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徽省安庆市有重工业吗
有啊,石化厂,还在安庆城区
2. 中国军工股份有哪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01军工厂 航测仪器 西安小寨西路1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02军工厂 测量仪器 南京新模范马路36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26军工厂 印刷 河北廊坊市光明西道119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01军工厂 机器制造 南京市解放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02军工厂 电气型材 辽宁省沈阳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03军工厂 被服 长沙市新开铺36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04军工厂 未知 上海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01军工厂 印刷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1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02军工厂 印刷 北京市宝钞胡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05军工厂 印刷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69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06军工厂 印刷 河北省廊坊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07军工厂 印刷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8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01军工厂 电影机械 上海市曲阳路910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02军工厂 半导体 北京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72军工厂 新兴铸管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石化街4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03军工厂 造船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长安路36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01军工厂 未知 辽宁省沈阳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02军工厂 机械加工 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140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03军工厂 汉阳兵工 湖北武汉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04军工厂 望远镜 江苏省南京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05军工厂 管材 吉林省敦化市胜利南大街16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20军工厂 未知 河北省石家庄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26军工厂 军品机械 贵州贵定县盘江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27军工厂 航空保障 陕西省西安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01军工厂 棉纺 北京宣武区太平街8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02军工厂 车辆 西安市莲湖区西郊枣园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03军工厂 车辆制造 重庆市九龙坡区土桥王家坝100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04军工厂 车辆维修 陕西省西安市西一路11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05军工厂 航天科技 青海省格尔木市盐桥中路16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19军工厂 干燥机 青海省西宁市柴达木西路9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25军工厂 橡胶 未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01军工厂 服装 北京市朝阳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02军工厂 被服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西路124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03军工厂 服装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279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04军工厂 服装 吉林省长春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05军工厂 服装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小什字街160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06军工厂 服装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58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07军工厂 服装 西安市西郊昆明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08军工厂 服装 四川省成都市文庙西街12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09军工厂 服装 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纺织路16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10军工厂 针织产品 湖北省武汉市桥口区桥口路75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11军工厂 毛巾 西安市昆明路2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12军工厂 毛皮制革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路367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13军工厂 制鞋 陕西西安市含光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14军工厂 