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罗斯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工业区是
俄罗斯现有四大工业区:①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和②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均为以钢铁、机械、纺织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③乌拉尔工业区是以钢铁、机械为主的重工业区;④新西伯利亚工业区,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
PS:④新西伯利亚工业区,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
❷ 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区有哪些,主要生产什么
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业产值为112090亿卢布 ,同比增长6.1%。工业从业人口2055.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30.5%。工业基础雄厚,部门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俄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主要工业区有:中央工业区,西北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等。 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 莫斯科工业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区,以其生产的大量工业品供应全国。
❸ 苏联二十年代工业化建设主要成就
①一五计划:开始时间:1925年12月,标志:联共(布)“十四大”召开,总方针: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
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②二五计划:
1928年起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到1932年。成就:
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第聂伯河水电站;哈尔科夫拖拉机厂和车床厂;高尔基汽车厂;共青城飞机制造厂;乌拉尔—库兹涅茨克钢铁、重型机械、煤炭基地;新库兹涅茨克钢铁基地;伏尔加—乌拉尔石油基地;塔什干食品加工和畜产品加工工业基地;
三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建成——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克钢铁厂和札波罗日钢铁厂。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乌拉尔、克拉马托尔斯克、新契尔克斯克、车里雅宾斯克等重型机械制造厂。
高尔基和莫斯科两个汽车制造厂。
在“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总共有4500个大企业建成投入生产;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0%,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39%,轻工业增和了100%,农业总产值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负增长,增长了54%;国民收入增长了109%,人民的工资基金增加了1.5倍,集体农庄农民收入增长了2倍多,到1937年,大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加了1倍,比1913年增加了7倍,大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工业的增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了技术上的重新装备,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中基本确立。而同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13年仅增长44.3%。到1937年,苏联的钢产量达1770万吨,钢材为1300万吨,生铁为1450万吨,煤为1.28亿吨,发电量为365亿度。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六千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钢铁、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机械、精密仪器等部门。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苏联的工业水平大幅提升,工业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工人们的技术水平比一五期间提高许多。在东部地区兴建了乌拉尔—库兹涅茨克钢铁、重型机械、煤炭基地,新库兹涅茨克钢铁基地,伏尔加—乌拉尔石油基地等;在中亚兴建了塔什干食品加工和畜产品加工工业基地;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机械化采矿基地;在远东地区的阿穆尔河流域兴建了共青城飞机制造厂。1937年苏联的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0.6%,仅次于美国。超过德国、英国、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已取得了彻底胜利,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例占到99.8%。
❹ 苏联解体之后,大部分的重工业都在什么地方
苏联解体之后,大部分的重工业都在现今的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苏联的军工企业几乎都分布在俄罗斯和乌克兰。苏联解体后,原军工企业均被所在加盟共和国瓜分。其中俄罗斯继承七成,乌克兰继承三成。
而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是:苏联的重工业区都在苏联西部,东线都是雪原,或者没有多少大工业(可以参考西伯利亚),而西线苏联主要国家就是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些国家,基辅,明斯克都不属于俄罗斯,俄罗斯只是拥有其中几个工业区而已,还有像圣彼得堡和莫斯科这样的大城市。原苏联重工业基地多分布在现今俄罗斯和乌克兰一带,这也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继承苏联庞大的军事遗产奠定基础。
❺ 苏联的汽车业是怎么样的
