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瑞典的经济状况怎样
19世纪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加上一直在世界政治上保持中立,瑞典经济发展逐渐加速。到20世纪中叶更是飞速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开始,瑞典实施了新的产业调整战略,进一步加大科研的力度和投入,积极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现代化福利社会。
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农业在瑞典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瑞典农业劳动人口只占全国就业人口的3%左右。
20世纪90年代初,瑞典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出现衰退。1994年经济开始回升,此后大力发展电子和信息技术产业,经济一直保持2%-4%的增长速度。2008年之后,瑞典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面临经济增长下降、实体经济遭受冲击、市场信心持续疲弱、企业倒闭增多、失业率上升等不利局面。2009年后,瑞典经济企稳回升,第三产业产值占瑞典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
瑞典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除木材原料出口外,还建立了庞大的纸浆、造纸、家具、林产化工等配套深度加工工业部门,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最前列。其中针叶树木产品的出口额居世界第二,纸浆出口居世界第三,纸业出口居世界第四。同时政府注重环境保护,每年的采伐量不超过自然生长量,使得瑞典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稳定。
瑞典在保留传统的特色同时,优势部门却已转向技术集约度高的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大力发展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环保等新兴产业。目前,瑞典拥有自己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瑞典由于只有九百万人口,因此一直支持世界贸易自由化,是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为80%左右,出口利润占GDP的45%左右。
农业
2011年,瑞典全国耕地面积共264.8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农产品自给率达80%以上,所产各类食品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可供出口。2011年农、林、牧、渔从业者占总人数1.1%,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为968.58亿美元。其中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0%。粮食、肉类、蛋和奶制品自给有余,蔬菜、水果主要靠进口,农产品自给率达80%以上。
瑞典林木资源丰富,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除木材原料出口外,还建立了庞大的纸浆、造纸、家具、林产化工等配套深度加工工业部门,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最前列。其中针叶树木产品的出口额居世界第二,纸浆出口居世界第三,纸业出口居世界第四。同时政府注重环境保护,每年的采伐量不超过自然生长量,使得瑞典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稳定。
工业
瑞典在保留传统特色产业的同时,优势部门却已转向技术集约度高的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大力发展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环保等新兴产业。瑞典拥有自己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瑞典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机械制造业、森林及造纸工业、电力设备、汽车、化工、电信、食品加工等。2011年,瑞典从业者占总人数28.8%,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9%,为1447.48亿美元。
服务业
2011年,瑞典服务业从业者占总人口70.7%,主要分布在医疗护理、商业、运输通讯、金融、企业服务、教育、科研、公共行政部门、个体、文化服务及家庭服务等领域。2011年服务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3%,为3836.65亿美元。
旅游业
2011年,瑞典共接待外国旅客约775万人次。主要旅游地有首都斯德哥尔摩、北部自然保护区、南部的哥德堡市和斯考奈省。
财政金融
2012年,瑞典财政收入为17780亿克朗,支出为17910亿克朗,赤字130亿克朗,债务占GDP的37.7%。2013年财政收入为18160亿克朗,支出为18580亿克朗,赤字420亿克朗,债务占GDP的41.9%。
对外贸易
瑞典由于只有九百万人口,因此一直支持世界贸易自由化,是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为80%左右,出口利润占GDP 的45%左右。
瑞典对外贸依存度较高,出口商品主要有:各类机械、运输通讯设备、化工及医药产品、纸张纸浆、造纸设备、铁矿石、家用电器、能源设备、石油制品、天然气和纺织品等。
2012年,瑞典对外贸易额为22719亿克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0%,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