制鞋 河北省鹿泉市上庄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15军工厂 制鞋 河南省漯河市人民东路197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16军工厂 制鞋 上海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17军工厂 胶鞋雨衣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剪刀池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18军工厂 地产 广东省广州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19军工厂 皮鞋 江苏省丹阳市陵口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20军工厂 制鞋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510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21军工厂 军用皮革 江苏省南京市大光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22军工厂 制造 天津市南开区三纬路49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23军工厂 制造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北四西路5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24军工厂 装备 河北秦皇岛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军工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26军工厂 调制药品 天津市河北区水产前街28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28军工厂 橡胶合成 山西省大同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29军工厂 医疗器械 天津市河北区中山北路7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30军工厂 纺织 陕西咸阳渭城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31军工厂 雨衣胶鞋 山西省闻喜县邱家庄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32军工厂 服装 河北省廊坊市南门外64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33军工厂 服装 重庆市大渡口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34军工厂 棉絮产品 山西闻喜县东镇/太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35军工厂 服装 贵阳沙冲中路39-1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36工厂 服装 四川绵阳市锦兴路62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37工厂 解放鞋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清溪路1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38工厂 制鞋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草场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39工厂 制鞋 重庆市江津市城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40工厂 服装 河北秦皇岛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41工厂 服装 湖北十堰丹江口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42工厂 棉纱 湖北省襄樊市人民西路140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43工厂 服装 晋绛县沸泉村/冀涿州开发区范阳东路129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44工厂 制鞋 河北省秦皇岛市东港路476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45工厂 印染 湖北省襄樊市云兴路6号/武汉新农镇新天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46工厂 制鞋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草场坡(合3538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47工厂 头盔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取意街47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02工厂 容器制造 湖北省丹江口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03工厂 汽车油罐 北京丰台新村一里十五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04工厂 军品设备 武汉市解放路667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06工厂 炮弹制造 山西绛县冷口乡/山西省临汾侯马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07工厂 机械制造 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代湾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09工厂 电子管 安徽合肥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10工厂 机械制造 贵州省贵定县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11工厂 汽车配件 襄樊市 樊城区人民西路168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14工厂 机械配件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新乡泉塘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15工厂 汽车配件 天津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03工厂 食品 河北秦皇岛市 海港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10工厂 印刷 河北省廊坊市曙光道22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31工厂 未知 山东省青岛市佛涛路1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36工厂 印刷 天津市塘沽区上海道102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05工厂 未知 