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皖北工业城市是哪个

皖北工业城市是哪个

发布时间:2022-05-04 08:46:53

Ⅰ 安徽蚌端口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来自南北两端不同的文化在蚌端口这个中部城市互相碰撞和融合。在语言上,蚌端口方言具备北方方言的特征,属中原官话。在普通话得到推广的今天,听懂蚌端口话并不困难。在饮食上,蚌端口人的口味介于南北之间,咸也吃得,甜也吃得,辣也吃得。在民风习惯上,蚌端口则是兼具北方的豪迈与南方的委婉,细细了解一个蚌端口人会有剥洋葱的感觉,一层一层地反转,没有止境。

Ⅱ 安徽省有一个市叫什么蚌端口,蚌端口这两个字的拼音是什么

[bèng bù]
蚌端口
编辑
声明
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网络地理组一起交流。
蚌端口,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公元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
蚌端口,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多[1] ,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端口“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
蚌端口,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沪高铁、京台高铁的交汇点[2-3] 。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称。

Ⅲ 蚌端口市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蚌端口市是一个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拥有机械、化工、电子等34个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2年以来,我市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过程中,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结合本市工业实际情况,从这些行业和工业门类中选择了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精细化工、专用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和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三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作为我市工业发展的重点加以大力培育和扶持,使其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迅速成长壮大,成了我市工业的三大支柱。
我市化学工业历史悠久,涵盖原来化工、生物化工、乳胶制品等多个门类,拥有化工企业30家左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25家。专用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拥有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机床制造等多个门类,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加工制造体系,能够生产30大类500多种机械冶金工业产品,并有全省产量第一的汽车零部件滤清器、刹车蹄(片)、汽车电磁离合器、汽车钢圈、汽车油箱、汽车轮辋钢等产品。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2家。其中华光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信息显示材料生产基地,全市保温瓶胆年产量已突破5000万只,占到全国年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新兴光学玻璃产业发展十分强劲。近年来,我市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中,采取多种措施着力优化这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三大支柱产业的机制、体制创新,并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倾斜、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使得优势资产不断向这三大支柱产业集聚,使三大支柱产业迅速成长壮大。其中,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精细化工产业2003年产值达到了35.64亿元,比2001年的22.01亿元增长了50%以上;专用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2003年产值达到了15.41亿元,比2001年的8.39亿元增长了87%以上;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产业2003年产值达到了7.61亿元,比2001年的5.16亿元增长了47%以上。今年上半年,这三大支柱产业实现的产值又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7%、100%和70%以上,合计产值占到了全市工业的43%,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大支柱产业已经占据全市工业生产的半壁江山,其支撑作用已经凸现出来。
但是,我市的这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规模以上企业偏少、产业布局较散、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不多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在市委
、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市三大支柱产业中的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相继建成了年产12万吨酒精、3万吨对(邻)硝基氯化苯、100万套汽车电磁离合器、日产500吨信息显示基片等100多个技术改造项目。目前尚有年产32万吨燃料酒精、2万吨离子膜烧碱、100万套铝制车轮、60万片触摸屏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尤为可喜的是,在全面实施的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发展目标及重点建设任务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我市三大支柱产业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07年,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系列和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超120亿元,使我市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基地;专用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具有一定产品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目标催人奋进,发展时不我待,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拼搏进取,我市的这一宏伟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我市的这三大产业一定会在工业强市的铿锵脚步声中发挥更大的牵动和支撑作用。

Ⅳ 安徽省三大区域中心城市分别是


阜阳市、宿州市、蚌端口。

Ⅳ 淮南是皖南还是皖北

淮南是皖北。淮南,古称州来,安徽省地级市,国家重要能源城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中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

淮南是中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国务院13个较大城市之一,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百个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淮南市境在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淮河台坳淮南陷褶断带东部的淮南复向斜。东界为郯庐断裂,西临周口坳陷,北接蚌端口隆起,南邻合肥坳陷,南北为洞山断裂和刘府断裂夹持。淮南市是属于淮河以南地区,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偏高。

淮南市力打淮南子文化、花鼓灯文化、豆腐文化、少儿艺术和八公山旅游文化五张牌,激活文化强市。积极推动《淮南子》古为今用,大力宣传《淮南子》,扩大影响。一批花鼓灯专业表演团体,多次代表国家和安徽省组团出国演出,展示花鼓灯艺术的品牌优势。从1992年开始,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淮南市承办的中国豆腐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17届。

