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增稠剂有哪些
增稠剂主要有无机增稠剂、纤维素类、脂肪醇、脂肪酸类、醚类、聚丙烯酸酯和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类等。
按增稠剂相对分子质量分类,有低分子增稠剂和高分子增稠剂:其中,低分子增稠剂和高分子增稠剂还可进一步按其分子中所含功能基团分类,主要有无机增稠剂、纤维素类、脂肪醇、脂肪酸类、醚类、聚丙烯酸酯和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类等。
增稠剂种类:
能够作为增稠剂的物质很多,最常使用的增稠剂约有40余种,现行国标《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共收录的增稠剂有55种,其分类有以下多种方式。
按增稠剂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分类,可将其分为多糖和多肽两大类。其中多糖类增稠剂包括淀粉类、纤维素类、果胶类、海藻酸类等,该类物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多肽类增稠剂主要有明胶、酪蛋白酸钠和干酪酥等,这类物质来源有限,价格偏高,应用较少。
‘贰’ 增稠剂有哪些
增稠剂(食品类) 类别名称代码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增稠剂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
调味料(酱汁粉)、汤料、巧克力制品26增稠剂结冷胶
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磷酸酯双淀粉
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葫芦巴胶
冷冻饮品0.1增稠剂葫芦巴胶
烘烤食品0.15增稠剂葫芦巴胶
糖果0.2增稠剂葫芦巴胶
面粉0.3增稠剂聚丙烯酸钠
各类食品2.0增稠剂沙蒿胶
饺子粉、挂面、杂粮面、方便面0.3增稠剂酸处理淀粉
雪糕、冰棍、糖果(包括巧克力及其制品)25增稠剂氧化淀粉
雪糕、冰棍、糖果(包括巧克力及其制品)25增稠剂沙蒿胶
火腿肠0.5增稠剂酸处理淀粉
调味料(酱汁粉)、汤料、巧克力制品25增稠剂乙酰化二酸双淀粉
雪糕、冰棍、糖果(包括巧克力及其制品)25增稠剂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
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氧化羟丙基淀粉
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氧化淀粉
调味料(酱汁粉)、汤料、巧克力制品25增稠剂皂荚糖胶
冰淇淋、调味料、饺子粉、饮料4增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脱乙酰甲壳素
肉灌肠(方火腿、圆火腿)6增稠剂琼脂20.001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明胶20.002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20.003雪糕、冰棍、糕点、饼干、果膨化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20.003方便面5.0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20.003饮料(不包括固体饮料)1.2增稠剂海藻酸钠20.004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海藻酸钾20.005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果胶20.006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卡拉胶20.007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阿拉伯胶20.008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阿拉伯胶20.008饮料、巧克力、冰淇淋、果酱5.0增稠剂黄原胶(汉生胶)20.009饮料及固体饮料、油炸小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汉生胶)20.009饮料、1.0增稠剂黄原胶(汉生胶)20.009面包、乳制品、肉制品、果冻、花色酱汁2.0增稠剂黄原胶(汉生胶)20.009饺皮类(虾饺、鱼皮饺等)1.0(以皮计)增稠剂黄原胶(汉生胶)20.009面条、糕点、饼干、起酥油、速溶咖啡、鱼制品、雪糕、冰棍、冰淇淋10.0增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20.010冰淇淋1.0增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20.010胶姆糖、巧克力、炼乳、氢化植物油、沙司、植物蛋白饮料5.0增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20.010乳化香精2.0增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20.010乳制品、果汁3.0增