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工业产业布局与园区建设 一、 产业布局 根据常州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及各区域的功能定位、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统筹规划,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使沿江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功能分区更加紧密结合。按照“拓展南北、充实东西、提升中心”的城市布局战略,调整和完善产业布局,促进全市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形成“一心四翼”。 “一心”即中心城区。着力增强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城区工业企业搬迁调整,实行“腾笼换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腾出空间。加大经营城市力度,强化功能分区和连片改造开发,把城市做优做美做强。城市中心区除保留占地少、运量小、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无污染和就业多的都市型工业和清洁型高新技术企业外,要统筹规划实施化工类企业向滨江产业园集聚,高新技术类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其它企业向相应的工业开发园区集聚。重点发展大企业集团总部及营销、研发中心及各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商贸流通、邮政电信、文化体育卫生等为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的行业。 “四翼”即结合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布局现状,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按照区域集中、开发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在突出滨江产业园建设的同时,加大市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力度,实行产业发展按产业链联动、园区开发以集聚特色联动,基础设施按功能配套联动,在中心城区的北东南西四翼,加快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产业链配套的产业群区。北翼以滨江产业园为主体,加快基础产业带、新兴产业带、电子工业园、环保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重化工业、新材料、医药等产品;南翼以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产品;东翼以东南开发区、外向型综合开发区和戚墅堰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纺织印染服装和汽车配件、食品等行业;西翼以钟楼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精密机械、新型材料等产品。 二、 园区建设 按照“产业集聚、区域集中、突出重点、错位发展、联动开发”的要求,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分层次推进各类园区的建设。增加园区建设投资强度和产业关联度,突出区域专业化相对集中布局,强化专业分工和协作,使园区成为经济的增长极和辐射源。 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翼的同时,重点推进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的滨江产业园建设,基本形成以滨江产业园为龙头,高新区为主体,新魏区、新龙区和空港区为支撑的现代制造业核心区和现代化新城区。 滨江产业园是沿江开发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临江的区位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大运量、耗水型的冶金、化工、制药等行业,做到统一规划、集中布局、集中进行污染治理,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全力打造重化主导、产业兴港、物流带动的产业板块。加快建设基础产业带、新兴产业带、环保产业园和电子工业园,使之成为重化工业集聚度最高,外来投资引力最大,区域带动能力最强的“滨江特区”。到2005年全园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18%;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94%和104%。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4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万元以上,比2005年翻一番。 2、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园区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外向型经济为主体,以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为重点,加快建设办公器具产业园、德国经编产业园、复合材料产业园等特色专题园区。到200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亿元,财政收入4.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5%和25%。 3、东南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10.69平方公里。充分利用现有纺织印染产业的基础和产品优势,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加快产品、技术和装备的升级步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做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重点发展新型面料、高档服饰、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等纺织印染服装业。到2005年全区工业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亿元,财政收入4亿元。 4、外向型综合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5.2平方公里,其中纺织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瞄准国际纺织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发展新型纺织材料、先进的纺织织造、印染及后整理、品牌服饰等四大类产品,逐步建成国际知名的服装面料研发和生产基地。