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广西崇左市管辖那几个县和区,分别是那些镇、乡、村啊
截至2019年,崇左市辖7个县(市、区),分别是扶绥县、大新县、天等县、宁明县、龙州县、凭祥市、江州区。
崇左市辖7个县(市、区)75个乡镇(41个镇、34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752个村民委员会、9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其中:
一、扶绥县辖8个镇、3个乡、 119个村民委员会、1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渠黎镇、渠旧镇、柳桥镇、东门镇、山圩镇、中东镇、东罗镇、新宁镇、龙头乡、岜盆乡、昌平乡;
二、大新县辖5个镇、9个乡、129个村民委员会、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桃城镇、全茗镇、雷平镇、硕龙镇、下雷镇、五山乡、龙门乡、昌明乡、福隆乡、那岭乡、恩城乡、榄圩乡、宝圩乡、堪圩乡。
三、天等县辖6个镇、7个乡、 116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天等镇、向都镇、龙茗镇、进结镇、东平镇、福新镇、把荷乡、都康乡、驮堪乡、进远乡、宁干乡、上映乡、小山乡。
四、宁明县辖7个镇、6个乡、 142个村民委员会、2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城中镇:中华社区、明祥社区、城南社区、三华社区、北斗社区、龙祥社区、新城社区、驮龙村、怀利村、馗塘村、松林村、纳利村、夏洲村、耀达村、珠连村,北丈村、寨密村、浦爪村。
明江镇:永平社区、峙利村、布乐村、凤璜村、思明村、洞廊村、安马村、百泉村、洪江村、双龙村、祥春村、岑岳村、利江村。
海渊镇:正街社区、新西街社区、思州村、驮邓村、驮零村、海湾村、那才村、友福村、那功村、北岩村、那禄村、那明村、蔗园村、三台村、桐骨村、什八村、峙北村。
爱店镇:爱店社区、那党村、堪爱村。
亭亮镇:亭亮社区、龙关村、龙旺村、北宁村、梅湾村、山荷村、安农村、天西村、那潭村、亭乐村、立新村、院景村、扶贫新村。
那堪镇:那堪社区、那堪村、岜晓村、那吝村、四寨村、那钱村、垌平村、那街村、百六村、迁隆村、自卫村、峙内村、上根村、新村村、浦利村、南执村、驮楼村、垌中村。
桐棉镇:桐棉社区、桐棉村、恭敬村、那旭村、那却村、派时村、岑清村、那么村、那卜村、板烂村、板油村、那马村、那犁村、板岸村、板古村、板棉村、枯楠村。
寨安乡:顺宁社区、立门村、那雷村、板山村、板墩村、下店村、板亮村、安阳村、江蓬村、浦邱村、板祝村、渠围村、莲罡村、那练村。
峙浪乡:峙浪社区、思陵村、派台村、钦加村、那密村、洞浪村、长桥村、洞漫村、那兵村。
那楠乡:那楠社区、那陶村、平安村、古优村、那敏村、驮象村、崇站村、板溪村、康峙村、驮英村、逢留村、念柴村、小平村。
东安乡:东安社区、板桂村、洞坡村、双捧村、百合村、洞品村、六丈村、六审村。[4-6]
北江乡:北江社区、东什村、峙书村、良安村、那春村、法奎村、浦峙村、林芬村、北明村、下间村、那小村。
板棍乡:板棍社区、上松村、叫隘村、那克村、国华村、林贴村、康宁村、上蓬村。
5、龙州县辖5个镇、7个乡、 117个村民委员会、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龙州镇辖:康平、北门、新华、龙江、高祥、城东、利民7个社区;贯明、百农、岭南、板门、镇秀、新民、河屯、自清、塘巧、东合10个行政村。
下冻镇辖:下冻居委会;布局、两庄、那花、春秀、洞端口、扶伦、峡岗、驮江、下冻9个行政村。
水口镇辖:水口居委会;合平、洞桂、共和、埂宜、沿山、罗回、北胜、康宁、思奇、独山10个行政村。
金龙镇辖:金龙、双蒙、武联、高山、贵平、立丑、光满、横罗、板梯、新兴、民建、侵笔、花都、三圣、敢赛15个行政村。
响水镇辖:新华居委会;响水、平南、龙江、图强、红阳、棉江、高峰、四清、鸣凤9个行政村。
八角乡辖:陇均、龙边、箕斗、菊埂、四平、屏案、八角7个行政村。
上降乡辖:上降、永恒、纯仁、梓丛、江村、里城、鸭水、呼咬8个行政村。
彬桥乡辖:红岭、清明、岜苗、念读、彬桥、垌旦、彬迎、青山、俸村、绕秀、安镇、安民12个行政村。
上龙乡辖:新联、武权、民权、上龙、民强、弄平、板汪、岜那8个行政村。
武德乡辖:三联、精威、保卫、农干、科甲、群合、近梅、武德8个行政村。
逐卜乡辖:牌宗、三叉、广合、崇德、锦阁、逐卜、板要、卫国、峪阳、立信、弄岗11个行政村。
上金乡辖:联甲、新旺、勤江、联江、上金、进明、云江、中山、两岸、卷逢10个行政村。
6、凭祥市辖4个镇、 31个村民委员会、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凭祥镇市府驻地。辖屏山、南大、北大、狮子山、新华5个居委会和柳班、南山、前进、连全、竹山5个村委会。纪念地有南山烈士陵园。
友谊镇辖卡凤、隘口、礼荼、南山、柳班、召化、前进7个村委会。有浦寨国际商业城、弄尧中越边贸互市点。
上石镇辖上石、练江、板旺、油隘、燕安、马垌、白龙、下敖、浦东9个村委会。
白云镇辖英阳、匠龙、屏山、连全、竹山、三联、平而、宋城8个村委会。有龙塘屯黄金矿山。1996年撤销与凭祥镇合并。
夏石镇辖夏石、新鸣、那楼、哨平、榴利、板任、浦门、白马、丰乐、夏桐10个村委会。
7、江州区辖6个镇、2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98个村民委员会、1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太平镇、新和镇、驮卢镇、濑湍镇、江州镇、左州镇、那隆镇、罗白乡、板利乡
(1)崇左7个县区工业有多少家工厂扩展阅读:
崇左市的历史沿革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今崇左市辖地属象郡。汉时属象郡、郁林郡。隋时属郁林郡。唐属岭南西道。宋末属邕州。元建置为行省制,省下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境内属太平路、思明路、镇安路、龙州万户府等。
明撤销行省制,设府、州、县三级制,境域分属太平府、南宁府、思明府、思恩府等。清改司为省,省以下以府领州、县。辖区内分属太平府、镇安府。
民国初年,改省、府、州(县)三级制为省、道、县,境内属镇南道等。民国18年(1929年),境内所有土厅、州、县、司全部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在原土司地区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
并入或分置为扶南、绥渌、同正、崇善、左县、宁明、思乐、明江、龙州、上金、养利、万承、雷平、龙茗、镇结、向都、凭祥等县。
民国19年(1930年),实行民团制度,境内分属龙州、靖西、百色、南宁民团区。
民国29年(1940年),境内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原龙州区)。至解放前夕,境内共有17个县,其中扶南、绥渌、同正3县属第四区(南宁区),镇结、向都、龙茗3县属第六区(靖西区),
龙津(原龙州县)、上金、崇善、左县、宁明、思乐、明江、凭祥、养利、万承、雷平11个县属第七区(龙州区)。
解放后,在广西省人民政府领导下,今崇左境域和周边地区,曾设有南宁、龙州、武鸣3个行政专员公署(专区)。1951年1月,武鸣专区撤销。
