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广西柳州着名的工厂和企业有哪些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 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 东风柳州汽车 柳州特种汽车厂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锌品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花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英腾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柳州市蓝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市欧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⑵ 请问柳州市有几个机械厂在哪里
柳州是机械工业城市,机械厂非常多,列举如下:
柳州欧维姆机械公司
地址:阳和工业区阳惠路
金元机械制造公司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
柳州市超凌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振业路10号
电话:(0772)3166567
柳工机械公司
地址:柳太路1
六和方盛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柳州市鱼峰区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柳州铁路工程公司机械化分公司
地址:磨滩路7
广西水工机械厂
地址:水工路1号
威罗动力机械公司
地址:鸡喇路16号
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柳邕路273
电话:(0772)3227352
吉凯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柳太路8号
电话:(0772)3719382
永信机械配件制造公司
地址:文山路附近
裕田机械公司
地址:马厂路1号
柳州金茂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潭中西路河西工业园新和路8号
柳州富达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阳和北路阳和工业新区工业园
柳州市银翔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河西工业园柳工大道66号
柳州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和平路143
电话:(0772)3691588
桂财机械
地址:新和路附近
商业机械厂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
柳州探矿机械厂汽修分厂
地址:柳石路470号附近
柳州市商泰机械公司
地址:柳州市福兴机械厂附近
虎森机械公司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
核工机械厂
地址:基隆开发区兴业路17
柳州市润中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和平路138之9-10、12号
电话:(0772)3691969
广西柳州中叉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柳州市柳南区航鹰路2号汽配大本营3区11-22号
电话:(0772)3223232
雷姆预应力机械公司
地址: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阳旭路8号
电话:0772-3511645
柳州市精柔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阳和中路中小企业园1号厂房
电话:(0772)3713133, (0772)3713018
柳州荣辉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
柳州瑞利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
金牛机械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
柳州市银翔机械配件厂
地址:柳州市富丰饲料有限公司附近
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
地址:龙泉路3号附近
柳州市诚盛机械公司
地址:育才路附近
柳州市合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柳州市欣悦路11号
电话:(0772)3719906
六和方盛机械公司
地址:桂柳路39
方益机械设备公司
地址:文山路
柳州市中联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航生路248号
电话:(0772)3211130, 13807729247
柳州市万通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静兰路32
金诚矿山水泥制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柳州市榨糖机械配件厂
地址:白云路11号
汪洋机械公司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
⑶ 柳北区的经济概况