规划建设纺织工业园配套区,重点发展纺织配套机电产品,适度发展特种变压器、电力开关等机电产品。到200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财政收入2亿元。 5、钟楼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11.65 平方公里。以发展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集中建设精密机械工业园、新材料工业园、电子工业园和中小企业产业园等主题工业园。到2005年全区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财政收入3.5亿元。 6、戚墅堰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13.22平方公里。依托国内外的大集团、大企业、大财团,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发展与大型投资项目配套的产业,积极融入跨国公司生产配套体系,重点发展汽车配件、食品等行业。到2005年全区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财政收入2亿元。 7、乡镇工业小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城市工业合理分工结合起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㈡ 衢州东港工业区
东港环保热电厂,仙鹤纸业,夏王纸业,娃哈哈,明旺乳液,志高机械,金德管业,嘉禾管业,衢州煤机厂,通天星制革厂,乐叶光伏,飞耀纺织,青年汽车,…………………………等等~~
㈢ 湖州市的工业园区有哪些,在什么地方的
1、核工业园
地址:湖州市吴兴区杭长桥北路399号
2、新兴工业园
地址:湖州市长兴县长和路13号
3、黄龙工业区
地址:湖州市双林镇湖盐公路
湖州开发区地处湖州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是1992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浙江省第一批重点省级开发区之一,1997年被国务院原特区办确定为全国重点省级开发区。2005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设立公告。
开发区内设有浙江省湖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浙江省湖州台商投资区、浙江省留学人员湖州创业园区等省级专业园区。
(3)常山工业与经济园区有哪些扩展阅读
据了解,湖州文创中心产业园根据目前湖州商务楼宇的现状及小微企业分布,采用一个中心三个主题园区的布局模式,总规划面积6万平方米。
园区将着重引进包括展览展会、广告、装饰设计、数字出版、地理信息等文化创意类企业和关联业态企业,重点打造“聚星103”公共服务品牌为运营主轴,将完善的公共服务与小微企业招商和孵化培育紧密结合,运用共享经济理念,倡导共享服务、空间、创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经验等。
当天,位于产业园的吴兴区首个城市书房——聚星103馆同步开馆。该书房面积近300平方米,拥有阅览坐席40余个,馆藏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类图书4000余册。
“市民只需凭二代身份证、已开通借阅功能的社保卡、市图书馆一卡通借书证刷卡进入,即可满足读者就地阅览、自助图书借还、自助信息查询等多项服务。”吴兴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没有标国家级的,都是省级的。省级以下就不提了,提了要写好几页。
常州
北:常州高新区(国家级)
南:武进高新区 武进农发区
东:天宁开发区
西:钟楼开发区
东南:戚墅堰开发区
此外还有:
金坛开发区(金坛市)
溧阳开发区(溧阳市)
天目湖度假区(溧阳天目湖)
南通
中国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规划面积24.29平方公里,是中国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部,长江入海口北岸,正在建设中的世界最大斜拉桥苏通大桥就在区内,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是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重要门户,其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以及所具有的港口、淡水、人才等优势,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有江苏南通出口加工区、中国长江国际化学纤维工业园、长江国际化学新材料工业园、光机电工业园,基础设施实现通路、通自来水、通下水、通电、通电讯、 通蒸气、通污水处理、通港口、通工业用气和土地平整。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利用外资较集中、发展速度较快和经济活力较强的区域之一。
江苏崇川经济开发区
1997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的南通市主城区,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临港近城的区位优势,日趋雄厚的产业基础,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使开发区成为不可多得的投资热土。开发区鼓励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项目;大吞吐量港储加工项目;食品、饮料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高档纺织、服装类生产项目;箱包、鞋类等皮塑制品生产加工项目。
江苏港闸经济开发区
199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开发区位于南通市市区西部,南临长江,与沪、锡、苏、常隔江相望,距上海128公里,距南京264公里,与南通机场咫尺毗临、南通港口一箭之隔,通沙汽渡座落区内,拥有不冲不淤的长江岸线4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04国道、宁通高速公路穿区而过,基础设施完备,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开发区内规划设立四大工园区,即电子高新园区、机电一体化园区、精细化工园区、轻工食品园区。
江苏启东经济开发区
199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开发区位于黄海、东海、长江三水交汇处,区位条件独特,投资环境优越,交通运输十分便捷,与国际大都市上海直线距离50公里,区内的道路、水电、通讯、供气、供热、排污等基础设施完备,有可租可购适用于机械、电子、纺织、服装、食品等行业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区内有行政服务中心、海关、商检等服务机构,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国家级示范中学、职教中心,五星级酒店和居住、购物、娱乐中心等一批服务性项目正在兴建;沪崇启大通道、宁启铁路、宁启高速公路通启段、沿江高等级公路等大桥大路工程正在全面加速推进。启东经济开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投资环境是客商投资置业的宝地。
