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清代的棉纺织有哪些工序
清代的纺织工具也随着纺织业的发展而发展?棉纺织有扎花?纺纱?织布3个主要工序?扎花即除去棉籽,黄道婆做成搅车,将棉籽挤出?清代改称“扎车”?
清代扎车用三脚架,高3尺,有径3寸和1.5寸滚轴一对,水平放置:大轴木制,用手摇,外旋?小轴铁制,用脚踏,内旋?
利用两轴摩擦力,转速和旋向不同,将棉与籽分开,籽落于内,棉出于外?这种扎车一人操作“日可扎百十斤,得净花三之一”,尤以太仓式扎车出名,一人可当4人?
轧去棉籽的棉花,古代称为“净棉”,现代称为“皮棉”或“原棉”?净棉在用于手工纺纱或做絮棉之前,需经过弹松,称为“弹棉”?清代,弹棉者把小竹竿系于背上,使弹弓跟随弹花者移动,操作较方便?
松江地区在干隆年间所用弹花弓,长5尺余,弦粗如5股线,以槌击弦,将棉花弹松,散若雪,轻如烟,比之明代所用4尺多的竹弓蜡丝弦,弹力更大,从而提高了弹棉效率?
明清时期,农家小户还多是手摇单锭小纺车,棉纺发达地区单人纺车仍以“三锭为常”,只有技艺高超者可为4锭,而当时欧洲纺纱工人最多只能纺两根纱?
清代末期,在拈麻用“大纺车”的基础上,创制出多锭纺纱车?3人同操一台40锭双面纺纱车,日产纱10余千克,成为我国手工机器纺纱技术的最高峰?
多锭纺纱车的纺纱方法是模拟手工纺纱,先将一引纱头端粘贴棉卷边,引纱尾部通过加拈钩而绕于纱盘上,绳轮带动杯装棉卷旋转,引纱则向上拉,依靠引纱本身的张力和拈度,引纱头端在摩擦力作用下,把棉卷纤维徐徐引出,并加上拈回而成纱?
清代毛纺也较发达,1878年,清朝廷在兰州建立了兰州机器织呢局,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家机器毛纺织厂?清代毛纺工艺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是西藏?
清代的西藏,随着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这里的手工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清代西藏手工业中,最为发达?最为普及的手工业是毛纺织业,它掌握在西藏地方官府手中?
西藏地方官府从西藏北方的草原以赋税形式获得大量羊毛后,便将羊毛分配给西藏中部地区的居民,让这些居民无偿为官府纺织,以代替其应支的其他差役?
毛纺织品制成后,西藏地方官府将这些产品加以出售,从而获得巨额利润?就是这样,西藏官府掌握了毛纺织业这一西藏最重要的手工业?
当时,西藏牧民在他们放牧的空闲时间里,纺织了大量的毛料?
据有关史料记载,西藏东部居民纺织的毛料在当时要普遍比西藏西部居民纺织的毛料胜过一筹,且颜色丰富,多有绿?红?蓝和黄色条纹或饰有小的“十”字纹?
清代西藏质量最好的毛纺织品是产于江孜的氆氇?氆氇是加工藏装?藏靴?金花帽的主要材料?传统品种有加翠氆氇?毛花氆氇?棉纱氆氇等?
氆氇为藏族人民以手工制作,细密平整,质软光滑,作为衣料或装饰的优质毛纺织品,是以羊毛为原料,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
清代织氆氇用的是木梭织机,织好以后是白色的,宽24厘米左右,可以做男式服装?但一般都要染成黑色,也有染成红?绿等色彩?因氆氇是羊毛织品,结实耐用,保暖性好,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毛线用茜草?大黄?荞麦和核桃皮等做染料,可染成赭红?黄?绿等颜色?
由于清代西藏的毛纺织品生产极为普遍,所以不仅能够满足西藏地区本身的大量需求,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向外出口?在清代,西藏的毛纺织品远销不丹?印度?尼泊尔等国,享有盛誉?
