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为什么会错过了大航海时代有哪些原因
歪史认为世界的地理大发现东西方基本上都是同步的,虽然原因不一样,结果不一样,但是当时中国没有缺席,只是因为当时目的不一样而最后使得中国错过了历史机遇。
但是,意外再次降临东方,崇祯时期,关内流民四起,关外满清崛起,直接摧毁了明朝,继起的清朝为了遏制汉人援助郑成功而继续封海,这一封海令彻底的让中国错过大航海时代的红利,造成最后百年国耻。
2.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大航海,以及工业革命都是来自于西欧,为何到了20世纪基本上欧洲都已经工业化了,
最早的确是起源于西欧,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这些科学技术也逐渐传到了东欧
毕竟当时欧洲王室之间大部分都是有亲戚关系的,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情况不可能完全让另外一个邻国毫不知情
3. 如果南宋能顶住蒙古人,能否赶上大航海时代,紧跟第一次工业革命
首先,如果南宋真的参与了大航海,那也应该是引领。从元朝后来的气象看,如果南宋能扛住,长生天各个汗国的分崩离析会来的更快。当然这是平行世界视角。南宋能不能赶上大航海,或者说南宋能不能创造大航海,本质上还是自身的问题。
首先是东亚航线的开启并不是在大航海时代,早在大航海开启之前,东亚至印度洋航线就已经开通了,北宋对各种色目人并不惊奇,而泉州明州也一早就确定了东亚大港的地位。事实上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东亚西欧航线的断绝,来自东亚的商品受阻于阿拉伯世界,奥斯曼帝国阻断了商路,使得流入西欧的奢侈品价格暴涨,才激发了天主教世界重新开拓绕过地中海航路的欲望(到底是不是奥斯曼阻挡商路才导致大航海,众说纷纭,任何大事都不可能是单一原因,更不可能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很多时候都是解释的需要,强按一个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大航海第一条航线是通过好望角走向南亚东亚的原因。也就是说,有没有大航海,东亚航线都会存在,而来自于美洲的环球航线要贯通太平洋,那已经是百年之后了,况且麦哲伦这条航线压根就不是主流,甚至麦哲伦死了很多年都没什么人知道他。按照中国王朝更替和两宋自己一堆的问题,没有蒙古也撑不到16世纪,这几乎是一定的。
最后的最后,我要说下史观。南宋扛住了蒙古铁骑,是不是能进入大航海,这个问题本身还是中华史观的视角。这当然也没错。但是如果放弃这个中心视角,我们客观的去看蒙元打通欧亚大陆的意义,会发现它远远比南宋参不参与大航海重要的多。蒙元无意识中推动的物资、技术、货币、人员和思想的大环流,后来深刻的塑造了未来世界,东亚的文官和科举制度在这个环流中进入西欧并催生了后来的公务员体制,而公务员体制才是更高的意识形态制度的支撑(不然靠演讲,还不乱套了。庶务才是政治的基础)。同样,阿拉伯和西欧的技术也进入了东亚,可惜的是,我们在南宋之后,进入了另一个循环。东亚的人群塑造真不是外来意识能轻易改变的,即便到今天都是如此。我们既然不能在这个过程中进化,也很难说会在大航海中进化,那可能也是一厢情愿。
4. 工业革命为什么没能首先发生在中国
19年7月25日突然明白了,正式回答李约瑟难题 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明朝为啥灭亡的根本原因。清朝康乾盛世为啥会突然中断。这个答案是惟一一个能从中国经济,政治角度回答,世界上最着名的李约瑟难题。为啥资本主义文明不会出现在中国这个文明 古国。明朝末年,
万历十七年(1589年),朱翊钧不再接见朝臣,直到万历四十八年(1620)驾崩,一共31年。而他的儿子,孙子,嫡孙死于1644年
0、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1572年),万历的大表哥
1、明光宗(朱常洛),是万历皇帝(明神宗)的长子。
2、明熹宗(朱由校),是万历皇帝(明神宗)的长孙。
3、明思宗(朱由检),是万历皇帝(明神宗)的嫡孙。
拓展资料:
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在神宗支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国力得到恢复,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期间主持了着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缺乏张居正这样的贤士应对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
中国从1571年由张居正主导变法开始,开始收商税,矿税等。至1587年万历15年开始(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万历15年美国人写的书或者连续剧1587年)标志自中国地主文人阶级彻底掌握了政权中国皇权思想。中国出现了接近100年的无政府主义。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文官地主东林党集团。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因为得罪了皇帝而被革职,他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在家乡无锡东林书院讲课,"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常常和东林书院中人谈论朝政得失,他们渐渐形成了一个在野集团,被称为"东林党",《明史·孙丕扬传》说:"南北言官群击李三才、王元翰,连及里居顾宪成,谓之'东林
无锡东林书院旧址
党'。";他们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时政等意见,得到广泛支持,同时遭到朝臣、宦官的激烈反对。
一个退休的官员,为啥 能主持中国明朝政府北京。因为那时文官集团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都是大地主。他们除了师生关系。比如范进为啥会在听到中举后,发疯。 那是因为中国只有二个阶级。一个是农民阶级。一个就是地主阶级。而只主中了举人, 就可以晋生为地主阶级。光有功名,没钱买地怎么办呀?