2013年,瑞士出口额约为1.09万亿克朗,同比下降7%,进口额约为1.04万亿克朗,同比下降6%,贸易顺差510亿克朗,同比减少约80亿克朗。
对外投资
1989年正式取消外汇管制。主要投资对象是美国和欧洲国家,截止2011年瑞典对外投资262亿美元。
外国资本
瑞士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充足的高科技人才吸引了大量外资,外资主要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和北欧邻国。截止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22亿美元。
对外援助
2011年瑞外援额为352亿克朗,占国内生产总值1%。主要受援国是埃塞俄比亚、刚果、莫桑比克、坦桑尼亚、乌干达、阿富汗、苏丹、肯尼亚、巴勒斯坦等。
知名企业
瑞典有很多国际知名的品牌和企业:如沃尔沃集团、沃尔沃汽车、斯堪尼亚商用车、萨博汽车及武器、爱立信、伊莱克斯电器、ABB、利乐包装、哈苏相机、宜家家具和H&M服装、绝对伏特加、柯尼塞格跑车、阿斯利康制药、SKF轴承公司、阿法拉伐集团和阿特拉斯科普柯工业集团等等。按人口比例计算,瑞典是世界上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2006年,瑞典共有6家企业进入《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
Ⅱ 瑞士和瑞典我高不清楚,常常混在一起,谁能给我介绍下```
瑞 典 概 况
国名: 瑞典王国(The Kingdom of Sweden)
独立日:6月6日(1809年6月6日,瑞典通过第一部现代宪法。1983年,议会正式宣布6月6日为瑞典国庆节。)
国旗:为蓝色,黄色十字略向左侧。蓝、黄颜色来自瑞典皇徽的颜色。
国徽:大国徽为斗篷式,饰有王冠的蓝盾被黄十字一分为四:左上和右下部绘有3顶王冠;右上和左下部绘有戴王冠的金狮。大盾中有一小盾,左面由蓝、银白、红三色斜纹和一个金瓶组成;右面绘有一个城堡式的钟楼和一只金鹰。蓝盾两旁是金狮,下端为勋章。小国徽为一带王冠的蓝盾,盾面上3顶金冠是瑞典王国的象征,也象征着当年组成卡尔马联盟的丹麦、瑞典和挪威。
国歌:《你古老的光荣的北国山乡》
国鸟:乌鸫(百舌)
国石: 小(水)晶
国家政要: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Carl XVI Gustaf) ,1973年9月继承王位;首相约兰·佩尔松 (Goran Persson) ,1996年3月出任首相,2002年10月连任。
自然地理: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挪威为邻,东濒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领土面积为44.9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领海面积)。海岸线长约2181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全国最高峰克布讷凯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约塔河、达尔河、翁厄曼河。湖泊众多,约9.2万个。最大的维纳恩湖面积5585平方公里,居欧洲第三。约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有890.9万(2001年底)。90%为瑞典人(日耳曼族后裔),外国移民及其后裔超过100万(其中52.6%为外籍侨民)。北部萨米族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约1万人。官方语言为瑞典语。90%的国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市区人口75万(2000年初)。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为五个省和一个自治区: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毕省和奥兰岛自治区。
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塞格尔街上的
一座题为“无暴力”青铜雕塑
简史: 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萨被推举为国王。1654至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718年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守中立。
瑞典海军女军人
政治: 现行宪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订)、王位继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订)和新闻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个基本法组成,此外还有议会组织法(1866年制定,1974年修订)。宪法规定瑞典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作为国家象征仅履行代表性或礼仪性职责,不能干预议会和政府工作。议会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构,由普选产生。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国王的最年长子女是法定王位继承人。议会为一院制。
