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业氧与医用氧有什么区别
一、医用氧气与工业用氧气的区别?
医用氧气系采用深冷分离法将大气中氧气分离,经多次压缩和冷却再经过零下-183℃低温处理,使气态
氧转变为液态氧,反复精馏提纯净除灰尘和杂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再压缩气化直接充灌氧气瓶
工业氧一般仅要求含氧纯度,对其它卫生条件等无特别要求,同时,它还含有超标的一氧化碳、甲烷等
有害气体,水分、细菌和灰尘含量也很高,工业氧主要用于焊接、气焊、气割等。
二、钢瓶内的医用氧气是液态还是气态的?
呈气体状态。常见为瓶装医用氧
低温液体氧须贮存在低温液氧罐内。常见为大型储氧设备
三、瓶装氧气与制氧机制氧相比哪一种氧气纯度高?
医用氧是指采用深冷分离空气法制取的医用氧,分装方式为瓶装。
目前瓶装医用氧的纯度国家标准为≥99.5%,制氧机制取的氧气国家目前没有规定医用氧标准
无论制氧机采用的是分子筛制氧或富氧膜制氧;氧气纯度均低于瓶装医用氧。使用制氧机吸氧时注意一定要
开窗通风或将制氧机采风管通向室外取气,以提高制氧浓度。
四、目前市场上有哪几种制氧方式的产品?
1、钢瓶装医用氧(深冷分离空气法)是目前最主要最普遍的医用氧形式,纯度≥99.5%。
2、制氧机(变压吸附制氧[PSA])方法是以沸石(4—5A°)为吸收剂,用变压吸附法分离空气,
制取氧气浓度可达50%~93%。
3、制氧机(富氧膜制氧)方法是高分子聚合物膜分离空气
制取氧气浓度可达30%。如松下MS-X8000
4、化学制氧法(化学制剂为原料)用高价碱性氧化物,如K2O4、二氧化锰或H2O2等化学试剂经过催
化或中和水解反应,分解出气态氧气,如“氧立得”等。
五、国家对医用氧有那些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8982—1998《医用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氧《医用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氧《医用氧》。
六、医用氧:国标GB8982—1998规定需要检查九项技术指标
(1)氧含量
(2)水含量
(3)二氧化碳含量
(4)一氧化碳含量
(5)酸碱度
(6)臭氧及其他
氧化物质
(7)气
味(8)充气压力,充气量(9)包装标志及警示标签
七、医用氧:药典2000版标准规定需要检查以下七项
(1)氧含量
(2)二氧化碳含量
(3)一氧化碳含量
(4)酸碱度(5)气态氧化物
(6)充气压力或产氧量(7)包装标志及警示标签
八、工业氧对人体有什么具体的危害?
1.工业氧中的杂质和有害气体对上下呼吸道都能造成损伤。鼻黏膜损伤后会流清鼻涕;
下呼吸道损伤可以引起呼吸道黏膜水肿,气道痉挛,造成通气功能不良、呼吸困难、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又可造成头晕、头疼)。
2.工业用氧气瓶中可能混有其他工业气体,严重时会造成患者死亡。为此,国家已于1998年明文规定
医院禁止给病员使用工业氧气以及未取得许可证的液态氧。
九、
氧气瓶防火“八大忌”是什么?
(1)忌倒立。(2)忌沾油脂。
(3)忌火烤。
(4)忌曝晒。
(5)忌将气用尽。(6)忌剧烈撞击。
(7)忌混合运输。(8)忌超检验期使用。
‘贰’ 工业用氧里有哪些杂质气体
工业氧是用于工业生产及产品加工的气体,质量要求较低,除了存在氮气,稀有气体等,还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炔等对人体有害的杂质,可能会损伤人的呼吸系统。
‘叁’ 工业氧气瓶里的氧气 和医疗氧气瓶里的氧气 有什么区别
一、品质不同
1、工业氧气:仅要求含氧纯度,对其它卫生条件等无特别要求,同时,它还含有超标的一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水分、细菌和灰尘含量也很高。
2、医疗氧气:指氧气浓度达到99.5%品质要求的氧气。
三、包含气体不同
1、工业氧气:工业氧中还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炔等对人体极为有害的杂质。
2、医疗氧气:只包含氧气。
三、用途不同
1、工业氧气:用于工业生产及产品加工的气体,在压缩冲装过程中有呈酸性或碱性的润滑水带入钢瓶,会导致钢瓶内壁锈蚀,从而使瓶内气体带有异味。
2、医疗氧气:因缺氧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以缓解其缺氧症状; 也可用于保健吸氧或紧张脑力劳动及体力劳动后疲劳的快速解除。
‘肆’ 工业上制得的氧气一般放在什么颜色的钢瓶里
工业上制得的氧气一般放在蓝色的钢瓶中。
这是一个行业约定的规范,以方便区分。依据可能会参考气体的颜色,如液态氧气是浅蓝色,液态氯气是淡绿色,但是无色的气体居多,所以规定一下更加方便。参考气体及其相应的钢瓶颜色,字体颜色如下:
① 氧气,天蓝色,黑字;
② 氮气,黑色,黄字;
③ 压缩空气,黑色,白字;
④ 氯气,草绿色,白字;
⑤ 氢气,深绿色,红字;
⑥ 氨气,黄色,黑字;
⑦ 石油液化气,灰色,红字;
⑧ 乙炔,白色,红字。
工业氧是用于工业生产及产品加工的气体,质量要求较低一般要求纯度在99%以上为合格。灌装规程不如医用氧气严格,常常会有水分和其他杂质混入并且残留在钢瓶氧气钢瓶中,混入和残留在钢瓶中的水份会导致氧气瓶内壁锈蚀,从而使瓶内气体带有异味。同时工业氧中还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炔等对人体极为有害的杂质,一旦病人吸入过量,会发生呛咳、结痂等现象,引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的病症。