呵呵,因为举人功名是可以免税的,万一中了进士,那就是官员阶级,所以又称为文官地主东林党集团。这个集团最大的贡献或者代表人物就是张居正。他们有着几十亩,上千亩,上万亩的土地。 却不交一分钱的税和徭役。而张居正改革是为了平均收农税,要收矿税,而隆庆开关后的进出口贸易税,呵呵,不好意思,那要到清朝末年才开始收取,而海关关员是当时晚清最高效的政府之一,美国人当主管的。号称中国400年来杀人皇帝雍正,改革想让地主文官东林党阶级交税,结果也是无果。而干隆由盛转衰弱的根本原因,就是干隆后期的文官集团和地主阶级是彻底不交税了。 满军八旗人不用交税,文官东林党地主组织也不交税和承担徭役。而把他样应该承担的税,全部转驾给普通的农民。文官地主商人东林党组织,代表着不交税阶级,种地不要交税,经商不要交税。于是各种权钱交易就出来了,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化银的时代正式来临。 中国人现在过年所说的恭喜发财文化达到了最高峰。当乾陵末期,中国社会4亿人口,要养活不干活的几千万人文官东林党地主组织不缴纳任何税,加上其中投机富农份子,转靠其名下,估计将就将有1亿人不缴税的时候,剩余的3亿农民,最老实,最麻木的农民,每天除了目定口呆,傻不拉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生活着。因为没办法,一个人要交四个,五个地主本应承担的税。于是中国这个文官东林商人地主特权阶级,和中下农民阶级彻底对立起来了。一边是满汉全席,一边是饿的卖儿卖女。
文官东林党地主组织,在明朝的所有国民,老有老百姓是充分自由的,因为经历过无政府主义嘛,皇帝都敢骂,袁崇焕的人肉都敢吃,而到了清朝的时候,思想、言论开始控制了,特别是受到康熙,雍正,干隆文字狱的思想,不能说政府,不能说政治,要么研究古文学,要么唱戏。但,从隆庆开关后,中国人用绿色循环经济的丝绸(桑树叶子),茶叶,瓷器,将全世界的白银都集中在中国来。具体的说,是集中在文官商人东林地主特权阶级手中。白花花的银子,不能投资土地,因为八旗子弟刚进关的时候,北京内城百姓拿银子主动拆迁,圈地后,特别是干隆早期时候。各种京剧,昆曲又再次流行起来。唱戏唱来唱去,就那么几句。中国西游记,三国,水浒传都是明朝就行的,缺乏思想文化创新呀。
于是大清年制的从干隆后期,中国最着名的家具,康乾瓷器,茶叶,丝绸彻底江河日下了。
而西方各国成立的东印度公司,人家有组织,有规律,看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中国商人地主阶级,成天吊儿郎当,而全世界的白银全部都跑到中国这些人手中,正所谓人傻钱多。 于是世界各国的东印度商人要么高薪,要么合们干脆让种植茶树种子,养蚕方法大明百姓,中国人从郑河下西洋开始正式移民第一代。而到了隆庆开关后,逐渐开始了中国人第二批有组织的移民。和中国贸易正式出现了洋买办翻译团体。到世界各地采购中国人至今还喜欢的紫檀,黄茶梨等名贵木材。
移民多了,就会与当地人,特别是殖民国家发生冲突。中国在万历年间,在马尼拉等地出现了杀华事件。一共造成2万5千人的死亡。
华人国际贸易除了带回来一些地瓜种子,解决了中国吃饭问题,而学习西方的经济 ,科技思想,带回来交给朝廷,那是万万不会受重用的。因为地主商人东林党,他们只关注自己免税特权和联烟。
于是类似于红楼梦一个影射文学,考据学派就诞生了并成为主流。
但,这个不能老是讽刺,托古谈今呀,于是精神空虚的中国人,一边被文字狱搞怕了,明朝的道教没有了,清朝官方的国教喇嘛教也只能流行于北京一带。 除了吃喝之外,开始流行鼻烟,当鼻烟是生吃的,刺激太小了,于是这些官员商人东林地主特权阶级就开始吸食起了鸦片。
当各个王爷,官老爷都流行吸鸦片的时候,上传下效,对立的中下农民阶级因为水利,特别是黄河没有人治理。恶性循环后,明朝末年出现了小寒武纪气候,清朝中后期出现了频繁的水灾,旱灾,蝗灾等。
而唐朝的洛阳,长安,开封历史文化明城就被没人治理的黄河水利给彻底摧毁了。中国老字号的就只剩下饭店或者药店了。因为这些不是官方垄断的。也是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惟一一个可以相对竟争的领域。只能夹缝里面生存,。而这些是不被当时的主流方化所认可的。所以不能叫自己的大名,只能叫狗不理,王麻子剪刀。