江苏海门经济开发区
199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开发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分为发展相对独立、功能优势互补的三大区域——中心区、海门港区、精细化工园区。区内基础设施齐全,并且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轻工纺织、电子通讯、新材料、生物医药、化工等五大产业群。开发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投资环境成为上海周边地区最具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一方投资热土。
江苏通州经济开发区
199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开发区位于通州市城区南郊,区内道路、电力、通信、供水、排水、供热、污水处理、管道液化气及土地平整等已实现“七通一平”。开发区交通便捷,至京沪高速公路50分钟车程,到南通港30分钟车程,到南通火车站20分钟车程,到南通机场15分钟车程。已经动工的苏通长江大桥建成后,到上海的行车时间约90分钟车程。开发区注重从不同层面满足投资者对生产、生活各项要素的要求,努力让所有进区投资者满意,做到随时随地、热心贴心、限时保质服务。 开发区定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制造业基地。
江苏如东经济开发区
199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开发区南靠长江口,东枕南黄海,临近宁通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宁通铁路、南通机场、南通港,正在加紧建设的苏通大桥和即将启动开发的20万吨级泊位洋口大港,使这里的区位优势更加显现。目前开发区的建设逐步由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发展,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已经实现通道路、通讯、电力、供热、给排水等“七通一平”,一个以如东县城为依托延伸发展的现代新兴工业区已初具规模。
江苏如皋经济开发区
199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开发区位于如皋市区北郊,烟台至上海的204国道纵贯全境,新长铁路伴侧而过,苏北两条水运动脉--如泰河、通扬运河在区内交汇穿过,江阴长江大桥把开发区与中国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拉得更近。开发区内农副业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结合开发区的开发开放现状,目前重点发展机械、电子、轻工产品、纺织服装和外向型农业项目。
江苏海安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
1996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开发区位于海安县城东郊,与老城区相连,交通便利,区位优越,两条国道、两条铁道、两条运河在此交汇,新长铁路客运站、货运站、编组站、军需站及海安长途汽车新站均座落区内,在建中的沿海高速公路从东侧穿过,是苏中地区新兴的水陆铁交通枢纽,全国第一家水利高科技园在区内落户。开发区将以“合理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创建一流开发区”为目标,强化三个中心:一是制造中心,以机械、电子、化工、丝绸、纺织、服装、木业等项目为基础,主动接受上海、苏州、南通等大中城市的辐射,快速形成调整海安产业结构的支柱产业群;二是物流中心,加快火车站场经济带和物流园区建设,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三是新城发展中心,集聚人气、财气,构建招商、兴业、生活的最佳环境,推进城市化、现代化进程。
江苏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简介
江苏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位于南通市如东县长沙镇,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其主要职能是依据南通港洋口港总体规划和洋口港开发区总体规划,推进洋口港的开发建设,加强开发区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涉外事务、财政税收等方面的管理。 目前洋口港的开发建设已进入全面启动阶段,江苏LNG接收站及电厂已落户港区。计划于2008年,与苏通大桥通车同步,完成洋口港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江苏沿海出海大通道。洋口港最终将建成拥有10万吨级大宗散货泊位、10万至20万吨级原油进口泊位、五、六、代集装箱泊位,以能源、石化、冶金、现代物流产业为支撑的新型沿海港口城市。
江苏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
2003年经江苏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开发区地处长江入海口北侧,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体,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与上海浦东遥相呼应。苏336、221省道和规划中的沿海高速公路穿区而过,与新建的宁启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宁启铁路相联。是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内唯一的省级海洋开发区。区内设有9个功能区,包括现代海水养殖科技示范区,贝藻高效养殖区,水产品加工区,海洋生物医药工业区,临海工业区,机械五金工业区,水产仓储贸易区,吕四风情区,综合服务区等。开发区依托全国着名的吕四渔场和吕四渔港,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江苏如皋港工业园区
1993年经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园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与上海、苏州、无锡隔江相望,地处如皋市最南端依江而建,属于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南通港口群,建港条件得天独厚。园区港区西南与张家港隔江相望,距南通港仅28公里,距上海吴淞口127公里,至南京港239公里;如皋港引河与苏北各大主干河道连接成网,伸入腹地,转驳集疏条件较好。园区陆路距南通国际机场45公里、江阴长江大桥25公里。区内通港公路与宁通高速公路和204国道在园区北缘4公里处相立交。建设中的新(沂)长(兴)铁路开设如皋港支线连通港区。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并且在不断完善。鼓励重点开发的项目有:码头、电厂、金属冶炼及加工、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拆解、新型建材、旅游度假区、生产生活资料进出口及中转经营、现代农业等。
