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车工业的发展给人带来的利弊有哪些
如下:
好处:出门方便了,代替了步行,也节省了时间,可以更多的去玩,也有了飑车的活动,标志着社会的发展。
坏处:交通事故的发生,给人们也带来了生命随时的危险,堵车的可能也有了,汽车尾汽,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给大气层造成了破坏,车太贵了。
汽车工业发源于欧洲,首先出现的是蒸汽机汽车,到19世纪末叶,才出现了内燃机汽车。但现代汽车工业的形成,则始自美国,是生产各种汽车主机及部分零配件或进行装配的工业部门。主要包括生产发动机、底盘和车体等主要部件,并组装成车的主机厂和专门从事各种零、部件的配件厂。
汽车工业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支柱的作用,在产值和销售收入中,汽车工业占较大比重。汽车工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许多相关工业部门的发展。
汽车工业是综合性的组装工业,一辆汽车由千万种零、部件组成,每一个汽车主机厂都有大量的相关配件厂,所以汽车工业和许多工业部门具有密切的联系。
在中国,1956年第一汽车制造厂成批生产解放牌载重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开端。30多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相继建立了不少主机厂、改装厂以及零配件厂。已能生产载重汽车、越野汽车、自卸汽车、牵引车、大客车、小轿车等各种类型的汽车。
2. 现在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特点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区别是什么
汽车制造在国内有全产业链的生产模式,不依赖他国,并且有产业的聚集效应;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刷新记录,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制造、销售的主力军。
一、产业集群的链式效应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凭借巨大的经济贡献率以及对上下游产业链强力的拉动,一直是各地方政府重点吸引和发展的产业。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做产业集聚,定位是世界级的电动汽车产业集群,对所有企业都是非常大的“链式”效应。
在经开里,一个企业引来多个企业、多个企业抱团成为产业集群式的产业集聚效应正在显现效果,经开区已逐渐形成了国内外优秀企业集聚、产品门类齐全、上下游配套生态初步建立、服务机制日益完善的产业体系。一批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为“补链”生力军,使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上下游齐全,产业互补且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借助各自的产业优势,已经形成了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为主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
二、新能源汽车
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推广应用下,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等均得到长足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今年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90万辆,分别达到96.7万辆和95.0万辆,同比均增长2.2倍。
从国内已形成的六大汽车产业集聚区来看,除了传统造车行业以外,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增长最为明显。据统计,长三角集群的30个城市中,有超过14个城市已经拿到或规划有新能源汽车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项目超过20个,累计计划产能超过300万辆,累计计划投资超过1000亿元。
与此同时,江浙沪地区为进一步满足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配套需求,还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打造新能源汽车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汽车电子等全产业链集群。
3. 中国汽车工业和世界汽车工业相比较有哪些优势和差距
中国汽车工业的优势在于消费群体,大市场空间利润大。世界汽车工业相比技术要先进一些。
4. 汽车行业有什么优势吗
汽车保有量越亮越多,前景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