤酒、荆门玉雕、漳河茶叶等,地方小吃名菜有:八角雪枣、太师饼、长湖鱼糕、钟祥盘龙菜等。

荆门境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有:三山--大洪山、惠亭山、圣境山;三园--大口森林公园、虎爪山森林公园、太子山森林公园;三湖--漳河、温峡、惠亭;三洞--黄仙洞、空山洞、王莽洞。

荆门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16世纪,这里便是古权国的都城所在地。

④ 荆门一共有多少个工业区具体的地方,工业区具体是做什么行业的!

摘要 荆门市产业园区共收录124个,其中掇刀区43个,东宝区30个,钟祥市21个,沙洋县12个,京山市10个,京山县7个,东宝区1个

⑤ 介绍一下湖北荆门

荆门介绍
荆门市地处湖北省腹地中心,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北部。素有“地接江汉,门锁荆楚”之称,自商周(约公元前16世纪)以来,历代都在此设州置县,屯兵积粮,为兵家必争之地。

荆门市是楚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被湖北省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所辖钟祥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被誉为“楚文化地下宝库”的楚汉墓群和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明显陵”;1998年发掘出土的“战国女尸”,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稀世国宝”;城区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国名将关羽驻兵之地;城区还建有隋代的东山宝塔、建于清代的龙泉书院和“三台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龙、顺、惠四大名泉等。

荆门市是一片隽秀的土地。境内山水宜人,风光旖旎,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瑰丽如画。全国第八大人工湖――漳河水库水质纯清、碧波万顷;此外,还有雄奇险峻、虎距龙蟠的京山空山洞、钟祥黄仙洞;有云蒸霞蔚、钟灵毓秀的大洪山风景区和大口国家森林公园等。
荆门市地处湖北省腹地中心,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北部。素有“地接江汉,门锁荆楚”之称,自商周(约公元前16世纪)以来,历代都在此设州置县,屯兵积粮,为兵家必争之地。荆门市为省辖市,现辖京山、沙洋两县和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总人口近300万,版图面积1.24万平方公里。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汉江水域贯穿全境,焦枝铁路纵贯南北,以207国道、荆潜路、汉宜路为主线运输网四通八达,荆门机场的空中客运直达北京,如今,荆门地域既有公路大骨架、水上黄金道、铁路大动脉,又有管道运输线和航空运输线,已是天上地下空中相互交织、交相辉映。

荆门市是楚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被湖北省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所辖钟祥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被誉为“楚文化地下宝库”的楚汉墓群和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明显陵”;1998年发掘出土的“战国女尸”,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稀世国宝”;城区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国名将关羽驻兵之地;城区还建有隋代的东山宝塔、建于清代的龙泉书院和“三台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龙、顺、惠四大名泉等。

荆门市是一片隽秀的土地。境内山水宜人,风光旖旎,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瑰丽如画。全国第八大人工湖漳河水库水质纯清、碧波万顷;此外,还有雄奇险峻、虎距龙蟠的京山空山洞、钟祥黄仙洞;有云蒸霞蔚、钟灵毓秀的大洪山风景区和大口国家森林公园等。

市境内矿产资源种类众多,储量丰富,磷矿石、煤、石膏、大理石、累托石、重晶石等遍布四乡八壑,品位高、易开采,其中磷矿石开采量和累托石储量均为全国第一,石灰石、石膏储量居湖北省之首,为发展建材、化工等行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荆门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全市有23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为295.62万人。少数民族有回族、土家族、苗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满族、侗族、彝族、瑶族、京族、水族、拉祜族、纳西族、畲族、白族、朝鲜族、黎族、藏族、羌族、维吾尔族、土族等22个。

⑥ 帮我介绍一下荆门

谁说不好玩,没水平!让我告诉你:
荆门位于湖北中部,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现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和屈家岭管理区,地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逾300万。

荆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日趋完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A级金融信用市,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试点市、湖北省电子政务建设试点市。

