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温作业场所是指多少温度多少湿度
高温作业场所指的是工作环境温度达到30摄氏度以上,且相对湿度经常在90%以上的场所。这些场所可能存在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热源,例如:
1. 冶金工业中的炼焦、炼铁、轧钢车间;
2. 机械制造工业中的铸造、锻造、热处理车间;
3. 陶瓷、玻璃、搪瓷、砖瓦工业的炉窑车间;
4. 火力发电厂和轮船的锅炉间。
这些作业场所的气象特征是高温和较大的热辐射强度,以及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燥的热环境。
另一种高温作业场所特点是气温和相对湿度都高,但热辐射强度相对较小。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者需要保持较高相对湿度造成的。例如:
1. 印染、缧丝、造纸等工业中的加热或蒸煮车间;
2. 潮湿的深矿井,气温可达30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达95%以上。
如果通风不良,这些场所可能会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不良气象条件,即湿热环境。
夏季,露天作业如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也会面临高温挑战。这些作业不仅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还受到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热辐射的影响。尽管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可能低于高温车间,但作用时间较长,中午前后气温升高,会形成持续的高温、热辐射作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