谁能和地主文官阶级联系上,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结婚,联烟呀。谁就可以不交税,甚至少交税。 而中国流传的多子多福的概念,让顺治年间的1600万中国人,到了100年后干隆达到4亿人口。 一个家庭至少要生10个儿女。成活一半5个吧。然后中国人就开始内斗了。兄弟姐妹们分家产了。变成富可敌国的人可成也萧何,败也箫何。比如山西晋商,皖商的胡雪岩等。所有的中国人,开始流传富不过三代。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也是从这时候流行出来的。
本文节选于 机器人银行版权所有《中国千年企业史》机器人银行2年质保全球交易中心,www.robotbank.xin 版本所有
5. 为什么近代欧洲国家要侵略世界 大航海与工业革命、文艺复兴的关系
如果大航海成为一种可能,那么欧洲后来的发展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历史就在按照它自己的逻辑展开。
大航海运动给欧洲人的思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的植物、动物、新的人类与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它们是如此的不同于欧洲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一切,于是这刺激了欧洲人对于新的问题的探索。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欧洲人开始了他们的科学革命。
毫不奇怪,科学革命主要发生在天文学、数学与地理学领域,正是这些领域与航海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进行航海活动,葡萄牙人首先开办了航海学校,虽然亨利王子本人对于学术毫无兴趣,但是他还是热情的支持这些学校,没有它们航海活动就无法开展。在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相继取得成功以后,荷兰、英国和法国也相继派出了自己的探险队,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航海学校,专门培养航海人才。为了确定在海洋中的方位,天文学具有了实用的价值,因而在航海学校中得到了认真的研究。而科学革命恰是从天文学起步的。1496年,23岁的波兰人科波尼克来到了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学习,经过了6年的学习以后回到了他的祖国,在那里他一面从事医生、教士的职业,一面在业余时间从事天文学的研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对于原来的关于地球的知识提出了挑战,很多在航海中新获得的资料也无法用原来的理论进行解释,于是科波尼克利用这些资料重新进行了计算,大约在1513年初步完成了他的日心说,并写成了短文在他的朋友之间流传。然而他并没有胆量挑战教会的权威,只是在自己的古稀之年才将早已经研究的成果出版。如果我们对科波尼克这个名字不熟悉的话,那么我们一定知道他的另一个名字,那就是他的拉丁文名字哥白尼。哥白尼之后另一个对科学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意大利人伽利略。1597年,在开普勒的影响下,他开始相信日心说,后来他利用望远镜观测了星空,给予了日心说以实际证据的支持。1642年,就在伽利略去世的那一年,牛顿诞生了。对于牛顿的伟大贡献,我想每一个人都是耳熟能详的,然而他的发现又何尝不是在当时社会所需要的数学、力学与天文学呢?而我们所熟知的另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是在做了五年的环球航行以后,收集了大量标本,才开始考虑物种进化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航海对于促进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如果没有大航海,那么科学可能仍然是处于停滞状态的。