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出土文物异彩纷呈。中国历史第一县----权县建立于此,郭店楚简、战国古尸等轰动世界的历史文物出土于此,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和楚汉古墓群、屈家岭文化遗址等分布于此。这里养育了道教创始人之一老莱子、一代楚辞文学家宋玉、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楚国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着名历史人物,留下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千古传颂的历史典故。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23种主要矿产具有广阔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主要矿产累托石储量居全国之首,石膏、磷块岩、白云岩、石灰岩储量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体系日臻完备。已形成以化工、食品、建材和机电为特色的工业布局,拥有以荆门石化总厂、荆门热电厂、葛洲坝水泥厂为代表的中央、省属企业,以金龙泉啤酒集团、京山轻机、洋丰集团、宝源木业为代表的地方大中型骨干企业。

农业生态环境优越、综合优势突出。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水稻、棉花、油料、水果、生猪和水产品产量均居湖北省前列。

旅游、房地产、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迅速。荆门处于楚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旅游线的交汇处,得中独厚、山川秀美,有国家一级旅游景点60多处。明显陵文化内涵深厚,建筑风格独具匠心,植被保存完好。大洪山风景区云蒸霞蔚,钟灵毓秀,令人留连忘返。漳河、温峡风景区碧波万顷,岛幽林深,恰似人间瑶池。

交通枢纽优势明显。焦柳铁路和长荆铁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已建成通车的襄荆高速、正在建设中的荆宜、随岳高速和武荆高速公路在此交织成网。临长江、踞汉江,南水北调中线的江汉运河贯穿境内,水运资源得天独厚。东距武汉天河机场180公里,北距襄樊机场90公里,西距宜昌三峡机场90公里,航空条件尤为便利。

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位居三峡电网之内,是北电南送、西电东送交汇的通道,荆门热电厂三期建成后将形成18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功能不断充实。

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全市正致力于营造优质高效的行政环境、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建设创新、亲民、务实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荆门优越的区位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开明的投资政策,是投资者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事业的沃土和温馨生活的家园。

荆门热忱欢迎您来此洽谈商务、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投资兴业。在这里,您将亲自感受和体验到荆门是一座充满希望和魅力的城市。

⑦ 湖北的工业品特产有哪些

章水泉竹器、铜绿山孔雀石

⑧ 荆门特色是什么

京山桥米

京山桥米因原产于钟祥京山县孙桥镇而得名,其颗粒细长、光洁透明、可口不腻、喷香味美,早在明嘉靖年间就被御定为“贡米”。
京山轻机集团国宝桥米有限公司引进全套不淘米加工设备,生产的“国宝”牌桥米,1996—1999年度、2001—2002年度连续二年被评为〖湖北省着名商标〗;1997年国宝桥米总公司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98年经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检定为绿色食品;1999年“国宝”牌米光荣进京参加了全国农业博览会。

钟祥葛粉

客店镇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国葛粉之乡”,葛早有认识。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着),指出葛有如下功效:"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参加全市、全省、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会展销,受到客户青睐。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葛粉开始出口日本、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成为深受人们欢迎的绿色保健食品.
【山灵野生葛粉】采用千年野生葛粉精制而成。经科学检测,富含淀粉、蛋白质、全糖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升阳发表、抗菌解毒、降低血压、治疗冠心病之功能。对咽喉痛疾、口舌生疮、小孩清火、泻痢有特效。年产量1000吨,产品畅销海内外。在日本,钟祥葛粉有“长寿粉”之誉,被昭仁天皇御赐为“皇家食品”,列为皇家贡品系列;1993年又被日本列为免检进口产品。在美国、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众多家庭所青睐。�
葛粉被确定为“日本皇家食品”,客店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葛粉之乡”