1952年8月11日,南宁专区改称宾阳专区,辖邕宁、横县、宾阳、武鸣、永淳、上林、马山、迁江、贵县等9个县。
龙州专区改称崇左专区,辖镇都、上思、扶绥(扶南、同正、绥渌3 县合并置扶绥县,以扶南、绥渌2县字首为县名)、大新(雷平、万承、养利3 县合并置大新县)、
丽江(龙津、上金2县合并置丽江县)、崇左(崇善县和左县合并置崇左县,以崇善、左县2县字首为县名,“崇左”由此而得名)、镇南、思乐等8个县。
1952年12月9日,桂西壮族自治区成立,辖百色、宜山、柳州、宾阳、崇左等5个专区。
1953年4月23日,宾阳、崇左两专区合并为邕宁专区。同年,桂西壮族自治区又撤销邕宁专区,直辖其所属的邕宁、武鸣、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扶绥、崇左、大新、镇都、
宁明(思乐、镇南2 县合并置宁明县)、上思、龙津(因丽江县名与云南省丽江县同名,政务院批准广西丽江县复称龙津县)、都安等15个县。
1955年7月12日,桂西壮族自治区增置并直辖县级凭祥镇。
1956年3月2日,桂西壮族自治区改为桂西壮族自治州。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凭祥镇,设立凭祥市,直隶桂西壮族自治州。
1957年3月27日,桂西壮族自治州直辖的镇都县更名为天等县。至此,桂西壮族自治州直辖邕宁、宾阳、横县、武鸣、上林、马山、崇左、隆安、龙津、大新、天等、扶绥、上思、宁明等14个县及凭祥市,管辖百色和宜山两个地区。
12月,撤销桂西壮族自治州,其直辖县市由新置的邕宁专区管辖,都安瑶族自治县改属邕宁专区。百色、宜山两地区亦分别改为专区,属县依旧。
1958年,邕宁专区辖邕宁、武鸣、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上思、扶绥、崇左、大新、天等、宁明、龙津、都安瑶族自治县等县和凭祥市。9月,政社合一阶段,邕宁专区改称南宁地委。11月,南宁地委改称南宁专区。
1960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龙津县更名为龙州县。1965年5月18日,南宁专区析出都安瑶族自治县,划归河池专区管辖;6月26日,析出上思县,划归钦州专区管辖。
1971年南宁专区更名为南宁地区。辖邕宁、武鸣、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扶绥、崇左、大新、天等、宁明、龙州13个县和凭祥市。1983年10月,邕宁、武鸣两县划归南宁市管辖。南宁地区辖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扶绥、崇左、大新、天等、宁明、龙州11 个县和凭祥市。
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国函〔2002〕121号批准撤销南宁地区和崇左县,设立地级崇左市,原崇左县改称江州区。
2003年1月2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桂政发〔2003〕4号文撤销南宁地区,设立地级崇左市并调整南宁市行政区域,将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县划归南宁市管辖,崇左县改称江州区,地级崇左市管辖扶绥、大新、天等、龙州、宁明县和江州区,代管县级凭祥市。
2003年8月6日,地级崇左市正式挂牌成立。
⑵ 崇左市有几个区
6个县(市)和1个区统称7个县(市、区)
6个县、市是:凭祥市、扶绥县、宁明县、大新县、天等县、龙州县
1个区:江州区(市政府所在地)
⑶ 社会主义建设爬行的江州指哪些
江州区位于广西西南部,居左江中上游,面积2901平方公里,辖7镇2乡和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居住着壮、汉、苗、瑶等10多个民族34万人口,其中壮族占80%。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县城距首府南宁铁路里程120公里、公路里程160公里,距边城凭祥铁路里程90公里、公路里程160公里,公路距出海港防城港170公里。水路经南宁可直航广州、港澳,素来是桂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区人民政府驻新民路,邮编:532200。代码:451402。区号:0771。拼音:Jiangzhou Qu。 江州区资源丰富。全区耕地面积165万亩,人均4亩以上,2008/2009年榨季入厂原料蔗达518万吨,产糖66.3万吨;人均产蔗产糖名列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的"糖都"。其他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也很丰富。其中龙眼等亚热带水果面积近10万亩,木薯10万亩、剑麻3万亩,稀土矿18000多万吨,水资源蕴藏量106万千瓦,森林面积11.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5%。旅游资源丰富且神奇,环绕市区周边的旅游景点有78处,其中有被专家誉为"全国少有、广西第一"的左江石景林;有"全球稀有、群体最大",其珍贵程度可与大熊猫相媲美的白头叶猴栖息地崇左生态公园;还有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左江斜塔、新和水上石林、左江两岸神奇风光等等是广西"中越边关风情游"和国家级左江花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的精品和集散地,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江州区依托崇左中心城市,提出了"服务城市、发展江州"发展战略,以 "一中心两平台三基地"为支撑,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中心城区和崇左市"首善之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2006年获得了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2008年,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全年完成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93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8亿元,增长1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17.1%;财政收入5.17亿元,增长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6亿元,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27.01亿元,增长5.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387元,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4063元,增长3.9%。