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中江工业有多少

中江工业有多少

发布时间:2022-05-14 16:01:10

㈠ 德阳有哪些大工厂

2011年度德阳市重点工业企业及成长型中小企业名单
一、市重点龙头企业(20户)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四川省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什邡分厂
益海(广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四川龙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得阳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
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电气集团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四川广汉三星铝业有限公司
四川蓝剑饮品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蓥峰实业有限公司
四川森普管材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宏华友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四川德阳联益石油天燃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二、重点骨干企业(40户)
1、旌阳区(5户)
四川德阳新场气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美丰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元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德阳市旌东电缆厂
德阳东佳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2、广汉市(10户)
四川广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广汉市顺发有限责任公司
广汉川油井控装备有限公司
四川华仪电器有限公司
四川广汉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
广汉金达隧道机械有限公司
四川源基制药有限公司
四川米老头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四川汉舟电气有限公司
广汉正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3、什邡市(5户)
四川利森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雪花啤酒(德阳)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金河磷矿
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4、绵竹(7户)
四川省绵竹澳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绵竹鑫坤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绵竹川润化工有限公司
德阳市东汽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
四川绵竹市盘龙矿物质有限责任公司
绵竹红运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5、中江县(3户)
四川雄健实业有限公司
德阳市众品食业有限公司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6、罗江县(2户)
罗江利森水泥有限公司
四川省玻纤集团有限公司
7、市经济技术开发区(8户)
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德阳立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德阳万力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东方阿海珐核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德钢实业有限公司
四川英杰电气有限公司
四川蓝星机械有限公司
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三、重点优势企业(40户)
1、旌阳区(5户)
德阳市德清锻业制造有限公司
四川省德阳市中瑞实业有限公司
德阳金力机械有限公司
德阳宏源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德阳钰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广汉市(11户)
四川华旗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航空液压机械厂
圣戈班(广汉)陶粒有限公司
四川省广汉市宏南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广汉华威铝业有限公司
四川民盛特钢锻造有限公司
四川新升塑胶实业有限公司
四川华侨凤凰纸业有限公司
四川科力特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德阳市力协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泰华堂制药有限公司
3、什邡市(3户)
四川威德福石化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什邡市明日宇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4、绵竹市(6户)
四川金瑞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绵竹金盛源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绵竹桂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绵竹金泉钢材有限公司
四川省绵竹兴远特种化工有限公司
德阳新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5、中江县(7户)
四川省中江县金辉纺织有限公司
四川万凤粮油有限公司
中江涌德电子有限公司
四川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德阳市恒达灯具制造有限公司
四川省百味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佛兰印务有限公司
6、罗江县(4户)
四川德阳金八角水泥有限公司
四川德阳振云塑胶有限公司
德阳伯康机械有限公司
四川天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7、市经济技术开发区(4户)
德阳万达重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维达纸业(四川)有限公司
四川美丰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四、成长型中小企业(120户)