上海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06工厂 机械制造 上海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07工厂 海军保障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长洲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08工厂 鱼雷制造 青岛市内蒙古路28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09工厂 船舶机械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长江路156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25工厂 器材 贵州省凯里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28工厂 机械制造 山西省长治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31工厂 机械制造 广东省增城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32工厂 机械修理 浙江宁波北仑柴桥后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23工厂 飞机修理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24工厂 机械 上海闸北区上海市场中路3127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01工厂 海军装备 广州市黄埔长洲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02工厂 海军装备 海南省三亚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03工厂 海军装备 广东省潮阳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04工厂 海军装备 广东省湛江市海滨大道中26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05工厂 船舶 浙江省象山县西周镇莲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06工厂 纺机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沿港西路99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07工厂 船舶制造 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08工厂 舰船修造 山东省青岛市荷泽3路5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09工厂 舰船修造 山东省威海市海滨北路1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10工厂 造船 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港湾街58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11工厂 造船 原4808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12工厂 船用辅机 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北路40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13工厂 电机 江苏省徐州市矿山路41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19工厂 海军装备 浙江省象山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20工厂 卷门机 湖北宜昌市猇亭大道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21工厂 船舶修理 辽宁省瓦房店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11工厂 机械制造 南京市御道街标营4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1工厂 纺织机械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簇桥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2工厂 航空修理 陕西武功县小村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3工厂 航空修理 上海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4工厂 飞机 吉林市昌邑区双吉街20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5工厂 医疗器械 沈阳市铁西区沈辽东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6工厂 航空修理 大连市甘井子区友谊街182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7工厂 航空制造 贵州省遵义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8工厂 空军装备 贵州省贵阳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0工厂 飞机修理 湖北省当阳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1工厂 航空 吉林省柳河县靖安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2工厂 飞机修理 长沙市天心区暮云镇团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3工厂 飞机制造 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茨河镇石井冲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4工厂 飞机修理 湖北省武汉市建设大道417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5工厂 航空导弹 河南省洛阳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6工厂 电屏 山西省晋城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7工厂 空军设备 四川省成都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8工厂 航空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56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 高压开关 四川省彭州市丽春镇清河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0军工厂 飞机修理 安徽芜湖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1军工厂 机械制造 河北省鹿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2军工厂 治疗仪 甘肃省天水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3军工厂 飞机修理 安徽芜湖市
