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核工业创建多少年

核工业创建多少年

发布时间:2022-05-14 23:31:38

Ⅰ 中国核武器研究史

http://tieba..com/f?kz=198823611
中国从一九六四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现在,核武器的研制与发展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相继研制成功中程、中远程、洲际、潜地导弹,与其配套的核弹头也先后定型生产并装备部队。到八十年代中期基本完成了第一代核武器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陆基导弹、潜射导弹和轰炸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奠定了中国核大国的物质基础。但是,中国第一代核武器在总体上规模相对较小,大约只有三百三十多个核弹头,而且技术陈旧,实际的威慑能力有限。

一、中国的陆基弹道导弹
中国第一代战略核力量以陆基弹道导弹为主,主要由东风二、 三、四和五共四个型号的地地战略弹道导弹组成。这些陆基导弹基本都是用六十和七十年代技术制造的,每枚导弹只能装载一个弹头,命中精度也较差。此外,所有四型导弹都使用液体推进剂,不仅体积大,难于机动,不便贮存,而且发射时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

东风二型导弹:单级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中近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一九六零年开始研制,一九六四年试验成功,最大射程一千二百公里;该型导弹可携带两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一枚,现已退役,但估计目前仍保留近三十枚。

东风三型导弹:单级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中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一九六五年开始研制,一九六七年试验成功,最大射程在三千公里;一九八五年又进行增程改型试验,最大射程提高到四千五百公里左右;该型导弹由陆地机动射,至今大约共部署了七十多枚。

东风四型导弹: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中远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一九六四年开始研制,一九七零年试验成功,一九七六年又进行了增程试验,最大射程提高到近八千公里;该型导弹固定在地下导弹发射井发射,携带三百万吨级当量的弹头一枚,相信至今已部署了二十枚左右。

东风五型导弹: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洲际地地战略弹道导弹。一九六五年开始研制,一九七零年首次科研飞行试验成功,一九八零年实弹飞行试验成功,最大射程可达一万两千公里;该型导弹也固定在地下导弹发射井中发射,可携带五百万吨级当量的弹头一枚,目前部署了约十枚。
二、潜射弹道导弹

中共在一九五八年决定研制核潜艇,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三十年,直到八十年代导弹核潜艇和潜射导弹才相继研制成功,建成了水下战略核力量。

夏级导弹核潜艇:中国于一九六五年正式开始研制核潜艇工程,考虑到自己的技术力量薄弱,经验不足,中国决定核潜艇制造计划分两步走, 第一步先研制鱼雷核潜艇,第二步再研制导弹核潜艇。一九六八年第一艘鱼雷核潜艇开工建造,一九七一年下水,一九七四年交付中国海军使用,西方称其为汉级核潜艇。导弹核潜艇则从一九七零年开始研制,一九八一年下水,一九八三年加入中国海军战斗序列,西方称其为夏级导弹核潜艇。该导弹核潜艇排水量为八千吨,一百二十米长,航速二十二节左右,最深潜水可达三百米。该潜艇有十二个导弹发射筒,装有十二枚巨浪一潜射弹道导弹。到一九九零年,中国已建成两艘夏级核潜艇,还有三艘在建造中。 据估计整个夏级核潜艇的建造计划将在四到六艘之间,以维持经常有两艘到三艘进行战备巡逻。

巨浪一型导弹: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中程潜地战略弹道导弹。一九六七年正式开始研制,一九八二年在常规动力导弹潜艇发射试验成功,但一九八五年第一次在夏级核潜艇上发射试验时失败,三年后的一九八八年第二次试验终获成功; 该型导弹与中共其它的战略导弹不同,使用的是固体推进剂,载有二百万吨级当量的弹头一个;该型导弹的最大弱点是射程仅有三千公里,必须迫近敌方海岸才能进行攻击,因此很容易受对方的反潜力量的牵制。巨浪一型潜射导弹现已生产了近五十枚。
三、中国的空中核武力

中国的第三支核力量是由轰六型轰炸机和强五型强击机所携带的核炸弹所组成。据估计中国现有近一百五十枚供飞机投放的核弹。轰六和强五都是以五、六十年代的技术研制出的飞机,对付现代空防的能力不足。而且这两种飞机也没有装备带核弹头的远程巡航导弹,因此能发挥的实际核作战能力有限。

轰六型轰炸机:中国仿制苏式图十六轰炸机生产的亚音速中型轰炸机。一九五九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两架图十六轰炸机的样机和全套技术资料,一九六三年中国开始仿制图十六轰炸机,经过五年在一九六八年生产出轰六型轰炸机。该型飞机最高时速一千公里,最多可载弹九吨,作战半径近三千公里,能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和俄国的远东与中亚地区。该机稍经改装可投放核弹,中国首次原子弹和氢弹的空爆试验都是由该型飞机进行的。中国现有一百二十多架轰六型飞机在服役。
中国的第二代战略核武器

