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盐是怎么形成的
问题一:盐是怎么形成的? 在中国,加工生产的盐主要是海盐、井矿盐、湖盐。(1)海盐
①海盐的成因
浩瀚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0%的表面积,海洋中的海水,占地球水域总重的97%。海水中几乎含有地球上已经发现的所有元素,但含量大于lmg/L的元素不过15种,它们是氧、氯、钠、镁、硫、钙、钾、溴、硼、硅、氟、碳、氮、锶。海水中的总盐度为3.5%,浓度为3.5波美度,即1海水中含盐量为35克。海洋以博大宽广的胸怀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盐资源。
海洋中为什么含有这么充足的盐分,说法不一,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成因有两种:
一是“百川归海”。陆地上大小河流溶有一定的盐分,川流不息注入大海。有资料表明,每年河水流入大海的水量约占整个海水的1/4500,经过数千万年的时间,水分不断蒸发、注入,往复循环,而盐分却积留下来,构成今日海水的一定含盐量。
二是“火山爆发”。海洋学的研究证明,海底火山远比陆地火山多,在火山喷出物中,含有可溶性化合物,其化学成分与海水中盐类近似,故海洋生成时就有盐溶在海水里。
②海盐的生产
海盐,以海水(含沿海地下卤水)为原料晒制成的盐。
我国是世界上开发海盐最早的国家,海盐生产有良好然条件。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至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长达18000公里的海岸线,海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国现在海盐的年生产能2580万吨。约占世界海盐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居世界首位。
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也叫“滩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池,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当卤水浓度蒸发达到25波美度时,析出氯化纳,即为原盐。日晒法生产原盐,具有节约能源、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受地理及气候影响,不可能所有的海岸滩涂都能修筑盐田、所有的季节都能晒盐。气候干燥,日照长久,蒸发量大,盐的产量就高;反之,产量就低。
日晒法生产原盐,其工艺流程一般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
a.纳潮
就是利用潮汐运动把外海高盐度的海水推向近海时提取制盐原料。目前,采用的纳潮方式有两种,一是自然纳潮,二是动力纳潮。自然纳潮是在涨潮时让海水沿引潮沟自然流入;动力纳潮一般采用轴流泵将海水引入,其特点是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b.制卤
制卤是在面积广阔的蒸发池内进行的,根据每日蒸发量,适当掌握蒸发池走水深度,使卤水浓度逐步提高,最后浓缩成饱和卤。
c.结晶
海水在不断蒸发浓缩过程中,各种盐类浓度不断增大,当盐类浓度达到饱和时,盐就以晶体形式析出,在过饱和溶液中不断维持溶液过饱和度,晶体就能继续生长。
d.收盐
将长成的盐,利用人工或机械收起堆坨。
(2)井矿盐
①井矿盐的成因
井矿盐资源分为埋藏在地下的固体石盐和液体卤水。
据考查,现在产井矿盐的地方,远古时代是大海,由候变化,地壳运动,现在的井矿盐产地就和原来的大海分了家,成为内海。内海跟今天的盐湖差不多。在当地的烈日、强风长年蒸发、浓缩下,内海的咸水渐渐干涸,盐不断析出,结成了一层一层的盐盖,后来被泥沙覆盖埋没。天长日久,盐层上的泥沙越盖越厚,压力逐渐增大,原始盐层逐渐发生变化。井矿盐从诞生那天起直至开发前,一般沉睡在地球深处。有的是以矿层躺着,有的则以矿脉裹到黏土中。此外,也有陆地上的盐类物质被地表水或地下水携带而积聚于内陆盆地,在炎热干旱、蒸发量大于水体补给量的条件下,盆地内含盐的水体不断蒸发、浓缩,沉积为巨大的盐类矿床。
地下卤水的成因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沉积型,即......>>
问题二:食盐是怎么来的。 食盐从哪里来的?
食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食盐是从哪里阀的呢?很早很早以前,人们用大海的海水晒盐,用盐湖的盐水晒盐,用盐泉的咸水煎制食盐。当然,今天我们还用海水和盐湖水制取食盐。也有一部分加碘精制食盐,是从另一种途径得到的DD由开采岩盐加工而成。
岩盐,也叫石盐。它就是一种特殊的石头,也是一种用途非常大的矿物。岩盐透明或者半透明,很容易敲碎,有点像冰糖,但是是咸的哦。岩盐埋藏在地下几百米到几千米的深度,经常和石膏、芒硝、还有钾盐哇一起作伴,它们都是好几千万年以前,因为海水或者湖水蒸发结晶形成的。
说起岩盐的开采,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聪明的科学家利用了岩盐能够被水溶解的特点,工人不用下矿井,就把盐采出来了。是这样的,工人叔叔从地面上钻井到地下几百到几千米,一至钻到岩盐矿的下部,再下一根大钢管用水泥固好,然后在大钢管中插一根小管子,又从大管子中注水,水流到盐层中就把盐溶解成了盐水,盐水就沿小管子返回到地面了,这个过程就叫“溶解采矿”,是现在先进的采矿方法哦。
采到地面的卤水通过管道汇集到地上的几大池子,加入石灰呀、纯碱呀,使盐水经过沉淀净化去除各种杂质,就可以送到制盐厂生产食盐了。科学家又充分利用了盐水的流动特性,运用管道输送制盐厂,省力又省钱吧!
