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哪个省是汽车工业化霸主

哪个省是汽车工业化霸主

发布时间:2024-08-29 17:39:25

⑴ 汽车行业在未来几年内有发展前景吗目前汽车行业发展前景怎样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按用途划分中国不同种类新能源汽车占比

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仅比欧洲少3.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7.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在销量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连续七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位。

纯电动汽车占据八成市场

按动力系统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划分,纯电动汽车是我国产销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种类。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82.99%,销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2.82%。

按用途划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均占全国汽车总产销的95%左右,是按用途划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多的类型。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2020年11月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从目前市场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来看,纯电动车将长期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地位。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⑵ 日本汽车品牌在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优异,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8年,全球汽车市场总销量约为9,479万,虽然我国车市经历了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凭借庞大的体量,仍以超2,800万辆的成绩位居全球市场第一位。同样作为汽车大国的日本,其2018年本土汽车市场的销量排在中国与美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三位。

⑶ 所有国产车品牌大全,国产汽车标志图片大全

出于爱国情怀,很多人会选择国产车,而现在国产车不比合资车差,所以我们来看看所有的国产车品牌及其区域分布,看看哪些品牌离你最近。

北京(北汽、晶宝、幻速、王维、昌河、福田、 北汽新能源 、华泰)

BAIC汽车,又称北汽集团,是中国五大汽车集团之一,拥有北汽、北汽碳化硅、北汽幻速、北汽王维、北汽昌河汽车、北汽福田和北汽新能源。

华泰汽车集团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最早推出SUV车型的企业。旗下拥有华泰圣达菲、特拉卡、宝利格等SUV产品,路盛E70、 路盛E80 、 华泰B11 等多款轿车产品,以及纯电动家用车华泰新能源iEV230、纯电动SUV华泰新能源 XEV260 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吉林(一汽、红旗)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一汽集团旗下有中国一汽商用车、中国一汽乘用车和红旗三个品牌。可以说一汽集团是国产品牌的老大哥。此外,一汽与大众、奥迪、丰田、通用和马自达等外国品牌有合作。

辽宁(华晨中国、宋华、华晨金杯)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说到华晨,大家能想到的就是宝马或者华晨宇 但华晨是辽宁省政府设立的国有汽车企业,所在地在沈阳。自主品牌有华晨中华乘用车、宋华汽车、华晨金杯商用车,与华晨的合资品牌自然是宝马。

河北(长城、哈弗、WEY)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哈弗和WEY同属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公司的SUV子品牌和豪华SUV子品牌。目前,长城汽车还没有与其他外国品牌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

湖北(东风沈峰、风行汽车、东风柳汽)

原第二汽车厂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典型的民族汽车制造企业,在十堰、襄阳、武汉、广州等地都有基地。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品牌有东风风行景逸、东风沈峰、东风风光系列;合资品牌包括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和东风大岳起亚。

安徽(奇瑞、江淮)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是安徽省投资支持的国有汽车企业。目前只有奇瑞有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有積架路虎。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说起江淮,你可能更了解他们的商用车,因为江淮主要做客车和货车。但现在也有乘用车领域,如JAC何玥、JAC瑞风和JAC新能源。

江苏(观致)

观致汽车是宝能集团投资的汽车企业,总部位于上海,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常熟。实际上,观致是奇瑞和外资企业合资成立的自主汽车品牌,在自主品牌中知名度比较低。

上海(荣威,名爵)

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汽集团可以说是中国非常大的汽车集团。其自主品牌有荣威和名爵,其中名爵诞生于英国,但被上汽集团完全收购后成为独立品牌。与SAIC的合资企业是大众汽车集团和通用汽车集团,合资品牌是上汽大众、斯柯达、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和宝骏。

浙江(吉利、柯灵、众泰、马骏)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相信大家都会很熟悉。除了吉利的自主品牌,还有一个高端子品牌柯灵。同时,吉利是沃尔沃品牌的最大股东,柯灵是吉利和沃尔沃共同建立的独立品牌。