钟祥蟠龙菜

蟠龙菜又名卷切,俗名剁菜,系钟祥特有名菜佳肴,已列入《中国菜谱》。1521(明正德十六年),名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由其堂弟,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兴王朱厚聪进京继承皇位。相传在朱厚?出发之前,郢中名厨采用瘦猪肉和鲜鱼剁肉馅,拌入肥肉丝条,加上上等淀粉、鸡蛋清、葱姜末、食盐等拌成馅料裹熟鸡蛋皮之内做成长约30公分,口径约5公分的扁卷筒形,置于蒸笼内蒸熟,然后将其切成薄片,摆成龙形于盘中间回茏蒸热,就成了色、味、香、形俱佳的上等菜肴,所以称之谓蟠龙菜。其特色是色泽鲜艳、肥而不腻、肉滑油润,香味绵长。朱厚?吃了赞不绝口,列蟠龙菜为御菜。

李市特种蔬菜藜蒿

藜蒿,又名水蒿。藜蒿营养丰富,每100g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3.6g,钙730mg,硫胺素0.0075mg、磷102mg、胡萝卜素1.39mg、抗环血酸49mg、铁2.9mg。它生育期间病虫害少,基本不施农药;藜蒿嫩茎味道清香,肉质脆嫩,可作主食或者配料,可熟食,亦可凉拌,色味极佳;一年种植可以多年受用,特别是春秋两季,可以批量供应。因此,随着人们菜谱的变化,经过人工栽培的藜蒿走近了解寻常百姓家,也步入了高档次的宾馆、酒店。一般藜蒿亩产鲜茎4000kg-5000kg,效益较高。
藜蒿的生育习性是耐湿、耐热、耐肥,但不耐旱,虽在种类土壤中均可生长,但以保水保肥性能好的沙质土壤最为适宜。栽培中有几点要注意:
可采用多种方法繁殖。种子繁殖:可于春季将藜蒿种子与细土混匀直播于大田,播后覆土浇水,半月左右即可出苗。地下茎繁殖:四季均可开展,即到藜蒿的本田中挖取地下茎,剔除老烂根,将新茎首尾相接排列于开好的条栽沟内,每亩用新地下茎150kg左右。扦插繁殖:7月份剪地地上茎15cm长,条栽于新开好的沟中,沟深10cm,行距3cm-5cm,株距3cm-4cm,插后浇透水,然后再视墒情浇催根水,并经常保持湿润。压条繁殖:7月-8月,将生长健壮的成蒿齐地面割下,去掉上部20cm的嫩茎,然后开沟置于整好的大田,沟深6cm左右,行距45cm,成蒿要首尾相连,栽后覆土浇水,当年茎秆上可生部分新芽,次年3月陆续萌生大批新芽。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根据地力情况可作2m-3m宽的厢面,沟深18cm-20cm。每亩施腐熟的栏粪或石灰杂肥2000kg-3000kg,或精制惠满丰有机肥、生物有机肥40kg-50kg。春季追清水粪750kg。以后每割一次要追一次速效肥。每次追肥后要及时浇透水。田间宜湿不宜旱。随时锄除行间杂草。
适时采收。藜蒿的嫩茎长到10cm-15cm高时,顶端心叶尚未展开,茎秆脆嫩,要及时齐地割下。可一次割完,也可分批割取。待割部分要注意防止倒伏和老化,一般每月可收割一次。

黑木耳

黑木耳是大洪山区特有的山珍之一。绿林木耳朵大肉厚,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胶质,对人体消化系统有良好的清润作用,具有清毛,洗肠,润肺,减少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状硬化,降低血栓的作用,黑木耳中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对肿瘤有一定预防效果。

十里风干鸡

“风干鸡”又名“刘皇叔婆子鸡”。这种鸡易保存又不失新鲜,醇香、软嫩,老少皆宜,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系刘备之妻孙尚香腌制发明,已有3000多年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十里铺镇百余私营企业,继承传统的民间腌制工艺,又经名师指点,改进腌制方法和加工工艺,每年生产、销售百万只“风干鸡”,已形成一定市场。特别是荆门市鑫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尚香”牌风干鸡及系列风干食品,由于风味独特,产品质量好,1998年在第四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暨农副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中国市场名牌产品”,远销北京、辽宁、福建、河南、江西、四川等省市,供不应求。随着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大,靠现有的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生产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拟建1万吨/年系列风干食品项目,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燕牌香菇甲天下

