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历经了多少年

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历经了多少年

发布时间:2023-10-11 21:09:24

1. 工业文明发展史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16世纪初到18世纪工业革命前,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

2、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散到全球。

3、20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全面到来,社会出现了巨大的震荡,也进行了调整和探索。

4、二战后到70年代初,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工业文明顺利推进。

5、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深入发展。

(1)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历经了多少年扩展阅读:

21世纪的后工业化时代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高科技经济模式。工业社会是唯一的一个依赖持续的经济增长而生存的社会。

财富的增长一旦停滞,工业社会就丧失了合法性。由财富的不断增长所要求,工业社会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工业社会生死攸关的基础。由创新所要求,工业社会中的知识增长也是无止境的。

工业社会的陌生人之间需要持续、经常和直接地进行交流,为此需要共享一种无条件通用的标准语言,对它的理解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文化背景。

他们还需要一种为使用这种标准语所必需的、共同的和世俗的文化,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人在面对面的短暂接触中进行密切交流。这就要求创造一种标准语言并对所有社会成员进行这种标准语言的和其他为社会流动即多变的分工所必须的基础性、通用性和标准化的知识的教育。

2. 工业文明的三个阶段

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从英国发起,由于英国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工业革命就首先在英国开展起来,这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二阶段:是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三阶段:发生在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需要的结果。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人类进入科技时代。

最新的状态:

今为止,工业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文明。工业文明的优势是规模化生产使人类商品迅速丰富,缺陷是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与污染也急剧加速,21世纪的后工业化时代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高科技经济模式。工业社会是唯一的一个依赖持续的经济增长而生存的社会。财富的增长一旦停滞,工业社会就丧失了合法性。

3. 西方工业文明兴起的时间

西方工业文明兴起的时间应该不会太久,也就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大概是在18世纪后期,离现在大概也就是两百四五十年左右,最开始的是蒸汽机革命,然后到后面出现了工厂,总之这些应该都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现在历史的发展也是影响很远。

4. 近代中国名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时间与状态

一、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民族工业产生的两条途径:(1)手工工场引进机器,转变为近代工业企业;(2)中小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华侨等。

(1) 早期着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2) 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包括买办手工业主),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

(3)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它使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二、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b.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这个时期的民族工业具有如下特点:

a.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近代中国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因此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

三、短暂繁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1919)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数年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是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毛纺织、榨油、造纸、玻璃等轻工业,都有一定的发展。艰难发展的重工业,在这个期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号称近世商人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新式企业的发展与洋务运动以及清末新政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后者是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重点是发展重工业;而前者则是以私人资本为主,侧重于发展轻工业。轻工业的发展以棉纺织业和面粉业最为成功。

这个时期,民族工业的成功发展离不开如下的背景:

(1)南京临时政府的支持

(2)北洋政府的鼓励

(3)“实业救国”热浪的推动和群众性抵制日货运动

(4)一战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5)传统权力结构的松解

四、日益萎缩(1927-1937-1945-1946-1949)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1)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掠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破产。

(2)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空前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11月,国民党同美国签订了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商业受到沉重(毁灭性)打击。

(3)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

(4)、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五、获得新生(建国以后)

(1)建国初期(1949-1952),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2)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采取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及付偿定息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3)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5. 人类历史文明至今,经历了哪些历史时期

一、原始社会

1、旧石器时代,约400万年-4万年前

主要以食物采集者的生活方式,主要以采集野生的食物为主,包括收集各种植物和猎杀捕捉各种动物。

2、新石器时代,4万年前-5500年前

从第一个村落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第一个文明产生,以村落为单位进行生产活动,公有制。

3、农业时代,农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探索的发展系统。

人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大约距今一万年前),由原始文明进入到农业文明,开始出现科技成果:青铜器、铁器、陶器、文字、造纸、印刷术等。主要的生产活动是农耕和畜牧,人类通过创造适当的条件,使自己所需要的物种得到生长和繁衍,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

二、工业时代

1、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大量向外扩展则在19世纪初,因此蒸汽时代起于19世纪初、止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机器大革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开始初步确立、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

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再经过100多年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一次迎来了重大飞跃,人们把这次变革叫"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电话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3、原子时代

用一克的铀裂变后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吨煤或200升油所放出的能量、其爆炸力相当于20吨TNT炸药,推动这一试验转变成第一颗原子弹的过程中、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从此开始原子能被广泛使用人类进入新的时代。

4、信息时代:

欧美及发达国家的时间跨度概念是从1969年到以后,我国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信息时代指的是1984年到以后,比欧美晚15年。

5、原子时代:

用一克的铀,裂变后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吨煤或200升油所放出的能量,其爆炸力相当于20吨TNT炸药。推动这一试验转变成第一颗原子弹的过程中,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从此开始原子能被广泛使用,人类进入新的时代。

三、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将实现协调发展的社会系统。生态文明是“社会记忆”中第四阶段的文明,是建筑在知识、教育和科技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文明,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明确人类社会必须在生态基础上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人类的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5)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历经了多少年扩展阅读:

人类的起源

第四纪时代出现了人类的祖先。最初亚非大陆温暖湿润,古猿在这种环境中演变成能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的人类。劳动使肢骨发达,双手更能创造万物,口腔发展了语言,也就推动了脑的发达。人类始祖直立猿人的出现,与别的哺乳动物尚用四肢爬行不能用手更无语言迥然不同,而变成支配世界的主人翁。

按人类的体质和其文化发展的顺序,可分为“猿人”、“古人”和“新人”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类文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类的起源

6. 中国近代以来工业化历程

1、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时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资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资的近代工业。着名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2、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3、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1912年~1922年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近代民族工业的显着发展时期

1927年~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同前期,近代民族工业又出现了一个短暂发展时期,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

5、近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时期

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近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使沦陷区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极大地破坏了经济发展;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的打击。

(6)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历经了多少年扩展阅读:

清朝晚期中国民族工业步履维艰、发展缓慢的社会原因:

1、资本主义列强依仗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和利用他们的雄厚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腐败政府征收高额厘金、各级政府敲诈勒索等因素,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社会变革的挫折,使中国的民族工业难以获得真正的独立发展。

阅读全文

与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历经了多少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s适合改什么颜色 浏览:69
广东省什么工业为主 浏览:458
为什么电动汽车要淘汰燃油车 浏览:186
宝马汽车断电多久电脑复位 浏览:461
虎门宝马uppf贴膜要注意哪些 浏览:240
瑞安的安全帽厂在哪个工业园 浏览:814
凌云汽车续航是多少 浏览:606
上海奔驰别墅哪里最便宜 浏览:654
怎么判断汽车是否有尿素 浏览:21
奥迪a6油面传感器安装在哪里 浏览:756
宝马车为什么开着抖 浏览:784
汽车轮子上面那一层皮子叫什么 浏览:798
2019奔驰glecoupe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544
进口途乐和奔驰e级哪个好 浏览:895
奔驰车钥匙怎么开门 浏览:94
郑州的工业区在什么地方 浏览:361
新手汽车左边近如何出库 浏览:136
宝马x1和凯迪拉克xt6哪个快 浏览:973
汽车首保时间怎么算 浏览:938
psw汽车行业里是什么意思 浏览: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