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增加值概念是什么,怎样计算
增加值是反应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出超过这一过程中间投入的价值,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规定按收入法计算,增加值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之和。参考公式为:增加值=全年应发工资总额+劳动保险费和待业保险费+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本年应交税金-储备粮油差价-预算弥补亏损及补贴本年应补数-增值税本年度应收出口退税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2. 工业净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区别
1.总产值和增加值这两个指标的区别:
总产值包括了转移价值的多次重复计算,因此其数值最大,但它不能确切地反映生产发展状况;
增加值是生产活动所增加的价值,其数值最小,可以比较确切地反映生产的规模和速度。随着现行统计制度方法逐步向国际接轨,总产值指标将逐步被增加值指标所代替。
2.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工业产品价值的总和。它既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物质消耗转移的价值,也包括新创造的价值。
具体地说包括了:
(1) 成品价值,即在本企业内不再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产品价值。
(2) 按加工费计算的已完成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包括在作业过程中所耗用的材料和零件的价值,但不包括被修理加工产品的价值。
(3)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未期初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但不允许把企业内部各车间的生产成果相加重复计算。
3.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就是工业总产值中扣除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和各项劳务消耗以后的价值。
3. 什么是工业增加值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增值科丙个指标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