香菇是着名的食用菌之一,香菇的栽培和食用在我国约有七百年的历史,一向被视为“山珍”。京山产“京燕”牌香菇九一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定名注册,同年被中商部评选为优质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属唯一首举,同时也是食用菌家族之佼佼者。

荆门雪枣

因原产于本市子陵区八角乡,又名八角雪枣。创始于宋末,明代渐有名气。采用当地优质糯米和荆门象山的蒙、龙、惠、顺四泉泉水精心制作。

荆门柑桔

荆门柑桔,果大无核,味清甜,易剥皮。往昔荆门只有枸桔(学名“枳”)和酸柑,主要入药,人们统称为枸柑。解放后,通过专业部门的科学鉴定,荆门枸柑是嫁接温州蜜柑的良好砧木,具有耐寒、耐旱和耐瘠薄的特点。1970年嫁接温州蜜柑成功,从而开创了荆门栽培柑桔的新局面。到1983年,全市种植面积近万亩,产量约百万斤。仅市北郊盐池区象河柑桔近三百亩柑桔园就产柑桔近五十万斤。

长湖鱼糕

荆门沙洋县位于长湖沿岸,淡水鱼资源丰富,岸边人民尤擅制作鱼肴。其以草鱼制作的鱼糕闻名于世。此菜将草鱼茸加入葱姜汁.鸡蛋清.熟猪油等拌匀上劲,入笼蒸制取出,切斜刀片,码入垫有粉丝的大碗内后上笼蒸热,再以制熟鸡肫“戴帽”即可。
相传此菜源于楚国的宫廷菜,其以入口细嫩、鱼味悠长、柔软、弹性足的特色,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并有“无糕不成席”之说。“长湖鱼糕”曾于一九九八年获湖北省地方特色风味菜。

栗溪烟熏肉

荆门城北用荆山余脉,山高林密,农家熏腊制品尤具特色。“栗溪烟熏肉”系农家腊月杀年猪后将猪肉腌后用柏树枝加稻糠、酌加核桃壳、花生壳及油菜籽壳等经熏烤而成,成品鲜香结实,有常有熏料香味。食前以淘米水洗干净,宜蒸、煮、炒、炖,熏味独特。

太师饼

又名茶花点心,是荆门的传统点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为南宋理学家陆九渊任荆门知军时所喜爱。此饼以精粉、熟猪油揉合为皮,面粉、熟猪油为酥,再用熟面粉、砂糖、桂花、桔饼、桃仁、冬瓜糖为馅,经擀皮包馅成形后,入温油中氽炸而成。吃口酥松清香,绵软不腻,风味别具一格,曾多次获“优质产品”称号,被有关专家评品为“正宗茶点”。

陆九渊

曾任荆门知州,是与朱熹齐名的理学家。字象山,1139年生于金溪,是南宋着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治理荆门时政绩卓越。原荆门市水产路现更名为九渊路就是以此历史人物命名的。荆门市“象山”就是以他的号命名。,象山大道也是的,就连广播电台的《象山夜话》栏目也是沾了历史名人的灵气了。。。

孙叔敖

春秋时代楚国庄王的令尹。据《荆门直隶州志》记载,孙叔敖居荆门白土里(后改称孙家山,在荆门、荆州交界处)。孙叔敖为令尹五年,功绩显赫,特别是他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期思陂和沮漳河下游等地的水利工程,为千古传颂。

老莱子

曾隐居荆门象山,春秋时代楚国着名道学家,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着有十六篇学术着作,阐述道学的玄奥哲理。春秋时代,楚庄王得知隐居在荆门蒙山(今象山)东北麓的老莱子很有学问,便带着厚礼亲自登门请他出山辅佐朝政。

