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化和生态化的关系
工业化和生态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保证生态化.
工业化和城镇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一种形式,工业化可以促进城镇化。
城镇化和生态化:城镇化的进程必须要保证生态化。
2. 申论题目是“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还是生态化”
农业现代化有工业化的成份也必须是生态化的哈。
3. 新型现代化至少有四个维度,一是新型工业化,二是生态现代化,三是政治现代化,四是人的现代化。
谁知道答案!
4. 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三阶段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可分为传统化、工业化、生态化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畜牧业的传统化阶段其特点是在村庄里庭院内进行零星养殖,是“老太太养鸡”、“老大爷养猪”、“老爷爷养牛”,这是原始的传统的落后的发展阶段,现已逐步萎缩淘汰。 第二个阶段是畜牧业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是畜牧业领域的一场革命,由于采取了优良品种,全程配合饲料,先进的设备工艺等。极大地提高了畜牧业的效率,大幅度地增加了新产品的产量。在短时间内就迅速改变了中国肉蛋奶短缺的局面,历史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规模化、工厂化畜牧业,严重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等环境,是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导致畜禽疫病、农药与抗生素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引发国际贸易壁垒摩擦,难以持续发展。工厂化畜牧业是传统工业文明的产物,已经过时落后。 第三阶段是畜牧业生态化阶段当前,影响畜牧业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诸如饲养动物的疫病问题、农药与抗生素残留问题、动物福利问题、动物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饲养动物的环境适应性与抗病力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草原超载过牧与退化沙化问题、土壤退化与水源污染问题、农牧林结合发展问题、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问题等,都属于生态系统失衡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生态化途经才能解决。 我国畜牧业正处在十字路口上,正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那么转型的方向在哪里?转型的路线图是什么?对于中国畜牧业转型的大方向,党中央已经指明,这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的健康型畜牧业;建设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型畜牧业。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化是畜牧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方向路线问题。中国特色生态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是生态化。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我国畜牧业才能走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自主创新之路;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我国畜牧业才能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我国畜牧业才能摆脱疫病药残的困扰,从根本上解决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采取健康的饲养方式,才能产出绿色有机食品,进而提升我国畜产品的附加价值,破除国际贸易绿色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力。生态畜牧业是现代生态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畜牧是大产业,生态是大概念,畜牧业生态化关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安全。生态化畜牧业对工业化畜牧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生态化”也不是将“工业化”推倒重来,而是扬长避短地提升。既是对工业化畜牧业的颠覆与革命,也是对工业化畜牧业的继承和发展。
5. 举例说明你对生态工程或产业生态化的理解
产业生态化是指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实施产业生态化要求我们在生产中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生产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产业生态思想借鉴的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体化模式,它不是考虑单一部门与一个过程的物质循环与资源利用效率,而是一种系统地解决产业活动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视角。
产业生态化的实践意义
首先能够以生态标准开发与选择技术创建企业;按照生态运行方式规范企业的生产与营销行为,规范产品的质量和生态标准。
其次,依据国民经济整体及长远目标,规划产业及各分支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内部按照生态运行方式进行生产力布局和企业组织,建立分支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在国民经济系统内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并通过产业的生态关系建立区域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与运行机制。
再次,按照生态运行方式和生态标准建立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与资源化系统,使得企业和产业系统不仅满足生态生产和生态消费的目的,而且对人类生存条件与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开采和利用的生态标准,资源利用、再生和恢复的生态机制,使其处于持久的生态平衡。
最后,将企业、产业和国民经济系统建立在生态标准的平台上,亦可持续发展为基准,经济发展为目标,科学技术为动力,法规政策为保障,组织管理为措施,推进我国产业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6. 旧四化和新四化分别指的是
旧四化:
1954年: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
1964年: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
新四化: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统筹“新四化”发展,需要平衡多方面关系。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四化同步”的新表述,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
(6)生态化和工业化哪个好扩展阅读:
“四化”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早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 的任务就提出来。
在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副总理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社会”。
从那时开始,在改革和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经过详细核算后在2012年8月15日发布:2011年,中国人均国内总产值达5432美元。已经远远超过了三十三年前设定的目标。
7. 工业化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影响该如何解决
一、影响
1、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资源包括太阳能、水、土攫等. 以水资源破坏为例.地球表团总水量达13 亿立方米,淡水只占3 % ,人类直接可利用的淡水不到总量的1%. 由于捕市大型工业的发展中无计划开采地下水及生产、生活中对地上水的大量流费, 全世界各大缄市的地下水位曾遍下降,
二、矿物资源的破坏
矿物资源也称非再生资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其它各种矿藏.地球上这些资顿的储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仅可供人类享受几个世纪。但是,由于分布不均和人类对这些矿物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及挥霍,造成了能摞危机,
有些矿物资摞已接近枯渴.能摞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矿物资摞,才能充分发挥有限资惊的最大效能,这样也可减少污染。