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75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0.462万吨,基本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约束性年度目标。以上主要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项指标总量排在全市第一,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总量排在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在全市第三。2008年荣获了全国第六批"国家生态示范区"。 2009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9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8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585万美元,其中,出口990万美元,进口595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7620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857元。
区域概况
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2.3摄氏度,年日照1634.4小时, 江州区
无霜期364天,年降雨量1200毫米。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蔗、木薯、花生、黄黑豆、红瓜子、龙眼、荔枝、柑橙、香蕉、西蕃莲等,其中甘蔗年产量在200万吨以上,是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国家重要的糖料生产基地县。主要的矿产资源有:铁、钨、金、锌、磷、水晶、稀土、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 水电藏量40万千瓦,境内有水力电站四座,装机总容量8.6万千瓦。自然风物奇趣,人文景观独特,环县城有78处景观点,其中有"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左江斜塔、"全国少有,广西第一"的石景林以及南津古渡、黄巢城、文羊岩等着名景区,有"全球稀有,群体最大"的珍稀动物白头叶猴。 目前左江斜塔、石景林、左江风光等已被列入广西"中越边关风情游"和国家级左江花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线,崇左生态公园已被自治区纳入重点开发旅游项目,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江州区(原崇左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蔗糖、水果经济,促进了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县力显着增强。 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11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1.04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9.3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7元,高于全地区1513元平均水平。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县城区绿化覆盖率35%,街道绿化覆盖率53%。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
历史沿革
2000年,崇左县辖7个镇、4个乡:新和镇、太平镇、江州镇、 左江斜塔
濑湍镇、驮卢镇、左州镇、那隆镇、和平乡、罗白乡、板利乡、雷州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0624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太平镇 48179、 新和镇 22193、 濑湍镇 21819、 江州镇 37470、 左州镇 35484、 那隆镇 30058、 驮卢镇 18118 、和平乡 23729 、罗白乡 20353、 板利乡 12450 、雷州乡 36389。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121号):(1)撤销南宁地区和崇左县,设立地级崇左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江州区石林大道。(2)崇左市设立江州区,以原崇左县的行政区域为江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新民路。 2003年,雷州乡与驮卢镇合并为驮卢镇,和平乡与太平镇合并为太平镇。。 2003年江州区行政区划一览(7个镇、2个乡):(根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100太平镇辖:新民、沿山、城西、中渡、壶兴、中山6个社区;卜寨、大村、卜利、驮逐、公益、长期、马安、宜村、乙古、古坡、盆峒、孔甲、渠显13个行政村。 101新和镇辖:新和社区;那颜、新村、卜花、庆合、通康、作字、兰山、岜岩8个行政村。 102濑湍镇辖:濑湍社区;旧街、岜羊、六京、板兰、陇丰、全凤、渠凹、仁良、九岸、叫城10个行政村。 103江州镇辖:江州社区;板备、保安、板麦、卜松、卜驮、渠座、渌留、那贞、布农、板崇、那么11个行政村。 104左州镇辖:左州社区;岜模、黄村、渠西、龙合、光坡、陇念、果坡、广何、那坎、林村、中干、立村12个行政村。 105那隆镇辖:那隆社区;那印、仁惕、廷内、群黎、拾义、那内、发明、仁里、岜王、那光、那练、必六、王沙、合卢14个行政村。 106驮卢镇辖:新兴、繁荣、雷州3个社区;岜白、农里、灶瓦、伏廖、那模、屯村、崇王、更兰、连塘、渠邦、驮目、江涨、渠立、逐盎、岑豆、驮柏、谭垌17个行政村。 201罗白乡辖:罗白社区;岜那、渠姆、强胜、渠勒、蒙井、那并、岜萌、枯隆8个行政村。 202板利乡辖:板利社区;卜城、渠麻、那忙、福厚、那陶5个行政村。
编辑本段发展优势
