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长期接触工业酒精会对身体有多大害处
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
一、急性中毒症状有:头疼、恶心、胃痛、疲倦、视力模糊以至失明,继而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慢性中毒反应为:眩晕、昏睡、头痛、耳鸣、视力减退、消化障碍。
二、工业酒精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因为甲醇会导致中毒,用于皮肤消毒也会有部分被皮肤吸收,中毒后严重的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
1.工业酒精中毒机理是通过身体,把甲醇氧化成甲醛,再氧化成甲酸,甲醇是无毒的,甲醛和甲酸其实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然后对人体产生伤害。
2.常见的症状是,先是产生喝醉的感觉,数小时后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视线模糊。喝甲醇过多会导致丧命的危险,失明的原因是,甲醇的代谢产物甲酸和甲醛会经过血液流动而累积在眼睛部位,破坏视觉神经细胞。
网络—工业酒精
B. 用工业酒精作为汽车的燃料可以吗注意是工业酒精噢...工业酒精好像和乙醇不一样的吧
工业酒精也是乙醇,又称变性酒精,工业酒精的纯度一般为95%和99%。主要有合成和酿造(玉米或木薯)两种方式生产,合成的一般成本很低,乙醇含量高,酿造的工业酒精一般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95%,甲醇含量低于1%。乙醇的热值为26.9,而柴油热值为43,汽油为42.5,均远高于乙醇,因此用作汽车燃料时,同样功率要增加1/3的燃料使用量,同样的续航里程油箱也要相应变大,所以虽然乙醇完全可以作为汽车燃料,但单位热值低,目前只作为10%的混合燃料,称为乙醇汽油。
C. 酒精有毒吗
酒精有毒,酒精本身是有低毒性,酒精过量就会导致酒精中毒。
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
酒精中毒是由酒精过量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酒精主要损害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抑制,严重中毒者可导致呼吸循环中枢抑制和麻痹而死亡。
中毒多为饮酒过量造成,也有将其它药物蔽毒物掺入酒内进行自杀或他杀的,偶见于医疗上误将酒精输液造成中毒。中毒表现有急性与慢性之分。
酒精的应用领域:消毒用品
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其中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
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如按摩时将少许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就能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达到降温的目的。因为用酒精擦拭皮肤,能使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酒精蒸发,吸热,使病人体表面温度降低,症状缓解。
D. 工业酒精能否代替93号汽油使用,或者与93号汽油混合使用工业酒精和企业的密度是否相等能否互溶
工业酒精能代替93号汽油使用
工业酒精主要含乙醇,通常会含部分水。
乙醇汽油与汽油相比较,每千克乙醇汽油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只相当于汽油的一半。
无水乙醇密度0.789g/cm2,93汽油0.725g/cm2。
混合是能的,无水乙醇可以任意比例和汽油互溶,然而互溶后的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对水和温度变得敏感,吸水后乙醇会和汽油发生分离,影响燃烧效果。
直接燃烧会使发动机动力有所下降。
99.9%的工业酒精属于无水乙醇,乙醇含水占乙醇体积大约5%时就会和汽油发生分离而无法互溶。
E. 长时间与工业酒精和汽油接触会对身体带来那些伤害
对人的皮肤和呼吸器官都有影响,工业酒精会使皮肤的蛋白质变性,就是会使的皮肤不好。汽油易挥发,进入呼吸道影响也不小。
F. 汽油和乙醇汽油的区别是什么
1、特点不同:乙醇汽油采用燃料乙醇作为汽油添加剂,环保、清洁、可再生。而普通车用汽油则是使用化学制剂MTBE等为原料作为汽油添加剂,对环境有较大污染,许多国家已经相继禁用MTBE等添加剂。
2、蒸发潜力不同:乙醇的蒸发潜力更大,可以说汽油的2倍,就这一大特点就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以及冷却发动机的有利因素。
3、优点不同:热值更低,相比普通汽油,乙醇汽油的热值只有61%,行驶同样的路程所需的燃料比普通燃油更多,尽管热值比汽油小很多,理论上混合气热值与汽油是很接近的,因此乙醇是可以作为汽油机燃料使用的。
4、缺点不同:容易产生气阻,如果使用乙醇汽油,在车辆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气阻,因为乙醇的沸点比普通汽油更低,只有78摄氏度左右,这就使得燃料供给量容易降低,甚至是中途就断油。
G. 苯,溶剂汽油,丙酮,酒精对人的毒性有多大
酒精:又叫乙醇,分子式为C2H5OH,俗名酒精,按用途分为工业酒精和食用酒精。
酒精是一种精神镇静剂,不是兴奋剂。适量稀释饮用可以刺激食欲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食物营养的吸收。但饮用过度会麻痹呼吸中枢,对神经系统有害,成为精神病的诱因。就血中浓度与中毒症状来讲,0.05%乙醇能麻痹抑制中枢,损伤判断力,0.1%会麻痹运动神经和知觉神经,0.2%会搅乱整个运动神经,0.4�6�50.5%会使人处于昏睡状态,0.6�6�50.7%会致人死亡。
在工业上一般把酒精看作比较无害的溶剂(只是比较无害)。吸入酒精蒸气起麻醉作用。经常受酒精蒸气熏,会刺激粘膜、(眼、喉、头、支气管)引起头痛,打冷战、困乏、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酒精反复长时间接触皮肤将为皮肤所吸收,引起中毒。 丙酮:CH3COCH3,又名二甲基甲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属于轻微中枢神经抑制剂,不会在体内积蓄,大部分丙酮会由呼吸排出,小量丙酮会由氧化成二氧化碳经由呼吸及尿中排出。丙酮在有氧及无氧状态下均会迅速生物分解,但丙酮高浓度下对微生物有毒。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中毒较为少见。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有机溶剂,一般在油漆里含有50%左右,成分中甲苯、二甲苯、醋酸丁酯、环己酮、溶剂汽油等。一般不含有苯(主要是毒性太大)。主要影响人的造血系统(苯最明显,其他的不太明显),经常用有机溶剂洗手可造成皮下脂肪脱脂,皮肤皲裂,对神经传导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报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苯酚。
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便会有致命危险。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
妇女吸入过量苯后,会导致月经不调达数月,卵巢会缩小。对胎儿发育和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尚未明了。孕期动物吸入苯后,会导致幼体的重量不足、骨骼延迟发育、骨髓损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具有致癌性。 有机溶剂,一般在油漆里含有50%左右,成分中甲苯、二甲苯、醋酸丁酯、环己酮、溶剂汽油等。一般不含有苯(主要是毒性太大)。主要影响人的造血系统(苯最明显,其他的不太明显),经常用有机溶剂洗手可造成皮下脂肪脱脂,皮肤皲裂,对神经传导也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报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苯酚。
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便会有致命危险。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
妇女吸入过量苯后,会导致月经不调达数月,卵巢会缩小。对胎儿发育和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尚未明了。孕期动物吸入苯后,会导致幼体的重量不足、骨骼延迟发育、骨髓损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具有致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