经济:瑞典实行发达的私营工商业与比较完善的国营公共服务部门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着称。 森林、铁矿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采矿冶金、林业造纸、电力和机械制造四大传统工业体系。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木材、铁矿、水力资源的国家,瑞典着重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经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业品出口到国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瑞典工业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瑞典加大科研与发展的力度和投入,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交通、通讯、医药保健、信息、环保领域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度作为瑞典主要出口部门的钢铁,木材加工业已逐渐被机械制造,电子精密仪器和汽车等工业部门所代替。造船、纺织等工业日益衰落,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进行补贴,改组或收归国有。 金属加工和机器制造业是瑞典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瑞典的机械产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艺水平高的特点
人们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圣诞市场上购物。
这个圣诞市场已有数百年历史,至今仍然保
持着中世纪风格。每年圣诞节来临之前,不
仅前来购物的当地居民络绎不绝,还有不少
游客慕名而来领略这个古老市场的风采。
。滚珠轴承、冷冻设备等传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钢铁工业是历史悠久的工业部门之一。 化学工业是瑞典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在化学工业内部,尤以石油化学,石油精炼最为突出,塑料、化纤、药品和化肥也有较大发展。汽车工业战后发展迅速,除生产小汽车外,还生产各种卡车。小汽车产量的三分之一销往美国。能源工业在瑞典经济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工业发达,能源密集企业居多,加上冬季漫长和交通线很长,是一个能源高消费国家,仅电力消耗每人年均达1.3万度左右。瑞典的农业和服务业也较为发达。瑞典经济主要依赖对外贸易,主张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 瑞典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及运输设备、机械和仪器、电子产品、木浆纸张、医药化工和钢铁及金属制品。瑞典进口货物的60%以上为制造业的部件和原材料,主要有:电子产品、机械和仪器、汽车和运输设备、食品、纺织品和鞋类等。
驯 鹿 雪 橇
文化: 实行9年一贯制义务免费教育。着名高校有斯德哥尔摩大学、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皇家工学院、斯德哥尔摩商学院等。瑞典人文化素质较高、热情好客、纯朴诚实、谈吐文明、行为规矩、重诺守时,瑞典人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爱花、爱鸟和其他野生物,热爱大自然。雇员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计工作1,5000小时。人们喜欢利用闲暇时间到野外活动,到森林和田野远足,采摘野果和蘑菇,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钓;在昼长夜短的夏季,大家纷纷到国内外去旅游。瑞典已成为世界上外出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体育活动更是瑞典人的爱好。 据瑞典哥德堡大学2002年6月24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因特网在瑞典已经超过传统的报纸,成为更受人们欢迎的传媒。根据抽样调查,平均每个瑞典人每昼夜上网浏览的时间达23分钟,而瑞典人用于阅读日报的时间是21分钟,用于阅读晚报的时间只剩下8分钟,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的时间分别高达2小时和45分钟。调查显示,女性比较喜欢收听广播和读书;男性则较倾向于收看文字电视新闻,看录像和阅读晚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较愿意上网,读书和阅读专业杂志;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则乐意看电视,听广播和阅读晚报。
军事:瑞典现有总兵力约6.5万人、文职人员约2万人,战时可动员85万人。2004年9月,瑞典国防大臣比约克隆德发表声明说,瑞典过去把防范来自前苏联集团的入侵当作国家防务的重点,而这一威胁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重点是对付国际危机和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名胜:诺贝尔故居 (Nobel's House)坐落在瑞典中部卡尔斯库加市的白桦山庄,离斯德哥尔摩200多公里。这是一座乳白色的二层楼房,楼房前的绿草坪和四周的白桦林交相辉映,环境清幽。1894年阿尔费雷德·诺贝尔结束了海外飘泊生涯回到祖国定居,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最后两年中的大部分时光。由于他当年在斯德哥尔摩出生的旧居如今已经矗立起高楼大厦,白桦山庄就成了今天惟一保存完整的诺贝尔故居。自1975年建立起纪念馆以来,这里已成为一游览胜地和诺贝尔学术活动的中心。每年一度在这里举行诺贝尔学术讨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着名科学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科学领域新课题和诺贝尔“造福于人类”的学术思想。纪念馆里保留着诺贝尔生前活动的照片、他获得的各种技术发明专利证书、金质奖章和遗嘱。诺贝尔的卧室陈设十分简单,只有床、桌和衣柜等几件最必要的家具,而他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和设备,则琳琅满目。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生。他因发明销化甘油引爆剂、雷管、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荣膺“炸药大王”的名声。1896年12月10日与世长辞。终年63岁。根据他的遗嘱,把折合为920万美元的部分遗产,作为奖励造福人类的科学工作者的基金。以这笔基金的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药、文学、和平5种奖金,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颁发一次,称诺贝尔奖金。