然而尽管科学在大航海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航海依旧使用着帆船,陆地上的交通工具也依旧是步行或者牛、马拉的车,人们依旧用蜡烛照明,住的房子依旧是木头或者石头的,羊毛、亚麻与棉布仍然是人类的主要衣服原料,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一切仍然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到了18世纪晚期才开始改变,而这一切,似乎与航海的深化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与科学革命在欧洲普遍展开不同,工业革命起初只是英国人的事情;与科学革命是由科学家主导的不同,工业革命中几乎见不到科学家的影子,工业革命可以说是一场由商人和工匠主导的革命。关于这场革命的起源,也自有着它的逻辑。当年最早航海的葡萄牙人是冲着亚洲的香料来的,后来荷兰人排挤了葡萄牙人垄断了亚洲的香料,当香料在欧亚贸易中衰落以后,荷兰人成功的培养了欧洲人喝咖啡的习惯,自己则依然垄断着咖啡的贸易。尽管英国人经过了两次英荷战争,成功地让荷兰人接受了《航海条例》,但是英国人在亚洲仍然没有撼动荷兰人的地位,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来到了印度,在莫卧儿人的鼻息之下生存。那个时候的欧洲人绝对没有亚洲人心灵手巧,当英国与印度开展贸易以后,英国人就发现自己本国的人民十分喜欢来自印度的棉布衣服而不再喜欢自己国家的羊毛与亚麻布衣服。为了防止本国的手工业者完全失业,英国人不得不禁止从印度输入棉布衣服,进而开始了进口替代的过程,并且很快英国人就完成了这个过程,能够自己生产棉布衣服了。由于有着广阔的殖民地,因此英国的市场是极其广大的,这样广大的市场造成了对于供给的压力,于是很多商人都在出高价悬赏高效率的生产方法,在高额奖金的刺激之下,工匠们都尽心竭力的想办法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工匠的发明相继出现。而他们的发明似乎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首先是直接面向市场的织布生产方法得到了改进,1733年凯发明了飞梭,飞梭的发明成倍的提高了织布的效率,引起了纺纱供应的紧张,于是以后几十年技术改进的目标又集中在纺纱上,终于在1769年由阿克赖特发明了水利纺纱机,此后纺纱技术一发不可收拾,1770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79年,克朗普顿发明了走锭精纺机。纺纱机的改进又使新的不平衡出现,纱的过剩引起了织布机械的进一步发明,1785年,卡特赖特又发明了一种由马提供动力的动力织机,这种织机1789年以后改由蒸汽提供动力。当然,纺织技术的发展对于动力提出了要求,使得应用蒸汽机提供动力变得有利可图,于是早已存在的、耗能巨大的纽科门蒸汽机被瓦特改进以后,变成了实用的动力源,并且迅速得到了推广。蒸汽机的发明又对采矿技术以及炼钢技术提出了要求,而煤、铁的运输相应又要求运输发生革命。当然,蒸汽机的存在为运输业的革命提供了条件。世界上第一台火车就是一个矿工将为矿坑中排水提供动力的蒸汽机偶然运用到运输煤炭上产生的,可惜的是我们现在都无法知道这个矿工的名字,于是火车的发明者就成了史蒂文森。
当这一切都启动了以后,我们的世界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当然,随后,科学开始与工业结合,创造了更大的经济奇迹。如此看来,历史确有着它内在的逻辑,一切变革显得如此自然,一个变革引发了另一个变革,一项发明引发了另一项发明,然而这一切又是似乎如此不可思议,我们无法事先判断在哪里将要出现变革,而且我们也无法假定如果一个变革出现不了人类的历史是不是就要发生改变,似乎今天我们也仍然无法根据已有的历史逻辑预测我们未来的发展。那么到底是我们对于历史的逻辑认识不够,还是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历史逻辑。
6. 中国历史在什么时期被西方拉开距离的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中国都没有被西方拉开太大差距,但就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这100年间,再回头看看东方和西方已经就是两个世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中国正是干隆年间,而干隆根本就不知道英国正在发生一场足以改变历史的革命,继续着他的闭关锁国政策。当时地球上发生了两件比较重要的事情,第一个就是英国工业革命,第二个就是美国正式独立。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和干隆皇帝是一个年代的人物,可能大家多多少少会感到有些惊奇吧。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整整持续了3000多年,都没有做出过改变。所以大家才会惊讶干隆和华盛顿竟然是同一个年代的人物,而且他们俩都是在1799年去世。那个时候我们还沉醉在“康乾盛世”中无法自拔,谁知地球的另一端已经发生了巨变,这也导致晚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受到了西方猛烈的冲击,不仅受尽西方列强的欺辱,而且还耽误了中国将近100年的发展时光。
