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六安在哪
六安市(英语简称:LU’AN,汉语拼音:lù ān shì),俗称:皖西,别称:皋城
地理坐标
市中心位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省会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河南省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下面给你六安的全面介绍:
六安区位市名
六安市(英语简称:LU’AN,汉语拼音:lù ān shì),俗称:皖西,别称:皋城
地理坐标
市中心位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份
安徽省(Anhui Province)
辖区
七个。六安市辖2个市辖区、5个县
乡镇
六安市区170个乡镇
街道
8个街道
社区
85个城市社区、2846个村民委员会
政府
六安市政府位于金安区。市委书记汤林祥,市长张韶春
建置
六安国:公元前121年
六安州:元末
六安县:1912年
皖西行署:1947年10月
六安市(县级):1978年
六安市(地级):2000年3月
面积
全市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占全省12.9%,为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人口
200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95.5万人,常住人口609万
民族
有29个民族,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占0.7%,以回族居多
电话区号
0564(+86)
邮政编码
237000
牌照
皖N
方言
市区以及部分辖县通行江淮官话(洪巢片),金寨、霍邱、寿县通行中原官话(信蚌片)
市花
桂花
市树
广玉兰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省会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河南省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西安-南京铁路、上海-武汉-成都快速铁路、合肥-九江铁路、阜阳-六安铁路穿境而过,上海-西安、合肥-武汉、济南-广州、合肥-阜阳、合肥-安庆高速公路以及312国道、206国道、105国道纵横全市,六安至合肥骆岗机场仅需1小时,交通十分便捷。
六安产业基础坚实。近年来,坚持工业立市,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重点推进钢铁、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力、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原加工等产业发展。8个省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成面积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已经形成。
六安农业发达,农产品品种多,产量高,质量优。优质粮油、板栗、蚕桑、茶叶、高山蔬菜、白鹅、生猪、中药材、奶业、草竹柳编已成为竞争力较强的农业特色产业。
六安先后被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被安徽浙江商会和浙江总商会评为“浙商投资最佳服务市”和“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荣誉称号。
2007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提出“规划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标志着六安正式成为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本段]一、行政区划
市辖区:六安市
金安区 面积1654平方公里,人口83.57万。邮政编码237005。区人民政府驻佛子岭路 。
裕安区 面积1926平方公里,人口95.8万。邮政编码237010。区人民政府驻龙河西路。
县:
寿 县 面积2986平方公里,人口128万。邮政编码232200。县人民政府驻寿春镇。
霍邱县 面积3493.16平方公里,人口160万。邮政编码237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舒城县 面积2100平方公里,人口98万。邮政编码231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金寨县 面积3834平方公里,人口65万。邮政编码237300。县人民政府驻梅山镇。
霍山县 面积2043平方公里,人口36.5万邮政编码237200。县人民政府驻衡山镇。
试验区:
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 面积320平方公里,人口15.3万。
[编辑本段]二、经济概况
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约为5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3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205.9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198.8亿元,增长11.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5 : 36.1 : 38.4调整为24.2 : 38.6 : 37.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768元(折合1283美元),比上年增加1546元。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3.5 亿元,增长27.4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67亿元,增长24.2%;重工业实现增加值77.5亿元,增长30.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类型企业较快增长,分别增长42.2%,34.7%和24.7%。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5倍。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6.2亿元,比上年增长27.7%。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2亿元,增长23.1%。
全年进出口总额332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3 %;
全年财政收入42.3亿元,增长2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0亿元,增长28.1%。全年财政支出99.2亿元,增长39.6%。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54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4.5亿元,增长26.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95.8亿元,增长2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7.6亿元,增长24.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4.7亿元,增长19.2%。2008年,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下降16.3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盈利5.84亿元,增长92.1%。
[编辑本段]三、交通区位
六安区位优越,距省会合肥仅70公里。被国家交通部确定为陆路交通枢纽城市。
公路:
高速公路有国家规划的”7918”中的G35济南--广州高速公路,G40上海到西安高速公路,G42上海到成都高速公路,以及合肥--淮南--阜阳高速公路和合肥--安庆高速公路均经过我市.另外境内有312、206、105国道,全市现有公路16557公里(国道314公里,省道743公里,县道3493公里,乡道5207公里,村道6800公里),公路密度为92.1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客运开通跨省班线149条,跨市班线504条,跨县班线316条。
铁路:
已建成的有沪(上海)汉(武汉)蓉(成都)高速铁路。宁西铁路,建设中和即将建设的铁路有六安--阜阳铁路宁西铁路复线等。规划中还有六安经安庆到景德镇的铁路六安经庐江到铜陵铁路等.
2005年,又一条贯穿我国东西的铁路主干线——宁西铁路的通车将六安与长三角地区、西北地区紧密相连,开辟了一条从长三角地区通往西北地区的捷径。2009年,贯穿六安全境的合武高速铁路通车,更加缩短了六安与合肥、南京、上海、武汉这些大城市的时空距离,目前动车组列车从六安到合肥需36分钟,到南京仅需1小时37分钟,到汉口仅需1小时33分钟,到上海也仅需3小时45分钟。合武铁路客运专线与合宁铁路客运专线相联结,构成了长三角地区通往中南区域的最短路径。
航空:
随着合肥机场西迁,即正在建设中的具有目前国内最高飞行区等级的4E级枢纽干线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位于合肥市肥西县高刘镇和六安市寿县刘岗镇交界处,距六安市区仅40公里)预计于2010年竣工投入使用,将使六安的交通将更为便捷,为六安加强与国内外大城市的联系,加快融入安徽省会经济圈,加速建成合六巢城市群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目前市区距合肥骆岗机场70余公里.