‘伍’ 哪些企业用工业气体
工业气体是指氧、氮、氩、氖、氦、氪、氙、氢、二氧化碳、乙炔、天然气等。由于这些气体具有固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广应用速度非常快,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
工业气体用量多的传统产业有:炼钢、炼铁、有色金属冶炼、化肥生产、乙稀、丙稀、聚氯乙稀、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硅胶橡制品、电缆和合成革等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中的焊接,金属热处理、氦扦漏等,浮法玻璃生产等。由于这些传统产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工业气体的用量也达到高峰。
工业气体用量正在掘起的产业有:煤矿灭火、石油开采、煤气化和煤液化,玻璃熔化炉、水泥生产窑、耐火材料生产窑,砖瓦窑等工业炉窑、食品速冻,食品气调包装、啤酒保鲜、光学、国防工业中的燃料、超导材料生产、电子、半导体、光纤生产、农业、畜牧业、渔业、废水处理、漂白纸浆、垃圾焚烧、粉碎废旧轮胎等环保产业、建筑、气象、文化、文物保护、体育运动、公安破案、医疗保健产业中的冷刀、重危病人吸氧、高压氧冶疗、低温冷藏、麻醉技术及氧吧等。
工业气体用量较多的产业,如钢铁、化肥、化工、玻璃及化纤行业均自建气体生产设备,实行自产自销的企业经营方针,一些工业气体用量较少的产业,主要依靠市场购买工业气体。因此工业气体的液体市场正在掘起,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陆’ 工业氧气可以吸吗
工业氧气不可以吸。
工业氧气,指工业使用氧气。工业氧气一般仅要求含氧纯度,对其它卫生条件等无特别要求,同时,它还含有超标的一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水分、细菌和灰尘含量也很高,工业氧气主要用于焊接、气焊、气割等。
同时工业氧中还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炔等对人体极为有害的杂质,一旦病人吸入过量,会发生呛咳、结痂等现象,引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的病症,严重者极易造成病人吸氧量不足而出现生命危险。
(6)工业用氧气有哪些扩展阅读:
医用氧气指氧气浓度达到99.5%品质要求的氧气。
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吸入医用氧气。
1、摄入障碍: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典型的摄入障碍引起的缺氧病例,在发病时会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
2、输送障碍:氧气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血液来输送到全身各处的。所以如果我们的血液输送出现障碍就会引起人体组织缺氧,而人体组织缺氧的结果就是发生病变。
3、过度消耗:最长见的就是用脑过度的人,长时间过度使用大脑会造成大脑缺氧,从而导致学习、工作效率降低、反应迟缓、夜间睡眠障碍等结果。
‘柒’ 一瓶氧气和乙炔分别是多少立方,多少公斤
工业氧气,乙炔瓶的水容积都为40L,乙炔按重量计国家标准是5~7Kg。氧压力为12-15Mp,乙炔压力为1.5Mp 每瓶氧能容标准状态下氧气约6立方米。
每瓶乙炔约容净重约5-7KG乙炔,折标准状态下气体乙炔6立方米。一般每用两瓶氧气,消耗一瓶乙炔。
精确的计算首先要减扣掉氧气瓶的死容积(40L),因为那些氧气是放不干净的。而实际上,氧气瓶按操作规定是不允许放到1个气压的;而且从减压器的结构来说,它也不可能放到1个气压。所以放不出的氧气比40L大得多。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GB26164.1-2010)
14.4.9条: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瓶应治理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生产,并且这个5m是使用中的距离,其不用时的存放距离没有明确。
气瓶安全小锦囊
氧气瓶:
1.氧气瓶里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必须留有0.1Mpa剩余压力,严防乙炔倒灌引起爆炸。
2.禁止用沾染油类的手和工具操作气瓶,以防引起爆炸。
3.氧气瓶不能强烈碰撞。禁止采用抛、摔及其它容易引撞击的方法进行装卸或搬运,严禁用起重机吊运。
‘捌’ 乙炔和工业氧气属于几级危险品
乙炔、工业氧气属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丙酮。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属第2类压缩气体
工业氧气含有超标的一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水分、细菌和灰尘含量也很高,工业氧气主要用于焊接、气焊、气割等。在压缩冲装过程中有呈酸性或碱性的润滑水带入钢瓶,会导致钢瓶内壁锈蚀,从而使瓶内气体带有异味。属第2类液化气体。
(8)工业用氧气有哪些扩展阅读:
危险品的分类:
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第六类: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