1776年,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机器正式开始逐渐替代手工劳动,人们也第一次发现了工业化的重要性。在此之前,人类的工作和生产效率都是极其低下的,直到蒸汽机的出现带改变了这样的现状。而且蒸汽机的出现并没有让员工们下岗,反而造就了无数个岗位,生产和经济都达到了峰值。原本蒸汽机的发明只是为了采矿、给煤矿提水,但经过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能在各个领域都能发挥其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业的生产效率,一直到后来发明火车和轮船,甚至还能用蒸汽机发电。
同年7月,美国签署《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被定位国庆日。1775年,美国人民奇迹般的战胜了当时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打赢了独立战争。随后北美13个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成为了联邦制国家既美国。不过此后英国依然不承认美国的独立性,1812年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第二次独立战争爆发,不过当时美国各州人民已经愈发团结,最终双方停战,边界恢复原样。
那当时干隆皇帝正在做什么呢?干隆在1773年决定了一项图书编纂工程,就是编写《四库全书》。《四库全书》一共有3500多册,约有8亿字,算是当时内用最广泛的全书了。不过《四库全书》中的内容并不全是真实的,干隆时期是文字狱最严厉的时候,只要稍有出现抵触本朝情绪的书籍便会被销毁,作者也会入狱。所以当时干隆销毁了很多违法的书籍,据说一共有70多万部,从整个清朝文学的发展来看,这种打击力度几乎是具有毁灭性的。
此文来自历史知识的网络大全,供参考。
7. 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偶然中孕育着必然
不管欧洲大爷们发现不发现,人家“新大陆”就在那里,不离不弃。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最大改 变,就是“股份制公司”的诞生,这种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具有关联性和紧密性的制度,开始充分展现人类文明有别动物的强大协作力量。西班牙没有“公 司”,于是最后杯具了。所以大家平时老是说“大英帝国”,其实是障眼法,标准应该是“大英商国”。西班牙那种才是帝国,尼德兰、不列颠这类,都是商国。历史证明,先进揍落后,商国战帝国,总是具备了“基因突变”的先天优势。不列颠这种小岛国,也是物产匮乏,也就是俗称家徒四壁卖无可卖。所以当年鼻屎国家们要想过上好日子,不能靠“卖”,必须要“赚”,拿什么来“赚”呢?? 尼德兰靠的是商贸,物流,满世界乱窜,利用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物质需求的不同,来换取差价利润。大航海时代对于商贸速度的提升,和现在互联网时代对于信息速 度的提升一样,都是划时代的东西,奠定一国人民数百年的幸福指数。不列颠毕竟还没有奇葩到尼德兰奸商这样的地步,好歹也是个有点历史文化的传统国家。所以 一开始“不列颠弄潮儿”们还是中规中矩,想走西班牙葡萄牙的老路,发现新大陆,殖民地,挖金挖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手快有,手慢无,人家西班牙都开挖 好久了,你们才去,那只能找些边角废料了。所以不列颠的探险家们每次都是血本无归,苦逼的紧。 