水运:
境内有7条较大河流,水运通航里程1029公里,常年可通航50—100吨级轮驳船。
[编辑本段]四、旅游胜地
皖西山川锦绣,人文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以其山水兼得、名胜众多而跻身于安徽旅游大市行列,成为全省六大旅游区之一。2008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87亿元,增长26%;年末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点(区) 17处,其中4A级风景区多处(例如天堂寨、万佛湖、寿县古城、八公山和楚文化博物馆等)。
天堂寨① 主要旅游线路:
1、西北线古文化揽胜旅游:寿春古城、八公山、淮南王墓、廉颇墓、珍珠泉、孙公祠、安丰塘、水门公园、李家圩地主庄园。
2、西南线山水观光旅游:天堂寨、梅山水库、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馆、胡氏祠、大王庙、铜锣寨、佛子岭水库、小南岳。
3、东南线休闲娱乐旅游:万佛湖、万佛山、万佛温泉、周瑜城、七门堰、启德文化院。
4、六安近郊旅游:大华山、洞天湖、东石笋、皖西大裂谷、昭庆寺、皋陶墓、横排头、西古城遗址、皋城双塔、皖西烈士陵园。万佛湖
② 推荐景点:
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风景名胜区
省城后花园——万佛湖风景名胜区
历史文化名城——寿春古城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馆
淝水之战古战场——八公山
江北小黄山——铜锣寨
汉武帝敕封“副衡”——小南岳
大别山玉带明珠——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磨子潭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寿春古城人间仙境——横排头
天下第一塘——安丰塘
江北佛教圣地——大华山
唐王敬佛堂——昭庆寺
全国四大地主庄园之一——李家圩
③ 红色旅游线路
1、 国家级红色旅游主题线路
线路为:六安——金寨县——霍山县,该线路是《纲要》中提出的大别山红色旅游精品路线的核心,包括六安皖西革命烈士陵园、独山革命旧址群、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 、金寨县红二十八军和红二十五军旧址群、霍山县西镇暴动旧址群等红色旅游景点。
2、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六安市——金寨梅山——金寨下楼房——金寨天堂寨,该线路主要依托合武高速公路和沪汉蓉高速铁路,实现沿线红色和绿色景点的组合。
3、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六安市——霍山衡山镇——霍山漫水河镇——霍山白马尖,该线路主要依托商景高速公路,实现沿线红色和绿色景点的组合。
4、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裕安区苏端口——金安区张店——金安区毛坦厂——舒城县万佛湖。
[编辑本段]五、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六安在地质构造上属秦岭造山带东段,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也是成旷条件较好的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品种多。已发现矿藏40多种,探明储量 30多种,石油、天然气也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目前开采利用的有金、银、铅、锌、橄榄岩、明矾石、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瓷石、膨润土、钾长石、石灰霍邱铁矿出品的铁精粉岩、磁铁矿砂、各类建筑砂石、矿泉水、温泉水等20多种。铁矿:霍邱周集铁矿是国内罕见的大型鞍山式铁矿,矿区地处淮河平原,由周集、张庄、周油坊、李楼、吴集等9个矿床组成,已探明储量16.5亿吨,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金矿:已探明有霍山东溪、隆兴、南关岭金矿。东溪金矿矿体 10余个,金银储量均较可观,已开采利用。铅锌矿:主要分布于金寨县,已探明中型矿床8处,其中汞洞冲、银山畈、银水寺等处已开采。建筑砂石:全市建筑砂石资源极为丰富,质量上乘,年开采量350万吨以上,是合肥、芜湖、南京、上海等地建筑市场上的热销产品。水泥灰岩:主要分布在霍邱四平山、寿县里洞山等地,共探明6000多万吨。现两处各建水泥厂一座,年开采矿石129万吨。地下热水和矿泉水:境内地热出露点已发现19处,主要分布在霍山、舒城境内。霍山陡沙河热泉有11个出露点,组成1500米的南北两个泉群。舒城西汤池温泉有8个出露点,目前已开发利用。矿泉水在舒城、霍山、金寨、寿县等境内分布,舒城柳抱泉、寿县珍珠泉和玛瑙泉、霍邱八卦泉以及霍山上土市等处的天然矿泉水,水质优异,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土地资源:
全市土地分为大别山北坡山地、江淮丘陵、江淮岗地和平原圩畈四大单元。其中,中山占9.5%,低山占13.7%,丘陵占16.5%,岗地占22.4%,平原圩畈占34.9%,另有3%的大水面。西南部山峦起伏,平均海拔400米以上,其中1000米以上的高峰240多座,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位于霍山西南部,海拔1774米;中部为丘陵、岗地,海拔一般在30—200米之间;东部和北部为沿淮平原和杭丰圩畈区,是全市优质粮、油、棉的主要产区。江淮分水岭使境内形成了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淮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3%,长江流域面积占17%。全市现有耕地660万亩,山场1100万亩,水面351万亩(其中可养水面95.5万亩),土地利用结构是“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土壤类型有黄棕壤土、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山地草甸土等,其中水稻土占36%。
水利资源:
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9.9亿立方米,具有南多北少、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份,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70—80%。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的淮河干流,从霍邱县临水镇入境,于寿县郝家圩出境,流经六安市长达125公里,约占淮河总长度的12.5%。境内有淠河、史河、杭端口河等7条主要河流。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大规模的治淮工程建设,先后建成了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五大水库。以五大水库为依托兴建的淠史杭综合利用工程,是我国最大的人工灌区,也是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一。灌区控制面积覆盖皖豫两省1.3万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100万亩,境内灌溉面积已达616万亩。沿淮地区开辟了城西湖、城东湖、瓦端口湖、姜家湖、寿西湖5个行蓄(滞)洪区,有效保障了淮河汛期安全。
植物资源:
