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一个完整的重工业要多少人

一个完整的重工业要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3-09-28 03:42:53

⑴ 日本的重工业世界第几

分类: 社会/文化
解析:

美国之后,第二位。

日本的重工业

一、金属工业

金属工业的中心为钢铁,是建筑、汽车、船舶、电气机械不可缺少的材料。1997年日本粗钢消费量8,600万吨,人均685公斤。1998年日本粗钢生产量9,355万吨,继中国、美国之后列世界第3位,在特种钢等高附加值钢铁产品方面,日本的技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80年代以后由于日元升值,日本钢铁原料进口增加。1998年日本进口铁矿石12,078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占52.7%,巴西占21.3%,印度占13.2%,南非占3.8%;进口原料煤6,063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占50.4%,加拿大占24.5%,美国占7.2%,印度尼西亚占5.9%。

截止1999年7月,日本主要钢铁企业有新日本制铁、日本钢管、川崎制铁、住友金属工业、日新制铁、神户制钢所、北海制铁等。

除钢铁外,日本还使用大量铜、锌等金属进行工业生产。

二、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是日本工业的中心。1997年日本有13.5万家机械工厂,从业人员398万。日本机械技术水平高,汽车等运输机械、电视等电器电子机械、照相机和手表等精密仪器、计算机等一般机械闻名于世。近年,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性能优良的高科技产品和有利于环保的产品不断增加。

日本的机械产品大量出口,1998年日本机械出口总额372,678亿日元,进口111,953亿日元。

1、汽车

1970年起日本汽车产业取代了钢铁产业,成为日本的第一大产业,对日本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首次超过了1,000万辆。1990年达到1,349万辆,创历史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1996年,日本汽车制造领域就业人员达78万人,汽车生产额达41万亿日元,占整个机械生产的29%。1998年日本汽车生产1,005万辆,占世界汽车生产量的19.3%。在1998年日本汽车对外出口中,对美汽车出口比例为29.0%、德国为7.0%、澳大利亚为6.8%、英国为4.2%。由于日本汽车对外出口增长,贸易顺差扩大,各国纷纷要求日本减少汽车出口,日本在海外生产汽车增加。1998年日本在海外生产汽车586.7万辆,其中在中国生产50.2万辆。截至1999年3月,日本的汽车工厂主要分布在爱知、静冈、神奈川、北海道、群马。

为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防止大气污染,日本正在加紧研制电动汽车,但电动汽车完全普及尚很遥远。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电力、内燃两用汽车,在市内行驶用电动,在郊区行驶用内燃机,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削减一半,氮氧化合物排放可减少到1/10,这种两用汽车从1997年末开始销售,棚郑磨目前已普及10,000辆以上。

2、造船业

战后,日本造船业迅速发展,1956年至今日本造船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70年代日本造船业曾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产量下降,90年代得以恢复。日本造船技术发达,能够生产各种规格和要求的船舶。1998年日本新接造船订单1,098.0万吨,比上年下降438万吨,占世界造船量的41.6%。

3、机床

机床显示着一个国家的加工技术水平和工业发达程度。日本的机床大部分采用数控装置(NC),技术优良。1998年日本机床生产额90.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0万美元,但仍超过德国和美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出口额60.7亿美元。

4、家用电器

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在日本的家庭中十分普及。日本的家用电器质量好,在海外很受欢迎。特别是电视和摄像机等的72%对外出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日本不断开发新家电产品。

5、半导体

半导体技术在丛滑机械和家电产品等所有领域几乎均被广泛运用。日本半导体技术发达,特别是集链斗成电路(IC)的研究和开发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日本IC的特点是小、轻、优质。其开发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IC)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而且大量用于超小型计算机、计算器、游戏机等日常用品。1998年日本半导体生产额43,507亿日元。

6、计算机

日本的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所、大学、公司、银行等各个领域,其用途包括信息分析和管理、事务处理、通信等方方面面。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日本的计算机逐渐小型化,性能进一步提高,家用笔记本电脑十分普及,日本的家庭电脑普及率极高。1998年日本计算机生产量990万台,其中个人电脑964万台,占97.4%;计算机生产额31,295亿日元,其中个人电脑生产额20,934亿日元,占66.9%。日本的计算机大量出口,主要出口对象为美国、德国、荷兰、新加坡等,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台湾、新加坡等。1998年日本计算机出口总额35,030亿日元,其中对华出口808亿日元,占2.3%;进口总额20,753亿日元,其中自华进口1,370亿日元,占6.6%。