近年来中国加紧进行核试验,从各方面的分析看,八十年代初中期,中国根据小型、机动、突防、安全、可靠的原则, 开始了第二代战略核武器发展的预先研究和理论设计。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检验了设计原理的正确性,突破了如多弹头分导等重大关键性技术,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第二代核武器的发展已进入最后的阶段。中国目前发展的第二代战略核武器,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采用多弹头分导技术,每枚导弹将至少可携带三枚核弹头,多者达六到十枚,每个弹头均可攻击独立的目标,准确度也会大幅度提高;

第二,绝大多数导弹将用固体推进剂代替液体推进剂,从而使整个导弹体积变小,发射反应时间缩短,并且易于保存和机动运输;

第三,提高导弹射程,陆上机动导弹和潜射导弹将达八千公里左右,地下井固定发射导弹将达一万五千公里: 第四,加速研制射程超过两千公里的装有核弹头的空地巡航导弹,以延长了空中核打击力量,并避免面对突破敌方空防的危险。

Ⅱ 哪一年中国开始核计划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迫不得已作出的决定。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包括核武器的威胁。严酷的现实使中国最高决策者意识到,中国要生存、要发展,也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铸造自己的利剑和盾牌。1955年1月,中国政府决定创建中国自己的核工业、研制核武器,在国家制定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远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科学规划)中,确定了12项发展重点,原子能技术被列为首位;1958年,负责核武器研制的二机部九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在北京成立,拉开了核武器研制的序幕。经过40多年的努力,今天,我国已拥有了一支精干有效的自卫核威慑力量。

Ⅲ 中国共产党为原子能事业的创建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摘要 您好

Ⅳ 我想了解一下核工业方面的知识

国内核工业发展概况
一、简介

核工业是从事核燃料研究、生产、加工,核能开发、利用,核武器研制、生产的工业。是军民结合型工业。主要产品有:核原料、核燃料、核动力装置、核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核电力和放射性同位素等。核工业在国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核武器比常规武器有更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能在战争中起到一般武器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且造成放射性污染,对生态环境有长期、严重的后果。所以,核武器已成为某些国家现代军事战略的基础。同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核工业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科发展

核工业是一门学科门类多、开拓领域广、技术密集程度高的综合性新兴工业。它涉及到地质勘探、采矿、冶金、化工、电力、机械制造、建筑、电机和精密仪表等工业部门和物理、化学、电子学、半导体、计算技术、自动控制、材料学、传热学、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一个国家的核工业发展水平,能集中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整个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

1896年天然放射性的发现,揭开了现代科学技术崭新的一页。20世纪中叶以来,核科学技术和核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实现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从军事利用到和平利用的重大转变。核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它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应用广泛,效益明显,是当代技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核工业概况

(1)发展历史

我国的核工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1954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综合找矿中,在广西发现了铀矿资源。毛泽东在听取地质部门汇报后指出,我们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能。

1955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国家建设委员会设立建筑技术局,负责原苏联援助的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筹建工作。

1956年11月16日,国家建立了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1982年改为核工业部) ,在苏联援助下建设核工业。1958年,我国第一座重水型实验用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并投入运行。

1960年,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翌年撤走在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专家,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然而,我国核科技研究和核工业建设并未就此止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继续发展。1962年11月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直接领导研制生产原子弹的工作。

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

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潜艇试航成功,表明中国的核工业已有较快的发展,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核工业体系。70年代末,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核工业由主要为军用服务,转向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主要从事核能、核技术的和平利用,民用产品的开发。

1983年6月,在浙江海盐县秦山,开始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功率为30万千瓦的秦山核电站的建设;

1984年4月,引进技术设备,在广东深圳开始建设大亚湾核电站。

1988年4月,核工业部撤销,其政府职能划入新建的能源部;同时组建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负责对核工业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

90年代以来,核工业继续贯彻“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搞活经济”的方针,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2)未来趋势

中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70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约为2000万千瓦,2020年约为4000万千瓦。到2050年,根据不同部门的估算,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方案:高方案为3.6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0%),中方案为2.4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0%),低方案为1.2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0%)。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在制定中国核电发展民用工业规划,准备到2020年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预计为9亿千瓦时,核电的比重将占电力总容量的4%,即是中国核电在2020年时将为3600-4000万千瓦。也就是说,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40座相当于大亚湾那样的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

从核电发展总趋势来看,中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路线早已明确并正在执行,当前发展压水堆,中期发展快中子堆,远期发展聚变堆。具体地说就是,近期发展热中子反应堆核电站;为了充分利用铀资源,采用铀钚循环的技术路线,中期发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远期发展聚变堆核电站,从而基本上“永远”解决能源需求的矛盾。

