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东北地区的老重工业基地有哪些
辽宁省:
1、沈阳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风动工具厂
2、抚顺市:抚顺西露天矿、抚顺铝厂、抚顺胜利矿
3、阜新市:阜新平安(五龙)立井、阜新海州露天煤矿、阜新电站
吉林省:
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3、吉林染料厂
黑龙江:
1、哈尔滨: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东安机械厂
2、其他:鹤岗东山1号立井、鹤岗兴安台洗煤厂、鸡西城子河洗煤厂
(1)中国东北工业在哪里扩展阅读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目标: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2年翻一番。
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服务业比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均有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3、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辽河、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着进展,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4、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改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5、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形成以沿海、沿边和主要城市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有较大提高。
② 东北的工业
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其他地理大区的情况不同,东北三省的居民对“东北”这一概念的认同感大于对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认同感,即首先认同“东北人”的身份,其次才是对省籍的认同。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与该地区的独特历史、风俗习惯及语言的统一,关内关外形成鲜明对比! 发源于东北的乡土娱乐有二人转、秧歌、吉剧、踩高跷。其中踩高跷在古代文献有关渤海国的记述中就有描绘。 东北地区的文化教育设施、教育普及率和升学率在中国属于上等水平。其中以机械、冶金和军工产业的研究水平最为发达。 东北区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北、西三面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国为邻;隔日本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与华北区联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东北区总面积为127.1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9%;2007年全区总人口为1.203058亿(含内蒙东部),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0%;近代我国行政区划变动最频繁的是东北地区,但是,作为大地区概念的“东北”则相当稳固,由来已久。 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东北区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东北拥有宜垦荒地约1亿亩,潜力之大国内少有。广大的山区,蕴育着丰富的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目前仍是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1995年木材产量占全国38.4%。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热量显着不同,大于等于10℃的积温,南部可达3600℃,北部则仅有10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南各地可正常生长;中部可以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则以春小麦、马铃薯、大豆为主。自东而西,降水量自 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气候上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50%左右。大庆油田是目前中国的最大油田,辽河油田为中国第四大油田,此外还有吉林油田,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在黑龙江,13%在辽吉两省,产销地结合不理想。东北油页岩储量占全国第一位,3省都有分布,具有开发潜力。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东北区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的保证。 东北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但分布不理想,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需进行区域性调水,才能根本保证本区发展的需要。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对东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 东北区南部濒临黄海与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海里。另外,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1358万亩,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东北区除矿产与工业外,其土地、热量、水分、海洋、植物资源等条件,对建成为全国性的大型农业(粮豆、甜菜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以及渔业基地、特产基地提供了可能。
北地区的重工业在三十年代开始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东北亚最先进的工业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原有的工业基础和紧邻苏联的关系,许多重工业建设项目也都被安排在东北。 东北一度占有中国90%重工业基地。
③ 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工业中心在哪
东北地区的工业中心是沈阳。重工业分布在哈尔滨、长春、沈阳。沈阳是机械工业中心,鞍山和本溪是钢铁工业基地,抚顺是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辽阳是化学工业基地,大连是综合工业中心和造船工业基地。
④ 位于我国东北的重工业基地是( )
【答案】D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辽中南工业区是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根据题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⑤ 位于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是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
故选:a.
⑥ 东北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东北区是中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已形成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为核心的完整工业体系。工业区由南向北逐步推进,除原有的沈阳—抚顺—鞍山—本溪重工业区外,还出现了以机械、化工为主的旅大工业区,以煤炭、化工等为主的辽西走廊工业区,以机械、化工、造纸等为主的长春—吉林中部工业区,以电机、石油、机械工业等为主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区,以煤炭—森林工业为主的黑龙江西部工业区等。
⑦ 东北三省工业最发达的城市
东北重工业和农业都发达。
1-东北地区在三十年代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东北亚最先进的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一度占有中国98%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主要有沈大工业带、长吉工业带、哈大齐工业带三个工业带。
形成了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两大城市群
。主要工业城市有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本溪市、抚顺市、吉林市、长春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
2-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使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皆为农业大省,其中黑龙江省粮食总产多年全国第一,吉林省粮食单产多年全国第一。
东北的盛产大米、玉米、大豆、马铃薯、甜菜、高粱以及温带瓜果蔬菜等。“寒暖农分异,干湿林牧全,麦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
即说明了当地的农作物分布现象。沿海地区还盛产海参、鲍鱼、牡蛎、对虾及各种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