全市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皖中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境内有维管植物186科、714属、1638种;裸子植物8科、18属、30种;被子植物150科、644属、1518种。粮食作物品种626个,经济作物品种67个,蔬菜品种70个,干鲜果品19种。全市粮、油、棉、麻、栗、茶等大宗农副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现有茶园37万亩,年产干茶7000多吨,形成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兰花、华山银毫等知名品牌;板栗种植面积100 万亩,年产量近4万吨,居全省首位;桑园面积17万亩,年产茧6000吨左右,初步形成了桑茧丝绸系列化开发的格局;六安是全国四大麻产区之一,主要种类有六安大麻、霍邱红麻、舒城黄麻、金寨苎麻,其中大麻是着名的土特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境内树种资源起源较早、区系复杂、种类繁多,乔灌木树种28 目、73科、225属、858种,80%分布在西南中低山区,经济价值较高的乔灌木树种250种左右,属国家一类保护树种有香果树,三类保护树种有楠木、花榈木、红椿。全市现有林业用地93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808万亩,森林覆盖率36.2%,活立木总蓄积量1603万立方米。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广、藏量丰、经济价值高。芒及五节芒系纤维植物,是造纸的重要原料,年产量达15—20万吨,目前利用量不足10%。橡子年产量150吨左右,含淀粉多在50% 以上,可用作工业淀粉。野生香料植物有桂花、兰草、蔷薇、香附子、蒿本、白芷、独活等。野生猕猴桃、野山楂等野果,年产量均在3000吨左右。蕨菜、薇菜、荠菜、马齿苋菜等野菜,已成为大宗出口产品。药用植物共203科、1360种,其中霍山石斛、安徽贝母、断血流、茯苓、天麻、灵芝、银杏、西洋参开发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动物资源:
境内动物区系具有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特点,在安徽动物区划中跨大别山和江淮丘陵两区。有水陆栖生脊椎动物500多种,其中兽类62种、鸟类310种、鱼类92种、爬行类34种、两栖类23种。畜禽30多种,地方优良品种有皖西白鹅、霍固麻黄鸡、大别山黄牛、寿霍黑猪等。皖西白鹅具有早期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耐粗食、耗料少等特点,其羽绒朵大纯白,品质优良,享有“世界羽绒之最”的美称,目前年饲养量达1900万只,占全国饲养量的二十分之一,相当于世界养鹅王国匈牙利全国的饲养量,六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水生动物名贵品种有大鲵(娃娃鱼)、龟、鳖、沣虾、瓦虾、银鱼等。药用动物144种,名贵动物类药材有麝香、灵猫香、全虫等。野生动物中,有毛皮兽动物20种、羽绒动物10种、肉用动物25种、农林有益动物130种、观赏动物25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动物有大鲵、原麝、香獐、小灵猫、金钱豹、白冠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等。
[编辑本段]六、历史沿革
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音lù)。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至西周,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九江郡。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
三国时由魏控制。两晋时,分属豫周的安丰郡,扬州的淮南郡、庐江郡。
隋时,分属淮南郡和庐江郡。唐时,分属寿州和庐州,其间置舒城县和盛唐县。
两宋时,大致与唐相当。
元末,始设六安州。
明时,北属寿州、南属六安州。
清初,属江南行省右布政使司所辖的寿州和六安州。江南行省改为江苏、安徽两省后,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的六安州。
中华民国初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淮泗道,其余县区属安徽省安庆道。1931年,六安、霍山(含今金寨县一部分)和英山、罗田、商城五县成立工农民主政权,曾称“五星县”。1940年,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区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署。1952年,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此后,庐江县一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巢湖专区;肥西县曾两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合肥市。1978年,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
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
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
[编辑本段]七、地域文化
皖西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皋陶文化的文明之光从这里播向华夏,传向世界。“成长于江汉,扎根于江淮”的楚文化在这里高度成熟。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这里一直是道家、农家和儒家学派研究和教育活跃的地区。南宋时发明的“突火枪”,是管状兵器的始祖。明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疗马集》,被后世称为兽医学的“本草纲目”。伴随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而产生的红军文化热情高亢,形式活泼,独树一帜。皖西文化艺术门类丰富,民歌、民舞、曲艺、灯会和民间剧目种类繁多,折射出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区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
皋陶文化:
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司法的鼻祖。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唐玄宗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礼”。五礼即“吉、凶、宾、军、嘉”。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乃丧礼,宾礼系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军礼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成军之礼,嘉礼为“饮食、男女”之礼。创“五刑”。五刑即“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是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薄刑。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为“五刑”,无疑是一大进步,创我国刑法之始。立“九德”。九德即宽而栗(秉性宽弘而有原则)、柔而立(性情温良而能立事)、愿而恭(质朴而能尊贤)、乱而敬(有才而能敬事)、扰而毅(谦和而有主见)、直而温(正直而不傲慢)、简而廉(具大略而能务实)、刚而塞(果敢而不鲁莽)、强而义(刚强而不任性违理)。皋陶制订的“九德”,内涵包括人的秉赋、气质、品德、才干等许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考察、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亲“九族”。九族即部落联盟核心的亲属部落。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力量作后盾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亲“九族”亦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的政治策略。
