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民工业化时代是什么
工业时代指公元1881年(1881 AD) ﹋公元1935年(1935 AD),主要是对能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表现为现代学校的创办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崛起和重工业,及化学科学的兴起。
中文名
工业时代
主要
是对能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开始
1881年
19世纪
手工工场基本上被机器工厂取代
相关视频
1.9万播放|10:40
数字化时代跟工业时代的巨大区别究竟是什么?
6771播放|00:59
探寻旧工业时代的痕迹,台北自来水博物馆
7151播放|04:07
全金属打造的艺术品,用来致敬沈阳工业时代,作品样子太震撼!
5190播放|04:23
2021制造业年终回顾!致敬每一个数字工业时代的同路人!
快速
导航
工业革命新阶段工业革命的成就发明关于音乐
工业革命的兴起
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的新兴行业--棉纺织行业中出现一系列重要发明,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后来又扩张到其他行业,这场在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叫做工业革命。一种新的动力机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新阶段
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力,成为重要的动力。为了让电力带动机器,比利时人格拉姆于1870年发明了电动机。与蒸汽机相比,电动机功效高、污染小、应用范围大、使用便利,在工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开来。
工业革命的成就
在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以人力为主的手工工场,基本上被机器工厂取代,生产力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市场需求逐步提高,英国逐渐走向繁荣。
发明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吸收前人的成果,在1776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詹姆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用煤和木炭浊燃料,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在当时作为工业生产的动力机器,逐步在纺织、冶铁、采煤等领域推广开来。
蒸汽机带来的生产变革,在交通运输方面尤为显着。1814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发明了蒸汽机车。经过不断改进,于1825年9月试车成功。此后,人们开始大规模建设铁路,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831年,英国科学家迈克
Ⅱ 中国工业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这个东方大国在内战的洗礼之后,已经俨然是红色阵营中的代表。在新政府的规划下,它对经济的暗中发力已经准备了三年。
在苏联的帮助下,中苏签订了156项工业建设工程,从国防,机械,电子和能源工业弥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打响了中国工业的奠基之役。
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2)工业化指代哪个时期扩展阅读:
早在1949年6月,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访苏时,就提到了邀请苏联技术专家来华的相关事宜,并带回了200余名苏联专家。
然而对于全面铺开的新中国经济建设,编制“一五计划”这样的鸿篇巨制,这些专家显然不够。1952年8月,周恩来总理专程赴莫斯科与斯大林商谈,要求增派专家800名。
此外,中方还希望苏联提供各种工业标准和技术资料,用于“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于是,1950~1953年间,苏联专家带来了大量科学文献和技术资料,总重量达600吨。
在苏联帮助下,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使中国大地上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中国的五年计划虽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它在中国崛起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Ⅲ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时间
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时期。
1956年底,随着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在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不由国家付出大批赎金,而是在相当一段时期让资本家继续从企业分的一部分红利和股息的“赎买 ”办法,不仅有利于资本家接受改造,而且能继续发挥私营工商业在扩大生产、搞活流通、维持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已确立。至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各国无产阶级尤其是原来经济落后的国家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所面临的共同任务。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用它提供的先进生产资料来装备、改造工业、农业、运输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尽快提高劳动生产率,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只有在人民现时生活已经有所改善的条件下,尽力增产节约,去建设我国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才能大规模地发展农业,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工人、农民和全体人民的生活,这是长远的利益所在;只有把我们眼前生活中的局部的利益,服从于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长远的利益,这才是全体人民最高的根本的利益。Ⅳ 工业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工业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是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工业产业结构是专业术语,是指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第一阶段是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的发展
从发达国家的历程来看,一般工业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像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从纺织、粮食加工等轻工业起步的。第二阶段是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力等重化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业。第三阶段是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
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时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工业生产出现迂回化特点。
加工度的提高,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并不成比例增长,所以工业发展对技术装备的依赖大大提高,深加工业、加工组装业成为工业内部最重要的产业。
对于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地区,产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体转向重化工工业迅速增长,工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地区产业布局的主要内容是重化工工业的布局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城市体系布局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塑造。以上三个阶段,反映了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变化的一般情况,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完全按照这种顺序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