7、产业机器人

产业机器人是尖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组合。日本的机器人技术发达,是世界上使用产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大小工厂均有使用。日本生产的产业机器人主要用于焊接、涂装、加工、组装、检查等领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998年末,日本使用的产业机器人达41.2万台。1998年日本生产的产业机器人6.1万台,金额4,654亿日元。

三、化学工业

日本化学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进口石油、天然气等原料进行生产。日本生产的化工产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肥料、硫酸、药品、涂料、化妆品、胶卷等。化学工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要求高,因此科研在化学工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在化学工业的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化学工业的进步对汽车、信息和生物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97年日本化学工业的就业人员达42万人,生产额达34万亿日元,其规模超过了钢铁业。

石油化学工业是日本化学工业的重点,化学工业生产的一半是由石油化学工业创造的。日本的石化产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日本的石化工业实行集约化生产,对石油等原料进行多次提炼、综合利用、进行一条龙生产。截至1998年末,日本的石化联合企业主要有:日本石油化学、三菱化学、出光石油化学、三井化学、旭化成工业、住友化学工业、丸善石油化学、东燃化学等。最近随着国际石化产业竞争的加剧,为加强竞争力,日本石化工业不断进行合并和合作,日本石油和三菱石油已合并成新的日石三菱公司。

1998年世界塑料产量为14,431万吨,日本占9.6%。

硫酸主要用来制造肥料,1997年日本生产硫酸683万吨。

1996年化肥年度(当年7月至次年6月)日本的氮肥生产量为88万吨,磷肥28万吨,钾肥807万吨。

⑵ 大中小企业 各自的员工人数大约是多少呢

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

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对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

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为数600人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2)一个完整的重工业要多少人扩展阅读:

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在商品经济范畴内,作为组织单元的多种模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有机构成的经济实体,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以实现投资人、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的利益最大化为使命,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换取收入。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成长壮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各种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存在三类基本组织形式: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组织形式。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其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网络-企业

⑶ 什么是轻工业,什么是重工业

轻工业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

(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3)一个完整的重工业要多少人扩展阅读

轻工业分类:

1984年以前农村的村及村以下办工业归属农业,1984年以后划归工业。

1、食品工业

包括粮食加工工业、油脂工业、制糖工业、卷烟工业、制茶工业、酿酒工业,这类工业是为我国大量提供利税的工业行业。这一工业特点是,与重工业比较,工业规模不大,但分布较为分散。其中名烟主要生产企业分布于上海、天津、昆明、青岛;名茶主要生产企业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苏、四川、等地;名酒主生产企业分布于四川、贵州、江苏、安徽、山西等地。

2、纺织工业

分布十分普遍,又有一定程度的集中,全国的大纺织业区有以上海为中心的苏浙皖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湘鄂赣地区,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盆地地区,以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以青岛、济南为中心的山东地区,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地区,以山西为中心的山西地区,北京地区,东北地区及西北地区等。

其中大的棉纺织城市为上海、天津、石家庄、郑州、武汉;人毛纺城市及地区有上海、天津、江苏、辽宁、青海;大的丝纺城市及地区有上海、天津、青岛、大连、无锡、株洲、益阳、黑龙江等;大的化纤城市及地区有上海、辽宁、仪征、平项山、丹东、保定、北京等地。

3、家电工业

主要生产地分布于上海、深圳、常州、北京、天津、广州、南京、青岛等大、中城市,分布较广。

4、造纸工业

主要生产地分布于上海、天津、广州、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福建等地。

参考链接网络 轻工业

⑷ 中国是唯一一个全产业国家,为什么欧美强国没做到全产业呢

中国是唯一一个全产业国家这个是有 历史 机遇的。

中国改革开放前期主要承接的是欧美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的产业链转移,从最基础的产品开始做起。后期随着整个 社会 经济的发展,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的提高,要求我们对产业升级。这一步就需要中国这样体量的国家了。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就让我们布局全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了。

我们可以从最为基础的产品,逐步做到高端的产品。虽然目前还是不是最强,但一定是面最广的产业。

而其他国家显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能同中国一样具有这样体量的国家有几个:一是美国;二是印度。但美国由于发展的比较早,他们对于一些低端的产业,根本不屑,这就造成了美国产业的空心化。而印度比中国发展略慢,他们能做的是承接中国产业链的转移,但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印度目前是难以承担起这种的产业转移的。

因此,有且只能是中国成为全产业国家了。

欧美国家他们大部分体量不足,而且只想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对于低端产业瞧不上,所以就只能中国来了,也只有中国有这样的魄力!