寿春楚文化:
寿春楚文化是淮夷文化与楚文化互相影响、渗透、融合而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古文化。其繁荣鼎盛时期,是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历时19年。这时寿春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是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段时期,楚王室经历国势衰败及其“逃跑主义”的动荡过程,贵族随同动迁所携物品一次比一次贵重、精细,最终形成一种聚积。从目前考古情况来看,寿县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启金节、郢爰等。楚文化以其底蕴深厚、遗存丰富、特色鲜明而名闻遐迩,影响后世。
红军文化:
皖西苏区红军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有,歌谣、戏剧、绘画等。《皖西苏区文化史》中记载的歌谣有300多首,包含了皖西苏区军民斗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旧社会的苦》、《反国民党歌》、《送郎当红军》、《党是我的亲爹娘》、《红军都是英雄汉》等。皖西苏区的戏剧,都是围绕革命斗争中心任务新编的,演出形式活泼多样,或以话剧,或以地方戏,或以活报剧,或载歌载舞,不受剧种限制,都为时装剧,设备简单。皖西苏区的绘画,多见于画报、报刊插图、大型宣传画、漫画、壁画、小型木牌画等。
庐剧文化:
庐剧是六安主要剧种,皖西庐剧主要是西路庐剧,又称“上庐”,唱腔高亢、奔放,保留了较多的小噪子唱法,接近山歌韵味。1953年,专区建立场团合一的“六安地方戏实验剧场”(后改称皖西庐剧团)。随后,庐剧艺术之花在皖西大地竞相绽放。大型庐剧现代戏《妈妈》、《程红梅》晋京演出获得成功。
Ⅱ 合肥六安在哪里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六安不是合肥的,是一个城市
六安(Lù ān)市位于安徽省西部,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六安为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员城市,安徽省会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的副中心城市,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荣膺有“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
中文名称:六安(ㄌㄨˋ ㄢ)外文名称:Lu'an别名:皋城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华东下辖地区:金安区等2区5县政府驻地: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长安南路电话区号:0564邮政区码:237000地理位置:安徽省西部,江淮之间面积:17976平方公里人口:704.8万人(2010) 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庐州小片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着名景点:天堂寨,万佛湖,寿县古城,大别山庄,楚文化博物馆和八公山等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火车站:六安站、金寨站、舒城站等车牌代码:皖N市树、市花:广玉兰,杜鹃名优特产:六安瓜片,霍山石斛,剐水中心位置:116°30′37″E 31°44′40″N高等院校:皖西学院、安徽国防科技学院
1999年 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
2000年 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
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地理
六安地处大别山区北麓,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自然区域。全市界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着,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日照1876-2003.5小时,各县区年总降水量1008.5-1545.7毫米,平均气温16.7-17.9℃,梅雨季节一般在6-7月间。在特定地域和气候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境内物产富集,矿产众多,可谓“大别山藏珍蕴宝,淠史杭泻玉流金”。
© 2013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六安市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环境
皋城丽影2(17张)
青山绿水,六安生态环境优越,荣膺“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霍山、金寨、舒城三县先后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其中霍山为中西部地区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境内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其中霍山县还是目前全国唯一拥有4个以上地理标志产品的县。
编辑本段资源
矿产
六安在地质构造上属秦岭造山带东段武当——桐柏——大别山成矿带,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也是成矿条件较好的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品种多。已发现矿藏40多种,探明储量30多种,石油、天然气也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目前开采利用的有金、银、铅、锌、钼、橄榄岩、明矾石、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瓷石、膨润土、钾长石、石灰岩、磁铁矿砂、各类建筑砂石、矿
皋城丽影(20张)
泉水、温泉水等20多种。
金寨钼矿:安徽省金寨县境内探明一巨型钼矿床,其钼储量约有220万吨以上,达到世界第二,潜在经济价值超6000亿元人民币。经过普查、详查,目前金寨沙坪沟钼矿已控制矿体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900米,单孔最大见矿厚度945米,全矿床共估算332+333类矿石量12.75亿吨、钼金属量超过200万吨,而该矿体的东西两端还未估算资源量,根据现有的勘查控制程度估算,最终可提交钼金属量220万吨以上。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常印佛院士认为,沙坪沟钼矿床具有规模大、品位富、矿体集中、经济价值高四个显着特点,其潜在经济价值超6000亿元。
霍邱铁矿:国内罕见的大型鞍山式铁矿,矿区地处淮河平原,由周集、张庄、周油坊、李楼、草楼,吴集,范桥,众兴集等9个矿床组成,已探明储量16.5亿吨,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
霍山金矿:已探明有霍山东溪、隆兴、南关岭金矿。东溪金矿矿体 10余个,金银储量均较可观,已开采利用。