现代食盐的制造是使用的“真空制盐”技术,纯净的盐水注入蒸发罐,高温蒸汽通过热交换方式给盐水加热,使盐水中的水份蒸发掉,盐就结晶出来了。科学家又运用了液体在低气压条件下,沸点降低的原理,采用降低蒸发罐中的气压的方法,降低热能的消耗,使盐尽快结晶出来。这就是“真空制盐”技术。
制盐是连续生产的,刚生产出来的盐是还是一种盐浆。要用离心胶水的方法甩去多余的盐水,返回到蒸发罐中回收利用。脱水后的盐还是湿盐,要用干热的压缩空气吹干。干燥后的盐如果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就可以包装发运了。如果是用来食用的,还得有一个关键的工序DD“加碘”。人如果缺碘就会患上“碘缺乏症(IDD)”,大脖子病,智力损害什么的。
加碘后的食盐经过包装,运输,然后才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我们的生活。
问题三:盐是怎么来的? 晒盐!
在一望无垠的海滩上,海水被拦截在一方方盐池里,太阳把盐水晒干了,海水里溶解的氯化钠结晶出来。从一吨海水里可以得到约三十公斤食盐。这是粗盐。晒盐时日晒,风吹有利于加速水分子的运动,从而利于食盐晶体的析出。
日晒时温度升高,对于NaCl来说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但由于水分的蒸发(溶剂)的量减少,NaCl饱和析出晶体。而对于MgCl2,Cacl2来说,尽管水蒸发了,但由于它们各自的溶解能力(溶解度)增强了,所以不会析出。
因为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而且是降低温度,溶剂的量又不变,所以NaCl不会析出,不利于制取NaCl。
粗盐从海水里结晶出来的时候,难免夹带一些泥沙和杂质。海水里除了氯化钠以外,还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它们也混在氯化钠里一块儿结晶出来。
问题四:食盐是怎样形成的? 人人都知道,海水是咸的,这是因为海水里有盐,那么海水中的盐是从哪里来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最初大洋中的海水所含的盐分很少,甚至是淡水。而现在海水中含有的盐,多数是陆地上岩石土壤里的盐分,受到了雨水的浸洗溶解,流入小溪,河流,经过河川流入海洋,天长日久水分蒸发而盐分逐渐积累起来。一些观测结果表明,现在每年经江河带进海中的盐分有39亿吨。因此,有的地质学家根据海水中盐分的多少,来计算地球的年龄。 另一种认为最初的海水就是咸的。这是因为提出这种说法的科学家,他们长期地观测海水中盐分的变化,发现海水中的盐分并不是随着时间而增加的。但是在地球发展的各个时期中,海水中所含有的盐分的数量和成分都有所不同,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至今仍在探索之中。 海水里究竟含有多少盐呢?根据试验,平均每公斤的海水中,约含盐35克。其中最主要的是氯化钠(食盐),正是由于有大量的氯化钠存在,所以海水才有咸味;其次是氯化镁、硫酸镁(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泻盐)、硫酸钙、硫酸钾、碳酸钙和溴化镁等。它们形成了海水的苦味。
问题五:食用盐是怎么形成的? 食用盐分为井盐、海水盐、天然盐等等过去在中国一般分为海水盐和井盐居多,海水盐一般是将海水倒进一个在沙滩上围起来的框框里经过太阳的照射慢慢干后就形成白色的晶体就是盐了,而井盐是将井中的食盐晶体取出就可以食用了,而天然的盐中国有青海的盐水湖。现在的食用盐基本也是按照以前的方法制作而已不过就是更加卫生和科学了而已,再就是添加了某些矿物质。更加健康安全。
问题六:海里的盐是怎么形成的 当雨水降到地面,便向低处汇集,形成小河,流入江河,一部分水穿过各种地层渗人地下,然后又在其他地段冒出来,最后都流进大海。水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各种土壤和岩层,使其分解产生各种盐类物质,这些物质随水被带进大海。海水经过不断蒸发,盐的浓度就越来越高
问题七:盐的来源越详细越好.就是盐是怎么来的 这是说广义的盐还是狭义的食盐。
食盐一般是海水晒盐、盐湖晒盐,再加工处理(细化,加碘等)
广义的盐来源就比较广了。单质之间的反应,酸碱反应,电解等
② 氯化镁大概多少钱一吨
无水氯化镁 92块 350元/吨 不含税
无水氯化镁 95块 400元/吨 不含税
无水氯化镁 98块 450元/吨 不含税
无水氯化镁 99块 550元/吨 不含税
无水氯化镁 98粉 1000元/吨 不含税
无水氯化镁 99粉 2000元/吨
无水氯化镁 99粒(0-2mm) 4000元/吨
无水氯化镁 99.5粉 4000元/吨
无水氯化镁 99.8粉 6000元/吨
根据厂商,成分,时间的不同.价格有所变动.
③ 现在氧化镁的价格是多少钱一吨
随着产业升级和高科技功能材料市场的需求与发展,已开发生产出一系列高科技精细氧化镁产品,主要应用于高档润滑油、高档鞣制碱提取级、食品级、医药等近十个品种,硅钢级、高级电磁级、高纯氧化镁等。长沙85%氧化镁价格为760元/吨,45%氯化镁价格为720元/吨。氧化镁是镁的氧化物,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氧化镁是一种惰性物质。它可用于各种生活用途和工业。这种材料也是现代生活中大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有许多用途。它可以用作中和剂。氧化镁为碱性,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作为含酸废气、废水处理、重金属和有机废液处理的中和剂。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内需求迅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