6
㈤ 浙江衢州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园区
(一)衢州市区共有3个省级开发园区
1、浙江衢州经济开发区。是1992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区管辖面积近50平方公里(含商住区、工业区、街道、农村)。规划面积26.5平方公里,已开发15平方公里,现有各类企业800多家。主导产业为金属制品、机械、纺织、食品加工、电气、橡胶塑料制品业等六个行业。
2、浙江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园区,规划面积为9.8平方公里。园区紧邻全国十大化工企业之一、全国最大的氟化工基地——巨化集团公司,其中占地2平方公里,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的“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合作园”是我国仅有的三个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园区以中俄科技合作为特色,以建设“中国氟都”为目标,以氟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和机电一体化等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浙江衢江经济开发区。
是199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0 .5平方公里,已开发6 .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高档特种纸、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基础件加工、电子、服装等。
(二)所属县市的开发园区
4、浙江江山经济开发区。是1994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江山市区的南端。规划面积36 .76平方公里,是一个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基地。主导产业:机电、五金、建材、电子、消防器材、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精细化工。
5、浙江龙游工业园区。设立于2003年4月。主导产业为造纸、服装、生物医药、机械电子、消防器材、水晶钻饰等。
6、浙江常山工业园区。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园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建成区3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机械、轻纺、食品加工等。
7、浙江开化工业园区。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建成区6.91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单晶硅、有机硅、制药(木糖醇、红茴香)、新材料等。
㈥ 常山县的经济
常山县的浙江常山工业园区属省级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7平方千米,长远规划面积19平方千米,园区主要布局机械、纺织、食品、电子及印刷等产业。
2008年常山县人均GDP22256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8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71元。
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8.6亿元,是2006年的2.2倍。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8.5亿元和5.3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和2.3倍。金融存贷款总额达到167亿元,是2006年的2.7倍。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3.5亿元,年均增长16.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4.7:48.5:36.8调整为8.0:54.2:37.8。五年累计新增建设用地1.1万亩、实施工业项目831个,工业增加值达到38.5亿元,按现价比2006年增加22.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28家,比2006年增加2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8.5亿元,其中利润5.7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3.6倍和4.8倍。节能减排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2005年末,全县共有耕地面积18.52万亩,其中水田16.07万亩。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9.93万亩,平均单产377公斤/亩,总产量7.5吨,其中水稻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0%、总产量的90 %。除水稻外,常山县甘薯、大豆、玉米、大小麦类等粮食作物发展也较快。
蔬菜瓜果是常山县的优势农产品。2005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0.6万亩,产量3.2万吨;瓜果播种面积5.06万亩,总产量8.35万吨。小西瓜、辣椒、大蒜、番茄、高山四季豆、沿江避灾早毛豆等在县内外有一定知名度。要立足常山县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做大做强蔬菜瓜果产业。以扩大种植面积、改变种植方式、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着力提高常山县蔬菜瓜果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充分利用常山县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瓜类,加快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基地。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工厂化育苗技术,如塑料大棚、滴灌、新型覆盖材料、基质栽培等现代设施技术,促进蔬菜瓜果集约化生产;制定实施主要蔬菜品种的地方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常山是传统的茶叶产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以生产绿茶为主。2004年,全县茶叶面积8800亩,茶叶产量245吨,产值1100万元。通过加强茶园管理、改造低产茶园、名茶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全县已经拥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集中成片的茶叶生产基地,名优茶的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以常山银毫、柚乡春等品牌为主的名优茶产值占总产值的87.5%。
