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上有哪些着名的电子公司
1、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三星电子,是三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韩国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及电子组件制造商,亦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2017年,三星电子在Interbrand全球品牌排行榜中名列第六位,连续第六年进入世界品牌前十强。
截至2016年3月,三星电子共有156家子公司,其中包括在韩国17家、美国33家、欧洲41家、中东与非洲地区13家、亚洲(除韩国和中国大陆外)22家以及中国大陆30家。2015年,三星电子旗下17种产品的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居全球企业之首。
2、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台湾所说的“鸿海科技集团”即大陆所说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成立于1974年,鸿海科技集团是全球3C(电脑、通讯、消费类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国际集团,集团旗下公司不仅在台湾、香港、伦敦等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更囊括当前台湾最大的企业、捷克前三大出口商、大中华地区最大出口商、2015年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排名第31名,及全球3C代工服务领域龙头等头衔。
3、日立(HITACHI)
日立(HITACHI),是来自日本的全球500强综合跨国集团,1979年便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日资企业的事务所。日立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拥有约150家公司的企业集团。
事业领域涉及能源系统、保障人们安全舒适出行的铁路等交通系统,运用大数据进行创新的信息系统,以及通过健康管理、诊断、医疗技术等提供健康生活的医疗保健等等。
4、索尼(SONY)
索尼公司是源自日本的跨国综合企业,以研制电子产品为主要事业,经营领域横跨消费电子产品、专业性电子产品、电子游戏、金融、娱乐及养老院等,拥有全世界的品牌知名度。
其最早前身为1946年5月创立的“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由拥有技术研发背景的井深大与擅长公关、营销的盛田昭夫共同创办。总部位于东京都港区港南的索尼城(Sony City)。
5、松下(PANASONIC)
Panasonic的中文为“松下”(早期叫National,1986年开始逐步更改为Panasonic,2008年10月1日起全部统一为Panasonic)由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自1918年松下幸之助创业,发展品牌产品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诸多领域而享誉全球;
该企业品牌跃入《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松下于2012年10月31日宣布2012财年(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合并最终损益(按照美国会计标准)预期从盈利500亿日元下调为亏损7650亿日元。
6、LG电子(LG Electronics)
LG电子(LG Electronics)是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移动通信产品和家用电器领域内的全球领先者和技术创新者,拥有雇员84,000多名,分布在全球81个分支结构在内的112个网点。
LG一直致力于提升LG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实现盈利增长最大化。LG电子尤其注重在移动通信产品和家庭娱乐产品领域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增长,以巩固其在IT行业的领先地位,同时LG也会提高家用电器、空调和商用解决方案的市场占有率。
B. 世界十大工业自动化公司都有谁
世界十大工业自动化公司:德国西门子、瑞士ABB、美国艾默生、美国罗克韦尔、法国施耐德、日本横河、日本三菱、美国通用电气、美国丹纳赫、美国霍尼韦尔。
1、德国西门子
西门子股份公司(SIEMENSAGFWB:SIE,NYSE:SI)是全球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1847年由维尔纳˙冯˙西门子建立。如今,它的国际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西门子股份公司是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2013年,西门子在中国的总营收达到61.4亿欧元,在中国拥有近32000名员工。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工控)行业,西门子工控占据主要地位。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控制比较广泛使用的工业控制产品有“PLC,变频器,触摸屏,模块,传感器,低压器,伺服电机,工控机”等。同时西门子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自动化以及楼宇科技领域的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供应商,为中国工业的各个领域服务。