宋玉

荆门钟祥市胡集人,战国时期楚国着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着作《登徒子好色赋》成为传世佳作,“登徒子”也成为好色者的代名词。宋玉长相秀美,风流倜傥,且能言善辩,才华过人,与屈原等在宫中供职,专为顷襄王声色宴游助兴。他胸怀大志,却得不到升迁,谏言无门,怀才不遇之感油然而生。他以《阳春》、《白雪》自喻,不愿与《下里》、《巴人》从俗同流,超然独处,放浪不羁,最终沦为贫士,穷困潦倒,惟有愤世疾俗,赋诗明志。

舒成龙

公元1743年始,任荆门州知州。舒成龙在任荆门时,荆门经济繁荣,治安良好,官民关系融洽,他尊重贤能,培育人才。将沙洋官堤筑高加固,遗留到现在的荆园、龙泉书院、讲经台、读书台、孝隐亭等众多遗迹都是舒成龙在任时恢复与修建的。

尉迟恭

(公元585年—658年) 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尉迟恭先为隋朝刘武周偏将,后归顺李世民,成为唐代开国元勋。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任襄州都督,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任荆州路总管府总管。当时荆门城为长林县治所,在荆襄大道上,尉迟恭下令构筑三关:北筑乐乡关,中间筑马牙关,南筑虎牙关。三关的构筑,使荆门进可攻,退可守,成为襄荆古道上的战略要地。他还在荆门古城西门内的隋代皇后的行宫旧址凤凰台修署衙,还建立沙洋城堡,修筑汉江堤防,将长林县治移往后港藻湖西岸。尉迟恭忠于大唐,最后封为鄂国公,死后,被谥为忠武公,陪葬于唐昭陵,今我市境内新店铺有古迹尉迟恭墓(衣冠冢)及尉迟恭祠。

荆门“三凤”

荆门“三凤”:孙何,孙仅,孙侑。

孙何:荆门人,北宋大臣,是荆门知军孙镛的长子。与其弟孙仅、孙侑合称“荆门三凤”。

孙仅:荆门人,北宋大臣,孙何的大弟。孙仅少时勤奋好学,在荆门东山书院攻读时,与其兄孙何闻名一时,宋真宗咸平元年中进士,点为甲科状元。兄弟先后中状元,震动荆门地区。

孙侑:荆门人,为北宋良臣名儒之一,孙何的小弟。孙侑少时聪明伶俐,读书一目十行,对经史子集、上下古今、伦理道德的悟性很高。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中进士,与孙何、孙仅同被列为荆门乡贤,并称“荆门三凤”。翰林大学士王禹伺感叹:“天地间的钟灵秀气,全部聚集到荆门孙家。”

朱震

少时在荆门东宝山下的东山书院攻读,宋徽宗政和年间中进士,是宋朝着名的理学家。朱震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受到宋高宗召见。高宗垂问《易经》、《春秋》要领,朱震结合自己多年研究《易经》的体会,对答如流。高宗十分满意,提拔其为礼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

朱厚熄

荆门钟祥市人,明朝第十一代皇帝,史称嘉靖皇帝。1521至1566年间在位。朱厚熄是一个很有才干的皇帝。他通过改革宿弊、振兴纲纪等措施,开创了20多年的“新政”时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拥戴。但朱厚熄也是一个固执专断、个性极强的人。他为了“追尊私亲”,以求“名正言顺”,诱发了波及整个朝野,历时三年半之久,史称“大礼仪”的政治事件,有200多位文武官员因之受到了不应有的责罚。他作为一代皇帝,也同所有的封建帝王一样,祈求长生不老,营造陵寝宫苑,不仅在生时穷极享乐,而且追求死后的显赫尊荣,他在北京为自己修建了“永陵”,在家乡钟祥为生身父母扩建了“显陵”,又为他的轮回转世前身元佑道人修建了“元佑宫”。尽管这些建筑至今还闪耀着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光彩,但大兴土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了人民的负担,给人民带来了苦难。他虔诚修道,尤好丹术,长期不视朝政,造成了严嵩等人的专朝弄权,不仅“新政”未能彻底实施,反使国势日趋没落,嘉靖朝政也终归于穷途末路。