新中国建国前,农村的土地、山林等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大量为地主和封建宗族占有,广大农民无地、少地。据民国22年(1933)马平县政府选择雅儒村、黄村100户农民作抽样调查,统计半自耕农占50%,佃农占28%,自耕农只占22%。75%以上的土地为地主所有。地主凭借所占土地向佃农出租,普遍采用分租制,以谷物计租,对半分成或四六分成(即地主、佃农各半或主4、佃6)。年租一次定死,年中受灾不变。农民苦累一年,收获后除交田租、牛租外,所余无几,遇有天灾人祸,则靠向地主(财主)借贷,忍受重利剥削,过着贫困不堪的生活。
清道光十四年(1834),太学生陈玉作《城北看菜花》诗,描写当时柳州北郊已有人家专业种菜,而菜价低贱,“几担挑入市,难易粟一斗”。菜农的生活也很贫苦,“菜佣忙菜花,菜色常嗟有”。历时百余年,至民国24年(1935)以前,柳州近郊基本形成雅儒、连塘、湾塘3个村的蔬菜基地。雅儒村有5代人均以种菜为业的菜农,他们习惯传统种菜方法,很少改进。民国35年(1946)广西农事试验场派人到雅儒村首次用美国制造的喷雾器为菜农喷洒药物,菜农才开始懂得用器械灭除害虫。在解放前夕,雅儒等村大多数菜农的生活仍处于贫困中,“卖菜婆,咬菜脚”,就是他们的生活写照。白沙村一带多畲地,农民除在水田种稻谷外,多种糖蔗,采用土法榨糖,自产自销。民国24年(1935)柳州白糖产量为广西全省之首,白沙年产糖10余万公斤。但蔗农要交地租、开榨税和在市场上受到层层盘剥,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国币)。
民国25年(1936)12月10日,黄村、雅儒、白沙等村,首次举行村民大会,讨论各村兴革事宜,但在土地所有制未改变前,处于国民党政府统治下,贫苦农民没有经济地位,也没有政治地位,所谓“兴革”,一切仍由国民党当局决定,农民的愿望无从实现。
新中国建国后,1951年3月6日,雅儒村、黄村首先办理减租、减息,解决农民春夏度荒问题,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随后分别建立农会,为土地改革创造条件。同月10日,市人民政府派土改工作队进驻黄村,发动、领导农民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并逐渐全面铺开。至1952年,黄村、雅儒、白沙等村土改工作结束,把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从根本上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1954年9月27日至11月20日,市颁发土地证,白沙、黄村等村村民先后都领到土地、房屋所有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
1954年,农村工作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生产运动。经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个阶段,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2月7日,雅儒村成立高级蔬菜生产合作社,一时掀起办高级合作社的高潮。由于办社发展过快,一些人缺乏思想准备,认识不足,入社后感到吃亏,1957年初,一度有人闹“退社”,1月9日,雅儒村、黄村派干部参加郊区党委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开展“合作社有没有优越性”的讨论,统一思想,稳定合作社,顶住退社风。12月17日,市内首次下放干部到白沙、黄村参加劳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共同搞好农业生产。1958年,出现农业生产“大跃进”局面,2月27日,在全市召开“农业生产大跃进”会议,白沙、黄村等社、队参加,提出3年内实现粮食亩产800斤的口号。1959年7月18日,郊区划分为雅儒等5个蔬菜生产区,实行分口管理,其中两个生产区在今柳北辖区内。至1962年,黄村、雅儒、白沙3个大队28个生产队全以蔬菜生产为主,同时开展多种经营。黄村、雅儒两个大队召开老农座谈会,讨论缩短和消灭四、五月蔬菜淡季的问题,提出具体办法:(一)合理安排生产,错开播种,分期上市;(二)根据蔬菜不同品种、不同特点,实行间种、套种;(三)增加高产和适合四、五月雨季生产的蔬菜品种与早熟瓜的播种面积;(四)克服雨季的不利自然条件,做好防虫工作;(五)搞好蔬菜加工。雅儒大队还认真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集体计件、评工记分、个人计件和按时记分等3种计酬方式。为了保证耕作质量和方便记分,逐块丈量土地,进行编号、建立卡片,并发动群众民主制定质量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共同遵守,不断地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1962年第一季度以来,月月超额完成蔬菜上市任务。
副业以养猪发展较快。雅儒一队从1958年开始,依靠社员投资,办起集体养猪场,到1965年全队饲养生猪达227头,其中集体养猪121头,比1958年增加4倍。全队达到平均每户养猪7头,全年卖给国家大肥猪110头,全年集体养猪收入6450元,占生产队总收入的27%。其他各社、队发展养猪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收入。1989年1月26日,新华社电讯报道胜利小区个体户秦金华贷款办养猪场,自1986年至1989年,共卖猪给国家1.1万头,成为辖区内养猪发家的大户。