Ⅵ 蚌端口在哪里

蚌端口又称珠城.
因为原来盛产珍珠而得名.
蚌端口是仅次于合肥的安徽省重要枢纽城市(区号0552,牌照皖C,与芜湖大体相当),皖北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也是省内仅次于合肥的科教文化中心,拥有高等院校11所,其中解放军坦克学院与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解放军海军士官学校四所重要军校均驻蚌端口,海军蚌端口士官学校是我军创办最早的两所士官学校之一,战略地位可见一斑。蚌端口拥有科研院所众多,原电子工业部40、41所,兵器工业部214所(华东微电子研究中心)等重要军工部门附设于此。解放军第123医院设于蚌端口。
蚌端口站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一级站,原铁路分局,现上海局铁路办事处仍驻蚌端口,管辖安徽全省及江苏铜山段铁路。所有列车除直达车Z字头外均经停此站。蚌端口是京沪、皖赣、淮北线枢纽,南下列车在此变次换头,很多列车越行徐州、南京,但必停蚌端口,如T105;现京沪线每日直发特快T字头,全线仅停济南、蚌端口两站;蚌端口站也是上海至拉萨铁路唯一非省会站(工程要求一省一站)。蚌端口东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货运列车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蚌端口新站(在建)是京沪高铁首设站、华东地区中心站。
蚌端口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蚌端口是纵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的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一等客站,并经淮南线与京九铁路相连。铁路日接发能力320列,拥有中国华东地区一流的大型货运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并拓展了铁海联运业务。从蚌端口乘火车可直达国内20个省会城市、3个直辖市和10多个沿海城市,国家即将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将在蚌端口设站。公路四通八达,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合肥——徐州高速公路已建成,界首——阜阳——蚌端口、蚌端口——南京两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4C级标准新机场已建成投入使用。现代交通区位优势,营造了蚌端口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
蚌端口市地处淮河流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其中固镇花生产量居全国前列,怀远石榴在国内享有盛誉,五河螃蟹蜚声海内外。
蚌端口市风景秀丽,名胜荟萃。市东龙子湖风景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近有汤和墓、水上乐园、淮河风情园,东邻明皇陵、中都城、龙兴寺、白石山森林公园;西郊荆涂二山隔河相对,相传大禹曾会诸侯于涂山,还在此娶涂山氏为妻。现存有禹王宫、启母石以及型山上的白乳泉、卞和洞等诸多名胜散落在青山绿水间。
蚌端口交通便捷,公路水运航空四通八达。蚌端口港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新港年吞吐量达百余万吨,拥有数个千吨级泊位。蚌端口机场为4C级标准设置,有直达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班。
历史上蚌端口以工业闻名,建国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重要工业城市,有着良好的轻、重工业基础。“一五”期间的100个重点项目,蚌端口一地即占3项,后屡受合肥打压及“皖江开发”影响,经济日渐式微,衰退厉害,已逐渐蜕变为二流城市,特产以黄山烟、皖酒、仿古玉器闻名,现以精细化工、玻璃深加工及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业,丰原集团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柠檬酸生产企业,现有上市公司五家。蚌端口仿古玉器市场是国内三大古玩玉器生产加工地。
蚌端口是花鼓灯、泗洲戏的发源地,以上项目均已申报国家及世界文化遗产。《左传》中“禹会诸侯于涂山”,涂山即在蚌端口境内,有大禹庙、白乳泉等名胜,楚汉战争的垓下古战场、淮海战役(徐蚌会战)遗址也都为蚌端口主要的旅游资源。此外,蚌端口闸、龙子湖风景区是皖北地区仅有的两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蚌端口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处于秦岭—淮河天然气候分界线上。蚌端口作为非省会城市拥有独立的省级气象中心—淮河流域气象中心。目前城市治安环境也为省内最好,蚌端口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是国内唯一入选2005年度公安部先进基层单位的110指挥台。

