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发展工业互联网需要过哪些坎

发展工业互联网需要过哪些坎

发布时间:2024-03-31 04:51:28

Ⅰ 各省市、各个地区应该如何发展工业互联网,有哪些主要任务

自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之后,各地纷纷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步伐。发展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是基础,平台体系是关键,安全体系是保障。各省市、各地区应紧紧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全力推进七大任务:

1.夯实网络基础

夯实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基础,应围绕网络改造升级、提速降费、标识解析,推进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IPv6、工业无源光网络(PON)、工业无线、时间敏感网络(TSN)等技术,改造工业企业内网;

第二,以IPv6、软件定义网络(SDN)以及新型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即5G技术),实现工业企业外网的升级改造;

第三,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围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推动行业性二级接机点的建设与连接。

2.打造平台体系

第一,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企业为主导,构建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实现多平台互联互通。

第二,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验证。支持产业联盟、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测试验证平台,开展技术验证与测试评估。

第三,推动、吸引企业上云。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聚区落地,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的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

第四,培育工业APP,支持软件企业、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

3.加强产业支撑

要加强产业支撑,必须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提升产品与解决方案供给能力:

第一,关键共性技术支撑。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围绕工业互联网核心关键技术、网络技术、融合应用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促进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应用。

第二,系统解决方案支撑。围绕智能传感器、工业软件、工业网络设备、工业安全设备、标识解析等领域,推广一批经济实用的微服务化系统解决方案。

4.促进融合应用

融合创新工作应围绕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两大主体开展:

针对大型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在工业现场的应用;开展用于个性需求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精准对接的规模化定制;

针对中小企业,实现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开展供需对接、集成供应链、产业电商、众包众筹等创新型应用。

5.完善生态体系

第一,构建创新体系: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资源,围绕重大共性需求与行业需要,面向关键技术与平台需求,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第二,构建应用生态,鼓励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面向制造业企业提供咨询诊断、展示展览、行业资讯、人才培训、园企对接等增值服务。

第三,构建企业协同发展体系,以需求为导向,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中介型共享制造、众创型共享制造、服务型需求共享制造、协同型共享制造等新型生产组织方式。

第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体系,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6.强化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底线,必须切实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推动安全技术手段建设。此外,各地区还应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推动标识解析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业大数据安全等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开展安全咨询、评估和认证等服务,提升整体安全保障服务能力。

7.坚持开放合作

第一,加强地区乃至国际的企业协作,形成跨领域、全产业链紧密协作的关系。

第二,建立政府、产业联盟、企业等多层次沟通对话机制。

第三,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协同与合作,参与工业互联网标准规范与国际规则的研讨与制定。

Ⅱ “5G+工业互联网”依然存在的现实:不会用、不敢用、用不起

(马秋月/文)“工业互联网”已经连续第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2018年“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19年“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2020年“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再到2021年的“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而工业互联网又是5G应用的主战场。如今,我国“5G+工业互联网”无论在网络支撑、还是融合应用、终端产品等,在整个产业生态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不会用、不敢用、用不起”等现实难题依然存在。

未来三年是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

未来三年是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为此在2021年初,工信部出台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确立了未来三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目标:到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融合应用成效进一步彰显,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健全,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着提升。

2021年3月15日,工信部召开干部大会,会议要求: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

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指出,新的一年,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继续加强引导支持,营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着力开创工业互联网发展新局面: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内、外网建设改造和标识解析规模化应用。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专业型平台、特色型平台、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建设。二是持续深化融合应用。将工业互联网技术、模式等与各行业的生产实践、行业特性、知识经验紧密结合,打造一批融合应用典型案例,带动形成系统性推广模式。三是夯实产业发展根基。要聚焦核心技术和能力短板,继续组织实施创新发展工程,加强技术攻关和关键产品研发,助力工业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四是培育壮大产业生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推动形成主体多元、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打好“团体赛”。鼓励地方结合当地实际, 探索 各具特色发展模式。五是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落实好主体责任,完善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建设,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力度,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监测。

“5G+工业互联网”整个产业生态前进了一大步

据工信部部长肖亚庆透露,“5G+工业互联网”发展迅猛,全国在建项目超过1100个,其中有很多非常好的应用场景,例如:上海的商飞、山西的阳泉煤矿、湖南三一重工和厦门港,都有很多好的5G实际应用场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指出“5G+工业互联网”在融合应用、网络建设、终端、产业生态、标准上都前进了一大步。

首先,融合应用实践步伐加快。目前,“5G+工业互联网”从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应用类型从大带宽主导向多类型方向发展,典型应用场景逐渐形成,提质增效降本成效初显。主要十大应用场景有工业设计、辅助装配、设备协同、精准操控、视觉检测、数据采集、远程维护、智能物流、无人巡检和安全监控。