我们确实是全世界全产业链的唯一一个国家,比欧美的工业产业链还要完全,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功绩,因为当一个国家快速发展,迅速融入世界的时候,产业链几乎都是健全的,即便不健全,边边角角的一些分支产业也不会影响大局。

全产业链说白了,功劳是要放在改革开放身上的,但同时也要必须承认,全世界对于当时开放的中国的一种认可,才会把这些产业链生产线搬到中国,成就中国这一美名,也成就了世界制造和世界工厂的胜利,但是我觉得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因为长期以来只负责加工,只负责贴牌,使得中国企业的利润微薄,中国劳苦大众的劳动力在40年的发展不断输血给外国的既得利益者,同时也给国内的既得利益者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劳动力,但是那一点工资至今都无法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反而那些权贵们动不动就出国转移资产?贪污腐败,邓爷爷曾说,如果贫富差距悬殊,那就意味着开放的失败,现在想一想,不绝于耳。

回来再说一说全产业链的问题,全产业链确实是实行工业化的最初以及中间目标,但是全产业链并不能保证你的技术生产人员和 科技 不受他国左右,不受他国控制,尤其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一个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十亿多的人口,全产业链可以在表面上达到自给自足,但实际上依然是由欧美国家决定你能否发展。

别的不说,就拿市场来讲,中国确实拥有最广大的产业链,同时也有世界上最多的加工工厂生产出来的物品,供给全世界都不成问题,但是现在是西方发达国家动用自己在国际上的权利,被迫让你与世界市场脱钩,生产了如此多的东西,人力物力,还有原材料全都已经耗费在哪里?成本都堆在了仓库,但就是没有市场。

国内市场确实可以消费一部分,但是不要忘了我国的生产能力是能够满足全世界的,但是现在只有全世界1/5的人口,会不受外界影响的市场,我们根本不能消化自己的产能,这是在经济方面的,在国家安全方面,我们确实能够生产发动机,还有一些粗制的芯片等。但问题在于,我们对于他们的生产仅在于模仿和复制,我们会根据发动机的比例扩大,或者是缩小发动机的大小,但是很多关键技术和细微的尖端领域,我们一直不知道发动机为什么是这个形状的,发动机的内部构件,为什么是这么安装的?

很多东西我们都是不知道的,我们只是单纯地把它仿造出来,这虽然证明我们工业技术的强大,但是根本不能证明我们能够真正掌握这些技术核心,而发动机也仅仅是我们受制于人的冰山一角,当然我们可以变得不要脸,把所有的东西都仿造出来,自己用就得了,但是这么做一定会失信于国际,在国际上一个没有信誉的国家,比一个四处引发战争的国家更加遭人唾弃。

欧美发达国家除了美国之外,其实都是一个领土范围不大,人口并不众多的国家,但是他们却有着共同的信仰和国际价值观,以及共同的国家利益,所以在讨论全产业链的时候,我们作为一个世界工厂,作为一个世界制度的后来者,只能被迫遵守,我们只能单枪匹马的作战,但是欧美国家,即便有分歧,在核心利益上,也是拧成一股绳的。

所以在讨论全产业链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够把欧洲和美国分开来看,甚至也不能够把欧洲内部国家分开来看,他们是一个整体,而且他们又不仅是一个整体,他们又是一个能够全产业链合作的国家,这既保证了双方之间在核心利益方面不会起冲突,而且还保证了整个集团范围内各国关键部件的供应,寻求的既是军事平衡,也是经济平衡,更是政治平衡。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国家拥有的朋友是否众多,并不在于你自己有全产业链,什么都能生产,什么都能消费,而在于你的东西是否能够得到盟友的认可,盟友的支持,盟友的购买,和盟友的合作,欧美国家就是这样一个交互的关系,所以不单单是围堵东方,就是曾经对抗苏联,多方之间也依然是一个盟友,而不像与伊朗签订的长期条约那样,更像是一种临时抱佛脚和被现实逼迫而签订的解决之道,为的就是解决燃眉之急,但是,根本不可能起到欧美那样战略同盟的作用。