3. 急求:重工业物流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一、原、材、燃料工业环境及物流
原、材、燃料工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中的基础工业,是重要的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
1.冶金工业。冶金工业包括黑色冶金矿采选业、有色冶金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最终产品主要是钢铁材料及各种有色金属材料。
黑色、有色矿采选业的产品--各种冶金矿有许多不进入社会流通领域,矿、厂隶属于同一企业或同一企业集团,是内部供应,因而企业内部物流较多。其主要物流特点是运量大,对技术要求不太高,运费承担能力较低。
冶金工业最终产品,是钢铁及有色金属材料,我国钢产量已近一亿吨,几乎全部进入社会流通领域,对物流需要量较大。相对而言,有色金属物流总量不如黑色金属,但运费承担能力较高,对物流的要求也较高。
主要钢铁工业基地为北京、鞍山、本溪、包头、上海、马鞍山、武汉及渡口;主要有色金属产区是上海、辽宁、甘肃、湖南及云南。
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都有综合生产多品种黑色材料及有关辅助材料的能力,也都有一些有特点的产品。
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型材、钢管、重轨以及热轧薄板等产品较有特点。
上海宝山及武汉钢铁公司生产的冷轧薄板质量很好,是我国大型冷轧薄板生产基地,目前全国较大的冷轧机就安装在那里,此外,热轧薄板、镀锌板、镀锡板;硅钢片也是武钢的特殊产品。
包头钢铁公司是我国稀土钢材生产的重要基地。
京津唐钢铁工业基地以生产建筑钢、特殊钢为主。
上海钢铁工业基地是我国多品种钢材生产区,对弥补我国钢材品种缺陷起重大作用。主要产品是型钢、钢管、冷轧薄板和特种钢。
2.化学工业。化学工业包括的行业门类非常多,主要生产化工原料,总量很大,相对来讲单个品种量稍小。对物流需求的特点是对物流质量有较高要求,对物流技术要求也较高。尤其是化学工业生产的各类危险品,对物流有专门的技术要求。
硫酸主要生产地是南京、大连、株洲、葫芦岛、白银及开封。
硝酸主要生产地是兰州、吉林、湖南、泸州、太原。
盐酸主要生产地是上海、天津。
纯碱主要生产地是上海、辽宁、天津、江苏、山东。
氮肥主要生产地是成都、泸州、胜利、沧州、辽河、大庆、岳阳、广州;南京、安庆、枝江、安边、赤水、吉林、大连及石家庄。
石油化学工业是我国七十年代后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又引进了许多套大型设备,使石化工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石化工业一方面进行炼油,一方面通过石油加工提供一系列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的化工原料,同时又进行一系列合成深加工。我国主要石化工业分布为:
大庆:是我国一个特大石化基地,除提供多种乙烯基有机合成原料外,还大量提供树指、化肥等。
辽阳:主要提供化纤原料并进行纤维生产。
北京:是我国一个大型石化基地,生产乙烯系列产品、化肥。
南京地区:包括仪征、金陵、杨子三个大石化基地,主要生产乙烯系列产品、化肥、合成纤维、合成洗涤剂。
上海:主要提供乙烯基有机合成原料。
岳阳:主要生产合成纤维。
齐鲁:主要提供乙烯基有机合成原料。
此外,抚顺、茂名、沧州、乌鲁木齐也都是我国大型炼油基地。
3.建材工业。建材工业是基础材料工业,包括一般土木建筑材料的生产,还包括新型非金属材料及非金属矿的生产。
建材工业的产品特点是"量大、体重"。少部分种类建材工业产品属贵重产品,一般而言,大量的建材产品对物流需要量很大,对物流技术也有一定要求,但物流费的负担能力较低,因而物流中常常是在物流损失和费用支出两者之间去寻找最优的结果。
主要产品水泥已超过了四亿吨,大部分物流范围较小,也有一定批量物流半径在几百公里以上。主要产地有唐山、徐州、宁国、北京、南京、辽宁、江苏、山东等。
平板玻璃产量为世界之首。主要产地有洛阳、秦皇岛、上海、株洲;蚌端口;兰州、昆明、太原等。
4.煤炭工业。它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工业,也是基础能源。煤炭工业产品特点是数量巨大,因此对物流量的需求非常高。近12.2亿吨的煤产量中,商品率也很高,是我国进人社会物流中数量最大的工业产品。但是,由于煤炭单位价格较低,因此,物流费用的承受力也较低。煤炭是矿采品,质量规格难以划一,因此,煤炭的流通加工开展较为广泛。
我国煤炭商品化率高的主要产区有:以山西为中心的北方煤炭区,山西、内蒙、河北、河南、陕西等省;这是我国外运量最大的产区,对物流需求也最大;东北煤产区,产量虽高,但全部在该区内使用;以两淮为中心的华东煤区,对解决华东地区能源需求意义极大;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煤炭产区以及新疆为主的西北煤产区。
5.石油工业。石油工业产品形态特殊,因此对物流有特殊要求,产量近1.4亿吨,物流需求也大。目前我国采用输油管及罐装车、船配合的物流方式。
二、装备工业环境及物流
装备工业是为我国生产力发展提供劳动手段的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心脏工业。同时,装备工业也向人民生活提供各种机、电产品。
1.工业设备制造业。工业设备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所需机械装备的制造行业。主要产品是重型机械、通用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动力机械及专用设备。这是装备工业中产量最大的一类,因而对物流的需求量也较大。工业设备对物流技术要求也较高,对质量保护的要求大大高于通常的原、材料,因而物流难度较大。和通常的原、材料比较,同单位重量工业设备价格远高于前者,因而物流费用的负担能力较强。主要分布如下:
(1)重型机械制造业。主要分布于上海、沈阳、富拉尔基、德阳、太原、北京、天津、洛阳以及衡阳。
(2)通用机械制造业。主要分布于上海、沈阳、兰州、江苏、四川、广东。
(3)机床工具制造业。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武汉、沈阳、济南、重庆、成都、哈尔滨。 。
(4)仪器仪表制造业。主要分布于上海、重庆、西安、哈尔滨、南京、北京、德兴。
(5)发电设备制造业。主要分布于哈尔滨、上海、四川、北京、武汉、天津。
2.农业机械制造业。它是为农、林、牧、副、渔各业提供装备、工具的工业,主要分布于洛阳、上海、天津、鞍山、南昌、克州、柳州、长春等地。
3.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业。它是为物流提供一部分装备、工具的工业,如果再加上包装机械、仓库机械等制造业,则构成了全部物流机械制造业。
铁路车辆制造业主要分布于北京、大连、青岛、唐山、大同、戚墅堰、株洲、资阳、长春、齐齐哈尔、浦镇、武昌、眉山、西安等地。
汽车制造业主要分布于长春、上海、南京、济南、襄樊、沈阳、重庆等地。
船舶制造业主要分布于上海、大连、广州、天津、青岛、武汉等地。
飞机制造业主要分布于上海、西安、沈阳、成都、南昌等地。
4. 安庆的地理
安庆地区地貌大致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岗地)、平原几个部分。
中山主要分布于岳西、潜山、太湖、宿松境内,均属大别山系。低山是区内分布最广的一种山地类型,成因也十分复杂。分布于桐城——潜山——太湖深断裂西北侧的多为断块山;怀宁、宿松境内的低山,多为侵蚀低山;少部分为溶蚀低山,它们都属大别山支脉。
丘陵的海拔大都在300~500米之间。一亚类起伏较大,相对高大于100米,脉络清晰,延伸较远,北东走向,可称高丘陵。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前桐城——潜山——太湖南北侧,岳西县天堂镇西侧;另一亚类起伏度小,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切割破碎,走向多变,随河谷流向而变,通常称低丘陵。主要分布于太湖县花凉亭水库周围,潜山县野寨、古井、牌楼等乡,桐城市童铺、新安、姚榜三角地带,怀宁县七里湖和皖端口水库邻近地区。