周培公

清朝康熙年间大臣,战功卓着,曾被康熙重用而后又遭受冷遇的大臣周培公,为我国历史上汉满结合的典范。荆门市原温泉大道现更名为培公大道就是以此历史人物命名的。培公坟在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官堰村10组。

陈士榘

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教导队区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排长、副连长、副营长、副大队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参谋处处长、参谋长,红一军团司令员作战科科长、教导营营长,第四师参谋长,红十三军参谋长、代军长,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天三旅参谋长,晋西支队司令员,八路军一一五师参谋长,山东滨海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兼西线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兼第八兵团司令员和南京警备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

季雨霖

荆门马良人,第一次北伐的总司令;他曾率部直捣潼关,奠定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的基础。荆门市广场路更名为雨霖路就是因此历史人物命名的。

聂绀弩

荆门京山县城关人,字干如(公元1903-1986年),是我国现代老一辈着名的多才作家,新闻工作者,杂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学者,诗人。早年曾在马来西亚、缅甸,当过教员和报纸编辑。在三十年代初,他写过许多小说、诗歌、剧本。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以写杂文着称。由于他的文学根底扎实,信笔写来,旁征博引,借古讽今,挥洒自如,他的杂文风格酷似鲁迅,为文坛所称道。解放初,他为研究“三红金水”等古典文学巨着作出了贡献。有诗作《散宜生诗集》和小说《天壤》和《绀弩小说》。