“沙皇的俄国年代,俄罗斯的机械工业非常落后,十月革命胜利时苏联国内只有几家手工的汽车装配厂和维修作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汽车制造工业。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它对国民经济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但无奈经济与科技的底子太薄,二三十年代,全世界只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对它采取包围、封销、干涉政策,它们是不会去支持苏联国内经济建设的。但1931年初,美国发生了严重经济危机,席卷了全世界的经济危机,造成大量的失业,美国政局剧烈动荡,就像一个落水的人要求生一样,谁给他救生圈他都要紧紧的抓住不放。此时苏联政府看准了机会,提出向美国购买全套汽车厂。斯大林给美国的救生圈是黄金,苏联政府用黄金换回福特公司一个完整的汽车厂。福特公司的这个厂叫卢吉汽车厂。卢吉汽车厂是建在伊利湖支流卢吉河边,它是世界上第一座综合性大量采用流水线生产的汽车厂,整座厂包括练钢、轧纲、轮胎、玻璃和汽车各个总成的工专业厂,厂区延绵几十里,规模极为宏大。苏联政府买下了卢吉厂的全套图纸和生产设备,自己动手在伏尔加河畔,建设了延绵几十公里的高尔基汽车厂,生产我们后来都知道的:“嘎斯”汽车。高尔基汽车厂是一个综合性的汽车生产厂,在当时是最现代化的工厂了。除此之外,苏联还在莫斯科自己动手设计和扩建了斯大林汽车厂。斯大林汽车厂是1924年从一个名叫‘阿莫’的汽车修配厂起步的,它的建设不再是全盘照搬,而是采取“点菜”方式,从各国采购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我所用,在当时世界上斯大林汽车厂也称是先进的工厂了。斯大林汽车厂去二战期间开始大量生产1.5吨的“吉斯5”型汽车。战争结束后,有一个着名的总工艺师杰米杨柳克,创造性地在汽车少停产的情况下,成功地将‘吉斯5’转产为载重4吨的‘吉斯150’,这走世界汽车工业史上是一个创造,他为此获得了‘斯大林奖章’。”
说起斯大林汽车厂,特别是我们一些汽车老人都很关切和倾注感情,因为一汽车的建设是斯大林汽车厂的帮助,仅用三年时间搞起来的。早在1915年的沙皇年代,它的前身叫“阿莫(AMO)”工厂,是从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引进卡车产品技术,从美国、瑞士等国家购买生产装备,到1917年投产,但由当时的十月革命,资本家抛弃工厂,抽走资金,出逃国外工厂处于严重瘫痪状态。十月革命胜利后,年轻的苏维埃国家与国外干涉写队打战,国内生产停顿,“阿模”工厂同样处于十分困难,汽车生产不了,搞汽车修理,直到1924年11月1日才生产第一辆“阿莫 15”型汽车,1926年—1927年工厂只生产425辆汽车。
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到来,而前苏联却出现大规模经济建设景象,“阿莫”工厂被列为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项目,在莫斯科市南郊的裘菲列夫从林地带,平泥沼和水塘,处理空地上森林和残株,新建起巨大厂房,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工厂占地为500公倾,职工2.5万人,年产能力扩大到2.5万辆,1931年10月21日,新建工厂流水线启动,从此“阿莫”工厂被改造成为全世界强大的汽车工厂。1931年10月1日起,“阿莫”工厂被命名为斯大林汽车厂,简称“吉斯”工厂。1934年到1937年斯大林汽车厂又进行第二次扩建工程,生产新型的3NC—5载重车。斯大林工厂经过两次重大改造,技术水平得到巨大提高,在1928年工厂年生产总量只有800辆,到1937年产量超过6万辆,在卫国战争之前,每4分钟就出一辆汽车。1945年二战胜利后给苏联带来经济建设好环境,1946年3月工厂进行第三次扩建改造,换型产品,新产品为“吉斯—150”,到1948年末日产达到250辆规模,到1956年6月24日,由于当时政治原因,斯大林汽车厂被改命为以老厂长李哈乔夫为命名的李哈乔夫汽车厂,简称“吉尔”工厂。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苏联国家政治结构大改变,1993年成立俄罗斯联邦,苏联解体和进行“开刀式”经济大改革,这种急速的转型使俄罗斯经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汽车工业的两大骨干企业同样经受了打击,处于一个很不确定,低水平的停顿发时期。
这些实告诉我们
——前苏联汽车工业的发迹,主要是抓住了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机遇而发展的;
——斯大林汽车厂和高尔基汽车厂做为前苏联汽车工业骨干企业,实现了当年抓住机遇抓住的一个典范示例;
——斯大林在80年前利用危机实现海外并购,迅速建立起重大汽车工业发展的平台,就是在30年代后10年期间,即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实现了重工业现代化,包括汽车工业,而当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时,即1941年,二战的苏德战争发生了,一切都处于战争状态。前英国前相吉尔说:如果没有前十年苏联把一个用户木黎耕地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大国,是无法与德国对抗的。
80年后,前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正在处在转型中的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有借鉴意义。
——至于现在的俄罗斯汽车工业还处在一个典型的重新建设阶段,为什么当年我们的老师变为我们的学生,来一个反面的交替,这是俄罗斯的经济休克式转变引起的,那是另一事。
❻ 俄罗斯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分别是什么
重工业:
武器制造、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金属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等
轻工业:轻工业主要指提供生活消费品的工业部门,包括:①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如棉、毛、麻、丝的纺织及缝纫,皮革及其制品,纸浆及造纸,食品制造等工业;②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如日用金属、日用化工、日用玻璃、日用陶瓷、化学纤维及其织品、火柴、生活用木制品等工业。轻工业产品大部分是生产消费品,一部分作为原料和半成品用于生产,如化学纤维、工业用布、纸张、盐等。
❼ 前苏联的重工业分布
苏联的重工业发达,受矿产分布影响,主要工业区有:
1、莫斯科工业区
2、乌拉尔工业区
3、顿巴斯工业区(乌克兰)
4、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5、贝加尔工业区
❽ 俄罗斯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哪里
俄罗斯现在主要的几个经济区是圣彼得堡,乌拉尔,西伯利亚,莫斯科。
圣彼得堡工业区:
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俄罗斯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拥有4000多个工业企业。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
乌拉尔工业区:
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重工业区。有采矿、冶金、机械、化工为主导的资源形成的重型工业结构,加上能源、建材、森工等,重工业约占乌拉尔地区工业产值的80%,其中仅冶金、机械两部门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一半。
西伯利亚工业区:
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电工技术设备、采煤机械、石油天然气钻探设备,仪器仪表、冶金、企业、船舶制造厂、工具厂;各大食品加工厂:渔类加工厂、肉联厂、糖果厂、牛奶厂等,尤其是石油产业较为着名。
另有渔港、商港两种种不同的角色,如今以商港其主要功能。其工业以船舶维修、造船、探矿机器制造、鱼类加工及木材业为主;土产以鹿茸及人参。
莫斯科: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区集中了苏联纺织工业1/2以上,机械工业1/5。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西北区是苏联重要的加工工业区,精密机械制造、机电、化学和有色冶金等部门均较发达。北方区木材采伐、锯木制材、经济用材运出量和制浆造纸工业均居苏联的首位。乌拉尔区的采煤业居苏联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