改革之前中国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人们还是很穷困的,常受西方人讥笑。在中国政府给出优惠政策之下,中国改革开放前期主要承接的是西方国家、亚洲四小龙甚至全世界的产业链转移,把一些利润微薄的产业都移向中国,也把低效的、污染的、有毒的东西抛给中国,自己掌握定价权,坐享更高的利润,让中国人为它们打工,而中国从最基础的产品开始做起。后期随着中国的改革深入,全面调动人们进入复国的愿望,经过四十年的打拼,积累大量的财富,实现小康 社会 ,整个 社会 经济的发展,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的提高,要求我们对产业升级。

为什么全世界的产业都往中国转移,那是人口众多,各种资源是极其丰富的,还有一个巨大的市场,使得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垂涎欲滴。这就让我们布局全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了--中国实施市场经济,需要西方国家的技术、管理和资金。

我国可以从最为基础的产品,逐步向高端产业转移,生产和出口高质量的产品。虽然目前还不是最强的制造国,但一定是面最广的产业,覆盖整个工业体系。这种优势致使西方国家联手制裁中国每一次都劳而无功,主要是中国除了一些高精尖产品外,什么都不用外求,在西方列强的欺压下,反而激起中国人的斗志,我们高举复兴的大旗,走进新时代:中国快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

我们有很好的 社会 主义制度。莫非定律怎么说的?“如果一个办法笨而有效,那它就不笨”。苏联的经济政策或许很笨,但它抓住了工业化的要害——增长。资本主义主导的工业化容纳不下工业化创造出来的惊人生产力,非要通过战争来解决这个矛盾,苏联却能吃下这些过剩的生产力。机器美国人当废铁卖,苏联人当宝贝。工程师、技工在美国失业,愿意当蓝领都没人雇,苏联可以高薪聘请。所以苏联驻美国的大使馆门外排着长队要签证,苏联人还挑挑拣拣。这反映在经济上就是苏联的工业每五六年就翻一番,快速追赶上西方国家。西方不断地把工厂废弃。所以那时二战后的苏联蒸蒸日上,最后与美国一竟高下,而别的国家却陷入大萧条。到了30年代,在没有任何殖民地的情况下,苏联居然变成了世界第二工业国。这说明什么呀?这说明计划经济的作用也非同一般,也能起过重大作用,也能与市场经济的作用相媲美。也许正是苏联人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好处,才一直坚持下去的吧。

这说明什么呀?这说明计划经济具有市场经济不具备的功能,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也跟市场经济一样优秀。由于计划经济有种种好处,在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纵使实行改革开放也没有完全摈弃计划经济,而实行利伯维尔场化--完全自由市场化。否则,中国的将来不会成为这个样子的。

比如说我们国家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有计划经济的必要,能集中必要的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目前形势的需要为着眼点,统一筹划,全面安排,前后兼顾,着眼长远,把这些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解决当前的难题,使得我国工业体系建立起来了,扎根于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还有一个好处是整体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联合起来按政府的要求去做,参加产业链竞争。

2020年,一中国是首先爆发新冠疫情的国家,整个国家全面封厂、封路、封城,很多人宅在家中。受此影响,各个行业的生产一度停滞。考虑到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经济与全球供应链的融合程度较高,这将给全球经济带来较大的供给冲击。

随着主要经济体的2019年四季度数据以及2020年1月数据陆续公布,不仅世界经济复苏的预期终结,而且突然爆发并仍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新冠病毒疫情打破了短期内国际分工产业链的秩序,尤其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也受到最大冲击,只是没那么严重罢了,而西方国家,因中国封需,关掉了大部分工厂,中国工厂生产大减或仪停工,结果各种元器件出现断供的现象,就连苹果代工厂也只好关停一些工厂,因为它们必须快速补货,甚至考虑转向其它国家生产所需的元器件。“一场灾难”中国断链危机,全球500万企业叫苦。

一遇上低潮时,只是让这部机器运转慢一点罢了,而并没有让它停转,制造业供应链强大。这个完备的工业体系使得我国经济闯过大大小小的风浪,避免了经济危机,使得唱空中国崩溃的阴谋屡屡落空。这又显示了 社会 主义制度的顽强生命力!

国际 社会 普遍指出,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同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也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波兰、塞内加尔、缅甸、突尼斯等国政党强调,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不仅给世界树立了成功典范,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路径。法国、罗马尼亚等国政党指出,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另一种选择”。

改革开放充分证明,西方民主模式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并非人类发展的唯一道路。

你好,不是经常说资本无国界吗,资本趋利性导致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生产资料和开设工厂,自己牢牢把握技术专利,控制生产链顶端,赚取大部分利润。 相较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场地、原材料、运输、人力成本比起欧美更低,比如一部苹果手机在中国生产苹果公司可以赚300美元,在美国生产只能赚100美元,那肯定拿中国来生产更划算。

一、我们先来看看,当今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现状是什么样的?