金寨铅锌矿:主要分布于金寨县鲜花岭,已探明中型矿床8处,其中汞洞冲、银山畈、银水寺等处已开采。
建筑砂石:全市建筑砂石资源极为丰富,质量上乘,年开采量350万吨以上,是合肥、芜湖、南京、上海等地建筑市场上的热销产品。
水泥灰岩:主要分布在霍邱四平山、寿县里洞山等地,共探明6000多万吨。现两处各建水泥厂一座,年开采矿石129万吨。
地下热水和矿泉水:境内地热出露点已发现19处,主要分布在霍山、舒城境内。霍山陡沙河热泉有11个出露点,组成1500米的南北两个泉群。舒城西汤池温泉有8个出露点,目前已开发利用。矿泉水在舒城、霍山、金寨、寿县等境内分布,舒城柳抱泉、寿县珍珠泉和玛瑙泉、霍邱八卦泉以及霍山上土市等处的天然矿泉水,水质优异,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土地
全市土地分为江淮丘陵、江淮岗地、大别山北坡山地和平原圩畈四大单元。其中,丘陵占16.5%,岗地占22.4%,中山占9.5%,低山占13.7%,平原圩畈占34.9%,另有3%的大水面。西南部山峦起伏,平均海拔400米以上,其中1000米以上的高峰240多座,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位于霍山西南部,海拔1774米;中部为丘陵、岗地,海拔一般在30—200米之间;东部和北部为沿淮平原和杭丰圩畈区,是全市优质粮、油、棉的主要产区。江淮分水岭使境内形成了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淮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3%,长江流域面积占17%。全市现有耕地660万亩,山场1100万亩,水面351万亩(其中可养水面95.5万亩),土地利用结构是“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土壤类型有黄棕壤土、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山地草甸土等,其中水稻土占36%。
水利
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9.9亿立方米,具有南多北少、年际变化较大、时
大别山玉带明珠(14张)
空分布不均等特点,全省水资源有60%以上集中在大别山区。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份,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70—80%。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的淮河干流,从霍邱县临水镇入境,于寿县郝家圩出境,流经六安市长达125公里,约占淮河总长度的12.5%。境内有淠河、史河、杭端口河等7条主要河流。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大规模的治淮工程建设,先后建成了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白莲崖六大水库。以六大水库为依托兴建的淠史杭沟通航灌综合利用工程,是我国最大的人工灌区,也是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一。灌区控制面积覆盖皖豫两省1.3万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实灌面积1100万亩,养育着1300多万人口。
淠史杭之响洪甸水库
以六大水库、三大渠首、2.5万公里七级固定渠道、6万多座各类渠系建筑物,以及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21多万座塘堰组成的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纵横交错在岗峦起伏的江淮大地上,沟通淠河、史河、杭端口河三大水系,横跨江淮两大流域,实现了雨洪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昔日赤地千里的贫脊之地变成了今天的鱼米之乡,被誉为新中国治水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植物
全市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皖中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境内有维管植物186科、714属、1638种;裸子植物8科、18属、30种;被子植物150科、644属、1518种。粮食作物品种626个,经济作物品种67个,蔬菜品种70个,干鲜果品19种。粮、油、麻、栗、茶、茧、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产量居安徽省第一,素有江淮粮仓、白鹅王国、茶药宝库、丝绸之府、水电之乡的美誉。现有茶园37万亩,年产干茶7000多吨,形成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兰花、华山银毫等知名品牌;板栗种植面积100 万亩,年产量近4万吨,居全省首位;桑园面积17万亩,年产茧6000吨左右,初步形成了桑茧丝绸系列化开发的格局;六安是全国主要麻产区之一,主要种类有六安大麻、霍邱红麻、舒城黄麻、金寨苎麻,其中大麻是着名的土特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境内树种资源起源较早、区系复杂、种类繁多,乔灌木树种28 目、73科、225属、858种,80%分布在西南中低山区,经济价值较高的乔灌木树种250种左右,属国家一类保护树种有香果树,三类保护树种有楠木、花榈木、红椿。
全市现有林业用地93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808万亩,森林覆盖率36.2%,活立木总蓄积量1603万立方米。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广、藏量丰、经济价值高。芒及五节芒系纤维植物,是造纸的重要原料,年产量达15—20万吨,目前利用量不足10%。橡子年产量150吨左右,含淀粉多在50% 以上,可用作工业淀粉。野生香料植物有桂花、兰草、蔷薇、香附子、蒿本、白芷、独活等。野生猕猴桃、野山楂等野果,年产量均在3000吨左右。蕨菜、薇菜、荠菜、马齿苋菜等野菜,已成为大宗出口产品。药用植物共203科、1360种,其中石斛、皖贝母、断血流、茯苓、天麻、灵芝、银杏、西洋参开发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动物
境内动物区系具有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特点,在安徽动物区划中跨大别山和江淮丘陵两区。有水陆栖生脊椎动物500多种,其中兽类62种、鸟类310种、鱼类92种、爬行类34种、两栖类23种。畜禽30多种,地方优良品种有皖西白鹅、霍固麻黄鸡、大别山黄牛、寿霍黑猪等。皖西白鹅具有早期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耐粗食、耗料少等特点,其羽绒朵大纯白,品质优良,享有“世界羽绒之最”的美称,目前年饲养量达1900万只,占全国饲养量的二十分之一,相当于世界养鹅王国匈牙利全国的饲养量,六安是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水生动物名贵品种有大鲵、龟、鳖、沣虾、瓦虾、银鱼等。药用动物144种,名贵动物类药材有麝香、灵猫香、全虫等。野生动物中,有毛皮兽动物20种、羽绒动物10种、肉用动物25种、农林有益动物130种、观赏动物25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动物有大鲵、原麝、小灵猫、金钱豹、白鹭、白冠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等。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六安(Lù ān)市人民政府驻六安市金安区长安南路,辖2区5县3经济区。
市辖区
【金安区】市区东,面积1657平方公里。区人民政府驻佛子岭路,邮政编码237005。
【裕安区】市区西,面积1926平方公里。区人民政府驻龙河西路,邮政编码237010。
县