区内台地海拔一般小于150米,相对高30~80米左右,分布于宿松、太湖、望江、怀宁等县的沿湖地带。平原分布于长江沿岸及其支流华阳河、皖河、尧渡河、秋浦河、青通河等下游地带,以及龙感湖、大官湖、黄湖、泊湖、武昌湖、破罡湖、菜子湖、等湖滨地区。 在对1000多个矿(床)点、矿化点的普查和详查中发现,境内矿种主要有铜、铁、金、银、钼、铅、锌、钴、镍、铀、硫铁矿、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重晶石、硅灰石、白云石、红柱石、磷、玻璃石英、石墨、瓷土、硅线石、金红石、蓝晶石、透辉石、透闪石、蛇纹石、烟煤、无烟煤、石煤、泥炭、天然气、矿泉水等。探明储量的主要有铜矿、铁矿、铅锌矿、金矿、银矿、钨钼矿、钴矿、煤矿、石煤、磷矿、硫矿。
安庆市有各类矿产资源70余种,其中非金属矿藏中肥料、建筑材料、化工原料、美术工艺原料等种类储量大,品种全,品质优,为全省之最。安庆市各地均有矿点分布,其中怀宁较多。怀宁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均较丰富。 安庆市内种植业可分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两大类,粮食作物有水稻和旱粮作物如麦类、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油料、棉花、茶叶、蚕桑、麻类等。
安庆地区土地总面积为20420.3平方公里(折合3063.02万亩),其中可利用生产用地为2239.4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3%(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可利用水面),按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占有可利用土地4.08亩;非农用土地面积为823.5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7%。区内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其中栽培农作物品种520多个,木本植物品种800多个,畜禽品种20多个,淡水鱼类84种,还有数千种野生动植物。
建国前,在封建社会制度的束缚下,大部分土地为地主阶级占有,农民被剥削,受压迫,进行带有强制性的劳动。同时由于生产方式原始,耕作技术粗放,因而安庆地区的农业十分落后。194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只有3.10亿元(折新币),粮食总产量仅54.3万吨,平均亩产90.5公斤;油料总产1.76万吨,平均亩产25.5公斤;棉花总产1660吨,平均亩产6公斤。广大农民生活极为贫困,常年处于饥寒交迫之中。
建国后,进行土地改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同时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9年来,安庆地区农业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50~1957年,粮棉油等种植业产量得到大幅度增长。这一阶段,完成了土地改革,开展了农村互助合作运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7年,全区粮食总产113.65万吨,比1949年增长109.3%;棉花总产24.74万担,增长645.5%;油料总产47.9万担,增长35.5%。1958~1978年,农业生产处于长期徘徊局面。这一阶段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变革,随意改变基本核算单位,推行平均主义,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多年徘徊不前。20年间,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速度只有1.7%。1979~1988年,农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确执行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生产方针,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从而出现了农林牧副渔各业持续增长、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商品率显着提高的新局面。
1987年全区粮食总产213.1万吨,比1978年增长16.2%,比1949年增长292%;1987年棉花总产4.41万吨,比1978年增长80%,比1949年增长230%;1987年油料总产8.64万吨,比1978年增长116%,比1949年增长400%;1987年出栏肥猪146.35万头,比1978年增长40%,比1949年增长960%;198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为16.17亿元,比1978年增长51%,比1949年增长420%;1987年全区农村人均收入369元,比1978年增长338%,净增284.8元。另外,农民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改善,消费质量也有显着提高。农村在社会经济技术和物质方面均具有一定基础,为今后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截至2009年,安庆市建立市、县两级粮食储备制度。实施水稻、棉花产业提升行动,粮食总产增长13.7%,棉花总产增长52.1%。畜牧渔业推广生态、规模养殖,肉类和水产品总产量分别增长18.1%和18.9%。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0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40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12个。农村土地流转加速,规模经营面积超过100万亩,集约化水平全省领先。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服务,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提高到40%。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减少贫困人口54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沿江泵站14座,完成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1座,建成“村村通”公路4533公里,解决71.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农村沼气发展到9.18万户。新农村示范村镇建设扎实推进,村庄规划整治取得实效。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血防造林和沿江湿地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森林覆盖率由34.5%提高到36%。 早在东汉年间,境内已有采矿、冶炼、砖瓦、陶瓷、土纸和丝棉织品的生产。唐、宋时期,贵池、宿松等地的冶铜、铁、铅业较发达。李白《秋浦歌》中“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就是描绘贵池一带冶炼工场的情景。南宋时,造纸业开始兴盛,贵池的白麻纸在唐、宋两代均为贡品。铸钱场所则分布于贵池、怀宁和宿松,以江南永丰监和江北同安监(今铜陵市枞阳县会宫镇境内)最享声誉。铁、竹、木农具及生活用具制造的历史也很久远,潜山竹席和竹编在汉代就销往国外。明、清时期,境内缫丝、纺织、酿酒、食品业发展迅速,到民国初年,机织土布已年产数十万米。
