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业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有什么区别
互联网,作为一种将多台计算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互相联系的技术,旨在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发布评论、采购产品、购买服务等。然而,这些信息和服务的获取和处理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操作,且难以实时动态地了解其变化。
物联网(IoT)则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实现对各种物体或过程状态信息的实时采集,并通过互联网将这些信息形成一个相互交互的、可识别、可共享的网络。物联网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物与物、人与物在网络上的连接、识别、管理和控制等功能,其生成的信息是动态的,主要由物理机器生成。
互联网与物联网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物联网的通信渠道仍依赖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到传感层的网络;物联网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的通信渠道,实现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端到端连接。
工业互联网不应被简单理解为工业领域的互联网。如果仅将“工业”和“互联网”这两个关键词拆分来理解,可能会误以为工业互联网就是工业领域所用的互联网,这仍然是互联网的概念。实际上,工业互联网可以理解为工业领域的物联网。SAP公司推动的Instry 4.0 Now战略表明,SAP思爱普是德国“工业4.0”的核心发起单位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软件公司,并参与了“工业4.0”技术标准的制定。
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则发挥了支撑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作用。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推动了新型工业经济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互联网、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各自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方向。互联网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物联网则侧重于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而工业互联网则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推动传统工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