众泰汽车有限公司,众泰的外观基本都是负面新闻,这也让这个品牌显得与众不同。众泰还有一个子品牌马骏汽车,主要生产SUV。

福建(东南,纳智捷)

东南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特殊的合资企业,是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台湾省裕隆集团和三菱集团共同拥有的自主品牌。由于台湾省离福建比较近,所以台湾省归入福建,台湾省汽车集团裕隆旗下的纳智捷也算福建的一个品牌。

湖南(猎豹,江南)

长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部设在长沙,在永州、滁州设有制造基地,在湖南长沙、衡阳、永州、广东惠州设有零配件生产基地。最着名的车型是长风猎豹。

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江南汽车隶属于众泰,但总部在湖南湘潭。前身是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下属的江南机械有限公司,后转型为专门从事汽车生产的国有汽车企业。最着名的车型之一是江南奥拓,但现在几乎看不到了。

江西(江铃、陆风、汉腾)

主要生产商用车的江铃汽车公司前身是江西汽车厂,自主品牌是江铃驭胜。江铃还与福特合作生产全顺、途睿欧等车型。陆风是江铃控股的汽车公司,也是江铃的子品牌。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的国产汽车新品牌,总部位于江西上饶。目前只有汉腾X7在售。

四川(传祺野马)

由成都轻型汽车总厂和其他市属企业合并而成的四川汽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乘用车和越野车。2011年,四川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重组,更名为四川(野马)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重庆(长安、欧尚、 长安轻型车 、力帆、苏比、四维)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重庆兵工厂,1951年开始尝试造车,1994年正式成为汽车企业。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有长安汽车、长安欧尚、长安轻型车,合作外资品牌有长安福特、长安铃木、长安马自达、长安标致雪铁龙。

力帆汽车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和众泰一样,绯闻缠身。抄袭和模仿成了力帆的致命伤,所以目前很难看到力帆的车。但是力帆的摩托车还是挺普通的。毕竟力帆也涉足过摩托车行业。

Sway品牌原为意大利品牌,2014年被鑫源控股全资收购,因此成为自主品牌。2016年,Sway发布了第一款车型X7,第二款车型X3于2017年正式上市。

广东(比亚迪、传祺)

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汽集团,也是大型合资企业,包括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菲亚特等。,自主品牌是广汽传祺。

位于深圳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从电池起家,成为自主新能源汽车的霸主。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目前,比亚迪的产业主要包括王朝车型系列、新能源、SUV 和MPV轿车。

海南(海马)

现由一汽集团100%控股的海南汽车厂于2006年正式揭牌。大家对海马汽车的了解比以前的海航马自达还要多。当时,处于危机中的马自达找到了与海航汽车的合作。然而,海航汽车不仅没能拯救马自达,还把自己拖进了水里。最后得到了一汽集团的支持。

台湾省(玉龙)

宇龙汽车是台湾省最大的汽车企业,而我们大陆对宇龙汽车了解最深的无疑是纳智捷。但是,由于台湾省的汽车工业不太好,纳智捷在mainland China的销量并不太高。

以上是国内汽车品牌的概况,以及这些品牌分布的地方。可以发现,除了一部分有国家背景,其他很多都是本土企业,甚至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

@2019

⑷ 海马汽车和马自达是一回事吗

海马汽车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海南省政府希望在这个新兴的热土上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政府将希望寄托在有着汽车零部件生产经验的海南汽车冲压件厂上。1988年,获得政府支持的海南汽车冲压件厂从当时动荡的菲律宾低价购入美国褔特汽车与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个人合资的汽车工厂。这家工厂以复原建设的方式被整体迁址到海口金盘工业区,海南汽车冲压件厂也由此更名为海南汽车制造厂。1989年10月,建成后的工厂完成了冲压车间四条生产线的设备安装调试,但没有产品可生产的海南汽车制造厂先后开发过煤气灶和农用车车厢等产品。一年之后,焊装、油漆和总装流水线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也顺利完成。