【寿县】位于六安市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面积2986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寿春镇,邮政编码232200。
【霍邱县】位于六安市西北,新兴钢城。面积3493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政编码237400。
【金寨县】位于六安市西南,革命老区和将军县。面积3814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梅山镇,邮政编码237300。
【霍山县】位于六安市以南,国家级生态县、工业强县。面积2043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衡山镇,邮政编码237200。
【舒城县】位于六安市东南,鱼米之乡、旅游胜地。面积2100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政编码231300。
其它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市区东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24.8平方公里,区管委驻金安区经三路,邮政编码237014。
【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位于市区东部,面积113平方公里,区管委驻六安市城东,邮政编码237000。
【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位于六安市西,安徽西大门。面积320平方公里,区管委驻叶集区叶集镇,邮政编码237431。
编辑本段交通
概况
六安市地处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的江淮平原,地跨江淮分水岭,交通区位优
交通区位图
势明显,是沿海、中原和西部地区梯度发展的过渡带和东西部经济交流的转接点,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联系沿海、发展中原的功能和特征。是安徽东进西出的桥头堡,是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
公路
高速公路有国家规划的“7918”中的G35济南-广州高速公路,G40上海-西安高速公路,G42上海-成都高速公路,以及合肥-淮南-阜阳高速公路和合肥-安庆高速公路均经过我市。另外境内有G312、G206、G105三条国道,全市现有公路16557公里(国道314公里,省道743公里,县道3493公里,乡道5207公里,村道6800公里),公路密度为92.1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客运开通跨省班线149条,跨市班线504条,跨县班线316条。
铁路
已建成的有上海-武汉-成都高速铁路,西安-南京、合肥-九江铁路,建设中和即将建设的铁路有六安-阜阳、西安-南京铁路复线等。规划中还有六安-安庆-景德镇的铁路、六安-庐江-铜陵铁路等。
六安站
2005年,又一条贯穿我国东西的铁路主干线——宁西铁路的通车将六安与长三角地区、西北地区紧密相连,开辟了一条从长三角地区通往西北地区的捷径。2009年,贯穿六安全境的合武高速铁路通车,更加缩短了六安与合肥、南京、上海、武汉这些大城市的时空距离,目前动车组列车从六安到合肥需36分钟,到南京、武汉仅需1个半小时,到上海也仅需3个小时。合武铁路客运专线与合宁铁路客运专线相联结,构成了长三角地区通往中南区域的最短路径。
航空
4E级枢纽干线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新桥机场
(位于合肥市肥西县高刘镇和六安市寿县刘岗镇交界处,距六安市区仅40公里)使六安的交通将更为便捷,为六安加强与国内外大城市的联系,加快融入合肥都市圈,加速建成合六巢城市群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目前市区距合肥骆岗国际机场70余公里。
水运
皖西境内有7条较大河流,水运通航里程1029公里,常年可通航50—100吨级轮驳船。周集港是安徽省重要港口,是皖西地区综合运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六安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临河产业布局、矿产资源及水上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是以金属矿石、矿建材料等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兼有旅游客运的综合性港口,具有装卸仓储、运输组织、旅游服务等主要功能,逐步拓展港口现代物流。
编辑本段旅游
皖西山川锦绣,人文荟萃,
皋城双塔之北门塔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以其山水兼得、名胜众多而跻身于安徽旅游大市行列,是为全省六大旅游区之一。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奇松怪石,珍禽异兽,尽显造化之神韵;水天一色,碧波万顷,尽享自然之美妙。有称“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的天堂寨,有保存着全国唯一完整、宏伟壮观的宋代古城墙—寿县古城墙,以及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古墓群、古战场,文化积淀深厚,给人以智慧,催人以遐想。还有多处省级以上重点保护的革命纪念地,真实地记载着革命战争以来,皖西地区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主要旅游线路:
青山绿水红土地(21张)
西北线古文化揽胜旅游:寿县古城、寿春楚文化博物馆(4A)、八公山、淮南王墓、廉颇墓、珍珠泉、孙公祠、临淮岗(4A)、安丰塘、水门塔公园、李家圩地主庄园。
西南线山水观光旅游:天堂寨风景区(5A)、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大别山主峰景区(4A)、铜锣寨、佛子岭水库、小南岳、龙津溪地、燕子河大峡谷(4A)、胡氏祠、梅山水库、金寨红军广场、大王庙。
东南线休闲娱乐旅游:万佛湖、万佛山、万佛温泉、周瑜城、七门堰、启德文化院。
六安近郊旅游:金领欢乐世界、中华皋陶文化园、皖西博物馆、淠河水利风景区、皋城双塔、皖西烈士陵园、六安西古城遗址、皖西大裂谷、昭庆寺(3A)、大别山石窟、洞天湖、洪山寨旅游区、独山苏维埃城、大华山、洞天湖、东石笋(4A)、横排头、九公寨、红石谷、龙井沟。
大别山主峰景区[1]
大别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处,横跨鄂豫晥三省,呈东
大别山主峰景区(20张)
南往西北走向,长270千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大别山主峰是白马尖,海拔1777米,于2010年建成的以白马尖为核心景点的大别山主峰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整个大别山区的核心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的最南端。
编辑本段文化艺术
民俗文化
六安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皖西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皋陶文化的文明之光从这里播向华夏,传向世界,“成长于江汉,扎根于江淮”的楚文化在这里高度成熟,是吴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地,是安徽汉文化的集中地。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这里一直是道家、农家和儒家学派研究和教育活跃的地区。南宋时发明的“突火枪”,是管状兵器的始祖。明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疗马集》,被后世称为兽医学的“本草纲目”伴随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而产生的红军文化热情高亢,形式活泼,独树一帜。皖西文化艺术门类丰富,民歌、民舞、曲艺、剪纸、灯会和民间剧目种类繁多,折射出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区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