瑞典皇宫是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斯德哥尔摩主要旅游景点。坐落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建于17世纪,是瑞典着名建巩学家特里亚尔的作品。正门由两只石雕狮子分立两旁,两名头戴红缨军帽、身穿中世纪服装的卫土持枪而立,显得十分威武森严。皇宫四壁有许多精美的浮雕,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场院。南半阙的王宫教堂和国家厅以及北半阙的宴会厅至今保持着原有陈设,对公众开放。皇宫华丽的大厅里,壁上挂着大幅的历代国王和皇后的肖像画,穹顶饰有磁埋和雕刻和绚丽的绘画。据说大多出自17世纪德国美术家之手。有的室内还陈设着古代的战车兵器、珠宝饰物、金银器皿和手持长矛、全身披挂着铜盔铁甲的中世纪骑士的实体模型。王宫卫队每天中午按古老传统举行隆重的换岗仪式,吸引大批游客。
历史名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瑞典着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1833年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在遗嘱中他提出:将其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成立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 诺贝尔奖>>>
奥洛夫·帕尔梅(Olof Palme,1927.1.30--1986.2.28),瑞典已故首相。1927年1月30日生于斯德哥尔摩。早年斯德哥尔摩附近的锡格蒂纳学校学习,毕业后服兵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入美国俄亥俄州凯尼恩学院,1948年获文学士学位。回国后入斯德哥尔摩大学,1951年获法学士学位。1950参加社会民主党。1953年任瑞典首相特别顾问。1958年当选为议员。1963年起在政府中任职。1969年任社会民主党主席。1969年、1982年两度出任首相。1976年11月当选为社会党国际副主席。1980年9月,在他倡议下成立了“关于裁军和安全问题独立委员会”(也称“帕尔梅委员会”),任主席。1980年11月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特使调停两伊战争。1986年2月28日在斯德哥尔摩遇刺身亡。
外交:奉行“和平时期军事不结盟,以求邻近地区发生战争时守中立”的外交政策。在邻近地区、欧洲和世界事务三个层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认为合作即安全,邻近地区是自身的安全基础,欧盟在欧安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认北约在欧安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视参与联合国事务为外交基石之一。1994年6月,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1995年1月1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瑞典还主张发挥联合国作用,积极促进缓和与裁军。瑞典是欧洲委员会、北欧理事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
与中国关系:1950年5月9日,瑞典与中国建交
瑞 士 概 况
国名:瑞士联邦 (Swiss Confederation)
国庆日:8月1日(1291年)
国旗: 呈正方形。旗地为红色,正中一个白色十字。瑞士国旗图案的来历众说纷纭,其中有代表性的说法就有四种。至1848年,瑞士制定了新联邦宪法,正式规定红地白十字旗为瑞士联邦国旗。白色象征和平、公正和光明,红色象征着人民的胜利、幸福和热情;国旗的整组图案象征国家的统一。这面国旗在1889曾作过修改,把原来的红地白十字横长方形改为正方形,象征国家在外交上采取的公正和中立的政策。
国徽: 为盾徽。图案与颜色与国旗相同。
国花:火绒草
国石:小晶
国家政要:联邦主席(国家元首)莫里茨·洛伊恩贝格,副主席米舍利娜·卡尔米-雷(女),2006年1月1日就任,任期一年。
瑞士联邦大厦前的联邦广场
自然地理:面积41284平方公里。是位于欧州中部的内陆国家,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南面与意大利为邻,西面与法国接壤,北部与德国交界。全国地势高峻,分为西北部的汝拉山、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和中部瑞士高原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约1350米。主要河流有莱茵河、罗讷河。湖泊众多,有1484个,最大的日内瓦湖(莱芒湖)面积约581平方公里。地属北温带,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影响,气候变化较大。
国际性名城日内瓦
人口:709万人(1997年)。其中外籍人占19.4%。官方语言为德、法和意大利语。居民中讲德语的占63.6%,法语占19.2%,意大利语占7.6%,拉丁罗曼语0.6%,其他语言9%。信奉基督教居民占44%,信奉天主教的占48%,信奉其他宗教的占5%。
在瑞士首都伯尔尼,数十名参观者在瑞士联邦大厦听工作人员讲解。瑞士联邦大厦利用议会夏季休会期,允许公众免费参观,了解议会的职能和工作方式。每天均有数千人前来参观。
首都:伯尔尼 (Bern) 亿万富豪乐居瑞士的奥秘>>>
简史:公元3世纪阿勒曼尼人(日耳曼民族)迁入瑞士东部和北部,勃艮第人迁入西部并建立了第一个勃艮策王朝。公元11世纪受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1648年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奉行中立政策,1798年,拿破仑一世侵吞瑞士,将其改为“海尔维第共和国”。1803年,瑞士恢复联邦。