辖区内有地方国营鹧鸪江牛奶场1所,于1963年4月1日建成,次年投产,供应柳北片市民饮用鲜牛奶,至1990年年产奶量33.65万公斤,全年总产值115万元。牛奶场还办有家禽饲养场,每年又为市场提供活鸡、鸭、珍珠鸡、生猪等3.5万只(头)。辖区内还有几个园艺场,其中鹧鸪江园艺场也从事水稻生产,1965年所种260亩早稻亩产折干谷225公斤,比1964年亩产增加18%。场里柑橙1963年总产量比1962年总产量增加1倍以上,1965年的总产量又比1964年增产约3成。1969年,鹧鸪江园艺场一部分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五七干校”和南宁市“五七干校”;另一部分划出,新建红星园艺场和红江园艺场。至1973年,恢复鹧鸪江园艺场,1985年产值432万元。柳州市红星园艺场1970年1月在龙家桥建场,以栽种柑橙为主兼营养殖业,1990年农业产值91万元,养殖业产值140.1万元。 柳北区内的工业,最早只有1间附属于生产教养院的火柴厂,1950年创办于铜鼓岭(今三中路),设备简陋,仅有手摇火柴出片机和切枝机各1台,当年广西全省火柴会议决定,分配该厂生产任务才102箱。1951年创建织布厂,亦附属于生产教养院,安置经过改造、无家可归的妓女22人和孤儿、贫困烈、军属、残废军人等30余人,有织布机13台、整经机1台、摇纱机1台及漂染和后处理等设备。另有腐竹厂也设在铜鼓岭,1952年创办,仅有1间草棚,1个管理人员和10多名生产人员,设备为石磨2盘,10余只平底锅,用2匹马拉磨。这些厂的设备既不足,工人技术也不熟练,产量极低,长期亏损。腐竹厂于1953年3月停办,织布厂和火柴厂于1954年2月移交市工商局接管,合并他厂,迁出柳北辖区。辖区内原有少数小手工业者,分散、游动设点经营,无固定地点,亦无统一管理。1953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将小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并逐步由街道、居民委员会组成生产厂、组,开始有了街道工业。1951年,柳州锌品厂在白沙村、柳州贮木场在白露村境内相继建立,是柳北区内最早出现的大型国营企业。1958年,柳州钢铁厂在雀儿山附近破土兴工,建成广西最大的钢铁企业。继后,许多企、事业单位不断迁入柳北区。全市的纺织工厂也大部份集中于区内,柳北辖区随之日益繁荣,成为柳州市的新兴工业区。柳北区人民政府成立后,1979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8字方针,区内组建11个区属工厂。1984年对区属工厂分别进行调整和充实,采取关、停、并、转的措施,保留区属工厂8个。1990年,区属工业企业才又有较大发展。
柳北区的工业主要是依靠群众,自力更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积累,再求发展,这是一个基本特点。
⑷ 广西柳州有哪些大型企业谢谢
柳钢...柳工和两面针...我知道的就这两个了...柳州市一钢铁为主的工业型城市.一般的大型机械都比较出名
⑸ 柳州有哪些知名,待遇好些的工业企业
学机械的应该蛮好找工作的,在柳州的话我所懂得的招这个专业的名企有广西中烟、柳工、上汽通用五菱、五菱、东风柳汽、欧维姆等等很多单位啊~~
⑹ 请问柳州各个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柳南区:在柳州4个市辖区之中经济实力最强,2009年柳南区gdp率先突破10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30.5亿元,同比增长28.5%;三产销售收入实现345.2亿元,同比增长15.8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2亿元,同比增长103.1%;财政收入完成16.27亿元,同比增长33.5%。中铁柳州物流园就在柳南区,物流十分方便。柳州火车站也在柳南区,交通也很方便。柳南区还有广西的重要零售、批发市场,有谷端口街国际商城、新时代商业港等大型商场,第三产业发展强劲。柳南区还有柳工、五菱等大型企业,还有一个自治区级的工业新区(河西工业区),工业水平高。
城中区:是柳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柳州市4城区中最高,河东新区为城中区下辖的一个新区,柳州市2008年启动的“十大工程项目”,有6项在城中区,所以城中区发展潜力巨大。
柳北区:有广西最大的企业—柳钢,临近城中区,有柳州目前最大的小区—胜利小区,第二、三产业在不断增强,个人认为柳北区竞争力在城中区、柳南区和鱼峰区之后。
鱼峰区:又大量的居住小区和风景区,工业较少,环境比柳北、柳南两个区好,目前鱼峰区的很多条路都在改扩建,长远来看鱼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也会很好。
柳东新区:柳东新区是指柳州市三门江森林公园柳江以东,柳州北环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围合的区域,主要包括官塘片区、阳和片区和雒容片区。柳东新区是广西三大新区之一(另外两个是分别是南宁五象新区和桂林临桂新区),是未来柳州的第二城市中心,柳东新区规划用地面积13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82平方公里。2020年柳东新区规划人口47万,同期柳州城市总人口达200万;规划期末2050年,柳东新区总人口70万。
竞争力(潜力)排名:柳东新区、城中区、柳南区、鱼峰区、柳北区
柳州市2020年规划物流中心布局图:
⑺ 广西柳州柳北区有哪些工业园
白露工业园逐渐发展成型。目前已开发三、四期工程,园区规模超过2000亩。宝钢汽车板材、浙亚制动器、航盛汽车电子、五菱宝马利车用空调等近30家区内外名优企业落户园区,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位于园区内的6.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小企业孵化园基本建成,美铟公司、永锋利刀具、吉翔不锈钢等近10家企业进驻。柳钢B区循环经济产业园于2010年被确认为自治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依托强实科技、金鹏实业、柳州台泥、新和刚电力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柳北片区重化工业的“三废”处理得到有效利用。