2、瑞士ABB
ABB集团位列全球500强企业,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ABB由两个历史100多年的国际性企业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Brown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成。两公司分别成立于1883年和1891年。
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厂商。ABB的技术可帮助电力、公共事业和工业客户提高业绩,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ABB集团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11.7万名员工,2009年销售额高达320亿美元。2012年在华业绩,其销售收入实现稳定增长,超过52亿美元。
3、美国艾默生
Emerson(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EMR)是一家多元化全球制造商。通过过程管理、工业自动化、网络能源、环境优化技术、商住解决方案等业务,Emerson将技术与工程相结合,艾默生为客户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
中国是Emerson在全球业务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自2002财年来已成为Emerson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目前,Emerson在中国设立了4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30多家生产设施及近20家研发中心。
4、美国罗克韦尔
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总部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是一家工业自动化跨国公司,为制造业提供一流的动力、控制和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整合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知名品牌,致力于打造全方位自动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这些品牌包括艾伦–布拉德利Allen-Bradley的控制产品和工程服务、以及罗克韦尔软件RockwellSoftware生产的工控软件。公司还是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和应用系统的领先供应商,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进行客户关系管理。
5、法国施耐德
有限公司(SchneiderElectricSA)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1836年由施耐德兄弟建立。如今,它的总部位于法国吕埃,施耐德电气公司是全球能效管理领域的领导者,为100多个国家的能源及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及网络、楼宇和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其中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数据中心与网络等市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住宅应用领域也拥有强大的市场能力。2012财年,施耐德在全球的总营收达到240亿欧元,在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140,000名员工。
C. 电子器件制造业 哪个国家最厉害
应该是美国和霓虹(霸主)、下游中是韩国、台湾、我国(中国大陆,份额最低)…… 在元件第一梯队中几乎被发达国家们给分了,但霓虹的被动元件霸主地位横扫全世界
霓虹的强大在于被动元件也就是上游元件(处于元件供应商层),和系统设备、半导体材料……霓虹掌握的这三项都有一个共通特点,那就是“技术难度高”,而其中被动元件是需求量最大的
……
普通消费者印象中应该是韩国和台湾,但实际上它们处于底层,虽然庞大的企业以规模形成了竞争优势,产生了令人羡慕的庞大利润,但说穿了就是“钱多人傻”……韩国和台湾并非不可替代的,它们拥有的优势只要肯烧钱,几年时间就能追上,韩国半导体的崛起就是正夫烧钱造成的,以价格战排挤竞争对手,然后垄断市场,再利用垄断优势操纵市场获得暴利,典型代表企业就是三星集团…… 当然韩国、台湾也有被动元件企业,但是却微不足道,当然元件方面台湾远远强于韩国,台湾有国巨、华新科、丽智、飞元、奇力新、美磊等几十家元件企业
……
现在很多人说霓虹在半导体行业的衰落,却看不到美英日才是背后真正的霸主
很多文章在讲讲半导体行为的时候,直接将电子元器件这层给跳过去了,结果就成了,霓虹的空白,唯有区区几家企业市场份额可观,仅有一两项称霸的局面
美英的架构设计、核心专利确实强大无比(普通消费者基本上完全感受不到,也不会关心)