江州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自秦汉起历来是郡、路、州、府、县治之地,是桂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商贸云集。现为新成立的崇左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处在中国通往东南亚国家最便捷陆路通道上。境内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可通边通海连接东盟各国,水路经南宁可直航广州、港澳,经南友高速公路至南宁市的公路距离为90公里,仅有1个小时的车程。江州区通讯发达,形成了从城区到农村的现代化通讯网络,实现村村通电话。 广西“十五”发展计划中把崇左作为桂西南重点城镇来培育发展,把崇左作为桂西经济区域左江流域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农副产品加工中心来建设发展,江州区(原崇左县)以此为契机,以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发展步伐。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州区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期间,江州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9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0.16亿元,增加14.22亿元,年均增长13.6%;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1.9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80亿元,年均增长7.2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64元,增长3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2元,增长10.25%。先后被评为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被评为广西村民自治模范县、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城市;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军区授予"双拥先进区"称号。荣获崇左市2004年"三个文明"建设二等奖和经济发展第三名;2005年,荣获崇左市扶贫基础设施项目大会战三等奖、自治区县域经济进步奖等。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农业:按照"稳粮、强蔗、增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思路, 江州区
积极引导农民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经济建设成效明显。上半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一是粮食生产安全稳定。上半年,春耕生产用水略好于去年,春种粮食面积13.8万亩,比去年增加0.4万亩,增长3%,预计上半年粮食产量达2350万公斤。二是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大力实施"林果上山、甘蔗下田"工程,新增水田改蔗、低产果地改蔗2.88万亩,共完成甘蔗种植面积90.4万亩;木薯新种植面积9.53万亩,剑麻2280亩,水果4120亩,蔬菜1.86万亩;水产畜牧业发展迅速,杂交牛示范养殖取得了良好成效。上半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949吨,同比增长5%,肉类总产量7417吨,增长6.43%。"蔗-牛-菇"高效养殖示范项目发展快,项目覆盖6个乡镇10个村屯,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三是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天添乳品厂、大丰剑麻加工厂、广西西联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蔗叶综合利用科技开发项目、新泽酒精项目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构架水牛奶业、剑麻、名优特果蔬等优势资源的产业,开辟了农民增收新领域。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落实了驮卢镇岜白新村、雷州社区新村屯、逐盎村渠独屯以及伏廖村那渠屯4个村屯作为市级重点试点村屯,各乡镇也选择条件较好的1至2个村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184.6万元,制订了《江州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方案》,完成了驮卢镇农里新村、横龙屯等27个村屯地形图测量及四个重点试点屯的建设规划工作,规划方案已报市审批。 工业:目前,江州区乡镇办以上工业企业改制面已达到92%,初步形成了以两个华侨农场为招商引资的窗口,以蔗糖业为主导,剑麻、木薯、建材、水电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的特色工业体系。上半年,江州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2.5亿元,增长89.8%,实现增加值8.29亿,同比增长3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1.6亿元,增长94.6%;实现增加值7.7亿元,增长30%。 在工业经济中,尤其以蔗糖业增长最为明显。2005/2006年榨季,四个制糖企业总压榨量460.3万吨,比上榨季增加126.4万吨;产机制糖56.6万吨,增加14.9万吨,制糖业实现产值17.04亿元,同比增长130.46%;实现增加值6.8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近40%。
⑷ 广西行政区划的崇左市
辖1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江州区石林大道。江州区(太平镇)凭祥市(凭祥镇)宁明县(城中镇)扶绥县(新宁镇)龙州县(龙州镇)大新县(桃城镇)天等县(天等镇) 全自治区辖:14个地级市,34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自治县(共有109个县级行政单位)。南宁市辖6个市辖区、6个县。市人民政府驻青秀区。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良庆区(良庆镇)江南区邕宁区(蒲庙镇)武鸣县(城厢镇)隆安县(城厢镇)马山县(白山镇)上林县(大丰镇)宾阳县(芦圩镇)横县(横州镇)柳州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2个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城中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北区柳南区柳江县(拉堡镇)柳城县(大埔镇)鹿寨县(鹿寨镇)融安县(长安镇)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桂林市辖5个市辖区、10个县、2个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象山区。