三、环境污染
人类与环境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人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对环撞造成的湾巢.由于工业生产的发展,煤、石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的大量使用,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通常所说的三废〉急剧增加。
目前人工合成的有帆物多达鼓百种,其中包括农商、化阻。这些物质被摞雷不断地施放到环境中,未经科学处理,日积月罩最终跑过了生态系统的自目’能力,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环境污染涉及多个方面,如大气、土穰、水、啧声、食物等
二、防治举措
1、淘汰和关闭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企业。“九五”(1996-2000年)期间,国家关闭8.4万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
2、开展循环经济实践。
一是实行清洁生产,在企业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逐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
二是在工业集中地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延长生产链条,做到废物产生量最小,实现“零排放”,并建设生态工业区,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
3、积极防范突发环境事件。2005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对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以及预警信息监控、信息发布等提出明确要求。
4、工业危险废物实行全过程管理制度。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 ,强化了工业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经营许可证等各项制度
(7)生态化和工业化哪个好扩展阅读
危害
1、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水、气、渣等有害废物,会严重地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2、工业“三废”对工业生产本身的危害也很严重,有毒的污染物质会腐蚀管道,损坏设备,影响厂房等的使用寿命;
3、环境污染,公害泛滥,直接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4、有些污染不容易发现,发现以后造成的危害已经很严重。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工业布局合理:工厂不宜过分集中,以减少一个地区内污染物的排放量。
2、区域采暖和集中供热:用设立在郊外的几个大的、具有高效率除尘设备的热电厂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以消除煤烟。
3、减少交通废气的污染:改进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汽油的燃烧质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烧。
4、改变燃料构成:实行燃煤向燃气的转化,同时加紧研究和开辟其它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氢燃料、地热资源等。
5、绿化造林:茂密的丛林能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能吸附大量飘尘。
8. 产业生态化对中国的产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
产业生态化是实现生态经济区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第一,推行清洁生产。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改变传统的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造和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变污染末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与清洁生产紧密联系起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效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以清洁生产为技术创新的导向,主要包括清洁资源能源的开发、清洁生产工艺的创新、污染治理技术的创新、废物资源化技术创新等方面。在推进清洁生产过程中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生态产业是利用生态经济原理和产业生态理论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第三产业等产业体系。在生态产业中,通过实施循环经济的3R原则,将传统经济“资源——产品——废物——末端治理”的单向式线性流动经济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闭环流动经济模式。通过产业调整,促使生产过程的废物、污染物实现资源化和排放减量化,使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达到生态整体优化。
第三,完成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为了实现传统产业向生态产业的转变,需要按照提升产业生态效率的标准对现有产业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和安排,特别是对依托江铜、新钢等大型企业的有色、钢铁、汽车、石化、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的生态化改造。通过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与布局,实现原料和产品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加大产业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鼓励创新,淘汰、改造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实施清洁生产,做好污染控制和废物资源化工作,应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自动化、数字化和非物质化水平。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坚持外延扩张和内涵提升并重,推动产品向系列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
第四,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新型工业化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走向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就是要改变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粗放经营造成的资源低效率使用及由于高污染排放造成的环境破坏等问题,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同时高效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正在兴起的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践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围绕优势产业,建成一批高科技、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的产业园区,发展园区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其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效应,树立产业生态化的先进典型企业和园区,为加快实现产业生态化提供示范和借鉴,以点带面,逐步扩大产业生态的普及面,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
9. 贵州工业强省与生态立省能兼得吗谈谈你的看法
摘要 从贵州的情况看,其生态环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境内没有平原支撑,可耕地少,多为卡斯特地貌,土壤薄,由于过多开荒种地造成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10.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相比,有什么特征
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特点 :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消极被动地顺应自然,而是积极主动、自觉的适应自然,人不是自然的奴隶,自然也不是人的奴隶,两者是兄弟朋友关系;
二是文明的新境界.生态文明是不同于传统农业文明和近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如果把农业文比作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三是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