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津工业大学(联合培养) 天津科技大学(联合培养) 天津理工大学(联合培养) 天津商业大学(联合培养)
这些联合培养试点今年刚刚启动,具体分数如何还不知道,天津科技大学与天津职业大学将在化学工程与工艺、包装工程、物流工程三个专业开展联合培养,三个专业招生计划分别为68人、67人、65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将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软件工程三个专业开展联合培养,三个专业招生计划都为30人。天津理工大学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天津师范大学与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在物流管理专业,天津工业大学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天津商业大学与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展联合培养,招生计划都为40人。
个人分析,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的分数应该是一个层次分数,天津理工大学是第二个层次分数,天津工程师范和天津商业大学是第三层次分数
❷ 天津工业大学与天津科技大学哪个更好
天津工业大学更好,天津科技大学是一所渤海之滨的综合性多科性大学,总体来说偏向于理工类,它多年沉淀的实力可以与多数高校一决高下,而且比天津天津科技大学选择机会要多。随着天津工业大学加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近年发展非常快,正逐步拉开与天津理工大学和天津科技大学的距离,尤其是天津科技大学这两年退步比较明显。
天津工业大学下设20个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现有6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8个、应用型专业12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个
(2)天津工业大学联合培养有哪些学校扩展阅读
天津科技大学,1958年创办,学校是地方和中央共建,学校本科专业有60个,博士点17个,科研流动站2个,国家的重点学科有1个,学校有“盐业黄埔”之美誉。天津理工大学,1978年创办,市属重点高校。学校有62个本科专业,博士点有12个。
截至2019年9月,学校建有滨海、河西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7.18亿元;拥有18个学院(部),开办66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2076人,有本、硕、博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人。
❸ 天津有哪些专科学校可以专升本
主要有:天津农学院、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1、天津农学院:始建于1976年,是天津市属唯一的一所高等农业类院校;是国家“973计划”、“863计划”承担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是以农科为主体和优势,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协调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院校。
2、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建立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前身为1985年中国政府和德国政府合作建立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在天津中德培训中心的天津职工工业技术学院和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新的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3、天津美术学院:简称“天津美院”,位于天津市中心,是中国最具影响的九所美术院校之一、中国北方重要的美术教育和美术研究中心,为中国独立设置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学院前身是1906年由中国近代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的北洋女师范学堂。
4、南开大学滨海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南开大学和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国有天津市港容城市环境开发有限公司按照新的模式和机制合作创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部高教园区内。
5、天津体育学院:一所以教育学为主,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协调发展的、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立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成立于1958年8月,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7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❹ 有没有天津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出来的朋友
这些联合培养试点今年刚刚启动,具体分数如何还不知道,天津科技大学与天津职业大学将在化学工程与工艺、包装工程、物流工程三个专业开展联合培养,三个专业招生计划分别为68人、67人、65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将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工程三个专业开展联合培养,三个专业招生计划都为30人。天津理工大学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天津师范大学与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在物流管理专业,天津工业大学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天津商业大学与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展联合培养,招生计划都为40人。
个人分析,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的分数应该是一个层次分数,天津理工大学是第二个层次分数,天津工程师范和天津商业大学是第三层次分数
❺ 天津“一本”的院校有哪些学校
1 南开大学 综合类
2 天津大学 理工类
3 天津医科大学 医药类
4 天津外国语大学 语言类
5 天津商业大学 财经类
6 天津工业大学 理工类
7 天津科技大学 理工类
8 天津城建大学 理工类
9 天津中医药大学 医药类
10 天津师范大学 师范类
❻ 天津有哪些二本大学
1、天津农学院
天津农学院(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坐落于天津市,学校是天津市属的一所高等农业类院校,是国家“973计划”、“863计划”承担高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天津农学院始建于1976年;2001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市城乡经济学校并入天津农学院;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在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292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设有15个学院(部),开办本科专业(方向)47个、高职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在校生13000人;馆藏纸质文献123万册。
2、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是一所以教育学为主,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协调发展的、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立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成立于1958年8月,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2013年7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8年1月,学校占地1115.7亩,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485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56人,副高级职称人员13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86人、硕士学位的人员293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亿2千余万元。
学校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近1.5万平米,现有纸质文献馆藏总量37.7万册,纸质期刊851种,电子图书总量300万余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075人,其中高职生375人,本科生5247人,硕士研究生436人,博士研究生17人。
3、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天津美院”,位于天津市中心,是中国最具影响的九所美术院校之一、中国北方重要的美术教育和美术研究中心[1],为中国独立设置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 。
学院前身是1906年由中国近代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的北洋女师范学堂。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经过多次调整、易名,经历了河北师范学院、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河北艺术师范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天津艺术学院等,1980年正式更名为天津美术学院。
2008年,学院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截至2016年12月,学院有天纬路校区和志成道校区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有12个教学单位,设有15个本科专业;全校教职工428人,有本科以上全日制学生4881人研究生442人。
(6)天津工业大学联合培养有哪些学校扩展阅读:
天津其他大学:
1、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简称“南开”,位于天津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为国际公立大学论坛成员,是“学府北辰”之一。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长沙合并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
2、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Peiyang University),简称“天大”,坐落于天津市,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 “实事求是” 的校训、“严谨治学” 的校风和 “爱国奉献” 的传统享誉海内外。
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后更名为天津大学。天津大学是1959年首批确定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天津市、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工程院和教育部10所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之一,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入选国家“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筑老八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