象山区秀峰区叠彩区七星区雁山区阳朔县(阳朔镇)临桂县(临桂镇)灵川县(灵川镇)全州县(全州镇)平乐县(平乐镇)兴安县(兴安镇)灌阳县(灌阳镇)荔浦县(荔城镇)资源县(资源镇)永福县(永福镇)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梧州市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万秀区。万秀区龙圩区(龙圩镇)长洲区岑溪市(岑城镇)苍梧县(石桥镇) 藤县(藤州镇)蒙山县(蒙山镇)北海市辖3个市辖区、1个县。市人民政府驻海城区。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南康镇)合浦县(廉州镇)防城港市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港口区。港口区(渔洲坪街道)防城区(防城镇)东兴市(东兴镇)上思县(思阳镇)钦州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市人民政府驻。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灵城镇)浦北县(小江镇)贵港市辖3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港北区。港北区(贵城镇)港南区(桥圩镇)覃塘区(覃塘镇)桂平市(桂平镇)平南县(平南镇)玉林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玉州区东门路。玉州区(玉城街道)北流市容县(容州镇)陆川县(温泉镇)博白县(博白镇)兴业县(石南镇)百色市辖1个市辖区、10个县、1个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右江区向阳路13号。右江区(百色镇)凌云县(泗城镇)平果县(马头镇)西林县(八达镇)乐业县(同乐镇)德保县(城关镇)田林县(乐里镇)田阳县(田州镇)靖西县(新靖镇)田东县(平马镇)那坡县(城厢镇)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贺州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八步区贺州大道。八步区(八步镇)钟山县(钟山镇)昭平县(昭平镇)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河池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5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金城江区新建路。金城江区(金城江街道)宜州市(庆远镇)天峨县(六排镇)凤山县(凤城镇)南丹县(城关镇)东兰县(东兰镇)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来宾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兴宾区建设大道。兴宾区(来宾镇)合山市(岭南镇)象州县(象州镇)武宣县(武宣镇)忻城县(城关镇)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崇左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江州区石林大道。江州区(太平镇)凭祥市(凭祥镇)宁明县(城中镇)扶绥县(新宁镇)龙州县(龙州镇)大新县(桃城镇)天等县(天等镇)
⑸ 崇左有几个县
截至2017年,崇左市辖江州区5个县和1个市辖区,代管凭祥市。政府驻崇左市城南新区新城路1号崇左市行政中心。
5个县分别是:扶绥县、大新县、龙州县、宁明县、天等县。其中:
扶绥县辖8个镇、3个乡、119个村民委员会、1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大新县辖5个镇、9个乡、129个村民委员会、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天等县辖6个镇、7个乡、116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宁明县辖7个镇、6个乡、142个村民委员会、2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龙州县辖5个镇、7个乡、117个村民委员会、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5)崇左7个县区工业有多少家工厂扩展阅读
建制沿革
解放后,在广西省人民政府领导下,今崇左境域和周边地区,曾设有南宁、龙州、武鸣3个行政专员公署(专区)。
1951年1月,武鸣专区撤销。
1952年8月11日,南宁专区改称宾阳专区,龙州专区改称崇左专区。
1952年12月9日,桂西壮族自治区成立,辖百色、宜山、柳州、宾阳、崇左等5个专区。
1955年7月12日,桂西壮族自治区增置并直辖县级凭祥镇。
1956年3月2日,桂西壮族自治区改为桂西壮族自治州。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凭祥镇,设立凭祥市,直隶桂西壮族自治州。
1957年3月27日,桂西壮族自治州直辖的镇都县更名为天等县。
1958年,邕宁专区辖邕宁、武鸣、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上思、扶绥、崇左、大新、天等、宁明、龙津、都安瑶族自治县等县和凭祥市。9月,政社合一阶段,邕宁专区改称南宁地委。11月,南宁地委改称南宁专区。
1960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龙津县更名为龙州县。
1965年5月18日,南宁专区析出都安瑶族自治县,划归河池专区管辖;6月26日,析出上思县,划归钦州专区管辖。
1971年,南宁专区更名为南宁地区。辖邕宁、武鸣、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扶绥、崇左、大新、天等、宁明、龙州13个县和凭祥市。
1983年10月,邕宁、武鸣两县划归南宁市管辖。南宁地区辖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扶绥、崇左、大新、天等、宁明、龙州11个县和凭祥市。
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宁地区和崇左县,设立地级崇左市,原崇左县改称江州区。
2003年1月2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撤销南宁地区,设立地级崇左市并调整南宁市行政区域,将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县划归南宁市管辖,崇左县改称江州区,地级崇左市管辖扶绥、大新、天等、龙州、宁明县和江州区,代管县级凭祥市。8月6日,地级崇左市正式挂牌成立。
参考资料:崇左市人民政府网-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网络-崇左市
⑹ 六景工业区有什么厂
多数是造纸厂,最大的是劲达兴和永凯,其它的是小厂,有7-8家那么多.其它专业的工厂也有很多,不仿自己亲自去看看.
