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技术缺失:中国工业机器人何时能痛定思痛
核心技术缺失不可怕,从一无所有倒现在遍地都是,人人讨论,已经是一个大进步, 10年前都没有几个知道工业机器人这个品类的存在,现在大家就听说个概念就希望一步到位获取核心技术?未免有些好高骛远。
资本操作,国家层面当前希望有好的概念去支撑未来的经济发展。核心技术的沉淀却不是主观意识能决定的,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当市场发展好的时候,有前瞻性地做核心技术,固然是极好的,但是有钱不赚,等别人赚钱了把你收购,这明显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所以国内机器人发展只能等到发展进入平稳期,钱没那么好赚了,聪明人太多傻子(客户)不够用的时候。大家自然而然会在技术上去创新,核心技术上去突破。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市场经济规律。
急不来,不悲观,不盲从,这是我们的工业机器人观点,我们也是从控制原理上重新定义机器人数控系统,也算是核心技术的一部分吧,大家都已经加油,机器人是通往未来的道路,某种程度上讲是唯一的道路,一步步来。
2.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如下:
经过几十年来的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智能制造的基础和条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相关的基础研究成果,掌握了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办法智能制造技术,如机器人技术、感知技术、复杂制造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
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碧侍埋备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具备一定的基础。目谈和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方面应用数字化工具普及率已达54%,生产线上数控装备比重已达30%。
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精益先行的发展趋势:
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建设进程正在加快推进,而智能工厂建设已成为制造企业的主攻方向。企业智能工厂建设应包含透明工厂、互联工厂、精益工厂、绿色工厂以及数字化工厂5个维度。
对于企业而言,精益生产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而智能制造为企业实现精益生产提供支撑,在企业推进智能制造与智能工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悔蚂到精益先行。当前,已经有很多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理念,以智能化提升与先进管理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智能工厂建设。
3. 如何看待有人称中国造船业正陷入“船壳工业”
如何看待有人称中国造船业正陷入“船壳工业
`````````````````````````````````````````````````````````````````````````
很多事情不承认是不行的!这也是软肋!
我国有幸成为了造船大国,但是充其量只是“造壳”大国。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国造船业正陷入“船壳工业”,大量核心配套部件不是靠进口,就是靠购买专利生产,造船业的平均利润已降至3-5%。
其实,造飞机、造汽车、造轮船都一样,科技含量最高的是发动机,价值最高的是发动机。
柴油主机是民用船舶中价值最高的配套设备,主机的价格一般占总船价的10%左右。
由于船用柴油机的核心技术由瓦锡兰和MAN这两大巨头掌握,MAN和瓦锡兰始终占据了船用主机市场的前两名。
据中国船舶(600150)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中国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装船率不到50%,其中还包括相当大一部分外商合资或独资企业产品。
相比之下,造船强国日本的船舶配套国产化率达95%以上,韩国的船舶配套国产化率也有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