1、旌阳区(27户)
德阳市宏霸饲料有限公司
德阳市祥松革业制品有限公司
德阳玉龙机械有限公司
四川爱通电子线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德阳市天河建材有限公司
德阳市东联机械成套设备厂
德阳明诚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德阳市立生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德阳市顺昌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德阳市建发商品砼有限公司
德阳市天吉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德阳市汉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德阳市宏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圣德钢缆有限公司
德阳惠源电子有限公司
德阳市华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省德阳市阳安工业泵厂
德阳市旌阳区扬嘉齿轮厂
德阳嘉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德阳银兴工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德阳市秦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德阳丰源复合化肥厂
德阳市秦南铸锻钢制造有限公司
德阳市旌阳区天元亭江机械厂
德阳市双全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四川德阳锦盛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2、广汉市(21户)
广汉科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新川航空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广汉市锦程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广汉石油机械化工总厂
四川广汉三兴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通园制药有限公司
广汉亚浦耳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四川双益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德力铁道有限公司
广汉市景泰源纺织有限公司
四川百世旺家门窗有限公司
广汉华夏铁路配件有限公司
广汉东兴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四川精控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四川东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四川艾迪钢结构有限公司
四川东方轴承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路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金药师制药有限公司
四川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四川省广汉市包装装潢有限责任公司
3、什邡市(17户)
什邡市金川化工有限公司
什邡市龙腾植物原料有限责任公司
什邡市同佳机械有限公司
什邡市今日纸业有限公司
四川新日钢有限公司
什邡宏华石油设备制造公司
什邡玉鑫药业有限公司
什邡桂湖水泥有限公司
什邡金达化工有限公司
什邡鸿升化工有限公司
什邡添彩印务有限公司
什邡玉龙建材有限公司
什邡金地亚美化工有限公司
什邡莹华山纯天然食品有限公司
什邡泡菜厂
什邡市华鑫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什邡灵江化工有限公司
4、绵竹市(17户)
四川安费尔高分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绵竹仟森纸业有限公司
四川省东圣酒业有限公司
绵竹市楚峰羽绒有限公司
绵竹三溪香茗茶业有限公司
绵竹三佳饲料有限公司
绵竹市汉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绵竹市天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绵竹市汉兴宏萍有限公司
绵竹博韬机械制造公司
绵竹毕升印刷有限公司
绵竹丰源机电有限公司
绵竹恒丰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绵竹金正兴酒业有限公司
绵竹无机盐化工有限公司
四川省绵春贡酒业有限公司
绵竹市雄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5、中江县(7户)
四川新凯纺织发展有限公司
中江县南华镇颜氏粮油制品厂
中江县三鑫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德阳市年丰食品有限公司
四川锐腾电子有限公司
四川兴铜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德阳耀发铸锻有限公司
6、罗江县(10户)
四川艾华电子有限公司
四川振强模锻有限公司
四川嘉家香粮油有限公司
德阳市川塔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同辉钢结构有限公司
四川朗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德阳致达电子有限公司
德阳成业电子有限公司
德阳宏川机械有限公司
四川泰裕机电有限公司
7、经开区(21户)
德阳市利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德阳市中恒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四川威卡自控仪表有限公司
德阳市益友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德阳汇川科技有限公司
德阳市新泰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四川德阳德仪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德阳海普制盖有限公司
四川实维塑胶门窗型材有限公司
金星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德阳久重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德阳市德东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德阳思远重工有限公司
德阳迪泰机械有限公司
德阳东方卓越电工设备有限公司
德阳应和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德阳东钢钢绳有限公司
四川德阳泰豪科技有限公司
德阳市新德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四川耐特阀门有限公司
德阳南邡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2011年2月25日