⑺ 广西崇左有多少个县和区
截至2019年8月21日,崇左市辖江州区1个市辖区:江州区,5个县:扶绥县、大新县、龙州县、宁明县、天等县。
1、江州区
江州区,崇左市辖下区,位于广西西南部,居左江中上游,水陆交通便利,水路经南宁可直航广州、港澳,是桂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江州区是崇左市唯一的城区,是崇左这座广西最年轻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2、扶绥县
扶绥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介于东经107°31′~108°06′、 北纬22°17′~22°57′之间,南北最大纵距7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5公里。总面积2836平方公里。
3、大新县
大新县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45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大新是土司统治时间较长、制度比较完整的地区。2019年1月25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19年4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大新县脱贫摘帽。
4、宁明县
宁明县地处桂西南边陲,与越南谅山省禄平县、高禄县、亭立县和广宁省平辽县接壤,县域面积3705平方公里,辖7镇6乡3家华侨农场162个行政村(社区)1086个自然屯,聚居有壮、汉、瑶等多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82.9%。
5、天等县
天等县地处桂西南,属广西崇左市。东接隆安、平果县,南部大新县,西接靖西县,西北靠德保县,北界田东县。1952年由镇向县、龙茗县合并为镇都县,1957年改天等县,县城天等镇直线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25公里,西南部县界距中越边境最近处9公里。 天等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3公里。天等县辖6个镇、7个乡。
6、龙州县
龙州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辖县,位于广西西南部,距南宁市200千米,东邻崇左市江州区,南接宁明县、凭祥市,东北面与大新县相连,西北与越南接壤,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总面积2317.8平方千米,辖5镇7乡。
⑻ 广西崇左市管辖那几个县和区,分别是那些镇、乡、村啊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崇左市辖江州区和扶绥县、大新县、龙州县、宁明县、天等县5个县,代管凭祥市。崇左市人民政府驻江州区江州镇石林大道。 崇左市现有37个镇,42个乡,73个居委会(社区),762个村委会。其中江州区9个乡镇,98个村委会,16个居委会(社区);扶绥县11个乡镇,119个村委会,13个居委会(社区);大新 县15个乡镇,129个村委会,17个居委会(社区);天等县14个乡镇,119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社区);龙州县12个乡镇,117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社区);宁明县14个乡镇,147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社区);凭祥市4个乡镇,33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社区)。
⑼ 崇左市有多少个水利发电厂
崇左市的水电行业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第一个发展时期是在七十年代初期,在自治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兴建了大新县那岸水电站、龙州县鸭水滩水电站、天等县稔底水电站、宁明县鸠鸪水电站等崇左市第一批骨干水电站,有力促进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第二个发展时期是在“七五”至“九五”时期,经国务院批准,大新县、龙州县、江州区、宁明县、天等县等被列为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大新县的硕龙水电站、宁明县的派连水电站、江州区的农本水电站等均属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的重要项目。第三个发展时期是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开发崇左市的水力资源,如中外合作开发的左江水电站,合资开发的先锋水电站,独资开发的山秀水电站,以及独资合资开发的黑水河、明江、平而河的骨干水电站。这一时期是崇左市水电行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崇左市的水电站工程开工建设达11座,装机容量22.29万千瓦,概算投资17.336亿元。
⑽ 凭祥的经济建设
凭祥地处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个板块的交汇区,是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轴两翼”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凭祥与越南接壤,辖区内有凭祥(铁路口岸)和友谊关(公路口岸)2个国家一类口岸、平而关(水路口岸)1个国家二类口岸,弄尧(含浦寨)、凭祥(叫隘)、平而、油隘4个边民互市点,是广西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边境口岸城市。
浦寨边境贸易管理区是中越边境线上最大的边贸点之一,浦寨已形成中越边境最大的红木家具、工艺品专业市场和水果交易市场,也是中国有名的边贸城。
2005年,凭祥市地区生产总值11.34亿元;对外贸易成交额60.84亿元;财政收入1.60亿元。
2007年,凭祥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88亿元,同比增长29.9%;财政收入3.0041亿元,同比增长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73亿元,同比增长9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6亿元,同比增长19.4%。
2010年凭祥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3亿元,比2005年增加13.96亿元,翻1.15番,年均增长17.1%;财政收入完成5.08亿元,比2005年增加3.4亿元,翻1.67番,年均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2亿元,比2005年增加29.52亿元,翻2.63番,年均增长44.1%;外贸进出口成交额264.5亿元,比2005年增加203.7亿元,翻2.1番,年均增长3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4亿元,比2005年增加6.11亿元,翻1.22番,年均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92元,比2005年增加10202元,翻1.27番,年均增长19.3%;农民人均纯收入4281元,比2005年增加2147元,翻1番,年均增长14.9%。