独特的瑞士号角
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1848年瑞士制定新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从此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士均保持中立。瑞士自1948年起一直是联合国的观察员国。在2002年3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54.6%的瑞士选民和瑞士23个州中的12个州赞成瑞士加入联合国。2002年9月10日,第57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正式接纳瑞士联邦为联合国新的会员国。
政治:瑞士是联邦制国家,各州为主权州,有自己的宪法。联邦委员会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联邦议会由具有同等权限的国民院和联邦院组成,是联邦的立法机构。只有两院取得一致,法律或决议才能生效。联邦委员会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联邦委员会主席为瑞士联邦主席,是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任期一年,不得连任。根据宪法规定,瑞士实行“公民表决”(即公民投票)和“公民倡议”形式的直接民主。凡修改宪法条款、签订期限为15年以上的国际条约或加入重要国际组织,必须经过公民表决并由各州通过后方能生效。
位于瑞士巴塞尔的
国际清算银行总部
军事:瑞士实行全民兵役制度,18岁至42岁的健康男子每隔两年必须抽出3个星期时间到军队服役,服役人员也可选择一次性服役。男子的总服役时间为260天,女性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利,可以持枪参加各项军事任务。瑞士军队有22万(包括8万名预备役人员和2万名新兵学员),职能为国防与防范恐怖主义。瑞士将启动军队改革计划>>>
外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奉行积极的中立政策。“普遍性”、“善良服务”和“国际合作”是构成其外交政策的三要素。2005年6月,瑞士公民表决批准加入《申根协定》。 《申根协定》
与中国关系:1950年9月14日,瑞士与中国建交,并互派公使。1956年1月和1957年4月中瑞各自将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2003年11月,瑞士联邦主席帕斯卡尔·库什潘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Ⅲ 那个给我介绍一下瑞典
瑞典王国(瑞典语:Konungariket 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它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东边为波罗的海与波的尼亚湾。瑞典与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于西南通过厄勒海峡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于1995年加入欧盟。
瑞典面积为449,964 平方公里,为北欧第一大国家。64%的国土由森林覆盖,人口密度低,只有在都会地区人口密度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占国土面积1.3%的城市里。
瑞典是传统的铁、铜和木材的出口国,其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石油和煤矿十分匮乏。随着运输及通讯的进步,这些自然资源也能够更大规模地从各地开采,尤其是木材与铁矿。经济自由与教育普及让瑞典开始历经快速的工业化,并从1890年代开始发展制造业。20世纪瑞典形成为一个福利国家。今天,瑞典这个国家被视为具有社会自由主义倾向以及极力追求平等,并且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1397年,瑞典与丹麦和挪威一起组成了卡尔马联盟(芬兰此时还是瑞典王国的一部分)。瑞典于16世纪初离开卡尔玛联合,并且与其邻国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尤其是与俄罗斯以及当时还处于联合状态的丹麦-挪威,后者从未完全承认瑞典已经离开了卡尔玛联合。17世纪时瑞典借由战争扩张领土,成为了一个强权国家,其领土面积为目前的两倍之大。到1814年瑞典已不再具有强权地位,也失去了芬兰。之后,瑞典没有再发生过战争,并且和平时期采取不结盟运动,战争时期采取中立国政策,现时为永久中立国。
=================
历史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随着冰河时期内陆积雪渐渐溶解,瑞典一带地区石器时代已有人聚居。他们居住在波罗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猎、搜集、捕鱼为生。贸易活动的遗迹显示瑞典南部青铜器时代人口已颇为稠密。
九至十世纪时,瑞典地区发展出维京文化,以贸易、侵略、殖民等方式向东发展,影响的地区包括波罗的海、俄罗斯及黑海。
公元1397年,挪威、丹麦、瑞典三国共戴共主,唯各国仍维持国家的身分,史称卡尔马联盟。15世纪起,瑞典人极力抗拒丹麦吞并的企图。1521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再次建立王权,瑞典从联盟中独立。
17世纪时瑞典在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中跃升成为欧洲强国。18世纪大北方战争(1700年-1721年)后俄国取代瑞典在欧洲的地位,1809年芬兰更从瑞典分裂出来成为俄国的大公国。
瑞典南部斯科讷省Ales stenar,估计为公元500年建造瑞典的近代史比较平静。最近期的一次是1814年与挪威的战事。该战后两国组成由瑞典主导的瑞典-挪威联合,1905年解散。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冷战时期没有向两大阵营靠拢。瑞典不是任何军事组织的成员,但会参与北约的军事训练。1995年放弃中立主义,加入欧盟。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奖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举行。1902年开始诺贝尔奖由瑞典国王颁授。