氆氇做成的藏族服饰
‘贰’ 西藏哪个地方的经济比较发达主要工业支柱是什么`
除拉萨外,就是山南、林-芝、昌都。山南和昌都以矿产资源为依托,带动了手工业(卡垫、唐卡等)的发展。林芝被称为西藏的小江南,农林牧副渔都很发达,水果丰盛,木材成为西藏最主要的供应地。
‘叁’ 西藏索县的经济状况在哪里可以找到呢
西藏自治区索县位于西藏那曲地区东部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北端,平均海拔约4100米,地域面积5970平方公里。1999年总人口3.2万人,贫困人口占62%,属全国40个贫困县之一。在与大连市结成对口帮扶关系之前,乡镇企业数为零。群众生活受经济发展制约,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索县位于西藏东北部、那曲地区东北部、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面积5986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森林面积35.9万亩,草原面积52万亩. 索藏语意为"蒙古"。元朝时期称这一带为"索格T明代称为"琐庄".明末清初, 又归附于蒙古和项特部固始汗.1732年划归清政府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751年归 由驻藏大臣直接管辖。1960年成立索县人民政府.县府驻嘎切塘。
Α⒂筒恕?元根和马铃薯、罗卜、莲花白等.主要饲养牛毛牛、蝙牛、黄牛、马、绵羊、山羊 等。 工业以民族手工业为主。主要生产毡毡、卡垫及民族服装和民族手工艺品以及 制陶加工.现有一家木材加工厂,制作牛皮鞍子、挤奶楠、酥油桶和简单的家具。 1959年修建的黑昌公路,穿越本县的西北部,从而改善了索县的交通.近年来 又修建了境内区乡间的简易公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 活。
索县位于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属南羌塘大湖盆区。地形以平地 为主,地势西离东低,由西到东逐渐倾斜,平均海拔3572米。西都有少数较开阔的 高山草原,其余为高山峡谷,最高海拔6328米,沟塾纵横。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 气候区.空气稀薄,商雪较多,日温差较大,冬春多大风.年无霜期仅40天左右,年 日照时数2477.2小时,年降水量572.9毫米。 矿产资源主要有铅、煤、硫磺、石膏等。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雅子、鹿、豹、狗 熊、猴、岩羊、黄羊、水赖及多种鸟类、虫草、贝母、知母、黄连、雪莲花、夜苓、党参等。 索县经济以牧业为主,兼有农业。农作物主要品种有青稞、春小麦、? 民族风情,历史上索县群众信仰苯教和红教者居多.清初随着格鲁派掌握西藏 政权后,格鲁派成为县境内的主要教派.目前最有名的增登寺,即为格鲁派寺庙.其 他大小寺庙共有190多座。 赞丹雪村,地处黑昌公路要道,交通较为便利。学校、商店、银行、邮电、电视等 文化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较为齐全.