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20.010啤酒、饮料0.3增稠剂罗望子多糖胶20.011冰淇淋、果冻、糖果2.0增稠剂羧甲基淀粉钠20.012面包、乳制品、肉制品、果冻、花色酱汁0.02增稠剂羧甲基淀粉钠20.012酱类、果酱0.1增稠剂羧甲基淀粉钠20.012冰淇淋0.06增稠剂淀粉磷酸酯钠20.013粮食制品、果酱、饮料、汤料、冰淇淋、奶油、调味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羟丙基淀粉醚20.014果酱、果冻、午餐肉、汤料30.0增稠剂羟丙基淀粉醚20.014冰淇淋12.0增稠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20.015果酱1.0增稠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20.015午餐肉0.5增稠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脂20.016果冻2.5增稠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脂20.016冰淇淋0.3增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20.017固体饮料0.5增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20.017方便面、面条0.2增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20.017果酱1.0增稠剂甲壳素(几丁质)20.018啤酒0.4增稠剂甲壳素(几丁质)20.018食醋1.0增稠剂甲壳素(几丁质)20.018蛋黄酱、花生酱、芝麻酱、氢化植物油、冰淇淋、植脂性粉末2.0增稠剂甲壳素(几丁质)20.018乳酸菌饮料2.5增稠剂甲壳素(几丁质)20.018果酱5.0增稠剂黄蜀葵胶20.019面包、饼干、糕点、果酱10.0增稠剂黄蜀葵胶20.019冰淇淋、雪糕、冰棍5.0增稠剂亚麻籽胶20.020挂面1.5增稠剂亚麻籽胶20.020冰淇淋0.3增稠剂田菁胶20.021挂面、方便面、面包2.0增稠剂田菁胶20.021植物蛋白饮料1.0增稠剂田菁胶20.021冰淇淋5.0增稠剂聚葡萄糖20.022饮料(液、固体)25~50增稠剂聚葡萄糖20.022烘烤食品、糖果、色拉调味料、糕点、雪糕、冰棍、果冻、胶姆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槐豆胶20.023糖果(包括巧克力及其制品)5增稠剂槐豆胶20.023果冻、果酱、冰淇淋5.0增稠剂槐豆胶20.023雪糕,冰棍5增稠剂β-环状糊精20.024汤料100增稠剂β-环状糊精20.024烘烤食品2.5增稠剂瓜尔胶20.025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叁’ 增稠剂成分有哪些
增稠剂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两大类成分各不相同。
1、天然品大多数从含多糖类黏性物质的植物和海藻类制取如淀粉、阿拉伯胶、果胶、琼脂、明胶、海藻胶、角叉胶、糊精等。
2、合成类如通用明胶、可溶性淀粉、多糖衍生物等合成品其中有羧甲基纤维素、丙二醇藻蛋白酸酯、甲基纤维素、淀粉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藻蛋白酸钠、酪蛋白、聚丙烯酸钠、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成分。
发展历史:
增稠剂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提高产品的黏度或稠度,具有用量小、增稠明显、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制药、印染、化妆品、食品添加剂、采油、造纸、皮革加工等行业中。工业增稠剂起源于20世纪,1953年,Coodrich公司首先将第一种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增稠剂聚丙烯酸类增稠剂引入市场。20世纪60年代,国外开始将聚丙烯酸钠应用于食品方面。目前,W/O型聚丙烯酸胶乳作为水相增稠剂已经广泛应用到纺织印花浆、染整和工业涂料等领域。
‘肆’ 增稠剂有哪些
增稠剂有:淀粉、果胶轿渗雀、琼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增稠剂,又称胶凝剂,是用于食品时又称糊料或食品胶,大多属于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按来源分,增稠剂可分为动物类、植物类、矿物类。
增稠剂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天然品大多数从含多糖类黏性物质的植物和海藻类制取,如淀粉、阿拉伯胶、果胶等。
合成品的增稠剂含有羧喊和甲基纤维素、闭早丙二醇藻蛋白酸酯、甲基纤维素、淀粉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藻蛋白酸钠、酪蛋白等。
增稠剂广泛用于食品(如在调味酱、冰淇淋等中添加提高食品黏度或形成凝胶的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洗涤剂、乳胶、印染、医药、橡胶、涂料等。
‘伍’ 增稠剂的增稠剂种类