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的破裂致使日本经济出现大幅度衰退,由于当时的马自达汽车公司长期追求产量、产品技术革新和全球市场的扩张,在持续的巨额投资后,马自达汽车急于寻找和开拓新的利润空间,而海南汽车制造厂虽成功买下工厂,但因得不到美国福特技术支持,以至于没有产品可以生产。正因如此,海南汽车制造厂与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接洽后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在海南合资生产马自达汽车。1990年,海南汽车制造厂第一辆马自达929旅行车试制成功。

1991年,海南汽车制造厂开始以KD散件组装的形式小批量试生产马自达929旅行车(即HMC6470),该车是日本马自达在1980年推出的929 Station Wagon,车身尺寸为长4650mm,宽1715mm,高1445mm,轴距2610mm,车重1205kg。马自达929旅行车采用前置后驱布局,搭载代号MA的2.0升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及一台2.2升直列四缸柴油发动机,其中2.0升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90马力(66kW)/4800rpm,最大扭矩154N·m/2500rpm,与发动机匹配的是4速、5速手动变速箱及3速自动变速箱,最高时速160km/h。1988年,马自达929旅行车在海外正式停产。

海南汽车制造厂组装生产的马自达929旅行车配备手动变速箱,车头进气格栅上有“HIPOCA”的字样,但由于缺乏马自达的技术支持和相关生产经验,海南汽车制造厂组装生产的马自达929旅行车装配工艺与海外车型相差甚远。同年8月,海南汽车冲压件厂与日本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和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三方草签合同,日方共占25%股份,其中马自达汽车提供929 station wagon车型的全套模具。

1992年2月,海南汽车制造厂与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了海南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与此同时,以马自达929旅行车为原型的HMC6470旅行车正式投放市场。海南汽车制造厂在与马自达合资之初,提出了“国产化”的概念,即采用日方车身总成,底盘及动力则完全采用国产,并未进行科学严谨的国产化工作,使得当时国产化率高达70%以上的HMC6470旅行车投放市场后就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此外,海南汽车制造厂曾在1991至1992年为上海大众配套生产206万个冲压件,实现盈利1200万元,缓解了当时的生存危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的中央政府希望海南汽车制造厂与广东三星集团共同成立一家以中方为主体的商用车合资企业,起初外资方选定为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之后政府又将外资合作对象改为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奔驰提出的条件是海南汽车制造厂不能与日本马自达合资生产汽车。此后,项目谈判持续了长达三年之久,最终奔驰决定放弃该合资项目,海南汽车制造厂与日本马自达的合资项目也在这期间被中断。

虽然合资公司没有发展起来,但海南汽车制造厂与日本马自达的合作并没有因此而中断。1993年,海南汽车制造厂采用CKD的形式组装生产以马自达E2000面包车(又名Bongo)为原型的HMC6440的面包车,该车搭载一台代号FE的2.0升直列四缸化油器发动机,最大功率86马力(63kW)/4500rpm,最大扭矩152N·m/2500rpm。进口版马自达E2000面包车曾在当时的国内风靡一时,海南马自达HMC6440与进口马自达E2000的区别在于左侧车窗下方的标识,进口版为E2000,而国产版则是HMC6440。

除了以E2000为原型的HMC6440面包车之外,海南汽车制造厂在1993年同样以CKD的形式组装生产了第一代马自达MPV(日本本土名为Efini MPV),该车是马自达专为北美市场打造的一款家用MPV车型,1990年1月在日本正式投放。海外市场的马自达MPV分为四门和五门两种车型,其中四门版马自达MPV的驾驶员一侧并未配备后门。动力方面,海外市场上的马自达MPV搭载2.6升直列四缸和3.0升V6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与发动机相匹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和4速自动变速箱,除标准的后驱车型外,用户还可以选装四驱系统。马自达MPV在1995年经过改款之后,1999年正式退出市场。