Ⅶ 安徽经济实力排名靠前的城市有哪些

第1名:合肥

安徽省省会,虽然合肥的基础较为薄弱,省内各市对合肥也有些争议,但毕竟也做了60多年的省会,而且近年来经济发展明显加速,已经超越了很多老牌省会城市,加上科教实力较强,科大、工大、安大三所重点高校的大力支持,位列安徽第一也是合乎情理。前段时间合并巢湖后,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拉大,综合实力显着提升。

第2名:芜湖

皖江地区主要城市,安徽沿江发展的重要阵地,皖南区域中心城市。芜湖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加上有长江航运的天然优势,经济发展自然不慢。建国后,芜湖经济稳步增长,并有一批以奇瑞为代表的大企业支撑,县域经济也较为富裕,近年来与长三角合作加强,综合实力已然稳居安徽第二。

第3名:马鞍山

该市为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重工业发达,人均收入在安徽名列前茅。可贵的是近年来,该市积极利用邻近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加上城市建设基础较好和沿江的航运条件,又是全国文明城市,所以名列三强也是实至名归。

第4名:蚌端口

皖北地区的老工业城市,当年凭借千里淮河第一港和铁路的交汇推动了城市的迅速崛起,并一度发展成为安徽前列的重要城市。蚌端口科教实力也较为强大,高校机构较多。但是近年来实力有所衰落,GDP只能排在安徽中游,城市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上地处皖北,缺少发达地区的引领,当年的辉煌正在逐步衰退,被省内很多后起之秀超越。但是蚌端口毕竟还有当年的雄厚基础和交通发达的优势,所以再次崛起也不是难事,故眼下只列第四。

第5名:淮南

同样是皖北地区的老工业城市,煤炭工业是其主要的产业部门,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显而易见,但是交通上不如蚌端口发达,学校机构也少于蚌端口。但是淮南城市面积较大,是全国“较大的市”拥有地方立法权,加上重工业实力还在,人均收入也不差,这座百万人口的老市居于第五也是合理的。

第6名:安庆

安徽的老省会,也是安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自古就是长江北岸的重要城市之一,军事上地位显赫,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安庆作为安徽的传统城市之一,建国后曾一度衰落,但近年来经济发展也有所起色,经济总量稳居前五位。相信安庆凭借历史文化和长江之利,在搞好县域经济的同时,综合实力还会有一个明显的跨越。

第7名:滁州

一座有着1500余年历史的淮东州府,《醉翁亭记》让人们了解了古滁州自然之美和人民之乐。由于建国后设市较晚,起步较迟,但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逐步迈上全省上游行列。滁州凭借毗邻南京、扬州的区位优势和市区发达的家电电子实力,经济实力目前居全省第五。在安徽新一轮建设热潮中被定位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和皖江地区对接长三角的前沿。但北部辖县县域经济较为薄弱,影响了综合实力的抬升。

第8名:淮北

与淮南同样作为皖北的资源型重工业城市,工业实力显而易见,人民生活水平也较高,城市建设基础不错,虽然是重工业城市,但环境总体良好。但淮北苦于区域面积较小,总人口不多,经济体量不大,发展腹地缺乏,严重制约了综合实力的提升。最近正在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相信未来淮北会成为一座虽小而精的皖北名城。

第9名:铜陵

与淮北类似,这座江南城市虽然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都不错,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但是面积太小、人口太少,而且和隔壁的芜湖关系复杂,导致了虽然人均富裕,但综合实力不强,经济体量不大,总体来看,只能屈居第九。

第10:阜阳

阜阳是皖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大市,交通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腹地宽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阜阳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升,县域经济普遍乏力,周围缺少发达地区的带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但大而不强,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11名:宣城

宣城自古就是江南名郡,文化繁盛、经济繁荣,而且有临近江浙的地理优势。宣城自然环境优美,县域经济发达,但人口较少,城市建设起步较迟,所以总体经济实力不大,地区产值排名靠后。不过,虽然综合实力不强,但一点也不影响宣城人民高质量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第12名:六安

皖西大市,六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面积和人口都不少,经济发展也有所起色。但六安县域经济较弱,只有霍山较好,人均收入不高,而且由于地处皖西,经济上联系合肥外,缺乏长三角的带动,山区较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六安城市建设提升较快,环境优美,旅游业或许可以助推经济的发展。随着六安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南北交流的便利,和县域经济的起暖回升,相信六安的综合实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皖西的明天也会更好。