2012年凭祥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37亿元,同比增长15.2%,高出年初制定目标2.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7.39亿元,同比增长18.98%,高出年初制定目标0.98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亿元,同比增长41.6%,超出年初制定目标6.4亿元;外贸口岸进出口总额435.67亿元,同比增长27.8%,高出年初制定目标7.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2亿元,同比增长16.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82元,同比增长11.91%;农民人均纯收入6280元,同比增长18.38%,高出年初制定目标5.98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等三项指标增速在崇左各县(市、区)排名第一。
2012年,凭祥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其中:第一产业4.37亿元,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11.47亿元,同比增长24.1%;第三产业20.53亿元,同比增长13.3%;三产比例为12.0:31.5:56.5。 手工业 解放前,凭祥无现代机器工业,手工业多为家庭副业性质。民国34年(1945年)国民党政府调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的有木工105人,泥水匠103人,石匠4人,其他142人。民国35年,工业有车缝10间,首饰加工1间。木器1间,铁器8间,砖瓦1间。
1952年调查,有个体手工业50户,234人。1956年2月,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铁器、车缝、木器、被服、修理、砖瓦、豆腐等7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参加合作社的有69户,223人。全年产值17.2万元,完成年度计划97.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5.57%。1971年手工业合作社,归街道“革委会”领导。当年产值29.1万元,比1967年的41.8万元下降30.4%。1973年从街道分出,归市手工业局领导(后改为二轻局),产值达54.3万元,占全市工业产值10.8%。1980年增到193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长12.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8.2%。
1981年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竞争力不强,生产逐年滑坡。至1985年,手工业企业有被服厂、综合修理厂、木器厂、五金厂、砖瓦厂、塑料厂、食品加工厂7家,职工289人,年产值63万元,比1980年下降67.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8.5%。 国企 1953年成立的大米加工厂是凭祥市国营工业的萌芽。1955年建酒厂,1956年建酱料厂。
1958年大办工业,先后兴建建筑材料厂、那行水电厂、化工厂、农机厂、钢铁厂、芳香厂、煤矿、铁矿、皮革厂、面条加工厂等10家企业。年工业产值30.84万元。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以及未进行可行性论证便仓促上马,1959年芳香厂、钢铁厂、煤矿、铁矿场等相继下马或转产,经济损失达70多万元。
1960年,大青山林场划归凭祥市统计产值,当年工业产值33.11万元。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调整产业结构,化工厂、建材厂下马。“大跃进”建设的10个工业企业只剩下农机厂、那行水电厂、面条加工厂、皮革厂等4个企业了。后来吸取“大跃进”的教训,办厂先派人到外地对口学习或到学校学习管理和技术知识。1964年增建的印刷厂,1965年增建的旧火电厂,1967年增建的自来水厂都比较稳妥。以后虽然有下马的现象。如1963年皮革厂、1965年铁锅厂下马,但已经是个别的了。1968年后因“文化大革命”影响,工业产值连年下降,1970年比1967年下降42.6%。
70年代上马民矿站、新火电厂、供电所、磷肥厂、木材加工厂、铁矿、制药厂、凉果厂等9个厂。1971年至1978年,产值连年增长,1978年比1970年增加262.57万元。但在此期间上马的制药厂、磷肥厂、铁矿相继下马。
1979年后,忙于自卫反击战支前,没有新项目,产值与前几年基本持平。1981年夏石公社从宁明县划归凭祥市,1983年筹建夏石糖厂,1985年国营工业占工业总产值89.%。
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5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2亿元,同比增长94.3%;实现工业增加值1.27亿元,同比增长42.5%;实现销售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61.25%。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14.0:17.9:68.1,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16.39%。工业企业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其中制糖企业2005/2006榨季产糖1.88万吨,比上个榨季增加8000吨,同比增长74.1%;实现产值8330万元,同比增长92.3%;实现税利1925万元,同比增长100%。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丰浩酒精厂、三弘松香厂、中医堂药业等一批生产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2007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6.90亿元,同比增长68.7%。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09亿元,同比增长47.9%。企业规模逐步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6年的8家增加到14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17亿元,同比增长98.2%。
2010年凭祥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16亿元,比2005年的2.51亿元翻1.86番,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15.1%。