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代MPV名为海南马自达HMC6450,该车搭载3.0升V6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57马力(115kW)/5000rpm,最大扭矩230N·m/4000rpm。值得一提的是,海南汽车制造厂组装生产的这款MPV也是其生产的首款配备自动变速箱的车型,采用怀挡设计的海南马自达HMC6450让当时接触过这款车的人们印象极为深刻,配备4速自动变速箱的海南马自达MPV最高时速177km/h,综合油耗12.1L/100km。海南汽车制造厂组装生产马自达MPV的同时,这款车也以进口的方式在国内进行销售。

马自达于1991年推出的旗舰车型第五代马自达929曾在国内风靡一时,该车以进口的方式被引入国内,其无框车门和修长的整体造型令人过目不忘。然而不为人知的是,海南汽车制造厂曾小批量进口马自达929的散件进行组装生产,与马自达929采用同样方式组装生产的还有同时期的马自达626轿车,但海南马自达626和929的产量极低,加之车身并未贴有海南马自达的标识,使得两车曾以不同渠道被充当进口车进行销售。

1994年,海南汽车制造厂推出以第六代马自达323为原型的海南马自达323(HMC6430),其车身尺寸为长4215mm,宽1675mm,高1375mm,轴距2500mm,整车重量1020kg。搭载1.3升直列四缸化油器发动机,最大功率73马力(54kW)/6000rpm,最大扭矩101N·m/3700rpm。海南马自达323横贯式尾灯令人印象颇为深刻,相比此前的HMC6470旅行车来说,海南马自达323的装配工艺得到大幅提升,由于最初该车进气格栅还悬挂着马自达的“太阳”标识,如果不仔细观察车尾的HMC6430字样,不少人都会认为这是一辆进口马自达小车。

虽然与马自达的合作让海南汽车制造厂在短短几年生产了多款车型,但是由于海南汽车制造厂当时并未取得国家颁发的汽车生产许可证,其生产的汽车只能在海南省内通行,即便当时全国各地仍能见到不少海南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多款车型通过各种渠道合法上路行驶,但这对于海南汽车制造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1995年9月,国家开始整顿进口组装车市场,同时宏观调控奏效,当时的桑塔纳售价从21万元降至13万元左右,其他竞争车型均大幅降价,受生产许可限制的海南汽车制造厂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国内日益兴盛的汽车市场却无法进行销售,产量始终得不到提高导致产品成本高居不下。
海南汽车制造厂因其产品无法在全国投放,勉强维持到1997年时已濒临破产的边缘,为了取得生产汽车的资格和必要的资金挽救大局,海南省政府同意工厂挂靠一家国有大型汽车企业名下。1997年11月,一汽集团和海南省政府正式签订《关于兼并海南汽车制造厂组建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的协议书》。双方以国有资产无偿划拨的方式实现资产重组,成立以一汽集团100%控股的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公司将作为一汽集团在华南地区重要的生产基地。

1998年1月,海南汽车制造厂正式加入一汽集团,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挂牌营运。至此,该厂生产的车型终于得以推向全国市场。虽然海南汽车制造厂挂靠一汽集团名下,但并未得到一汽的资金和产品技术方面的支持,仅仅只是取得了轿车生产资格。没有从一汽得到车型的海南汽车只能想方设法降低已有产品的生产成本。1999年3月,海南汽车生产的HMC6470旅行车获准在全国进行销售。两个月后,海南汽车推出换装国产丰田4Y(491)发动机的HMC6470旅行车,其国产化率已达到了85%。同年10月,海南汽车推出名为CA7160的马自达323轿车,该车搭载一台1.6升化油器发动机。

由于此前海南汽车制造厂技术有限,马自达MPV(HMC6450)90%以上的零部件都需要依靠进口,海南汽车在获得轿车生产许可之后便放弃了国产化率极低的马自达MPV,专注投产HMC6470旅行车和马自达323。2000年,海南汽车为马自达323换装1.3升排量的国产丰田8A发动机,新车被命名为HMC7130。然而随着国内消费能力的稳步增长,消费者对汽车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HMC6470旅行车和马自达323这两款国外淘汰的老旧车型显然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想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站稳脚跟,海南汽车势必要推出新车型以“讨好”消费者。