Ⅳ 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

指的是: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在2005年1月15日庆祝核工业创建50周年时首次提出的24字核工业精神。

核工业

核工业是从事核燃料研究、生产、加工,核能开发、利用,核武器研制、生产的工业,也是军民结合型工业。

核工业的主要产品有:核原料、核燃料、核动力装置、核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核电力、应用核技术等。

核工业是核能开发、利用的综合性新兴工业部门。包括放射性地质勘探、铀矿开采、水法冶金、铀精制、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等。

Ⅵ 中国核电的发展历史

1、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1993年

1974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七个具备独立设计、建造核电站能力的国家,自主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让中国从此用上了核电。但我国核电技术储备不够,能力不足,需要借助国外先进成熟的核电技术,因此在1993和1994年,我国和法国合作,引进了两套核电机组,并建立大亚湾核电站。

2、适度发展阶段1994年~2005年

虽然核电属于洁净能源,但是由于技术不稳定,同时国际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等核电事故,因此我国对于核电发展持谨慎态度,加上当时我国电力供应相对充足,对核电的需求迫切度不高,因此国家将核电定位为补充能源,核电站发展处于适度发展阶段。

3、积极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开始感受压力,同时处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清洁能源的比例开始逐渐加大,核电地位上升。20016年我国发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明确指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确立了核电在我国经济与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自此,我国核电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6)核工业创建多少年扩展阅读:

在核能发电占比方面,核电是众多国家的重要电力来源,其中核能发电占比最高的国家是法国(75%),其他发达国家比如美国(19%)、俄罗斯(18%)、韩国(30%)、瑞典(38%)等核能发电比例都很高。

2016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3.56%,核电发电比重排在世界有核国家的末尾,明显低于世界10.8%的平均值。尽管中国核电整体规模并不算小,但相对于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巨大的用电需求,中国核电所做出的贡献仍然是非常小的。因此,中国核电的上升空间是非常大的。

Ⅶ 我国核工业哪一年开始建立的

2015年1月15日 - 新华网北京1月15日电 在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那2015减去 60等于1995,答案是 1995年建立

Ⅷ 我国核工业是哪一年开始建立的

我国核工业自1959年开始起步,当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同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撤走专家,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这一任务。中国首次试验的原子弹取"596"为代号,就是以此激励全国军民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经过两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半年之后,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百万吨级的氢弹空投试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任务。

Ⅸ 邓稼先制造原子弹用了几年

中国原子弹的从立项到爆炸算是6年时间,实际研发时间只有5年不到。

1958年,毛泽东正式表态:“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中国的核工业正式上马了。原子弹正式开始确定研制了。

我国的原子弹正式起步研制是1959年下半年。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2时59分40秒,历史性的时刻到了,主控制站技术人员按下决定历史的电钮,10秒钟后,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成功了,我们向全世界说成功了。

(9)核工业创建多少年扩展阅读:

1957年,中国与苏联经过多次谈判协商,10月份,两国正式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该协定明文规定,为援助中国制造原子弹,苏联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并派专家来中国帮助研制。

1959年初来了一位苏联专家,但是他对原子弹的技术问题只字不提,怎么问他都不说,就是重复一句话“你们都去工厂实习”。他口袋里装了一本资料,上班拿出来看看,下班装着就走,从不让中国人接触。

1960年7月16日,赫鲁晓夫完全翻脸不认账了,决定撤走在华全部专家。8月23日,在核工业部系统工作的200多名苏联专家全部撤回国,并把重要的图纸资料全部带走,原来应该供应的设备也不供应了。中央果断决定,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

邓稼先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阅读全文

与核工业创建多少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新款q3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520
平顶山到苏州坐汽车要多久 浏览:925
汽车人声多少赫兹 浏览:159
汽车长期不开电瓶能坚持多久 浏览:868
宝马哈曼卡顿听轻音乐怎么调 浏览:555
河北工业氯化铵要多少钱 浏览:99
哪里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浏览:177
汽车吊折价如何算 浏览:639
宝马之悦怎么样值得购买吗 浏览:194
文县汽车站到全国哪里发车 浏览:368
新型工业园区能享受什么政策 浏览:979
吉利的汽车怎么样质量怎么样 浏览:618
张之洞主张什么工业 浏览:525
宝马528过户多少钱 浏览:720
宝马启停电瓶电压是多少 浏览:777
奥迪q7mini如何注册 浏览:565
宝马7什么颜色最好看 浏览:618
日本德国汽车哪个好 浏览:453
历下区董家镇工业园都有哪些企业 浏览:478
下雨天汽车内饰如何清洗 浏览: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