㈡ 四川中江县与南部县经济发展的区别

中江是农业大县,但是近几年工业发展快,而且比南部更靠近成都。境内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个人觉得是比较有潜力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㈢ 中江所有电子厂的名称、工资待遇!急需

哪个说的不要男孩子哦

㈣ 中江的经济发展

2009年,面对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县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县、农业固县、三产活县、开放兴县”的总体取向和“一个中心、两条轴线”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在灾后重建中推进了经济社会的跨越与提升,迈出了建设四川丘区强县的坚实一步。 省批复我县灾后重建项目1329个,总投资179.6亿元。我们按照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坚持民生优先、发展为重的原则,精心组织,全力推进。
健全机制,有序重建。健全组织领导、项目管理、督查督办机制,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强化考核。通过建立“三帐两图两表”管理模式,实现了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编制基础项目1.3万余个,建立了覆盖县域的项目库。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编制乡镇集镇建设规划,用科学规划引领灾后重建。采取统分结合、分层负责,试点示范、梯次推进方式实施重建项目。突出抓好项目统筹、资源整合,提高了项目、资金效益。
主动服务,高效重建。狠抓建材保障、市场监管,强化规划、选址和技术服务,在城乡住房重建中创造了干部对口联系、电子台帐管理的“中江经验”。在重建项目推进中,优化审批程序,压缩办理时间,强化环节管理,积极主动服务,加快了灾后重建步伐。
严格监管,阳光重建。制定并严格执行重建项目造价控制、资金管理、工程变更、竞争性谈判、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十余项管理制度,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全程监管,做到了“提速不越轨,加快不违规”。
至2009年底,重建项目开工1207个,开工率90.8%,其中完工899个,完工率67.6 %。城乡住房重建卓有成效,农房重建完工42044户,完工率99.9%;城镇住房重建完工1294户,完工率88%。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扎实推进,256个教育项目开工254个,其中完工182个;53个卫生项目开工49个,其中完工46个;文化、广电、政法、基层政权设施重建全面推进。产业重建深入实施,119个工业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其中完工90个。基础设施重建进展顺利,S106线中江县城至双龙段、会龙至乐至界,S101线金堂中江界至中江三台界改造工程等一批交通重建项目完工;农业、水利、农机等灾后重建项目扎实推进。防灾减灾能力、生态恢复重建等取得阶段性成效。乐山市对口援建辑庆镇的辑庆镇中学、乐山大道等援建项目全部完成。 2009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5.5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5.2亿元、58.5亿元、41.8亿元,分别增长4.5 %、23.5%、12.9%。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1.1:40.2:28.7。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增长212.5%;农民人均纯收入4937元,增加4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7元,增长14.4%。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经济指标。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优化工业区域和产业布局,打造载体,强化服务,着力加快重点优势产业发展,预计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1.8亿元,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8.3%。
重点产业和企业快速发展。食品医药、轻工纺织、电子机械三大产业预计实现总产值56.9亿元,增长36.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8亿元,增长35.8%。20家市、县重点优势企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3.2亿元,增长30.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5亿元,增长31%。新增销售收入过3亿元企业2家、过2亿元企业4家、过亿元企业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20家。恒达灯具公司“明生牌”商标被评为四川省着名商标,“明生牌”灯杆、“雄健丰田牌”面粉、“凯丰牌”水稻种被评为第九届四川名牌产品。
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工业集中区争创省级开发区取得积极进展。2009年底,集中区及乡镇特色工业小区规模以上企业107家,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71.3 %;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6.2亿元,占全县总量的76.5%,增长54.7%。县城工业集中区规模以上企业54家,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9.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8亿元,分别增长47.3%、45.3%。
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明显。积极实施技术创新项目,全县20个技术创新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狠抓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逢春制药、雄健实业创建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恒达灯具、金辉纺织等4家企业创建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规模以上企业群体壮大。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0家,比2008年底增加18家。预计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28.1亿元,增长33%,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5亿元,增长42.5%。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深入贯彻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6亿元,增长4.6%。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年粮食总产83.3万吨,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油料总产7.1万吨。建成生猪养殖小区7个、生猪养殖万头村5个,预计全年出栏生猪164.4万头,增长2.8%;出栏肉牛8.2万头,增长5.6%;出栏小家禽畜3148.3万只,增长6.6%。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食用菌3.2亿袋(平方尺)、中药材6.8万亩,荣获“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丹参基地”称号,优质蚕桑、蔬菜、经济林木等产业稳步发展。全县转移劳动力46.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8.5亿元。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壮大,新建农民专合组织20个。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2.8亿元,实施都江堰灌区节水改造、提灌站建设、标准粮田建设、新村扶贫等各类工程12669处。新建机耕道45公里,补贴购置各类农业机械5489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25%。成功创建“四川省绿化模范县”。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小集中试点取得成功。
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共落实中央各项惠农补贴1.4亿元,增长14.1%。
第三产业生机蓬勃。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焕发生机,量质提升。建成1家三星级宾馆、1家院线电影院;“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实施,新建农村商贸服务中心2个、农家店242家;“家电下乡”广泛开展,全年销售家电60925台(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全面完成。旅游、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社会消费全面上扬,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5亿元,增长19.2%。