可是,这些公司基本只来源于中国与发达国家,也就是其他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在近万亿产值的半导体领域几乎毫无建树。

在东南亚,新加坡靠地缘位置富裕起来,韩国靠高新技术实现经济腾飞,日本让欧美企业节节败退,中国台湾把电子产业做到极致,才能从原本落后走向先进。

直到1980年,欧美国家依然还保有强大基础工业产能,而此时日本与四小龙已经实现飞跃,并且带动了东南亚。可是东亚岛链、东南亚诸国的工业化根本没有冲击到西方产业,即便是在1990年全世界惊呼“东亚奇迹”时,欧美还依然保有大量的“落后产能”。

二、在我看来,全球化才是真正使得欧美工业衰弱甚至空心化的推手

欧美工业的衰弱甚至是“空心化”是近20年才明显的,也就是中国全面开放大潮下,以庞大体量产生的向心力,即便强如美国也大感吃不消,而一些欧洲小国更是几乎失去所有的工业生产能力。

起初,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误以为资本主义是适合全球化的,但是其实资本主义与全球化有着内在的,结构性矛盾。

可是,美国不一样,美国为了提高收益,变成了资本主义完全体,进行了资本资产化,也就是说美国的资本从挣产业发展为挣钱。

就是这个个大问题,大家都知道资本主义必然会发生经济危机,每次经济危机就是一次清算,然后再重新开始,后来随着苏联解体,美国资本资产化,及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让经济全球化得到极大发展。

经济全球化给资本主义带来更快速发展,更强大积累,符合资本主义逻辑的财团变得更高更快更强,不符合中低端产业等的逐渐衰落,这一切都正在加速变化。 可见,并不是西方选择了空心化,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没选择的都衰落了。

三、最后谈谈,为何全球化为使得欧美的中低端产业逐渐衰弱甚至空心化?

这其实是人性和利益的自然选择,去工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然趋势。

而欧美等西方国家,因成功于工业化,过早地占据了当今世界财富的大头,因此就陷入了玩虚拟经济赚钱更容易,赚得也更多的怪圈中。所以,它们把功夫花得多,赚得少的工业大部分转出去,维持一定高利润率的高 科技 产业,把产业集中于收息收租收利的末产,躺着赚钱,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自然趋势。

回顾 历史 ,春秋的中国也是有去农业化,所以管仲踩提出重农抑商的国策,让国家政策来平衡市场经济的自然趋势,稳定了中国 社会 农业发展数千年,看今天,是不是要采用类似的方法呢。

毓美美作答:工业体系不完整不代表产品体系不完整。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生产制造也具备全球化的特性,任何国家是不能完全脱离其它国家而独立存在的,过分强调全产业链全产品全部自产是不现实的,这种闭关锁国的做法终将使该国与世界脱节,使该国国力衰退。


美国虽不是具备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但美国的强大之处在于,即便它本国无法生产,但是它可以凭借其强大国力在世界其他国家购得,而我们中国,一旦有无法生产的东西,可能关键时候根本买不到。这种被逼无奈的困局,造就了我国遍地开花的工业结构。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个体,逼急了,任何困难都能想得出解决方法,方法总比困难多,这是这些年造就我国全产业链的真实写照。中国的完整工业体系正是当年落后的工业水平和国际环境逼出来的。


只有工业化全产业链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唯有逆天的全产业链才能解决十几亿国民的吃饭问题。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苦难行军虽然异常艰苦,但是却帮助这个民族驱散百年屈辱的阴影,淬炼出民族的自信与尊严。勤劳隐忍的中华民族的精神特性,国民之奋发图强程度堪称世纪经典,吃的了任何苦,方才造就今日大国的制造奇迹。


对于中国全产业制造的能力与水平我们既不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悲观,说我们已经超过欧美国家的工业设计能力,那叫盲目乐观,说东南亚等国家制造业已经超越中国制造产业链那叫盲目悲观。人口基建,工业配套体系、技术实力以及稳定的汇率,使得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地位无可撼动,面对一些高精尖产品的制造史,中国仍是最好的选择。


国内拥有14亿人口,消费市场和潜力巨大。全产业链布局意味着海量的市场收益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驱动力非常大。加上国际 社会 、文化的因素,更促使国内坚定的自主研发。拥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塑造能力,成为 科技 强国,是我们更高的追求,也是步入强国之列的必经之路!