当年大航海费用不菲,和现在众多“科技公司”烧钱速度差不多,都是需要VC。不列颠这类 叫花子国家,能凑条船,带好水手下海,那都是大动静,哪有当年三宝太监的排场。往往好多人凑份子搞了条船去探险,动不动血本无归,这日子也就熬不了多久 了。正所谓人穷志短,什么English Gentleman,那都是后话,阔绰成“日不落”再说。当下看着西班牙商队载金载银,鱼贯而归,于是穷疯了的英国佬开始恶向胆边生,干什么,打劫!!俗 称“打秋风”。大航海时代,不光改变了商业模式,也改变了打劫模式,茫茫大海,充满了大陆文明永远无法企及的“自由”。于是大家纷纷化身“股份制海盗 船”,开始在大西洋上开抢。而众多投资的“股民”们,则在岸上俏目以待,那情形倒也颇像当今股市,打劫成功,股价上涨,大家欢天喜地,要是被西班牙海军捉 了黄脚鸡,损失惨重,自然关灯吃面。其实人类自进入经济时代以来,几百年的模式都是差不多,只是区别于文明程度的进步而已。不过话说回来,好歹当年不列颠 的Captain们拿了股东们的股金,那是惊涛骇浪中去搏杀,回来给股东们一个交代;而今神州股市众多Company的Captain们,拿了股东们的股 金不说,出海就去勾结各种“机构”,套利、虚报、老鼠仓,花活百出,玩得股民们死去活来。 打秋风获利颇丰,最后连不列颠皇室和政府都坐不住了,干什么,入股!!这 个就是大航海时代的产物,私掠海盗。抢就抢,政府还要颁发“许可证”,相当于政治入股,给海盗同学们背书,当然回来了利润大家分成,简直win-win。回忆一下“小猪博弈”,就明白其中的关系。西班牙是“大猪”,不列 颠是“小猪”,一开始小猪用错策略,和大猪西班牙一起跑去“新大陆”吃猪食,亏损模式,自然杯具。但是现在改变博弈策略,请西班牙大猪先动,新大陆挖了金 银回来,在路边等着“坐享其成”,这样就成为了获利模式。所以策略一变,风生水起。 不列颠皇室和政府对民间钞票的保护,使得大家不管钱多钱少, 各种投资和开发层出不穷,和尼德兰一样,钱生钱,利滚利,大踏步走上资本主义邪路。最终蒸汽机降临,工业时代的到来,日不落满地开花,富贵逼人来。至此几 百年后,当年的股份制一样活跃在地球的经济活动中,各种有限公司依然掌控着世界文明的进步,不列颠语言还是左右着世界文明的交流。
8. 欧洲是进入大工业革命时代,和航海时代, 才变得强大的吗
是的,欧洲是进入工业革命才变得强大的。
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是欧洲有了航海的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其追求跟多的财富。所以航海时代开始。
在十五世纪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于是文艺复兴开始,打破了神学世界观。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欧洲海外市场的开辟,海外掠夺的大量财富,新贵族的兴起要求得到跟多的权利,于是在欧洲大陆上爆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贵族和黑暗的教会。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
9. 加勒比海盗的故事,是哪个时代发生的
大航海时代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的开端,大航海时代结束过,欧洲迎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了工业社会。加勒比海盗的故事发生在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殖民者探索新大陆的大航海时代的结尾。
《加勒比海盗》电影一共拍摄了五部,而这五部电影都在讲述了他们和英国殖民者之间的战争和掠夺的故事。欧洲殖民者探索新大陆无疑促进了全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资源的交流,但是欧洲殖民者在掠夺的过程中的种种暴行也将探索新大陆赋予了另外一种色彩,永远印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10. 拜托,历史题
葡萄牙是第一个开辟新航路的国家 在外地有很多殖民地 2个国家将殖民地的黄金运回本国后 开始享受消费 并没有建立工厂 黄金白银用完后 就没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