金融运行势头良好。积极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努力为灾后重建和应对金融危机提供支持。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57亿元,比年初增长28.6%;各项贷款余额43.3亿元,比年初增长34.5%。
外贸工作实现新突破。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创汇1760万美元。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大力培植税源,强化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增长迅速、结构优化。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6亿元,增长27.8%。实现财政总支出50.6亿元,增长38.4%。加强债务管理,化解政府性债务4721万元。全面推行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规范了公务员津补贴,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用好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政策,创新机制,搞好服务,共引进项目126个,到位资金13.5亿元,增长15.4%。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加快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中心城区面貌一新。按照35平方公里、30万人口中等城市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县城总规修编。投资2亿元,完成东一环道路、西二环一期道路、北塔南北干道、伍城干道人行道改造、东一环小东河桥、城区道路改造等重点工程。污水处理厂、小东街安置房、西二环二期道路、铜山大桥等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凯北、凯西居住区建设成片推进,南塔公园、玄武公园等市民休闲场所投入使用,城市景观亮点纷呈。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聚集能力全面提升。
重点乡镇加快发展。通过政策、项目支持,扎实推进仓山、辑庆、黄鹿三个市级区域重点镇发展,城镇开发加速推进,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扩权镇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
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省级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南华镇涌泉村、通济镇河珠村建设项目全面完成,7个市、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顺利推进。仓山镇响滩村等21个村成功申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项目。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建成通乡水泥路105.2公里、通村公路257公里,农村通行条件不断改善。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大力开展“七进”活动,切实解决“五乱”问题,狠抓乡容村貌、交通沿线、重点部位集中整治,完善“五大设施”,打造示范乡镇、街道、村社、院落,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积极探索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新模式,着力构建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四、和谐中江建设成效显着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继光精神。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谐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建设取得新进展。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实施。着力提升教育质量,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2000人,中江中学成为全市唯一高考本科上线过千人的中学;加快职教发展,中江职业中专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跃居全省第三;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重视幼教事业,规范民办教育,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传统体育项目在比赛中屡获殊荣。广播剧《爱的守望》荣获四川省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纪录片《家》荣获第十届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短纪录片奖。广播电视覆盖率和覆盖质量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续修《中江县志(1986—2006)》工作进展顺利。
“八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八项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8.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2389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再就业603人,在岗培训15000人。帮助扶持1845名农村贫困人口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农村和城镇大病医疗救助3316人次,解决了6.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向12.1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资助经济困难家庭高中生8410名。城市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146元,农村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59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4159人,集中供养率4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人数7万人;参加新农合农民113.3万人,参合率89.5%。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户减灾安居工程220户、廉租住房700套全部完工,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006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平方公里,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扎实推进。
“十件为民实事”全面完成。“十件为民实事”共投入资金13.6亿元。完成中广路连接线改造,实施小街小巷整治6.5公里,安装路灯150柱,铺设和改造人行道5.8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建成乡镇场镇垃圾填埋场20个,仓山水厂、黄鹿水厂改扩建工程基本完工。资助特困群众、重度残疾人和农村五保户55328人参加新农合,组织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520例,为残疾人赠送轮椅80辆。新建校舍25.4万平方米。南塔、北塔维修工程全面竣工。妇幼保健院迁建、仓山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天网工程二期建设,新建派出所23个。26个村新村扶贫工程全面完成。
人口计生、生态环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1.5‰。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中江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和防治工作,“金土地”工程和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顺利实施。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深入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参加社会保险29.3万人,新增5.2万人。失地农民进社保工作有序推进。
稳定安全工作深入扎实。加强维稳基础工作,深化“平安中江”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强化社会面控制,社会治安形势稳定。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大下访、大接访活动和涉法涉诉积案化解活动,切实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依法及时处置涉稳、涉灾信访等突出问题。全面贯彻移民后扶各项政策,切实做好库区稳定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㈤ 中江县仓山镇有些什么工业