邮政编码:852200
‘肆’ 西藏哪个城市最发达
拉萨是西藏最发达的城市。
农牧业: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1亿元,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7.52亿元,增长2.5%;林业产值0.39亿元,增长18.5%;牧业产值9.4亿元,增长5.0%;渔业产值0.01万元,下降31.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9亿元,下降4.0%。
种植面积: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8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6万公顷。粮食种植面积2.61万公顷,与上年持平。其中:青稞种植面积16508.03公顷,比上年增加56.88公顷;小麦种植面积8996.85公顷,比上年增加4.01公顷;油菜种植面积3939.77公顷,比上年增加121.3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626.75公顷,比上年增加596.5公顷。
畜禽及水产品产量: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135.42万头(只、匹),其中,大牲畜存栏70.06万头,猪出栏3.08万头;肉类产量3.14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蛋产量583.61吨,增长105.2%;奶产量3.28万吨,增长3.0%;水产品产量155.24吨,与上年持平。
第二产业
拉萨在纺织、皮革、塑料、火柴和织毯等产业中,传统的方法和机械化的工艺并存。民族手工业生产有了很大进展,西藏拉萨地毯厂生产的地毯有很好的销路。
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98亿元,增长19.5%,其中,市属企业增加值14.26亿元,增长14.6%。2012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家,同比增长15.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1%,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
第三产业
2012年末,全市共有限额以上企业50家,同比增长13.6%;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38.1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为30.7%。201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4.7%。其中:出口额32.61亿美元,增长188.0%,其中本地产品3700万美元,占总出口的1.1%;进口额0.69亿美元,同比下降60.9%。
2012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650.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国内游客64.48万人次,增长28.2%;入境游客6.0万人次,下降48.3%。全年旅游总收入65.48亿元,增长28.1%;旅游外汇收入2457.96万美元,降低41.9%。
2005年被“欧中国际旅游论坛”评为“欧洲游客最喜爱的旅游城市”。
2006年又入选全国30个避暑之都,排名第12位。
2011年12月,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2年9月19日,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十大幸福之城)拉萨排名第一;休闲时间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十大休闲之城)拉萨位列第五。
2012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公共服务蓝皮书》称,一项覆盖全国38个城市25000多份问卷调查显示,拉萨市市民安全感最高,是中国最具安全感城市。
中国社科院公布的2012年《公共服务蓝皮书》评价,拉萨市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城市环境、公共安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五项要素高居榜首,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在全国38个城市中位列第一。
拉萨市已连续6年被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大调查》评为“中国幸福城市”,位列居民幸福感前三名。
2015年11月1日,拉萨获评2015“中国十大活力休闲城市”称号。
‘伍’ 卓番林手工业发展中心怎么样
昨天一起神侃的老外说,寻找到拉萨必去访问的卓番林手工艺品,有点像在拉萨古城探险。其实,没有那没麻烦,在玛吉阿咪这个西藏最响亮,最”浪漫“的藏餐吧就有指路牌。走到拉萨大清真寺前面的空地就能看到卓番林的牌子,从一个幽深尔富有西藏特色的小巷里进去后就可以看到古艺酒店的牌子里面大院里就是卓番林,这幢大楼真是非常的漂亮,有点像罗布林卡里的古建筑。我觉得这边的氛围这是非常棒哦!院子里还可以看到一些制作金属佛像的手工艺人在院子里敲敲打打的,很有意思。店里是不能照相的,店员的中文需要提高,关于货品嘛!真的是让人有一种回到以前的西藏。如果想了解真正的西藏手工艺文化一定要去看看哦!