土特产
六安瓜片(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洞藏酒[2-4](大别山临水酒洞藏基地)寿县廷龙瓜子、寿县大救驾、徐集花生糖、苗家三色饭、烫面油糕、恋爱豆腐、迷宗大包、叶集羊肉等。
皋陶文化
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司法的鼻祖。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孔子尊为“上古四圣”。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从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到楚穆王灭六,皋陶后裔在“六”这个地方立国长达约1500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立国时间最长的方国之一。唐玄宗李隆基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
古圣皋陶
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礼”,即“吉、凶、宾、军、嘉”。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乃丧礼,宾礼系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军礼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成军之礼,嘉礼为“饮食、男女”之礼。创“五刑”,即“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是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薄刑。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为“五刑”,无疑是一大进步,创我国刑法之始。立“九德”,即“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皋陶制订的“九德”,内涵包括人的秉赋、气质、品德、才干等许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考察、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亲“九族”,即部落联盟核心的亲属部落。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力量作后盾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亲“九族”亦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的政治策略。
皋陶生活的年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最后阶段,正处于文明时代的门槛。皋陶对联盟制度和文化方面的改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那时,部落林立,号称“万国”,信仰、习俗不一。他倡导并施行的“五教”、“五礼”、“五刑”、“九德”、“九族”,对于加强部落、部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融合,促进国家的产生,都发挥了显着的作用。
法兽獬豸(xiè zhì)
皋陶思想是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皋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纪念皋陶,后人修建了皋陶墓和皋陶祠。皋陶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六安城东,顶有黄栗树一株,形若伞盖,前有石碑一方,上有清安徽布政使吴坤修书“古皋陶墓”。唐代诗人皮日休和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苏轼等曾为皋陶墓赋诗、撰文。皋陶祠位于墓北35米,系清干隆年间修建,咸丰年间毁于大火,光绪年间重建。为了进一步弘扬皋陶文化,开发旅游资源,目前正在兴建中华皋陶文化园。
寿春楚文化
我国先秦时期的楚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是古代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楚文化是古中原文化与楚蛮(今江汉一带)区域性土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多彩,基本要素是:青铜冶铸工艺、纺织和刺绣工艺、老庄哲学、屈原诗歌和庄子散文、美术音乐舞蹈等。
寿春楚文化是淮夷文化与楚文化互相影响、渗透、融合而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古文化。其繁荣鼎盛时期,是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历时19年。这时寿春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是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段时期,楚王室经历国势衰败及其“逃跑主义”的动荡过程,贵族随同动迁所携物品一次比一次贵重、精细,最终形成一种聚积。从目前考古情况来看,寿县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启金节、郢爰等。楚文化以其底蕴深厚、遗存丰富、特色鲜明而名闻遐迩,影响后世。
汉文化
六安是吴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地,是安徽汉文化的集中地。西汉六安国体现了西汉诸侯王国家形态已发展到较高和完美的程度。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出土文物与墓葬形式规格,对研究吴楚文化融合发展、西汉历史与古代的墓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六安王陵位于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村。双墩村,因南北向并列的两座突出地面的“土墩”而得名。2006年初,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合(肥)武(汉)高速铁路的建设,安徽省考古所受省文物局的委托,例行考古勘探,发现沉睡千年的“双墩”其实是并列的两座西汉时期大墓。
虽然这座汉墓在唐代就曾被盗掘,但墓室周围仍清理出大量遗物。完美精湛的“黄肠题凑”王室墓制构造,出土的部分漆木器残片、玉器、金银箔、玛瑙及22件青铜器、300余件木俑、木车、木马等,仍让我们感受了2000多年前汉家王朝的辉煌和荣耀,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西汉中晚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状况,对研究中国西汉时代工艺美术、葬俗、葬制、服饰、雕塑、制玉、冶炼工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双墩一号汉墓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此。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还为我们揭开了汉代六安国王陵的神秘面纱。
