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柳州的发展前景怎么样那里适合去打工吗
柳州是广西的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工业中心,柳州铁路局(现南宁铁路局)曾是中国18个铁路分局之一,是全国唯一设在普通地级市的铁路分局,柳州诞生了两面针牙膏、五菱汽车、金嗓子药业、花红药业等着名品牌,堪称三线城市里的小青岛,品牌之都。虽然柳州现在也不错,但与过去的辉煌相比,还是非常失落的。那以柳州的固有资本和现在的交通优势,以后会不会发展成为我国的一个二线城市呢?
第六,未来发展
可以看到,柳州的发展处于十字路口,未来能否崛起是个未知数。个人认为柳州发展的突破口在人口、创新和创业这三点上。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国人均GDP越来越高,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最有潜力的城市,首先是人口较多的城市。发展最快的城市,往往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柳州全市人口仅有400万,这支撑不起柳州的未来!柳州如果不想永远做一个三线弱城市,未来人口需提高到600万以上。但人口增多的前提是这座城市有吸引力,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才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的增多,就意味着创新和创业有了更多的可能。
广西中北部非常需要崛起一个二线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否则该大片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必将被周边的贵阳、昆明、南宁和珠三角吸走,目前可以看到只有柳州能承担起这个角色。相信以柳州的城市魅力和经济基础,只要奋发图强,一定能够再次崛起。
‘贰’ 柳州市的近现代史
柳州市的近现代史非常精彩。
文革时期:柳州遭受了动乱的浩劫但在工业方面也有亮点。1966年柳江大桥复建。1969年柳州第一辆“柳江”牌汽车问世,成为柳州谈知搏汽车产业的开端。七十年代初,柳州晶体管厂成功制造出高频三极管。改含祥革开放初期:柳猛悄州工业发展迅速,柳州一度成为华南仅次于广州的工业城市。柳州市电扇厂、两面针牙膏厂、柳州开关厂等国企当时被誉为“八大金刚”。1992年柳州实现了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虽然1993年夏末,百年一遇洪水袭击柳州,1993年柳州工业产值达142亿,列全国城市综合排名第27位。厂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
‘叁’ 柳州的发展史
柳州从解放以来的发展史如下:
1949年12月19日,柳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为柳州专区辖市,柳州市、柳江县、柳城县、雒容县、榴江县、中渡县、融县、三江县属柳州专区。1950年升格为省辖市,设立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1952年8月11日,融县更名融水县;撤销雒容、中渡、榴江等3个县,合并设立鹿寨县。
1953年4月23日撤消柳州专区,撤销三江县,设立三江侗族自治区(县级),设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治融水镇;融水县更名融安县,并迁治今融安县长安镇。柳江县、柳城县、融安县、大苗山苗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区改属桂西壮族自治区宜山专区(1956年3月2日至1957年12月20日为宜山地区);
鹿寨县改属桂林专区。1955年9月18日,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更名为大苗山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区更名三江侗族自治县。1957年12月20日,柳江县、柳城县、融安县、大苗山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改属宜山专区,桂西壮族自治区撤消。
1958年7月19日,柳江县、柳城县、融安县、大苗山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改属柳州专区。同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备案,柳州市改属柳州专区行署统一领导,但市人民委员会的政权机构不变,仍为专署一级组织。1958年7月25日,鹿寨县改属柳州专区。
1960年,柳州市撤区,设立城中、雀儿山、鱼峰、南站、柳南、红旗等公社。1961年11月25日,柳州市改由自治区直辖。1966年4月8日,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更名为融水苗族自治县。1967年,柳州市设立郊区。1969年,柳州市建立鱼峰区和城中区。
1971年,柳江县、柳城县、融安县、鹿寨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改属柳州地区。1972年,柳州市鱼峰区、城中区合并为城区。1974年,撤销柳州市城区。1979年3月5日,设立柳州市柳北、鱼峰、城中、柳南、鹅山等5个区。同时,撤销柳州市郊区。
同年9月11日,撤销柳州市鹅山区,其行政区域并入柳南区。同年10月8日,柳州市划辖原属柳州地区的柳江县、柳城县。1984年6月23日,柳州市设立市郊区(县级)。2002年9月,撤消柳州市郊区。
2002年12月28日,撤消柳州地区成立地级来宾市,原属柳州地区的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划归柳州市管辖。2016年3月,撤销柳江县,设立柳州市柳江区。
(3)柳州工业产值排全国多少名扩展阅读:
柳州的经济文化及重要性介绍:
柳州是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国家Ⅱ型大城市,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西南地区工业重镇、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中国内陆通向东盟的重要通道,
与东盟双向往来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城市,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核心城市。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
