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哪些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

哪些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05-03 16:36:06

1. 司母戊铜方鼎反映了当时什么手工业发达到较高水平 急求历史答案

青铜业。当时的青铜业的冶炼和制作水平都很高。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一片农地中出土,因其鼎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 司母戊大方鼎
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当年村民锯下一只鼎耳,由于历史原因无法找到,现在看到的是后来补筑上去的,成为了一大遗憾。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约832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世界上最大 司母戊大方鼎
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吴希增探寻到的。 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工艺精巧。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好象被虎所吞噬,俗称虎咬人头纹。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中国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在商朝和西周时期达到了高峰,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一时。在当时,鼎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所谓“藏礼于器”,青铜鼎作为重要的礼器成为了祭器,用以祭天祀祖,缅怀先祖功绩。而古代人相信灵魂不死,所以贵族死后又常常用鼎来随葬。 司母戊鼎是我国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宏大,纹饰美观庄。
司母戊铜方鼎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青铜礼器,高达133厘米,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铜器鼎。原件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 司母戊大方鼎
的鼎。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 最早的中国鼎被认为是立国重器,它是中国青铜器的杰出代表。象征着高大、显赫、尊贵的意思。鼎的尺寸比生活实际大的多,是由于古人认为它是神的尺寸,这也反映鼎一开始是作为一种祭祀的礼器。 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大方鼎)

2. 青铜器商周时期工艺高超代表是商朝的

A、半坡彩陶印证的是原始农耕时期陶器的使用情况;
B、大汶口黑陶反映的是原始农耕时期大汶口文化陶器的发展水平;
C、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反映了商朝青铜器高超的生产工艺;
D、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的代表,反映了西周青铜器的工艺和社会生活.
故选C.

3. 夏商周手工业的发展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1.官营手工业:
发展概况: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直到明代前期,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主要特征: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生产规模大,分工细致,代表着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纺织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①原始社会:纺织业开始萌芽,原料主要是以麻和葛为主,但也出现了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②汉:远销海外,被称为丝国(开辟丝绸之路). ③唐朝:中期以后,私营作坊兴起.④宋元:棉纺织业兴起, 元朝时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⑤明: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苏州和杭州是丝织业的中心.
3.冶金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土了小件铜器,②夏商周:青铜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③春秋战国: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出现了铁器④汉: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⑤东汉时期: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借用水力作为动力鼓风.
4.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①原始社会:彩陶出现.②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过渡到瓷.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③唐朝:釉陶制品的精品唐三彩,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④宋元:宋代的景德镇到元朝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器..⑤明清: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中后期五彩瓷,清代珐琅彩.
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并且劳动分工越来越细②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出现工场手工业 ④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⑤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

4. 什么反应了齐国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着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们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兵马俑是秦汉时期的杰作,毛公鼎出现在西周时期.
故选D.

5. 在殷墟出土了哪些商朝的文物它对中国的考古有哪些意义

殷墟出土遗物非常丰富,以陶器数量最多,还有较多的铜器和玉器以及石器、骨器、角器、蚌器、象牙器等陶器主要为夹砂灰陶、红陶和泥质灰陶、红陶的日用器皿。纹饰有绳纹、环络纹、弦纹、三角划纹等。器形有鬲、簋、盆、豆、圜底罐、大口尊、瓮等。还出土有刻纹白陶、硬陶和原始瓷器。

甲骨主要为王室占卜记事用的龟甲和兽骨。自1899年发现以来国内外搜集收藏的达15万片以上,其中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几批甲骨内容丰富,地层关系明确,价值很高。这些甲骨对研究商代社会历史有极重要的意义。甲骨文中所记载的资料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已进入了成熟阶段。

6. 司母戊鼎是什么朝代的有什么价值它反映什么手工业繁荣.

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誉“镇国之宝”美誉。

7. 能反映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1兵马俑2司母戊鼎3彩陶4四羊方尊 A123 B23 C234 D24

彩陶是半坡时期的
选D

阅读全文

与哪些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蒙迪欧跟宝马5系哪个好 浏览:676
红旗hs5和宝马哪个像 浏览:851
福州工业铝型材哪里买 浏览:644
汽车里为什么发潮 浏览:232
汽车如何让视频画质超清 浏览:509
汽车为什么绑定驾驶人 浏览:464
奥迪q3的sd卡用什么格式的 浏览:363
汽车空调滤网怎么换 浏览:778
汽车久放不开电瓶怎么充电 浏览:277
汽车加热丝断了怎么办 浏览:213
奔驰350怎么拆门板 浏览:676
汽车可以加什么药水 浏览:767
奥迪a4l耳朵加热在哪个地方 浏览:307
奥迪q7的门钥匙在哪里 浏览:872
汽车组合阀多少钱 浏览:587
江门新会什么工业行业为主 浏览:725
汽车被盗高峰期多久 浏览:233
奔驰s级车头撞环了需要多少钱 浏览:182
工业软件怎么练 浏览:622
宝马z4和奔驰slk哪个舒适 浏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