沙塘工业园全面展开建设。一期工程1025亩土地已完成平整,园区路网基本建成。立宇搬迁、华纺搬迁、佛山卓洋纺织、恒泰家纺等近10个项目确定进驻,打造全市服装工业集中区雏形初现。二期工程启动规划建设工作。
鹧鸪江钢铁深加工及物流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一期工程近1000亩土地已完成平整,市场钢结构室内仓和园区香兰大道、香兰中路、钢城北路部分路段正在推进建设当中。鹧鸪江物流新城建设有序推进。
石碑坪工业园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石碑坪镇区和绿达公司(石碑坪农场)近10平方公里土地的城市规划。柳北城镇带和经济带建设有序推进。
截止2011年5月,柳北工业区入园规模企业达到62家,产值达78.34亿元,同比增长43.41%,填补城区园区经济发展的空白。
二、 园区产业定位及招商意向
立足全市产业资源和柳北现有工业基础,发挥柳北的区位优势,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抓好钢铁深加工、汽车和工程机械配件、循环经济和非钢产业、轻工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培育具有柳北特色和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一)做大做强钢铁深加工产业
1、发展思路
依托鹧鸪江钢铁深加工及物流产业园平台和柳钢产业升级、结构调整,通过扩大存量产能,引进发展新项目,形成为柳州汽车工业、工程机械配套的板材、管材、线材的剪切、拉直、开平、压薄、冲压以及钢结构等的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
2、发展重点
——依托宝钢、武钢,大力发展汽车中高档板材加工。重点抓好宝钢二期激光拼焊生产线、激光切割生产线加工及落料生产线建设,形成年加工剪配30万吨汽车板材的规模,产值达到20亿元;抓好武钢生产扩能,形成年加工剪配15万吨汽车板材的规模,产值达到10亿元,打造全市汽车中高档板材加工基地。
——搬迁整合做大锐志通钢材和华汇钢材,抓好固强钢材二期建设,协调柳钢新上彩涂板、镀锌板、不锈钢板以及冷热板开平等生产线建设,不断延长钢铁产业链,做大做强钢铁精品加工和深加工。
——依托园区平台,策划引进五金加工、线材制品、建筑用钢加工、大型钢结构加工、焊管加工等钢铁深加工项目,形成产业集聚。
(二)发展壮大汽车和工程机械配件产业
1、发展思路
抓住北外环和东外环建设,往东辐射“广西汽车城”、往西辐射河西主机厂配套距离相对较近的优势,依托白露工业园、沙塘工业园等园区平台,大力发展汽车和工程机械配件产业。一是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推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升现有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生产规模;二是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与“嫁接”新的配套企业。通过存量做大、增量做多,形成汽车辊压件、冲压件,汽车电子,汽车空调、内饰件等的汽车和工程机械配件产业集群。
2、发展重点
——重点推进以航盛电子为代表的汽车电子行业、以浙亚制动器为代表的汽车制动器行业、以五菱宝马利为代表的车用空调行业、以宁波双林为代表的内饰件行业。行业发展占到主机厂配套额的70%以上。
——重点推进一批项目落地建设,包括航盛电子二期,五菱宝马利车用空调,浙亚制动器,万达方向机,凌云汽车辊压件,宁波双林内饰件,宁波金牛锻造,山东厚丰散热器,裕田二、三期,腾龙二期等。
——策划引进汽车轮胎、橡胶制品加工项目,形成汽车轮胎和橡胶制品加工企业集群。
——策划引入柳空、柳二空资源整合项目,形成空压机装备产业。
——加大技改扶持力度,积极落实项目发展用地,扶持做大裕田机械、腾龙汽配等企业,打造一批汽车和工程机械配件行业“小巨人企业”。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非钢产业
1、发展思路
依托柳钢、柳化、电厂等重化企业,借助广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有利政策,积极做好企业扶持资金申报工作,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和产能扩张,重点抓好强实科技、台泥建材、金鹏钢渣加工、环源利环保、锐立瑞环保等项目发展壮大,强化柳钢主辅分离工作,整合非钢资源,策划引进一批新项目,形成柳钢、柳化、电厂“三废”加工处理、高端金属提炼和新型建材的循环经济和非钢产业集群,打造广西大型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
(四)加快发展轻纺服装加工、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轻工产业
1、发展思路
以沙塘服装产业园为平台,重点推进立宇搬迁扩能、华纺搬迁扩能、佛山卓洋、恒泰家纺等轻纺服装加工项目建设,形成年产50万锭的纺纱能力。依托白露工业园、沙塘工业园的标准厂房,承接市区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转移和引进东部发达地区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启动石碑坪工业园建设,转移近郊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企业,引进一批新企业,做大做强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产业。重点推进重啤二期、柳新饲料搬迁、港华搬迁、三元天爱奶业二期等项目建设,依托沙塘农场,重点引进发展现代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