‘陆’ 西藏哪里经济最发达
除拉萨外,就是山南、林-芝、昌都。山南和昌都以矿产资源为依托,带动了手工业(卡垫、唐卡等)的发展。林芝被称为西藏的小江南,农林牧副渔都很发达,水果丰盛,木材成为西藏最主要的供应地。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柒’ 西藏昌都怎么样
昌都地区旅游概况
昌都地区总人口60万,是康巴地区的中心,也是西藏高原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以藏族为主要居住人口。昌都镇是西藏自治区东部重镇,是四川、云南、青海入藏的重要门户,也是昌都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它位于澜沧江上游两大支流昂曲和扎曲的汇合处,故称昌都(意为河口处),海拔3306米,年均气温6.4度。
交通
航空
世界最高的邦达机场距昌都镇171公里,有班机直飞成都和拉萨。
拉萨昌都每周有一个航班往返,成都昌都每周有三个航班往返。
昌都民航售票处电话:0895-4821004
地址:昌都镇西路10号。
长途汽车
昌都有长途汽车来往拉萨和成都。昌都和拉萨相距1081公里,昌都与成都相距1218公里。
四川成都新南门车站,簇桥运输站都有进出昌都的班车。
昌都客车站售票处电话:0895-4822793
镇内交通
三轮车、的士都很方便。
饮食
昌都饮食及餐具风格迥异,常见的有核桃玉米九宝粥、五香青稞糌粑,生肉酱、淹生肝、干肉粉(块、条),蜂蜜酥油汤,各色辣酱等丰富而有特色。符合现代人的绿色消费时尚,集汉族、蒙族、藏族饮食文化于一体的手抓羊肉、骨髓胶子汤、包子、藏式火锅、面片及酥油奶茶、甜茶、还有清爽可口的青稞酒,自产自酿的葡萄酒,饮后余香绕口。且所用餐具更具特色,整洁丰富,样式别致。
购物
昌都名土特产品主要有膀香、虫草、贝母、知母、雪莲、核桃、藏刀花鱼、鳊鱼及高原畜产品等。
昌都地区的民族手工业历史悠久,工艺复杂多样,制作手法精湛,极富特色,在康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位于扎曲河上游,离昌都县城120公里的嘎玛手工业更是闻名康藏,它已成为昌都地区的民族手工业的历史发展的中心。
古时,嘎玛乡便有“匠才之乡”的美称。据有关史料,建于公元1185年的嘎玛寺是由当地画匠堆日仓设计的。由此可见,这一带的绘画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七八百年前。16世纪中叶,扎西三代在原“美林”、“美萨”画派的基础上吸收了内地风景画法等作画方法,创立了独特的“嘎学噶志”画派,并作为西藏唐卡画的一个重要流派而存在。该派的主要特点是画面整洁,线条刚劲流畅,勾勒人物衣纹较细腻,神态生动,色彩艳丽,善画花草树木、山石瀑布、神佛肖像。
此外,昌都地区还有形成于14世纪后期的,以打造寺庙供奉的各类佛像为主题的柴堆翁达岗。藏、汉、蒙、纳西以及尼泊尔、印度等民族工匠的智慧,不断丰富着昌都,为宗教、生产服务等民族手工业艺术产品的宝库,逐渐形成了昌都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历史基础和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目前,昌都地区依然活跃着一支精干的民族雕镌、绘染的工匠队伍。他们用无穷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装扮点缀着藏民族的生活,而且影响波及邻近的青海省和四川省的甘孜、阿坝藏族自治州以及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等地区。
昌都县:麝香、虫草、花鱼、鳊鱼、民族手工艺品等
江达县:虫草、大黄
贡觉县:鹿茸、松茸、木耳
察雅县:藏靴、银器、藏白酒
左贡县:藏刀、雪莲、松茸、核桃、藏梨、葡萄酒
芒康县:松茸、木耳、大葱、藏白酒
盐井区:红盐、木耳、松茸、核桃、雪梨、葡萄酒
八宿县:花椒、核桃、怒江裂腹鱼
边坝县:贝母、青稞酒
洛隆县:雪莲花、贝母、虫草
类乌齐县:金银手饰、氆氇、鹿茸、虫草
丁青县:虫草、大黄、玉雕品、虫草、贝母
来源:西藏自治区旅游局网站
‘捌’ 手工艺最发达的地方
中古部分为501-1639年,跨越时间很长.
这个漫长的历史,这个时期,
欧洲最精致的手工艺品,
发生在汉文艺复兴初现的意大利.
在热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有手工工场.
复兴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手工作品.
带动整个文艺复兴运动,流芳世代!
‘玖’ 西藏毛纺织业的发展概况是什么
清代的西藏,随着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这里的手工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清代西藏手工业中,最为发达、最为普及的手工业是毛纺织业,它掌握在西藏地方官府手中。
西藏地方官府从西藏北方的草原以赋税形式获得大量羊毛后,便将羊毛分配给西藏中部地区的居民,让这些居民无偿为官府纺织,以代替其应支的其他差役。
毛纺织品制成后,西藏地方官府将这些产品加以出售,从而获得巨额利润。就是这样,西藏官府掌握了毛纺织业这一西藏最重要的手工业。
当时,西藏牧民在他们放牧的空闲时间里,纺织了大量的毛料。
‘拾’ 西藏的工业特色
旅游业、藏药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绿色食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还有就是民族手工业、矿业、建筑建材业六大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