==================
地理
拉普人居住区是欧洲最大的未受破坏的自然区域瑞典位于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东部,东面濒波罗的海和波的尼亚湾,因此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面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也是和挪威的分界线。
瑞典国土总面积为449,964平方千米(173,720平方英里),可耕地比率约占7.0%,欧洲国家面积排名第五位,也是北欧最大的国家。瑞典地形狭长,南北长1574公里,东西最宽仅500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从地理上分成三个大的地区,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山岚起伏,大片辽阔的森林;斯维兰位于中南部,多为平原或丘陵,湖泊约9万个;最南部为约特兰,由斯莫兰高地和肥沃的斯科讷平原组成。大约有15%的瑞典国土位于北极圈以北。哥得兰岛和厄兰岛是瑞典最大的岛屿;维纳恩湖和韦特恩湖是瑞典最大的湖泊。南部的厄勒地区和中部的梅拉伦湖周边则人口密度最高。
由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瑞典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1月平均温度北部为-14℃,南部为-1℃,7月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为15到17度。年平均降水量500—750毫米。南部地区以阔叶林为主,最常见的是桦树;北部和中部均为针叶林,以松树、云杉居多。
=======================
瑞典1997年和1998年进行了2项省份合并,目前划分为21个省(län)和290个市(kommun)。省长由国王任命;省议会则由选民选举产生。瑞典省和地方县市相对独立,并无直接隶属关系。
区划图 代号 省 首府
AB 斯德哥尔摩省 Stockholm 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
C 乌普萨拉省 Uppsala län 乌普萨拉 Uppsala
D 南曼兰省 Södermanlands län 尼雪平 Nyköping
E 东约特兰省 Östergötlands län 林雪平 Linköping
F 延雪平省 Jönköpings län 延雪平 Jönköping
G 克鲁努贝里省 Kronobergs län 韦克舍 Växjö
H 卡尔马省 Kalmar län 卡尔马 Kalmar
I 哥特兰省 Gotlands län 维斯比 Visby
K 布莱金厄省 Blekinge län 卡尔斯克鲁纳 Karlskrona
M 斯科讷省 Skåne län 马尔默 Malmö
N 哈兰省 Hallands län 哈尔姆斯塔德 Halmstad
O 西约特兰省 Västra Götalands län 哥德堡 Göteborg
S 韦姆兰省 Värmlands län 卡尔斯塔德 Karlstad
T 厄勒布鲁省 Örebro län 厄勒布鲁 Örebro
U 西曼兰省 Västmanlands län 韦斯特罗斯 Västerås
W 达拉纳省 Dalarna län 法伦 Falun
X 耶夫勒堡省 Gävleborgs län 耶夫勒 Gävle
Y 西诺尔兰省 Västernorrlands län 海讷桑德 Härnösand
Z 耶姆特兰省 Jämtlands län 厄斯特松德 Östersund
AC 西博滕省 Västerbottens län 于默奥 Umeå
BD 北博滕省 Norrbottens län 吕勒奥 Luleå
====================
人口
瑞典地图瑞典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平均寿命最长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全国90%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区,斯德哥尔摩、哥德堡和马尔默是瑞典人口最密集的三大城市。
截至2007年4月,瑞典人口为9,131,425人。2004年8月,瑞典人口第一次超过900万。现该国约12%(110万)的人口出生地不在瑞典,16.7% (153万)的人口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反映了北欧人口流动性高、早期劳工移民及后期的难民潮等现象。
移民多数来自芬兰、土耳其、德国、丹麦、挪威、波兰、伊朗、伊拉克和前南斯拉夫等国家。根据瑞典移民局的资料统计,目前北欧国家的移民还是占了多数。据2005年资料统计,来自北欧国家移民有20,162人,来自亚洲为16,739人,来自非洲为5,625人,而来自拉丁美洲为2,655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大量波罗的海周边国家(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人民来到瑞典,不过其中大部分人在战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移民的增加也导致瑞典犯罪率的上升,1997年到2001年期间,大约有25%的案件和移民相关,尤其以北非和西亚的移民居多。
=======================
语言
瑞典的主要语言是瑞典语,属印欧语系的北日耳曼语支,又称斯堪的那维亚语支[1],与丹麦语及挪威语相近,但发音与写法均相异。瑞典语无疑是瑞典最普遍的语言,但瑞典国会在2005年把瑞典语订为官方语言的议案没能通过[15],故从来没有被指定为官方语言。
随着贸易全球化,英语成为瑞典人最普遍的第二语言,对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人尤其如此。从1849年开始,英语就是高中的必修课程,在1940年代后期更是成为所有瑞典学生的必修课程。大部分瑞典人还掌握其它一门甚至几门语言,如西班牙语、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等。
========================
政治