同时素有“桂中商端口”之称,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铁路中枢及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已形成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以柳州为圆心的25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中了广西80%以上的4A级旅游风景区,与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
柳州拥有2100多年建置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柳州是壮族歌仙刘三姐传歌圣地,传说刘三姐在鱼峰山唱歌感动上天而得道成仙,山歌世代在鱼峰山脚下缭绕。壮族的歌、侗族的楼、苗族的舞、瑶族的节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在2016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中,柳州位列第七,2016中国最干净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五。2016年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在柳州举办。
‘肆’ 中国重工业城市排行榜
根据2017年数据,中国重工业城市排行如下:
1、苏州
工业总产值3.57万亿,位居全国第一,就生产规模来说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基地,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2、上海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3.1万亿元,原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
3、天津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2.94万亿元,北方第一大工业城市
4、重庆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2.6万亿元,中国西部第一大工业城市
5、佛山
2016年工业总产值2.12万亿元,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
6、深圳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95万亿元,中国第一大高科技工业城市
7、广州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955万亿元
8、青岛
2016年工业总产值1.82万亿元,中国最大的高铁生产基地,北方第二大工业城市
9、北京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74万亿元
10、烟台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63万亿元
11、无锡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5万亿元
12、东莞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41万亿元
13、郑州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4万亿元,中部第一大工业城市
14、宁波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8万亿元
15、武汉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5万亿元
16、潍坊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4万亿元
17、东营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3万亿元
18、南京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万亿元
19、常州
2016年工业总产值1.23万亿元
20、成都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22万亿元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分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辽中南工业基地彻底没落,京津唐工业基地也风光不再,珠三角、苏锡常、山东半岛崛起,取代了原有的三大工业基地格局,新三大工业基地年产值都超过6万亿元。而这新三大工业基地也不再有严格的轻重工业之分,基本都是综合性工业基地。
(4)柳州工业产值排全国多少名扩展阅读
1、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十大重工业城市
上海、沈阳、哈尔滨、长春、武汉、天津、唐山、重庆、大连、洛阳。
2、重工业城市的分类
重工业城市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伍’ 柳州市与黄石市比较
柳州市与黄石市比较如下:
1、柳州的工业产值占全区1/4强。是全国唯一一个五大汽车集团存在的城市。再就是柳工、柳钢、金嗓子原来的柳烟(被强迫拼去南宁刘三姐亏损企业)哪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企业。在广西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名气仅次于桂林山水在全国的影响。
2、黄石市属于湖北省。黄石,古称大冶,湖北省辖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中游重要工业基地、沿江开放城市、鄂东地区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华中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西靠武汉、鄂州,西南与咸宁为邻,东南与江西九江接壤。
‘陆’ 广西柳州市是个怎样的城市
柳州兴则广西兴,柳州衰则广西暗。没有办法的。柳州的工业产值占全区1/4强。是全国唯一一个五大汽车集团存在的城市。再就是柳工、柳钢、金嗓子原来的柳烟(被强迫拼去南宁刘三姐亏损企业)哪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企业。在广西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名气仅次于桂林山水在全国的影响。五菱神车跑遍华夏大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五菱车(借用丰田广告)。就是搞一个螺狮粉都能卖到全国。柳州人文化结构差比不了隔壁兄弟城市,柳州仔大方,好摆谱讲义气,柳州仔粗口重。知道自己的斤两,对外来人才有足够尊重,柳州的发展一刻都离不开外省市(沪、京、津、湘、川、苏、浙、鄂、粤)等地人才的鼎力支持。山清水秀地干净是温家宝总理对柳州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