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防工业八大本科院校是哪几个
国防工业八大本科院校主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国防工业八大本科院校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
国防工业八大重点院校是指1963年的八所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其部分学校介绍如下:
1)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于1920年,直属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该院校设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享有“工程师的摇篮”之美誉,知名校友有孙家栋、马祖光、栗战书、李长春等。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1952年创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任命校长、校党委书记的大学之一。现在,该学校已发展成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
3)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于1940年创建,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近年来,该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在精确打击、高效毁伤、机动突防、远程压制、军用信息系统与对抗等国防科技方面代表了国家水平;在空间自适应光学、智能仿生机器人、绿色能源、现代通信、工业过程控制等军民两用技术方面占据了明显优势;在国家重大工程中承担的任务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为我国拥有世界一流的陆军装备作出了重要贡献。
Ⅱ 新中国成立后,组建、发展、形成了哪些综合配套的国防工业体系
国防工业,亦称“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的对称。指直接为国防建设服务,并直接为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及部分给养的工业生产部门。其产品主要有武器装备、国防运输工具、侦察手段、军事通讯联络和指挥系统装备及军用给养工业产品等。国防工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且发展规模、速度必须与一定时期国际环境及国内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相适应。国防工业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并建立起与这一方针相适应的生产体系
Ⅲ 11大军工集团有哪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拓展资料: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几个部门-核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等(也叫五机部、七机部等),就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公司的前身。后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把这些部门改为公司。1999年7月1日,为了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国家原五大行政性军工总公司基础上组建的十个军工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十大军工集团分别为中核工业集团、中国核建(现并入中核集团)、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工业第一集团(与原中航工业第二集团重组整合成立航空工业)、中航工业第二集团(与原中航工业第一集团重组整合成立航空工业)、中船集团、中船重工、兵器工业集团、兵器装备集团。 各军工总公司改组为若干集团公司是改革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后来又加上中国电科、中国电子两大集团,号称十二大军工集团。
2018年1月31日,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核建设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工业集团 。2019年10月25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 ,新设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自此,十二大军工集团又减少至十大军工集团
十大军工集团,由国务院出资并直接管理,承担国家国防建设重大项目的生产经营职能及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从事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各种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经营活动。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中几个部门核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等,也曾经叫过五机部、七机部等,这就是中国现在十大军工集团公司的前身。后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把这些部门改为公司,1997年为了引入内部竞争机制,这五大军工集团均一分为二,形成了军工十大集团公司。
1998年,国防科技工业是全国亏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成立十大军工集团公司后,各集团公司改革脱困工作迈出坚实步伐。截至2002年,国防科技工业全行业实现持平并略有盈余,扭转了连续八年全行业亏损的困难局面。2003年底,各集团公司实现利润36.59亿元。十大军工集团还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和产权多元化改革,目前累计有39户军工企业股票上市。中航二集团整体重组上市,在十个军工集团中率先完成主营业务股份制改造。
Ⅳ 国防工业主要分类
国防现代化以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国家的防御体系。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包括武装力量、人民防空、国防科研、国防工业等的现代化。其核心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国防现代化”是一个与世界各国相联系、相比较的相对概念。它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而存在,是对于特定的时间而言的历史发展过程,因而它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战略思想、经济水平、科技发展、工业基础以及地理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实现国防现代化的方针、原则、途径和目标、规模与重点也各不相同。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际环境下,国防现代化的具体涵义也都有所不同。但提出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国家,在总体上都是以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作为自己发展的参照系,结合本国国情使国家的国防建设在总体上达到当代世界的先进水平,以适应在现代及未来战争条件下保卫国家安全、巩固与发展国防的需要。
编辑本段国防现代化建设
国防现代化与经济、科学技术 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国防现代化建设是国家综合力量的体现。国家的防卫能力依赖于经济力的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必须以国家经济建设为基础,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加强现代化经济建设,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国防现代化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提供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国防现代化对国家经济建设除了具有依赖作用外,还具有促进与保证作用。即能在较大范围的各个层次上,对国家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直接或间接效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国防现代化建设是人力 、财力、物力和技术高度集中的领域 ,体现了国家的最先进水平 。因而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向民用方面的溢流、扩散和转移,以及人才、智力、先进管理和军事设施等多种途径的军民兼容的综合作用和综合效益,将大大促进国民经济的高度发展。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国防现代化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特征。在军事上,科学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性能和威力,同时也促进了军人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大提高。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防现代化是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综合体现,科学技术水平是衡量国防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国防现代化的需要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重大科技的研究开发,特别是高科技的研究开发,不仅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而且需要知识、智力的高度密集。只有在这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国防实力,才最有条件承担。国防现代化的需要,支持了最前沿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使最新的科学技术首先在军事上取得突破与发展。如现代核能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高技术成果,都是随着国防现代化的需要而迅猛发展起来的。
Ⅳ 什么是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即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是指由国家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工电子和配套等行业组合而成的工业体系。主管部门为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防科技工业已建构起覆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工电子和配套等行业的现代化完整工业体系,成为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成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骨干力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5)国防工业都有哪些扩展阅读: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对提升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水平、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涵盖核、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电子六大行业和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中国十一大军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