第13名:池州

池州山河秀丽,拥有长江的航运和皖江的区位,经济发展潜力无穷,旅游业也很好,有名山有大川。但是设市较迟,城市建设起步晚,而且人口较少,面积不大,难以形成强大的综合实力,但是池州的人居环境绝对是一流的。

第14名:黄山

提到黄山,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黄山市,而是黄山的山。确实黄山的旅游实力之强是众所周知的,无需多言。人均收入也不差,环境更是没的说。但黄山市由于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所以工业经济并没有得到重视,工业的污染也不利于黄山旅游。加上市区不大,人口较少,所以论旅游业绝对第一,但是综合实力来比,确实不强。

第15名:宿州

宿州是京沪铁路沿线城市,交通较为便利,人口较多,最近城市建设也开始发展。但是宿州经济实力不强、人均收入较低,县域经济滞后。没有大企业和强大的支柱产业,农业经济比重大。但最近开始与徐州加强合作,希望能有助于提升宿州的综合经济水平。

第16名:亳州

提到亳州,人们就会想到中华药都。如果论中草药,亳州绝对首屈一指。但该市地处皖北北部,交通条件一般,工业实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又没有阜阳那么多的人口和宽广的腹地,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在省内实力较弱,综合实力不强。

Ⅷ 蚌端口到底是个怎样的城市

蚌端口是个交通枢纽城市
蚌端口市是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铁路交点。全市已形成以轻纺工业为主,并拥有机械、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行业的工业体系。其中平板玻璃、滤清器、灯芯绒、啤酒、玻璃制品、卷烟等产品均在国内名列前茅,柠檬酸产量、质量在亚洲位居前列。
蚌端口为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矿产有金、铁、钛、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等,不过最近在怀远和曹老集都发现煤矿和磁铁矿,已经招标进行一定的开采;工业以食品、轻纺为主,食品工业与医药工业产值居全省第一位,拥有中国最大的果糖厂(年产万吨);农产品有小麦、豆类、薯类、棉花、烟草等;蚌端口港为淮河第一大港。土特产有石榴、五河螃蟹、午餐肉罐头等。民间艺术主要有泗州戏(拉魂腔)和民间歌舞花鼓灯,微雕、玉雕、通草画在国内外享现代珠城有较高声誉。名胜古迹有东部的曹山,相传为三国曹操屯军之地

山南麓的明朝东瓯王汤和之墓
,为国家级保护文物;怀远境内的荆、涂二山隔河相对,为第四纪冰川遗物;涂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蚌端口是仅次于合肥的安徽省重要枢纽城市,皖北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也是省内仅次于合肥的科教文化中心,拥有高等院校11所,其中解放军坦克学院与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解放军海军士官学校四所重要军校均驻蚌端口,海军蚌端口士官学校是我军创办最早的两所士官学校之一,战略地位可见一斑。蚌端口拥有科研院所众多,原电子工业部40、41所,解放军第123医院,兵器工业部214所(华东微电子研究中心)等重要军工部门附设于此。
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Ⅸ 安徽省进步最大的三个城市是哪些,你了解多少

最近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速度突飞猛进,有些普通城市发展的很好,但是也有些地方却停止发展的步伐,先让我们看看近几年来安徽崛起比较快的城市。

淮南市

淮南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是我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国务院1984年13个较大城市之一,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个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着名旅游景点:八公山,上窑山,舜耕山,龙湖公园,茅仙洞,安丰塘,寿县古城等。

马鞍山是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陆地面积约404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30万。马鞍山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尤其是它的钢铁产量非常发达,有“钢城”的别称。2018年马鞍山GDP达到了1918.1亿元,位居全省第三