既然从一汽得不到新车型和技术支持,海南汽车开始重新寻求与日本马自达的合作。当时的马自达也从经济泡沫中的破裂中逐渐复苏,当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后,马自达也迫切需要寻求合作伙伴,海南汽车再次与马自达一拍即合,但由于当年马自达在华投资建厂时“吃过亏”,谨慎的马自达这次采取了技术合作的方式与海南汽车进行合作。2001年5月,马自达旗下紧凑型MPV普力马(Premacy)在一汽海南正式下线,截止2001年年底,海南普力马产销已达一万多台,如此成绩也让马自达感到惊讶。

普力马搭载一台1.8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22马力(90kW)/6000rpm,最大扭矩160N·m/4000rpm,与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和4速自动变速箱。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的应用使普力马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还兼顾了一定的操控性。因当时国内MPV车型相对匮乏,一汽海南马自达生产的普力马一经推出便迅速占领国内紧凑型MPV的霸主地位。

普力马的成功增添了一汽海南马自达引入新车型的信心,2002年7月,海南马自达将诞生于1998年的第八代马自达323引入国产,国产马自达323被命名为福美来,其名称源于海外车型Familia的译音。海南马自达最初并未给福美来搭载海外车型使用的1.6升和2.0升发动机,而是选择与普力马相同的1.8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两款变速箱,如此一来使得福美来的制造成本得以有效控制。福美来推出后迅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此后上市的别克凯越和现代伊兰特与福美来一起被称为中国车市的“新三样”。

为了在车型研发设计上取得新突破,2003年8月,海南汽车在上海成立了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产业东区,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拥有员工约620人,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总投资额5亿元。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承担着海马车型的研发、平台的扩展、产品的改型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海南汽车旗下的专业整车研发机构。该机构通过五年多的不断建设,目前已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整车环境测试系统、转毂试验台、五轴加工中心、柔性焊接线等汽车研发设施,形成了产品预研、概念设计、工程设计、匹配标定、性能开发、设计验证、生产准备、试生产等完整的产品开发流程,并且在造型设计、车身设计、项目管理等方面已具备整车自主开发能力。

2004年,海南马自达推出了五款福美来1.8L新车型,同时又增加了搭载1.6升发动机的福美来。同年2月29日,一汽集团、海南汽车与海南省政府达成框架协议,共同组建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新组建的海马汽车注册资本为12亿元,一汽集团和海南汽车分别占49%的股份,海南省政府占股2%。新公司整合了海南原有的全部整车生产资源,产品方向除继续巩固与日本马自达的合作之外,还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需要开发自主品牌,促进海南汽车工业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更大的飞跃。

为了进一步整合成本、质量、物流和管理资源,2004年8月,海马工业园一期落成,园区内拥有八家零部件配套生产厂,主要提供车身冲压件、全车座椅、保险杠、仪表板、前后轴总成、天窗、门饰板和方向盘等零部件。而海马二期工业园总投资达到32亿元人民币,包括18个项目,其中15个为外来独立投资,提供包括汽车钣金件、仪表板、密封件、减振器、排气管、汽车空调、电子转向系统和线束等在内的多种汽车零部件。至此,海马汽车便拥有了发动机生产线、整车生产线、技术研发中心以及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在内的完整汽车产业链。

普力马和福美来的热销,让海南马自达(海马汽车)在此后的几年里顺理成章的成为当时国内主流汽车生产厂商,也让日本马自达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使其有了拓展中国汽车市场更大的野心。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此时的马自达已不满足仅仅与海南马自达技术合作所带来的利润。此后,马自达陆续将橄榄枝直接抛向了实力更强的一汽集团和长安汽车。2005年3月,一汽集团、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共同出资成立了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此后,马自达6正式在一汽马自达投产。