2012年凭祥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5.36亿元,同比增长3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8亿元,同比增长34.1%。 凭祥地处边陲,战事不断,加上受到土司的长期压迫和剥削,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粮食生产徘徊不前。民国34年(1945年),全县粮食总产仅331.15万公斤。至1949年,农业(种植业)产值只有44.74万元,占农、林、牧、副、渔(以下简称五业)总产值的63.33%。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连年增产,1955年同1951年比,粮食增产30%,产值增加14.46万元。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变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当年农业产值64.37万元,比1955年增加4.7万元,占当年五业总产值69.1%,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54%。
1957年至1978年的22年中,尽管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和推广科学种田等,但因受“左”的影响,1958年“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三年困难。同1957年比,1961年农业产值下降34%,粮食下降11%。1966年后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农业学大寨”运动,搞政治工分,日粮自报公议,把社员正当的家庭副业当作资本主义来批,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增长幅度不大。1978年农业产值为170.7万元,比1956年增加106.33万元,平均每年仅增4.83万元,占当年五业产值69%,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19.2%。农民农业收入仅比1956年增加6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1981年农业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力获得解放。同年,夏石公社从宁明县划归凭祥市,农业比重大幅度上升,农业产值占当年工农业产值62.8%。1982年,全市粮食总产达2106.50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3年后,调整农业结构,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但农业产值仍起伏增长。1985年产值为712.19万元,比1981年增长34.1%,占当年五业总产值51.9%。五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65%。农民收入比1978年增加57元1比1981年增加10%。但凭祥仍属全区48个贫困县(市)之一,全市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5%。农业发展缓慢除了一般因素外,主要原因是受战争的影响。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到自卫还击战,全市人民一直处于紧张的战争、战备和支前状态,肩负着繁重的支前任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付出了很大代价。仅自卫还击战期间,全市投入支前的干部、群众就达4万多人次;遭受损坏水坝、水电站48处,毁坏丢荒田地2267亩,被炸死耕牛79头,毁坏房屋数以千间计,在边境一线的12个行政村,99个自然屯,19786人被迫后迁。
2006年凭祥市粮食种植面积3584公顷,比上年减少1307公顷;甘蔗种植面积3340公顷,增加1222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898公顷,减少5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94公顷,减少3公顷;豆类种植面积162公顷,减少39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6899吨,比上年减产27.2%;甘蔗产量208349吨,增产55.1%;蔬菜产量1898吨,减产1.4%;果园水果产量6645吨,增长21.7%,其中荔枝产量362吨,增长9.7%;龙眼产量710吨,增长9.2%;香蕉产量441吨,减产14.9%;柑桔产量656吨,增长30.4%;油料产量254吨,增产2.8%。肉猪出栏50800头,增长5.0%;肉牛出栏7219头,增长4.3%;肉羊出栏12910只,增长7.0%;家禽出栏146.08万只,增长5.6%。全年肉类总产量6777吨,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3810吨,增长5.0%;牛肉产量721吨,增长4.2%;羊肉产量194吨,增长7.2%;禽肉产量2045吨,增长5.6%。水产品产量2965吨,增长13.2%。全年木材采伐量72326立方米,增长9.5%,松脂产量3468吨,增长12.1%。
2010年凭祥市经济作物面积由2005年的5.26万亩增调到12.86万亩。 1992年国务院批准凭祥市为沿边对外开放城市后,国民经济连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2005年,凭祥市对外贸易成交额60.84亿元,其中边境贸易成交额32.50亿元。
2006年凭祥市对外贸易成交额79.29亿元,增长30.3%,其中边贸成交额40.11亿元,同比增长23.4%。口岸出入境人数29.82万人(次),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153.56万吨,继续保持广西第三大口岸和第一大陆路口岸的地位。
2007年,对外贸易成交总额达到125.93亿元,同比增长58.82%,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区县(市、区)第一。凭祥企业边境小额贸易出口总额达57.12亿元,同比增长84%,占全区的70%,位居全区第一。属地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83亿美元,同比增长59.43%,位居全区县(市、区)第一。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达213万吨,同比增长38.9%,其中:友谊关口岸车辆进出3.02万辆,货物进出口29.57万吨;凭祥(铁路)口岸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达到125.85万吨,同比增长185.96%,是1996年中越铁路联运恢复以来货物运输量最多的一年。口岸出入境总人数达61.73万人次,同比增长94.18%。
2010年,凭祥市外贸进出口成交额达832.4亿元,外贸进出口成交额由2005年的60.8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64.5亿元,年均增长34.2%,其中口岸边境贸易进出口成交额由32.5亿元提高到200.1亿元,年均增长43.84%,属地企业进出口成交额由3.6亿美元提高到32.2亿美元,年均增长54.99%。
2012年,凭祥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35.7亿元,同比增长27.8%,对外贸易八项主要指标继续稳居全区第一,连续六年实现红木家具进口总额中国第一、连续四年实现对东盟水果进出口总额中国第一。弄怀、浦寨正被打造成为中国—东盟水果、红木半成品、农产品、日用品等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