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液氨制冷机房中氨气浓度的国家标准值是多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1-2007 规定:
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20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30mg/m3
IDLH(NH3)=300PPM
ERPG 浓度(ppm) 危害 :
ERPG1 25 引起刺激作用
ERPG2 200 可引起永久性损伤
ERPG3 1000 可致死
⑵ 有关液氨的几点问题
阀门不好造成小泄露不会爆炸,当氨气在空气混合物中浓度达到16%-25%时,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液氨泄漏引发爆炸事故的几种模式:1.液氨泄漏后在泄漏出口处立即点火形成喷射火; 2.泄漏处于开放空间且经过一定时间点火形成闪火; 3.泄漏处于局限空间条件且经过一定时间点火则形成蒸气云爆炸,另外, 储存液氨的储罐也有可能发生“BLEVE爆炸”,即液体急剧沸腾产生大量过热而引发的爆炸式沸腾现象。液氨对大部分物质没有腐蚀性,但在有水汽存在的条件下对铜、银等金属有腐蚀性。氨的阀门管道不能用铜一类的阀门,氨对铜有强腐蚀作用。主要为不锈钢阀门为主。氨用阀门有专用的,在合成氨系统,高压部分一般用高压角式截止阀,低压部分用普通截止阀。
⑶ 工业用氨水浓度是多少
工业氨水是含氨25%~28%的水溶液,氨水中仅有一小部分氨分子与水反应形成一水合氨,是仅存在于氨水中的弱碱。氨水凝固点与氨水浓度有关,常用的(wt)20%浓度凝固点约为-35℃。与酸中和反应产生热。有燃烧爆炸危险。比热容为4.3×10³J/kg·℃。(10%的氨水)
氨水中存在以下化学平衡:
NH₃+H₂O⇌NH₃·H₂O
NH₃·H₂O⇌NH4⁺ +OH⁻(可逆反应)电离常数:K=1.8×10-5(25℃)
因此仅有一小部分氨分子与水反应而成铵离子NH4+和氢氧根离子OH-,故呈弱碱性。
氨水具有碱的通性:
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中常用此法检验NH₃的存在。
②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浓氨水与挥发性酸(如浓盐酸和浓硝酸)相遇会产生白烟。
NH₃+HCl=NH₄Cl(白烟)
NH₃+HNO₃=NH4NO₃(白烟)
而遇不挥发性酸(如硫酸、磷酸)无此现象。因此实验室中可用此法检验水中氨分子的存在。
(3)工业液氨浓度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氨水是实验室重要的试剂,主要用作分析试剂,中和剂,生物碱浸出剂,铝盐合成和弱碱性溶剂。用于铝盐合成和某些元素(如铜、镍)的检定和测定,用以沉淀出各种元素的氢氧化物。
军事用途:作为一种碱性消毒剂,用于消毒沙林类毒剂。常用的是10%浓度的稀氨水(密度0.960),冬季使用浓度则为20%。
氨水是很好的沉淀剂,它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弱碱或两性氢氧化物。例如:
Al³⁺ +3NH₃·H₂O
=Al(OH)₃↓+3NH₄⁺
生成的Al(OH)₃沉淀难溶于过量氨水。
Fe²⁺2NH₃·H₂O=Fe(OH)₂↓+2NH₄⁺
生成的白色沉淀易被氧化生成红褐色沉淀
4Fe(OH)₂+O₂+2H₂O=4Fe(OH)₃
利用此性质,实验中可制取Al(OH)₃、Fe(OH)₃ 、Fe(OH)₂(苯层覆盖)等。
参考资料:网络——氨水
⑷ 电厂脱硝系统用的液氨浓度达到多少可致人死亡
氨水才计算浓度的,液氨就是液态的NH3,可以说纯度为100%。液氨最大的危险性的爆炸,所以环保上有个安全防护距离。不考虑浓度的
⑸ 液氨的化学性质爆炸的条件如何预防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
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
二、中毒处置
(一) 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三)急救措施
1.清除污染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
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2.病人复苏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
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
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3.初步治疗
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
如果接触浓度≥500ppm,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则推荐采取以下措施:先喷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钟喷两次,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
如果接触浓度≥1500ppm,应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1.0g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类固醇。
(注意:在临床对照研究中,皮质类固醇的作用尚未证实。)
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气。
如果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当病人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对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如叔丁喘宁。
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注意冻伤。
三、泄漏处置
1.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2.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消除附近火源。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洗消。
四、燃烧爆炸处置
1.燃烧爆炸特性
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爆炸极限为16%~25%,最易引燃浓度为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浓度为22.5%。
2.火灾处理措施
在贮存及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火灾应采取以下措施:
(1)报警:迅速向当地119消防、政府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2)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米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3)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应穿着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氨气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消防人员要注意对人体排汗量大的部位,如生殖器官、腋下、肛门等部位的防护。
(4)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2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
(5)储罐火灾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6)切勿直接对泄漏口或安全阀门喷水,防止产生冻结。
(7)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变色时应尽快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⑹ 请问液氨的等级怎么分,可以分为几级;一般用于化肥生产的需要达到什么标准。
优等品:氨含量(99.9%)、水分(0.1%)、油含量(5mg/kg)
一等品:氨含量(99.8%)、水分(0.2%)
合格品:氨含量(99.6%)、水分(0.4%)
用于化肥生产的不重要,标准无所谓,下游的产品一般有尿素、碳铵等产品。
⑺ 氨水浓度到多少,人不可以进
液氨是极为危险的一种物质。蒸发出具有强刺激性的氨气,对人的眼睛,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如果非要进入的话请做好安全措施,氧气瓶,呼吸面罩,防护衣都要有。。浓度越小越好。他的爆炸极限在16%~25%,含量大于500ppm就能造成伤害。。还是请做好防护措施,安装氨气监测仪以保护自己。
⑻ 液氨的危险特性是什么
液氨的危险特性是:
1、液氨是一种液态的氨气,也叫无水氨,它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挥发性。在气体氨气压力达到0.7-0.8MPa的情况下,产生了大量的热量,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由于其良好的热力学性能,液氨作为制冷剂被广泛用于制冷系统。
2、液氨是一种剧毒物质,氨气有很强的刺鼻气味,对人体有害。当氨气浓度达到0.5-0.6%(以体积计)时,人体滞留半个小时,如果浓度大于0.6-1%,则有致命危险。
3、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达到11-14%时可以点燃,达到16-25%时如遇明火会引起爆炸(爆炸极限为16%~25%)易引燃浓度为17%。产生爆炸压力时的浓度为22.5%。
4、氨气的泄露不但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对动、植物具有相当的毁灭性。液氨飞溅到人体皮肤上还会造成冻伤。
5、液氨是一种工业用途很广的液体,它的腐蚀性和挥发性很强,因此它的化学安全事故发生率很高。
6、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⑼ 氨法脱硫的氨水浓度的范围是多少
1、工业用氨水浓度是25%~28% 2、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稀释 3、液氨是纯的,常用于大型冷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