《史记》和《汉书》记载: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汉武帝设六安国,封胶东康王刘寄的小儿子刘庆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而来。刘庆和他的继承者镇守的六安国,从此国泰民安130余年。但史书记载的六安国是什么样子,王陵和都城在何处,一直是千古之谜。现在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部分出土的文物上有了六安国或六安王有关文字。考古专家根据该地地望、规制、出土文物和相关文献记载综合分析,初步推断墓主就是第一代六安王刘庆。
双墩一带大大小小20余个墩子,即为西汉六安王建置的国王陵墓区。它们和北面位于开发区内的东古城也就是六安国王都所在地遥相呼应。据专家初步勘探,在六安双墩一号、二号汉墓四周,还有3对封土巨大、左右并列的连体双墩,大致可以判断是其他3任国王和王后的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汉时期、中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诸侯王王室墓葬群,核心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左右。六安国王陵保留下来的文物与蕴涵的信息是我国罕见的珍贵文化遗产。
地方文艺
六安的地方文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门类齐全,艺术风格多样。
戏剧:庐剧是六安主要剧种,皖西庐剧主要是西路庐剧,又称“上庐”,唱腔高亢、奔放,保留了较多的小噪子唱法,接近山歌韵味。1953年,专区建立场团合一的“六安地方戏实验剧场”(后改称皖西庐剧团)。随后,庐剧艺术之花在皖西大地竞相绽放。大型庐剧现代戏《妈妈》、《程红梅》晋京演出获得成功。
民歌:六安民歌多以山歌、茶歌、灯歌、秧歌、劳动号子为主,同时还流行许多轻松愉快、曲调优美的民间小调。革命战争年代,六安人民创作了一大批红军歌曲和革命民歌,如《红军到金寨》。在传统民歌基础上创作的《月亮走,我也走》等歌曲风靡全国。
舞蹈:六安民间舞蹈分布广、种类多、服装鲜艳、舞姿优美。民间舞蹈《十把小扇》、《鵅鸫理窝》于1957年初被选调参加在京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被拍摄成专题资料片,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珍藏。寿县的肘阁、抬阁历史悠久,是古代社火活动的一种舞蹈形式,由成年人以铁架、铁杆或抬着阁楼、亭榭,托着小演员,展现不同戏剧人物或民间故事人物造型,具有惊险、奇趣的特点。
曲艺:六安民间曲艺独具特色,有“锣鼓书”、“四弦书”、“花鼓”、“大鼓书”、“淮词”、“寿州锣鼓”等。锣鼓书唯六安独有,早期的锣鼓书伴奏仅一锣一鼓,后来逐渐加入民族管弦乐器,传统曲目有《休丁香》、《杜十娘》等。寿州锣鼓表现力十分丰富,它既有我国南方锣鼓特别是江浙一带“十翻锣鼓”的舒缓、柔和,又有北方中原地区“威风锣鼓”的高亢、激昂。
剪纸:六安民间剪纸的特点是线条圆润、流畅、舒展,艺术夸张得体,人物形态丰满,栩栩如生。新型剪纸在传统艺术手法上融入刀刻、手撕新工艺,创作内容、形式都有很大发展,艺术作品清新别致,布局奇特,尤以手撕纸令人叫绝。其极具地方特色的翁墩剪纸入围2010上海世博会参展作品。
灯会:六安民间灯会广为流行,每逢春节、元宵节或重大喜庆日,群众都有闹花灯、唱灯歌的习俗。每逢灯会,家家户户红灯高挂,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折字歌、五花彩、对花谜、犟驴歌”六安灯歌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编辑本段经济
2012年,六安市全年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经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
Ⅲ 上海的发展历史
上海的历史: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
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元代的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此后,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日趋发达。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了海关。清干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3年,在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之后,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
1849年,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100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钱财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收回。
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经过上海历届政府与人民长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设,上海成为新中国的重要的工商业基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3)楚后工业园有哪些厂扩展阅读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G60科创走廊核心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面积6340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
上海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建筑石料也很稀少,陆上的能源矿产同样匮乏。70年代以来开始在近海寻找油气资源,在多口钻井中获得工业原油和天然气。
据初步估算,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约有60亿吨,是中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附近的南黄海,经过调查和勘探,也发现油气资源,估算有2.9亿吨储量。东海海水中化学资源丰富,在长江口浅海底下,还发现一些矿物异常区,有锆石、钛铁砂、石榴石、金红石等重要矿物。
上海市境内天然植被残剩不多,绝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仅分布于大金山岛和佘山等局部地区,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滩地和港汊。栽培的农作物共有100多个种类,近万个品种。蔬菜多达400多种,居全国之冠,瓜果和观赏花卉品种也很多。
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太湖流域东缘。境内河道(湖泊)面积约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积率为9%~10%;上海市河道长度2万余公里,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
上海市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相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
统计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相比2014年末,外来常住人口减少14.77万人,同比降幅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