2005年5月份,总投资12.5亿元人民币、年产发动机15万台的海马汽车发动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06年3月,海南汽车发动机工厂正式投入使用,工厂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其缸体、缸盖、曲轴、装配热试四条生产线均引进德国HELLER、法国COMAU和德国JUNKER等世界一流公司的生产设备。这些生产线均为柔性生产线,除生产1.8L发动机外,还可生产1.6L和2.0L两种型号的发动机。该厂生产的样机于2006年4月一次性点火热试成功,此举标志着海南汽车已经掌握了汽车制造核心的发动机制造技术,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发动机研发、制造与整车生产能力的汽车企业。
3
被马自达抛弃后进入自主时代
被马自达抛弃后正式换标进入自主时代

马自达6被一汽“拿下”之后,长安汽车集团、福特汽车公司和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在2006年2月合资成立了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福美来的换代车型马自达3也在新公司成立不久后正式投产,海南汽车再次遇到了没有新车型可引入的尴尬境地,与两款新车型擦身而过之后,无奈海南马自达只能以普力马和福美来继续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苦苦支撑。正是在这样尴尬的处境下,海南汽车正式从合资转向打造自主品牌的道路,海马汽车正式成立。

2006年8月31日,福美来2代正式上市,首批推出的七款车型全部搭载1.6升ZM II型发动机,售价8.18至10.68万元。在人们看来,这款新车只是在原有海南马自达福美来基础上推出的小改款车型,但就是这样一款在国内车市摸爬滚打多年的车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原因就在于它并没有继续使用马自达的商标,而是以“海马”的身份正式转变为自主品牌汽车。福美来2代就是在海马汽车被马自达抛弃的背景下诞生的,好在海马汽车此前在与马自达合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相对同时期其他白手起家的自主品牌来说,这些企业管理和车辆生产的经验无疑是最宝贵的。

海马汽车标志的圆形主体象征着太阳,其中镶嵌着一个抽象的鹰隼,寓意“旭日东升,鲲鹏展翅”,代表了海马汽车励志奋发向上,矢志腾飞的信念。由于海马汽车之前生产的车型全部来自于马自达,这就使“海马”这个新称呼在概念上容易让人产生混淆。自立门户后,“海马”这个全新的自主品牌逐渐被强化,面对日趋饱和的市场和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要想使这个年轻的品牌发展壮大,海马汽车自然需要下一番苦功。虽说福美来2代仅仅是海马汽车由合资品牌转向自主品牌的过渡性产品,但屡次受挫的海马汽车想要脱离马自达的设计影响,开发出完全自主的新车型仍然不是件容易事。

海马汽车自主品牌身份确立的同时,其商用车领域的拓展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2007年2月,海马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全资收购位于河南中牟县的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同年7月,海马集团全资子公司——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海马集团将其持有的郑州轻汽100%股权全部转让给海马郑州公司。同年11月,重庆长鹏汽车内饰件集团在海马零部件工业园开工奠基,这也标志着海马郑州零部件项目建设拉开序幕。此后,海马郑州基地15万辆轿车项目也正式开工建设。

阅读全文

与哪个省是汽车工业化霸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能源汽车指标要多久才能拿到 浏览:863
奥迪q3原厂配什么品牌轮胎 浏览:571
奔驰宝马总裁年薪多少 浏览:308
汽车返厂喷漆要多少钱 浏览:282
工业气相色谱仪多少钱 浏览:283
工业园区公司如何改革 浏览:470
到杭州汽车北站怎么走 浏览:396
奔驰中控屏使用什么系统 浏览:819
中国哪个车店有6个车轮奔驰g 浏览:272
汽车侧踏板安装多少钱 浏览:358
汽车划痕修复补漆笔如何用 浏览:714
奔驰仪表转速怎么调 浏览:420
汽车行业有什么车 浏览:946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在哪个站 浏览:948
工业级风批与普通级有什么区别 浏览:504
家用宝马3系和a6哪个好 浏览:50
金正大有多少工业用地 浏览:406
汽车行驶中多少转合适 浏览:557
江铃汽车的发电机多少钱 浏览:408
贺州到昭平汽车要多久 浏览: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