很多 。。。。。。。。。。。。。。。

⑨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范围

【概况】掇刀区成立于2001年,因三国名将关羽屯兵练军、刀掇巨石而得名。掇刀是三国古战场,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留下了荆襄古道、长坂坡、岳飞城等历史遗址,养育了清代名臣周培公,共和国将军陈士榘、邓家泰,当代旅台画家李可梅等民族俊彦。
掇刀区与荆门高新区实行一体化融合发展,与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实行区园合一,辖2个镇、4个街道,78个村民委员会、40个社区居委会。
全区国土面积640平方千米,耕地28575公顷。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3.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388,出生率5.73‰;死亡人口1248人,死亡率1.51‰;人口自然增长率4.22‰。城镇化率82%。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12.1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167.43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120.46亿元,增长5.8%。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上年3.7〖BFZ〗:〖BF〗63.7〖BFZ〗:〖BF〗32.6调整为4.04〖BFZ〗:〖BF〗55.81〖BFZ〗:〖BF〗40.45。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7.64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92亿元,增长6.5%。财政总支出33.37亿元,增长81.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13亿元,增长44.6%;基金支出9.89亿元,增长284.7%。
全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12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农业总产值11.82亿元,增长3.1%;林业总产值0.50亿元,增长7.5%;牧业总产值3.42亿元,增长1.5%;渔业总产值3.54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84亿元,增长8.5%。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3.1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970公顷。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64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370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49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总产量16.75万吨,比上年增加0.52万吨。其中,粮食产量12.92万吨,减少4.65%;棉花产量390吨,减少0.14%;油料产量3.79万吨,增长43.4%。蔬菜产量12.09万吨,增长1.78%;禽蛋产量5023吨,增长5.82%;水果产量0.69万吨,减少4.4%;水产品产量1.7万吨,增长9%;肉类产量1.09吨,减少57%;家禽出笼215万只,增长22.53%;生猪出栏9.06万头,减少10.91%。全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49家,家庭农场161家,其中新增合作社29家、家庭农场24家。创建示范合作社24家,示范家庭农场15家。
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5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7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新增有效“三品一标”认证3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5.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新增省级绿色示范乡村1个,省级森林城镇1个。建改无害化户厕7608座,新建农村公厕56座,完成3年计划任务的90%。
【拓展资料】
全区有规模工业企业136家。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58.7亿元,比上年增长7.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9.3%;规模工业产销率96.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油加工510.5万吨,同比增长6.1%;发电量69.8亿千瓦时,增长11.3%;精制食用植物油5.2万吨,减少7.1%;纸面石膏板5615.7万平方米,增长9.4%;混凝土128.1万立方米,减少19.1%;编织袋2.9万吨,减少29.3%;非制造布3.3万吨,减少10.8%;柴油131.5万吨,减少2.01%;汽油184.1万吨,增长8.7%;硫酸33.1万吨,增长32.4%;锂离子电池15427.6万只,增长50.7%;服装3738.9万件,增长0.8%。
全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6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1.8%;第二产业增长11.5%;第三产业增长28.3%。施工项目个数增长17.6%。房地产业投资完成额减少4.74%。民间资本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2.6%,占全区投资的71.8%。较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投资增长9.1个百分点。
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0.8%,高于上年同期38.6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29.7%。全区本年资金来源合计259.14亿元,增长6.9%。其中,自筹资金185.37亿元,国内贷款4.67亿元,国家预算内资金13.34亿元,其他资金41.3亿元,分别占本年资金来源的71.5%、1.8%、5.1%和15.9%。
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城镇市场实现社零额77.07亿元,同比增长11.9%;乡村市场实现社零额9.82亿元,增长10%。全区批发业实现销售额41.27亿元,占全区销售总额的47.5%;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0.75亿元,占全区销售总额的46.9%,增长9.9%;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05亿元,增长26.7%;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82亿元,增长96%。
全年“小进限”入库16家,退库9家。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3%,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外贸出口31.8亿美元,同比减少7.0%;进出口总额58.5亿元,减少12.7%;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2343万美元,增长9.5%。全区新发展市场主体4911户,其中企业1460户,个体342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5户。
市场主体总量增长14%,企业类市场主体总量增长16%。全区有道路运输普通货运个体户1481户,道路运输货运私营企业184家,从业人员6041人。营运车辆保有量5375辆,其中营运货车3739辆,客运车辆39辆。机动车维修企业91家,其中一类维修企业14家,二类维修企业59家,三类维修企业18家。危险品运输企业26家,危化品运输车辆1597台,危化品从业人员3190人。驾驶员培训机构7家,教练车277台,教练员209人。全区公路总里程1325.206千米。其中国道67.048千米,省道4.099千米,县道158.374千米,乡道319.237千米,村道776.448千米。
全区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1家,其中,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8家、创新战略联盟1家。完成交易总额5.77亿,其中技术交易额5.1亿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8件;全年新增商标注册申请241件,已注册商标193件,累计注册商标1139件,同比分别增加9.5%、40.9%和19.4%。全区有各类学校88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普通初中4所、小学18所、幼儿园62所(含民办幼儿园44所)。
在校学生27100名,其中职业高级中学在校学生987名,初级中学在校学生5668名,小学在校学生20445名,在园幼儿13390名(公办幼儿园4001名、民办幼儿园9389名)。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8%。全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个,文化体育产业企业1314家,其中规模以上(年度营业额达500万以上)企业12家。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0万册。农家书屋73家,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70家,社区文化室36个,覆盖率100%。“村村响”和“户户通”工程建有区级平台1个,镇级平台2个,村级用户终端610个。
城乡体育健身路径234处。接待国内外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14%。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机构203个,其中医院5家(综合医院2家、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专科医院2家),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机构198家(乡镇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5所,诊所类9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2家,村卫生室68所,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机构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所)。
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190人,其中执业医师562人,护士503人。床位数690张。全区免疫接种疫苗67336针次,0~6岁儿童保健管理12648人,管理孕产妇1911人,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18403人,管理高血压患者19503人,管理Ⅱ型糖尿病患者6372人,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967人。
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180人,培训316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23 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0个,就业行政村10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38.33万元、社保补贴25.72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2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8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5元,同比分别增长8.90%、9.50%。
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703 个,参保45410人,其中灵活就业参保人员713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562个,参保17300人,其中灵活就业参保人员4699人;参加失业保险单位503个,职工10153人;参加工伤保险单位585个,职工26472人;参加生育保险单位513个,职工14285人。全区有城市低保1285户2062人,年发放低保金1120.2万元;农村低保470户961人,年发放低保金337.6万元。
临时救助233人次,发放救助资金72.363万元;精准核实符合政策重度残疾人1821名、困难残疾人759名,发放补贴249.26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116套、建成34套,公租房分配入住34套。发放租赁补贴79户,共计15.34万元,完成率达158%。先后为8家企业解决职工住房148套,公租房入住率达98%以上。改造农村危房128户,拨付危房改造资金178万元。
全年全区完成造林面积186公顷,植树28.5万株,育苗面积383.13公顷。全区PM10累计年均浓度均值71微克/立方米,PM2.5累计年均浓度53微克/立方米,空气达标率为65.6%。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50%,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5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为100%。
【荆门化工园被确认为合格化工园区】 5月,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被市政府确认为全市首批唯一合格化工园区。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成立于2010年5月18日,是湖北两个省级专业化工园区之一,规划面积20.7平方千米,东至襄荆高速公路,南抵老_水库南路,西临荆门石化西边界,北到白庙路。园区已经形成石油炼制及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干”,精细化工、碳一化工为“两翼”,石油化工、锂电池材料、光引发剂和水性涂料、医药化工、防水材料、碳一化工六大产业链的发展格局。
【荆门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7月1日,荆门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这是全省第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也是荆门高新区_掇刀区在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特色产业集群(化工循环产业集群、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产业集群)后,又一项“国”牌认证。
【格林美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1月2日,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获批2018年(第25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实现荆门高新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这是格林美公司继2014年获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取得的又一国家级创新平台。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营业务是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废旧电池等废弃资源循环再造高技术产品,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是中国循环经济与低碳制造的领军企业之一。