继光的路过,年轻人出来看看世界,别窝在家里,这对你很重要

㈥ 英雄故里德阳市中江县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十一五”对中江县来说是最为关键的5年。中江县要把握住有利时机,乘势而上,破除一个“怨”字,增强一个“进”字,发扬继光精神,敢于胜利。

中江县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实施特色农业立县,工业经济强县,第三产业活县,对外开放兴县,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促进人与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构建和谐中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江未来5年的总体目标是:复位、升位两步走,建成四川丘区经济强县。具体内涵是:第一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把中江在全省丘区县排位恢复到历史较好水平;第二步,在第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升位,建成全省丘区经济强县。到2010年,全县经济总量达到145亿元,年均递增13%以上;三次产业结构顺序由2005年的一、三、二调整为二、三、一;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20%以上,城镇职工培训率达到2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

㈦ 德阳市的主导产业是什么靠什么经济产业发展

德阳,川西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两院院士在德阳考察后一致认为,德阳代表国内甚至世界机械制造业最高水平。德阳是是四川省重点规划的百万人口大城市之一,是“成德绵”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西部鲁尔”“东方布达佩斯”“古蜀秘境 重装之都”等美誉。
德阳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联合国清洁技术与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旌湖两岸生态环境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德阳市古蜀文化的发源之地之一,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天府粮仓”之称,是典型的“天府之国”的缩影。
德阳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城市,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等一批国内一 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化学工业主要形成了四川金路、四川宏达、四川龙蟒、美丰化工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食品工业历史悠久,享誉中外,有50多种食品被评为全国、部、省优质产品,其中剑南春、蓝剑啤酒、德阳酱油、天府花生、长城雪茄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和畅销产品。医药工业能生产化学制剂、原料药、中成药、保健品等若干大类、十余种剂型,有300多种药品获得国家批准的生产文号。服装工业年生产加工能力超过4000万件(套),得福、琪达、都通企业名列全国服装“双百强”企业。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64.17亿元、销售收入484.68亿元、利税82.08亿元、利润47.73亿元,分别增长27.6%、32.93%、42.98%和67.9%,四项指标总量均居全省第二。
德阳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属都江堰自流灌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粮、棉、油、猪、蚕、菸的生产基地。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51.49亿元,同比增长5.53%;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1家,3000万元以上的25家,其中国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6家;已建成蔬菜、生猪、家禽、食用菌、药材等十大优质农副产品基地,是国家级苗畜、苗禽基地市、省级优质瘦肉型生猪出口基地市和省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形成了绿科蔬菜、火花米、旌晶食品、明阳种子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
德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有西部第一、全国第三的德阳孔庙,有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此外,三国遗踪庞统祠、中国德孝城、特级英雄黄继光纪念馆、蓥华山风景区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也极具开发价值。200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9.28亿元,增长20.84%;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43.3亿元,增长14.63%。
德阳县域经济特色突出。什邡、绵竹、广汉、旌阳分别位居全省“十强”县二、三、八、十位,中江是全国农业百强县,全市有51个乡镇进入全省200强。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德阳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跨“千亿”,民营经济比重超过60%;“一中心三片区”组团城市群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把德阳建设成为“发展最有活力、就业最充分、城乡差别最小、社会治安最好、生态环境最佳、市民文明素质最高”的西部最和谐城市。

㈧ 德阳市有哪些工业

德阳经济技术(国家级)开发区、天元开发区、什邡开发区、绵竹开发区、罗江开发区、中江开发区、广汉开发区

阅读全文

与中江工业有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新款q3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520
平顶山到苏州坐汽车要多久 浏览:925
汽车人声多少赫兹 浏览:159
汽车长期不开电瓶能坚持多久 浏览:868
宝马哈曼卡顿听轻音乐怎么调 浏览:555
河北工业氯化铵要多少钱 浏览:99
哪里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浏览:177
汽车吊折价如何算 浏览:639
宝马之悦怎么样值得购买吗 浏览:194
文县汽车站到全国哪里发车 浏览:368
新型工业园区能享受什么政策 浏览:979
吉利的汽车怎么样质量怎么样 浏览:618
张之洞主张什么工业 浏览:525
宝马528过户多少钱 浏览:720
宝马启停电瓶电压是多少 浏览:777
奥迪q7mini如何注册 浏览:565
宝马7什么颜色最好看 浏览:618
日本德国汽车哪个好 浏览:453
历下区董家镇工业园都有哪些企业 浏览:478
下雨天汽车内饰如何清洗 浏览: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