但霓虹同样是被动元件、系统设备、半导体材料、工业机器人的霸主,次于美英同样掌握了上游产业(其它发达国家偶也不清楚、但第一梯队里几乎都是欧美国家),也就是说霓虹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上游产业”…… 我们肯定知道有一家叫ASML的光刻机产品,它就是属于荷兰的…… 说到系统设备,霓虹在关键的系统设备中拥有45%以上的市场份额
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LG、现代等企业强大在于规模与市场份额,通过正夫扶持价格竞争取得了市场,然后操纵价格获得暴利,这就是韩企的典型做法,但韩企的真正科技创新能力并不强,甚至远远不如台企…… 市场份额不代表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不公平竞争获得市场的方法有很多,韩国属于典型的正夫干预,而当年ASML是通过投资商与客户一体的绑定方式形成不公平竞争抢占市场击败霓虹企业的,当然形成不公平竞争和贸易壁垒还有很多其它的方式,这里并不讨论这种问题…… …… 当然偶们也没理由指责韩国,偶国企业集中烧钱的现象比韩国更疯狂……
韩国企业看似强大,实际命运却彻底操纵在他国手中,文在寅仇日如此明显,十分有可能动摇日企对韩企的支持……
同样偶国企业一样,比如现在如日中天的华为,被很多I锅贼吹成“I锅”的代表企业,实际上华为的背后就是欧美日韩台企业在支撑…… 华为拥有150家供应商,其中核心供应商为92家(今天的新闻“92家供应商搭“华为顺风车”:中国5G产业链挺进全球第一梯队”),而92家供应商中美国企33家、日企11家、中国台湾10家,德国4家,瑞士、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各有2家,荷兰、法国、新加坡各有1家……说到智能手机通信设备等就不得不提英国的ARM(半导体领域的IP霸主,25%的股份就能够吸引沙特、苹果等成立愿景基金)…… …… …… …… 那么华为强大起来谁最高兴,我想是美国,看看INTEL、高通、美光、赛灵思、美满、亚德诺、莫仕等33家美国企业,偶想美国不乐都难,其次就应该是霓虹吧,毕竟富士通、广濑、村田、索尼、东芝存储、Sumicem等霓虹也占有11家
…… …… …… ……
很多朋友都智能打败偶国销量横扫全球,但相信也有不少清楚偶国智能手机整整亏损了将近十年,才分到一杯汤,可怜可叹啊!今时今日的利润仍然少得可怜,而被很多人瞧不起的日企却在天天数钱玩儿(同样利润仅次于美国,吊打韩国和台湾)
那有朋友说了,因为偶国企业的产品厚道,性价比高,偶想这类朋友完全没有搞明白原因何在
性价比高,但市场份额一样高啊?庞大的市场份额一样可以换来巨大的净利润,但问题不是出在这里
老罗怎么说的?所谓的“黑科技”,其实都是上游供应商提供的方案,而手机厂商只是方案整合商。
这才是偶国智能手机行业利润低的真相(利润都被上游供应商抽走了),那么为什么华为的利润明显高得多?因为华为的主要业务是那个通信设备啊,并且华为的手机有多好,而是华为的通信设备业务强不强,这才是关系所在…… 三星为什么强大?因为三星是DRAM、NAND、OLED手机面板的霸主啊
这些年总有很多人整天黑索尼,说索尼什么黑科技多但不赚钱,整天说索尼要倒闭了,偶真不明白,是如何总结出来的黑科技不赚钱,是如何总结出来的索尼要倒闭了????很多朋友都说索尼真正的核心技术给搞错了吧?索尼的真正厉害之处在于“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处理算法),索尼的业务看似很杂,现在又说“娱乐资产为优先”,实际上索尼的核心从来没有变过,改变得的只是盈利方式,索尼的CMOS、索尼X1芯片、索尼相机、索尼摄像机、索尼投影仪、索尼电视、索尼手机、索尼游戏机、等,你看一圈实际上都离不开“索尼图像处理技术”,然后有图像就需要有声音,所以又有索尼音响、索尼音频,有了硬件就需要有相关的服务内容,所以就有了索尼影视、索尼音乐、索尼游戏……绕了一个大圈,结果硬件产品与娱乐资产结果都绕不开“图像处理技术”…… …… …… …… 索尼的道路实际上一点儿也没有改变,整天说这个在图像处理技术上超越索尼,那个在CMOS上超越索尼,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索尼是专门搞这个的,如果索尼在这方面输了,那么索尼就真的彻底完了,索尼的所有衍生产品与娱乐资产都是以“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的,在这方面烧钱没有人比得过索尼…… 至于索尼手机,虽然很遗憾,但实际上真的并非核心,当然如果手机业务火了会成为索尼除了游戏、影视、音乐、金融外第五大赢利的业务,索尼自然十分关注,但即使失败,也不会动摇索尼的根本…… 索尼的玩法是核心的东西是用来烧钱的,衍生的东西是用来赚钱的,这个玩法怎么看都像是在模仿“乔布斯”的做法,苹果真正核心的是什么?是编程语言、操作系统、系统框架和工具、CPU架构设计,然后才衍生了APPSTORE、ICLOUD、苹果自主开发的核心应用等,然后大成之作才是IPHONE、IPAD、MACBOOK等产品…… 核心的东西是不会面向消费者的……
…… …… …… ……
实际上除了垄断操纵价格的企业无耻外(比如三星)、大部分企业还是十分地道的
你在产品中科技含量占了多少,那么制取多少利润
换句话说
一家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对社会的贡献越来,那么最终,它所分到的利润越多(再说一个,通过垄断市场(拥有绝对的市场占有率,比如韩国三星+SK海力士的DRAM占了全球七成市场,当这两家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达87.3%(2016下半年~2018年初,加上美光三家市场占有率高达96%)时短短时间内令价格上涨了130%,典型的无良)操纵价格的企业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