安庆工业起步于1861年,就囊括了中国近代工业中官办、官督商办和商办3种典型形态。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湘军首领曾国藩在安庆南庄岭一带,创设安庆内军械所,云集了诸如徐寿、华衡芳、李善兰等中国一流的科学家,为中国最早的官办“洋务”之一,开创了近代中国机械工业和造船工业。当年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是全国最早的近代机械工业,次年建造了我国第一台蒸气汽机和第一台机动船。安徽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个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这里。安庆在安徽最早创办邮政局(1875)、电报局(1875)、电厂(1907)和自来水厂(1910)。光绪三年(1877年),安徽首家以机器采煤的池州煤矿,为官督商办企业,共经营14年。其后,又相继出现20多家矿业公司。光绪三十至三十四年,为安庆近代工业发展高潮时期,源长织布公司、万新炼蜡公司等11家商办工业陆续开办。20世纪20年代中期及抗日战争以后,安庆工业曾出现短暂的高涨,但很快又复归衰落。
安庆近代工业因政治、经济环境动荡,资本投入重商重利、产业配置脱离本地资源优势,以及近代工业的技术先进性未能充分显现等缘故,故就整体而言,其消沉与兴盛几乎是相伴出现的。抗日战争以后的十几年间,安庆民族工业趋于凋败,经济日渐衰落。1949年,工业总产值221.9万元。
建国以后,国家对私营工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和统购包销,对个体手工业采取组织联营、联产联销等办法,促使了区内工业的复苏。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末的195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1.16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2.1倍。
1958年,区内工业管理体制作第一次大调整,兴建了一批小化肥、小农机、小煤窑、小水泥、小钢铁等“五小”工业。由于“大跃进”时期的政策失误,到“二五”计划末期,工业总产值却降至9173万元。后经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5年,工业总产值又上升为1.34亿元。
“文化大革命”的10年间,全区工业发展十分缓慢。起初3年,工业生产处于全面动乱与停顿状态。直到1970年,工业管理体制进行第二次大调整,重新强调发展地、县两级的“五小”工业,故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9亿元,1975年上升到2.98亿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逐步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工业企业实行整顿和技术改造,扩建和新建一批轻工企业,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1987年,全区工业企业(包括乡办)共有2060个,职工13.3万人。当年实现利润总额8876万元,其中独立核算的全民、集体所有制和乡镇企业分别为4700万元、2749万元和1427万元。
截至2012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5.1亿元,增长21.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02.5亿元,增长3.5%;集体企业6.4亿元,增长16.1%;股份制企业292.9亿元,增长25.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6.2亿元,增长30.5%。重工业增加值267.6亿元,增长16.7%;轻工业增加值187.4亿元,增长28.4%。
安庆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98.67,比上年提高34.24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1726.3亿元,增长40.9%;实现利税165.9亿元,增长22.4%,其中利润80.4亿元,增长31.8%。 安庆地区商业历史悠久。北宋时,舒州人“善商贾”。南宋后期,安庆为府、县(怀宁)治所,城中“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为长江北岸商业重镇。清初定为安徽省会,商业更为发达,除省、县城外,一些重要集镇也逐渐繁荣。如桐城县枞阳镇(今铜陵市枞阳县枞阳镇)为县之首镇,系6县水口,“百货攸集”;桐城县青草塥,在丰水季节为皖西、鄂东土特产的集散地;怀宁县石牌镇为潜山、太湖、宿松的通道,常年“商贾云集,贸易兴旺”。
干隆、嘉庆年间,徽州人在安庆一带经商甚多,时称“徽帮”或“徽商”。安庆城较大的钱庄、当铺、绸缎庄、布店、纸坊、茶叶店、南货店皆为徽商开设,他们资金雄厚,经营行业广泛,掌握着金融及大批物资,操纵了市场。区内桐城、潜山、太湖、宿松、望江、贵池、东流等县,均有徽商开设的店铺或与徽商有贸易往来。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签订,安庆成为对外商端口。英、美、日、德等国商品源源不断涌来,区内城乡几乎无货不“洋”,国货则遭排斥和淘汰。
民国初期,安庆城有商店1100多家,被列为安徽四大市场之一;池州城内有钱庄、布店、日杂商店800多家;宿松县城关有商店500多家;岳西县衙前有商店60余家;至德、东流共有商户2100多家;怀宁石牌镇有大小商店800多家。
抗日战争时,安庆及沿江集镇为日军侵占,随即成立了“安庆物资统制委员会”,并开设“洋行”,用来控制经济、垄断市场。抗日战争胜利后,部分老店复业,商业稍有复兴。但不久内战发生,通货日益膨胀,货币贬值,商业又陷入黯淡境地。到民国38年(1949年)3月,全区有私营商户14577户,从业人员22908人,年营业额为5837万元(折新人民币)。
建国后,区内商业几经曲折而逐步兴旺起来。1950年专区成立烟酒专卖管理处及百货、土产、粮食、花纱4个专业公司和供销合作社,在广大农村普遍建立了商业网点,逐渐形成了国营商业体系。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小商贩的合作化。1958年实行“大跃进”,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合并,合作商店升为国营,商业网点减少,集贸市场被取消,使全区商业遭受严重挫折。1961年恢复供销社系统和合作商店,增加了网点。1962年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放了一部分集贸市场。到“文化大革命”时,因全面限制商业经济的发展,集贸市场再度关闭,商业战线又遭破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政策,区内逐渐建立起以国营商业为主导的“三多一少”(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渠道,少环节)的商品流通新体制。国营、新老集体、私营、个体、联营各种类型商业都得到发展,促使了商品流通领域的兴旺发达。到1987年底,全区商业批发站、公司、商店、贸易中心和新老集体、私营、个体等商业企业达6万余个,从业人员121691人(含乡村32725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55862万元,比1949年分别增长4.1、5.3和26.6倍。
截至2009年,安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14.5亿元增加到243亿元,年均增长16.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748亿元和372亿元,净增453亿元和146亿元。进出口总额由1.6亿美元增加到5.2亿美元,年均增长26.7%。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8.9亿元,是前五年3.3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