Ⅹ 安徽经济排名第一的城市是哪个

安徽城市最新排名 第1名合肥 做为省会,今年被列入全国文明城市推荐名单。安徽的老大,你不得不承认,在安徽的城市,综合来说,算是最好的一个城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和安徽目前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合肥在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等各方面都具有超强竞争力,其综合实力在省内无城市可与之匹敌,理所当然是全省第一! 第2名芜湖 作为皖江龙头,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有所减慢,工业、财政等经济指标相继被马鞍山赶超,但芜湖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依然是皖江和皖南地区最强的。 即使是座美丽的城市,也只是镜湖区不错,芜湖不大,但比合肥干净..空气好.经济实力比较好,能生产奇瑞汽车就足以证明,又出了个赵薇.但我个人不认为芜湖比合肥好,这只是片面的观点.毕竟安徽的资金全都投入建设在合肥身上了。 第3名马鞍山 城市总体规模不大,倒很精致。 虽然马鞍山市人均GDP高,有钱...也只能排第3,看看马鞍的火车站吧真差。但是在马鞍山消费高于安徽其他16个城市,...靠近南京,有马钢,所以也会持续快速发展.马鞍山的小资也是正常的。 第4名淮南 全国较大市,近年经济势头持续攀升,人均工资跃居全省首位,经济工业实力皖北第一。地理位子优越,承南接北,毗邻省会。煤炭储量华东第一,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在皖北,淮南的经济排第1,但是也有些弊端,例如环境和治安.犯罪..有煤炭,豆腐节,.确实是座开放城市..但经济持续攀升.不可忽视. 第5名蚌端口 这座原先安徽排名第二的城市现在在皖北诸市中底气越来越不足,难以排上老大了,如今的蚌端口已经日渐黄花...但蚌端口人还是很拽的。不过有一定经济复苏迹象。 作为安徽老牌省辖市,蚌端口近年来的衰落让人心痛,尤其是工业实力不仅远落后于淮南,甚至连全省八大工业城市的地位也摇摇欲坠,但这并不影响蚌端口夺得皖北中心城市的宝座。相对于皖北其他五市,蚌端口在交通、商贸、科教、文化及城市影响力等领域均无出其右。 第6名铜陵 在安徽它应该是一座不被人看好的城市,但这座古铜都,人均GDP、人均收入、财政收入在安徽算还好,城市规模不小,城市规划和建设也不错,只是发展地皮有限,未来可将枞阳东部六镇划过来后,人口达100W以上,跨江发展,实现皖中南中心城市的目标.. 第7名淮北 三区1县,靠苏鲁豫皖的腹心之中心,城区干净,今年和合肥一并被列入全国文明城市推荐名单,有煤炭资源. 弊端是铁路交通不方便,有机会和宿州整合,将有利于往高处发展, 第八名安庆 城市规模与铜马差不多,城区建设比巢湖黄山都差,经济也不行.但它毕竟是老省会,经济文化底子厚(特别是桐城),近两年来正在奋力崛起,或许它将重现昔日辉煌.. 作为安徽的老省会,安庆长期偏居皖西南一隅,命运与蚌端口颇为相似。 第九名滁州 靠近南京,安徽九大经济重镇之一,城市规模较小,还没有辖市天长大,城建一般,电子产业发展不错,但它完全依赖辖县市支撑,市本级发展潜力不大.. 第十名阜阳 安徽第一农业大市,城区人口不少,交通也很发达,特别是铁路.但经济实力太差,主要是无资源、无重大经济产业.城市道路宽阔,卫生状况较差,文化底蕴也不照... 作为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阜阳伴随着王怀忠、大头娃娃、“阜阳帮”而“名声鹊起”的同时,又似乎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阜阳不崛起,皖北难崛起;皖北不崛起,安徽难崛起

阅读全文

与皖北工业城市是哪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浒关工业园属于哪个社区 浏览:818
汽车轮骨多少钱 浏览:265
奔驰c260进口和国产哪个好 浏览:59
汽车rs跟s有什么区别 浏览:770
创造工业熔炉怎么用 浏览:429
五三屈家岭工业园有什么工厂 浏览:569
宝马328如何刷二阶 浏览:903
黄石工业城在哪里 浏览:768
哪些专业汽车美容店 浏览:310
你买什么宝马 浏览:290
汽车黄标多少钱 浏览:366
奥迪哪些车有升降高音 浏览:539
汽车购置税发票哪些部分打码 浏览:202
上海奔驰房车哪里可以买 浏览:566
宝马一共多少种蓝色 浏览:807
如何识别宝马x5的版本 浏览:828
汽车怎么变更车牌 浏览:400
奔驰e300l防冻液多久更换 浏览:605
如何采购工业过滤布 浏览:484
什么是汽车漂移 浏览: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