瑞典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是现任瑞典国王,仅履行代表性或礼仪性职责,不干预议会和政府工作。[16]
瑞典实行内阁制,政府首长为首相,由议会选举所产生。现代瑞典的立法机构是瑞典议会,共有349名议员,选举产生首相。议会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日期为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其主要职能包括制定法律、决定税收和公共资金的使用、监督政府行为和国家行政等。内阁受议会委托管理国家,并对议会负责。法院分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两个法院体系。行政法院与议会督导制度共同监督政府行政,是瑞典政治制度的特点。[16]
=====================
军事
瑞典军队(Försvarsmakten)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和平,保卫国家。瑞典军队又分为陆军、空军和海军,作为政府机构,向瑞典国防部负责。[17]哈坎·叙伦上将是现任三军最高指挥官,也是除国王以外最高官员。[18]
瑞典的军队基于征兵制。近年来,男性军人在逐渐减少,与之同时,女性军人却在轻微增加。征募新兵的条件是看谁更愿意参加军队而不是谁更适合军队的需要,所有士兵都是自愿加入军队。1975年入伍的新兵的数量为45000人,而2003年降为15000人。根据2004年的防御提案,每年接受训练的军人数量将减为5000人到10000人之间。目前所有的军人总数为279,000人,而在80年代苏联解体之前,瑞典的军人总数为800,000人。
瑞典参加了刚果民主共和国、塞浦路斯、波黑、科索沃、黎巴嫩和阿富汗地区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行动。[19]
=======================
经济
瑞典硬币19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加上一直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瑞典经济发展逐渐加速。到20世纪中叶更是飞速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70 年代开始,瑞典实施了新的产业调整战略,进一步加大科研的力度和投入,积极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现代化福利社会。
近百年来,农业在瑞典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瑞典农业劳动人口只占全国就业人口的3%左右[10],现有耕地300 万公顷,农产品自给率达80%以上,所产各类食品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可供出口。[7]
瑞典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除木材原料出口外,还建立了庞大的纸浆、造纸、家具、林产化工等配套深度加工工业部门,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最前列。其中针叶树木产品的出口额居世界第二,纸浆出口居世界第三,纸业出口居世界第四。[20]同时政府注重环境保护,每年的采伐量不超过自然生长量,使得瑞典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稳定。
瑞典在保留传统的特色同时,优势部门却已转向技术集约度高的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大力发展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环保等新兴产业。目前,瑞典拥有自己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瑞典由于只有九百万人口,因此一直支持世界贸易自由化,是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为80%左右,出口利润占GDP 的45%左右。[21]瑞典拥有很多国际知名的品牌,如沃尔沃汽车、斯堪尼亚商用车、萨博汽车及武器、爱立信、伊莱克斯电器、ABB、利乐包装、哈苏相机、宜家家具和H&M服装、阿斯利康制药、SKF轴承公司、阿法拉伐集团和阿特拉斯科普柯工业集团等等。按人口比例计算,瑞典是世界上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2006年,瑞典共有6家企业进入《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22]
======================
交通
机场数250座(2007年),已建造跑道有152座,跑道长度超过3,047公尺3共三座, 跑道长度2,438公尺至3,047公尺共12座,跑道长度1,524公尺至2,437公尺则有75座,跑道长度914公尺至1,523公尺有24座,跑道长度短于914 公尺有38座;未建造跑道共有98座,跑道长度914公尺至1,523公尺有6座,跑道长度短于914公尺有38座。铁路总长11,528公里(2006年),皆为标准轨(轨距1.435公尺),并有7,527公里以电气化。公路总长424,947公里(2004年),已建设者有129,651公里,包含了1,591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中有295,296公里。瑞典境内有运河2,052公里(2005年)。亦建有798 公里的瓦斯管(2007年)。[23]
===========
福利
瑞典是少数未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之一,战后瑞典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实行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项目从父母带薪长期产假,到医疗保障病假补助,从失业保障和养老金,到义务教育,内容广泛,被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24]
瑞典是通过高个人所得税率,通过高额的税收,来实现福利保障的资金。瑞典的税种名目繁多,对个人而言,除个人收入所得税外,还有利息税、遗产税等,炒股票基金,买卖房屋等其他经营活动所得同样也要交税。购买商品要交增值税。公司则要付雇主税。每年的四月份到六月期间,瑞典人都要主动向税务局申报自己去年的所有收入。[25]