按增稠剂相对分子质量分类,有低分子增稠剂和高分子增稠剂:其中,低分子增稠剂和高分子增稠剂还可进一步按其分子中所含功能基团分类,主要有无机增稠剂、纤维素类、脂肪醇、脂肪酸类、醚类、聚丙烯酸酯和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类等。
1、低分子增稠剂:
用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单乙醇胺氯化物、二乙醇胺氯化物、硫酸钠、磷酸钠、磷酸二钠和三磷酸五钠等)做增稠剂的体系,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最常用的无机盐增稠剂是氯化钠,增稠效果明显。
2、高分子增稠剂:
一类吸水膨胀而形成触变性的凝胶矿物。主要有膨润土、凹凸棒土、硅酸铝等,其中膨润土最为常用。
人们正在研究用无机物和其它物质复合合成增稠剂,如 M Chtourou 等人正在研究用铵盐的有机衍生物和类属蒙脱石的突尼斯黏土合成增稠剂,并且有了很大的进展。
(5)贵州工业增稠剂有哪些扩展阅读
用无机盐来做增稠剂的体系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电解质的存在使胶束的缔合数增加,导致球形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化,使运动阻力增大,从而使体系的黏稠度增加。
但当电解质过量时会影响胶束结构,降低运动阻力,从而使体系黏稠度降低,这就是所说的“盐析”。因此电解质加入量一般质量分数为1%~2%,而且和他类型的增稠剂共同作用,使体系更加稳定。
纤维素类增稠剂的增稠机理是: 纤维素增稠剂分子的疏水主链与周围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提高了聚合物本身的流体体积,减少了颗粒自由活动的空间,从而提高了体系黏度。
也可以通过分子链的缠绕实现黏度的提高,表现为在静态和低剪切有高黏度,在高剪切下为低黏度。这是因为静态或低剪切速度时,纤维素分子链处于无序状态而使体系呈现高黏性; 而在高剪切速度时,分子平行于流动方向作有序排列,易于相互滑动,所以体系黏度下降。
天然胶增稠剂增稠机理是通过聚多糖中糖单元含有3个羟基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三维水化网络结构,从而达到增稠的效果。
‘陆’ 溶剂型增稠剂有哪些
增稠剂有如下一些类别:
(1)无机增稠剂(气相法白炭黑、钠基膨润土、有机膨润土、硅藻土、凹凸棒石土、分子筛、硅凝胶)。
(2)纤维素醚(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
(3)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淀粉、明胶、海藻酸钠、干酪素、瓜尔胶、甲壳胺、阿拉伯树胶、黄原胶、大豆蛋白胶、天然橡胶、羊毛脂、琼脂)。
(4)合成高分子(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改性石蜡树脂,卡波树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顺丁橡胶、丁苯橡胶、聚氨酯、改性聚脲、低分子聚乙烯蜡)。
(5)中联邦有机金属化合物(氨基醇络合型钛酸酯)。
(6)印花增稠剂 包括 (分散增稠剂 涂料增稠剂 活性增稠剂 )
‘柒’ 增稠剂的种类有哪些
增稠剂的种类有:
1、按增稠剂的离子性质分
离子增稠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和淀粉等。
非离子型增稠剂,如羟丙基淀粉、丙二醇海藻酸钠等。
2、按增稠剂的来源分
天然增稠剂:植物性增稠剂、动物性增稠剂、酶处理增稠剂及微生物增稠剂等。
合成增稠剂:改性纤维素、改性淀粉、黄原胶和丙二醇海藻酸酯等。
3、按增稠剂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分
多糖类增稠剂:纤维素类、淀粉类、海藻酸类、果胶类等。
多肽类增稠剂:干酪素、明胶和酪蛋白酸钠等。
4、按增稠剂相对分子质量分
低分子增稠剂:脂肪醇、无机盐类增稠剂,醚类增稠剂,脂肪酸类增稠剂,氧化胺增稠剂,烷醇酰胺类增稠剂,酯类增稠剂等。
高分子增稠剂:纤维素类增稠剂、聚氨酯类增稠剂、无机增稠剂、天然胶增稠剂、聚丙烯酸类增稠剂、聚氧乙烯类增稠剂等。
增稠剂的作用:
1、稳定作用
稳定作用指增稠剂加入到食品中,可使食品组织趋于稳定、不易变动、不易改变品质如在冰淇淋中有抑制冰晶生长;糖果中有防止糖结晶;在饮料、调味品和乳化香精中具乳化稳定作用;在啤酒、汽酒中有泡沫稳定作用。
2、增稠作用
增稠剂在食品中主要是赋予食品所要求的流变特性:改变食品的质构和外观,将液体、浆状食品形成特定形态;并使其稳定、均匀,提高食品质量,以使食品具有黏滑适口的感觉。
3、胶凝作用
食品增稠剂是果冻、奶冻、果酱、软糖和人造营养食品等的胶凝剂和赋犁剂。作为食用凝胶的增稠剂,它们各具特长,彼此难以取代,琼脂是目前较好的胶凝形成剂,其凝胶坚实、硬度较高,但弹性较小。
明胶凝胶坚韧而富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海藻酸钠胶凝条件低,其热不可逆性特别适用于人造营养食品。果胶在胶凝时能释放出一种较好的香味,适用于果味食品。
4、保水作用
保水作用则指增稠剂有强亲水作用能吸收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于自身质量的水分,并有持水性,这个特性可改善面团的吸水量。
5、成膜作用
在食品表面形成非常光润的薄膜,可以防止冰冻食品、固体粉末食品表面吸湿而导致的质量下降。作被膜用的有醇溶性蛋白、明胶、琼脂、海藻酸等当前,可食用包装膜是增稠剂发展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