分享点亮生活,欢迎加关注,感谢留言交流!

你知道现代工业的全产业需要多少工业人口才能支撑吗?接近2亿工业人口!美国也才仅仅接近!按照专家的测算,由于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将需要超过3-4亿的产业人口才能支撑完整的全产业,所以有人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只有中美有机会,而中国可以单独完成,美国还必须联合盟友。其它国家要么搭上中美快车要么吃完饭歇歇吧!

这个主要还是得益于这么多年全球化发展分工的结果。

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欧美发达国家逐步逐步把低端制造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自己只保留高端制造。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聚焦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部分,而把生产率比较低,污染比较重,资源消耗比较多的低端制造部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享受整个产业链的高附加值和高利润,同时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另外,低端制造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匹配本国的生活水平,因为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不足以支撑低端制造产品的竞争力。

中国建国之后,以苏联老大哥的援建为基础,初步在东北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并逐步发展完善。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地利用外资建立起了低端的加工制造产业。2000年之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不断的发展,产业更新换代明显,在这个基础之上也逐步逐步建立起来自己的高端的制造产业。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仍然是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布局。

这个也是目前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地方。

这个就有点吹了!唯一一个?你信么?就问你色青你有没有?高端光刻机有没有?有全产业链根本没啥骄傲的,做大做强产业链才有用,人家根本不屑拥有那些低端产业链。

我们要客观看待全产业链,既不能过高估计,也不能妄自菲薄。某种程度上,我们的全产业链也是被逼无奈。一些高精尖的产品要么不卖给你,要么过于昂贵。通过这些年艰苦卓绝的国产替代,我们的产业链才逐步走向健全的。

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产业链是中端产业链,而不是高端的产业链。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不进则退,稍不小心,有些产业又可能变得落后。

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产业分工优势互补,这是比较合理的规划。人才交流和思维激荡,使他们更容易在新领域取得突破。

我们要非常谦虚地汲取他们西方的优点。变人口优势为人才优势。变劳动力红利为工程师红利。最终实现变人才优势为顶级科学家优势。从科学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那时我们就不用在乎什么全产业链了,目光所向,便是极致!

因为不挣钱的产业。人家就不做了。他们国家人工费太高。做出来的比进口的贵的多。所以放弃了。就不全了。

⑸ 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根据劳动力,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产品在企业的集中程度,工业企业划分为特大型,大型(分为大型一档、大型二档),中型《分为中型一档、中型二档》和小型四类。

一般简化分组可分为大型(包括特大型和大型),中型,小型三类。凡按生产能力划分的大型企业,除生产能力要达到标准外,还应具备固定资产原值二千万元以上的条件。

(5)一个完整的重工业要多少人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企业要明确区分学习与培训:教育行为针对的是受教者的思想和心态方面,使之明了道理,培训行为针对的是受训者的个人技能素质方面,使之掌握提升技能。

2、避免理论实际方面的脱节:企业内训的讲师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都是自学成才,所以一切都靠刻苦钻研,就会学习很多的理论,用来指导企业的实践。

3、业相应原则不能改变:做讲师不是因为做老板、并且有成就了出来发表演讲,那样就可以信马由缰。

阅读全文

与一个完整的重工业要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4s店修车有哪些黑幕 浏览:60
来宾河南工业园有哪些工厂 浏览:733
北工业是哪个学校 浏览:957
生存战争工业模组飞机怎么玩 浏览:873
奥迪外饰改装包括哪些 浏览:939
奔驰jl500前大灯怎么拆 浏览:643
奥迪a3选装是怎么装的 浏览:553
吕梁王家堡工业园区什么时候建成 浏览:922
捷达汽车空调多久加氟 浏览:194
奥迪什么车有夜视 浏览:783
奔驰glc蓝牙怎么连接 浏览:442
奔驰老c级车在哪里取消定速巡航 浏览:330
老梁讲如何打开汽车防盗 浏览:933
奔驰服务商有哪些 浏览:693
汽车发动机进水怎么办 浏览:660
汽车搭电后跑多久才充满电 浏览:567
宝马5系用料怎么样 浏览:653
军工业分布在什么单位 浏览:561
人们穿的工业产品有哪些 浏览:124
奔驰s适合改什么颜色 浏览: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