有学者认为这种斯堪的纳维亚福利模式是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一种模式,是一种混合经济。 瑞典的福利制度也因为欧洲经济衰退而面临困境,人口老龄化,年轻人缺乏就业积极性。这都是高福利国家普遍面对的问题,瑞典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革,增强经济活力,完善制度。
=================
教育
作为高福利的一部分,瑞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实行全部免费教育的国家,不仅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各级学校均免收学费。1-5岁的孩子被送到公共幼儿园。6-16岁的孩子则进入综合学校,共分三个阶段九级。毕业后,90%的学生进入高中继续学习,然后通过资格考试进入大学深造。有些瑞典人在高中后直接工作。[26]
新的移民可以免费参加移民局开办的瑞典语课程培训班,以帮助新移民尽快得掌握瑞典语,以融入瑞典社会。
=========
宗教
11世纪之前,瑞典人信仰挪威多神教,信奉阿萨神族的神灵,乌普萨拉神庙是瑞典的宗教中心。随着11世纪的基督教化,国家的法律也做了相应的修改,禁止信奉其它宗教,直到19世纪末期才废止。1530年代宗教改革后,瑞典不再信奉罗马天主教,信义宗取而代之。18世纪后期,信奉犹太教和天主教等其它教派的信徒开始被允许生活和工作在瑞典。1951年,瑞典将宗教自由写入了法律。
现在,大约75%的瑞典人属于瑞典信义会,不过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减少,并且定期去教堂的人很少。[27]据统计,瑞典人大约有275,000人属于自由教会,在瑞典生活的移民中约有92,000人信奉天主教,100,000人信奉东正教,500,000人是穆斯林[28]。
根据2005年欧盟民意调查机构进行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23%的瑞典人相信有神,53%的人认为有某种形式的精神力或生命力,23%的人不相信任何神、精神力或生命力。
=============
文化
安德斯·左恩的作品《仲夏夜》18世纪中期以来,瑞典为西方文明和科学做出了很多贡献。
瑞典有很多推动全球发展的发明和发现。着名人物包括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安德斯·摄尔修斯、卡尔·林奈、巴尔察·冯·普拉敦、卡尔·威廉·舍勒、永斯·贝采利乌斯、约翰·埃里克松、安德斯·埃格斯特朗、拉斯·马格纳斯·埃里克松、阿累尼乌斯、阿尔维德·卡尔森和霍肯·兰斯。
瑞典有大批举世闻名的作家,如贺宁·曼凯尔、伊曼纽·斯威登堡、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塞尔玛·拉格洛夫、哈里·马丁逊和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等。最有名的艺术家包括画家卡尔·拉森、安德斯·左恩、亚历山大·罗斯林和雕刻家托比亚斯·舒吉尔、卡尔·米勒斯。
20世纪以来,瑞典电影业也有出色表现。莫里兹·斯蒂勒与维克多·斯约史特洛姆是瑞典古典电影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0年代至今,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和波·维德伯格都夺得过奥斯卡金像奖,演员葛丽泰·嘉宝、英格丽·褒曼、安-玛格丽特、莉娜·欧琳、马克斯·冯·西多和杜夫·朗格更是受全球观众喜爱。
===============
节日
除了传统的圣诞节外,瑞典有很多特殊的节日。如仲夏节庆祝夏至到来;4月30日为五朔节前夜,点燃火把,庆祝春天来临;5月1日劳动节表示社会民主;12月13日是圣露西亚节,期盼黑夜过去,光明到来。6月6日是瑞典的国庆日,但以前并不是正式的假期,直到2005年首次成为正式假期。
命名日是瑞典的颇具特色的传统风俗,每一天都有对应的一至两个传统的瑞典人名,年年固定不变,通常日历上都印有这些名字。如果某日上的名字与你的名字相同时,此日即为你的“命名日”。到了该日,一般都会得到亲朋好友的祝贺,对于孩子们来说又多了一个可以庆祝的节日。[30]
美食
====================
瑞典和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一样,饮食较简单。鱼、肉、薯仔是餐桌上最常见的食品,很少放辣。比较有名的美食包括瑞典肉丸(köttbullar)、薄煎饼(plättar)、碱渍鱼(lutfisk)等。
==============
体育
瑞典最受欢迎的两项体育活动是足球和冰球。足球明星包括弗雷德里克·永贝里、亨里克·拉尔森、奥洛夫·梅尔博格和兹拉坦·伊布拉希莫维奇。马术运动是除足球外参与人最多的项目,尤其是女子。高尔夫、田径、手球、福乐球、篮球和曲棍球也有不少爱好者。美国的运动项目棒球在瑞典不太流行。
瑞典曾经诞生很多网球明星,如前单打排名世界第一的比约恩·博格、马茨·维兰德和史蒂芬·埃德伯格,乔纳斯·比约克曼则曾经在双打排名世界第一。滑雪运动也是瑞典传统强项,英格马·史旦马克、佩尼拉·维贝格和安嘉·帕尔森都多次夺得高山滑雪世界冠军;西克斯汀·耶恩贝里、古德·斯万、托格尼·莫根、佩·埃洛弗松和托马斯·瓦斯贝里是越野滑雪的奥运金牌获得者;简·博克勒夫发明了"V"字形跳台滑雪跳法。
瑞典在田径运动也是人才济济。近年来更是佳绩频传。跳高运动员有欧洲记录保持者帕特里克·斯乔伯格、凯萨·博格奎斯特和获得2004年奥运会冠军的斯蒂芬·霍尔姆;获得该届奥运会冠军的还有七项全能运动员卡罗丽娜·克鲁弗特和三级跳远运动员克里斯蒂安·奥尔松。
瑞典其它着名运动员还有重量级拳击冠军英格玛·约翰松,高尔夫运动员杰斯佩·帕尼维克、亨利克·斯滕森、安妮卡·索伦斯坦,五次乒乓球世界冠军瓦尔德内尔,世界摩托车锦标赛冠军托尼·里乍得森,获得世纪最佳手球运动员的马格努斯·威士兰德。
瑞典曾举办过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1958年世界杯足球赛。其它重要比赛还包括199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1995年女子世界杯足球赛,和冰球、田径、滑雪等项目的世界级比赛。
很受欢迎的运动是定向,在瑞典、北欧很红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