⑩ 荆门都有哪些大型企业

1、荆门热电厂始建于1976年,现有装机容量184万千瓦,已投产的100MW机组和220MW机组各两台,是国家大型一类企业,华中电网的骨干电厂之一。2002年底划归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是国电集团公司在湖北境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2、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荆门市化工厂,创立于1983年,1993年改制设立湖北荆门化工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更名为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

3、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元月,是由杨才超等发起创建的大型民营化工集团。公司总部位于湖北省中部素有“中原磷都”之称的荆门市境内。公司周围公路、铁路、水路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

4、湖北楚玉食品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05日在沙洋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孙为京,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水产品、蔬菜、农副产品种养殖和销售;速冻食品加工和销售等。

5、荆门新洋丰中磷肥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4月30日在钟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杨才斌,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硫酸生产(有效期与安全生产许可证一致,至2019年12月25日)等。

阅读全文

与荆门的工业产品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新款q3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521
平顶山到苏州坐汽车要多久 浏览:926
汽车人声多少赫兹 浏览:160
汽车长期不开电瓶能坚持多久 浏览:868
宝马哈曼卡顿听轻音乐怎么调 浏览:555
河北工业氯化铵要多少钱 浏览:100
哪里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浏览:177
汽车吊折价如何算 浏览:639
宝马之悦怎么样值得购买吗 浏览:194
文县汽车站到全国哪里发车 浏览:369
新型工业园区能享受什么政策 浏览:979
吉利的汽车怎么样质量怎么样 浏览:619
张之洞主张什么工业 浏览:525
宝马528过户多少钱 浏览:720
宝马启停电瓶电压是多少 浏览:777
奥迪q7mini如何注册 浏览:565
宝马7什么颜色最好看 浏览:618
日本德国汽车哪个好 浏览:453
历下区董家镇工业园都有哪些企业 浏览:478
下雨天汽车内饰如何清洗 浏览: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