其次,建网模式逐渐清晰。此前2020年11月份统计全国5G基站建设70万个时,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5G基站共有3.2万个。“基于用户面下沉的建网模式为大型工业企业首选,基于用户面下沉的5G局域专网是主流。”王志勤说,“主要适用场景是大型制造企业、港口、煤款等。这种模式UPF/MEC部署于企业内部,可保障网络低时延,企业业务数据不出园区,保障数据隐私安全。还有一种模式是基于公网的5G广域专网,它是利用5G切片技术形成端到端‘切片子网络’,适用于中小企业。第三种模式就是基于资源独享的5G局域专网。这种模式需授权5G专网频段,由工业企业自建专网,目前 探索 较少。

第三,终端产品逐渐涌现。“5G+工业互联网”涉及到网络化升级改造、融合产品研发等诸多内容,带动研发一批新型工业融合终端,培育一批新型解决方案提供商。截至2020年11月,全球一共发布工业级CPE设备达到21款,我国涌现一批具备5G通信能力的AGV、无人机、MES终端等融合终端产品。

第四,产业生态不断壮大。基础电信企业和工业企业加快对接,目前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100个,IT和CT融合加快,互联网巨头以云&边缘计算切入5G基础设施市场,他们是核心网的新进入者,例如:阿里巴巴携手浙江联通完成宁波舟山港的5G轻量化独立核心网全覆盖;腾讯在滨海总部落地5G边缘计算“一体化中心”,可以支持行业专网的部署。

第五,融合标准体系稳步推进。据王志勤透露,我国正在制定“5G+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立项研制一批行业标准,“预计2021-2022年将会立项8项“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及技术要求。”

“不会用、不敢用、用不起”等难题依然存在

尽管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产业发展初期仍旧面临挑战。王志勤表示,“不会用、不敢用、用不起”等现实难题依然存在。“产业应用有待进一步 探索 、技术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和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初期研发和建设投资巨大、模组等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开放融合生态尚未建立。另外,我国5G标准尚未完全冻结、我国工业整体信息化基础也较差,支撑能力相对薄弱,在核心技术掌握程度、关键产品服务性能、解决方案供给、应用深度等方面仍然有较大差距。”

据王志勤介绍,下一步,发展“5G+工业互联网”主要从四个着力点出发:

一是加强5G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内网5G升级改造、工业园区5G网络建设、先导区/示范区5G网络建设。

二是持续 探索 融合应用创新。加强核心生产环节融合应用 探索 、加快商业模式的创新 探索 、推动可复制案例的推广应用。

三是着力增强产业供给能力。增加解决方案有效供给,加快芯片、模组、工业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

四是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环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库资源池的建设,标准体系、专利、测试床等建设。

Ⅲ 如何实现工业互联网产业

一、锚定细分市场

我认为,对于工业互联网企业来说,并不是什么行业都应该涉足的,目前有些工业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双跨企业,动辄就说自己做了几十个行业,赋能了很多用户,其实,我觉得对于一个初创行业和初创企业来说,不宜做的行业过多,而应该是在不涉及过多行业的情况下,每个行业做深做透,也就是说,评价一个好的工业互联网企业的一个指标是,哪怕只做了几个行业,但是每个行业都做了几十个客户,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效行业应用。

之所以开展直销模式,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新兴行业来说,没有什么比直接面对客户更直接有效的方式了,客户前期了解你的方式只有和你面对面的方式,其他的方式都是不合适的,很难想象能有人比你更能够说清楚你的新体系、新架构和新技术。

对于工业互联网行业也一样,企业只有不断地去通过直销面对客户,才能前期让客户尽早的了解你的产品体系和服务内容,通过不断地市场积累,慢慢的磨合自己的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再融合各类其他的产品,才能顺利站稳脚跟,走向主流。

Ⅳ 当前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工业互联网如何破局

我认为工业互联网需要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同时也需要把互联网行业充分运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对于整个制造业来说,我们的制造业正在朝着更高质量和更快速度的方向发展,这个现象本身是一件好事,但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逐渐抛弃低端制造业,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承受比较大的就业压力。一直以来,很多地方会通过低端制造业的方式来发展经济,这个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但如果我们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会降低劳动岗位的数量,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本身也会面临相应的发展情景。

阅读全文

与发展工业互联网需要过哪些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买奥迪rs7需要月入多少 浏览:934
江淮汽车2017款iev6e现在多少钱 浏览:663
奥迪精品车型有哪些 浏览:103
汽车如何安全停在坡上 浏览:118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电动汽车 浏览:17
农村有哪些工业原材料 浏览:622
城固为什么没有大型工业区 浏览:101
宝马的转向机在车的哪个地方 浏览:132
嘉兴工业地板胶多少钱 浏览:90
红旗国人和宝马哪个好 浏览:711
宝马3和奥迪4哪个值得买 浏览:614
怎么开好小汽车 浏览:870
8万平方工业园区需要投资多少 浏览:955
奥迪a4l怎么设置单开一个门 浏览:196
长城汽车多久做一次保养 浏览:831
汽车打蜡不干有什么坏处 浏览:710
如何申请做观致汽车调度员 浏览:182
混动汽车换挡条件有哪些 浏览:331
吉首到无锡汽车多少钱 浏览:912
奔驰sl能跑多少公里 浏览: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