201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417万元,比2012年年增长4.7%。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42454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10037亩,油料播种面积61403亩,蔬菜种植面积53200亩,果用瓜种植面积5422亩。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80190吨,比上年增长0.5%;油料产量7197吨,增长5.5%;蔬菜产量87647吨,下降0.6%;果用瓜产量13607吨,增长13.8%。 幼儿教育。1988年以后,全县幼儿园基本稳定在二百所左右,每年入园幼儿总数达6—7千名,教职工三百上下名,总体上呈稳中有升态势。民办幼儿,尤其是农村幼儿园蓬勃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辉端口等乡镇成立了中心幼儿园。2002年教育局设幼儿教育管理科,各乡镇成立幼教工作站。之后,对全县幼儿园进行审核登记注册,并开展合格幼儿园和等级幼儿园的评估及幼儿园的年检工作,实施幼儿教育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
小学教育。1988年以来,全县小学继续撤并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的农村完小、村小,布局逐年调整。到2002年,全县有小学129所,与1988年相比减少一半左右,比最高年份1964年的465所减少了336所。在1986年基本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天马镇率先实施义务教育,小学毕业生免试直接升入初中。之后其他乡镇逐步实施义务教育,到1995年,全县24个乡镇全部实施义务教育。1999年秋,实施《常山县义务教育学制改革方案》,小学同时招收五年制和六年制新生。到2000年,完成学制改革任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九年制义务教育。
中等教育。自1978后以后,中学基本稳定在30所左右,大致上是每乡镇一所初级中学,城关、招贤、芳村、白石四片各一所完中的格局。1至2002年,全县普通中学计24所,其中高〈完〉中4所;在校生17677人,其中高中生3322人;教职工1091人,其中专任教师960人。
中等职业教育。1988年,县政协教育组牵头创办定阳职业中学,针对常山实际,当年秋招收纺织班、微生物班新生120名。至2002年,全县职业高中3所,38个班级,在校生1926人;教职工72人,其中社会力量办学27人。
成人教育。在1986年实现“基本无盲县”的基础上,扫盲工作继续进行。1990年成立县扫盲工作协调小组,制定了八·五扫盲规划表。至2000年,乡、村两级成校培训了14.6万人次的农民,青壮年非盲率达98%,基本实现世纪末扫除文盲的目标。
教师队伍。1987年,全县教职工总数1626人,专任教师1420人;专任教师达到合格学历的人数大约三分之一。2002年,教职工总数2311人,专任教师2100人。15年来,教职工总数和专任教师分别增加了685和680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达到规定学历的公办教师分别是1028、693、147人,合格率分别为95%、96%、71%。 截至2010年底,全县创建省级强乡5个、省级小康村150个、省级农村体育俱乐部10个、省级先进社区4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个。新昌乡政府、天马镇紫港社区、县老年体协在第十四届省运会期间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㈦ 衢州市主要产业是哪些
这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农村人口占据了绝对的比例,农产品也比比揭是.
衢县和江山的蜂蜜业(全国不多见的养蜂之乡,有历史有规模)
衢县的柑橘、竹子、花卉、种猪等
江山的白天鹅、白毛乌骨鸡、猕猴桃等等
龙游的竹子、笋、茶叶、莲子、小辣椒、发糕等
常山开化的菌菇类产品、茶叶、胡柚、木耳、生姜等
(以上产业在全国都占据不可忽视的位置,有历史有规模)
---------------------------------------------
工业在衢州除了大家都提到的以巨化为最大的化工产业和新近的工业开发区里的大小规模其他轻重工业外,衢州另一大的工业是水泥,除去开化和龙游在其他县市都有较大规模的水泥厂。
江山的虎子水泥是个名牌。
开化还建立了硅工业基地
衢州的陶瓷工业是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产业,可惜没人去开发
----------------------------------
饮料产业也是一个大项
江山的国光啤酒
常山的吾德万、钱江源等
衢州的巨力、湘湖泉桶装矿泉水等
---------------------------------
旅游业是最近新兴的产业,但不是现在才有,也是衢州的传统的产业之一,衢州及下属的各县市有原始的不加修饰的原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江山 江郎山、浮盖山、廿八都等
衢州 烂柯山、太真洞、古城、孔庙等
常山 三衢石林、金钉子、乌石山等
开化 古田山、钱江源等
龙游 龙游石窟、小南海、越野拉力赛道(赛事旅游)等
㈧ 福建省开发区有哪些越详细越好谢谢
一、保留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发区15个:
福州(6个):福州科技园区、福州保税区、福州台商投资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元洪投资区
厦门(6个):象屿保税区、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沧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杏林台商投资区、厦门海沧出口加工区
漳州(1个):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莆田(1个):湄洲国家旅游度假区
南平(1个):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二、保留省 *** 批准设立的开发区57个:
福州(12个):福州琅岐经济区、福州金山投资区、福州盖山投资区、福州城门投资区、福州福兴投资区、福州金城投资区、闽侯农业技术园、福州青口投资区、福州上街投资区、福清龙田工业区、罗源湾开发区、连江?头投资区
厦门(2个):同安城东工业区、同安城南工业区
泉州(13个):探花山工业区、蟠龙开发区、南安方圆开发区、万安开发区、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晋江科技工业园区、泉州经济技术工业区、东海滨城开发区、安平开发区、马甲农业综合试验区、晋江东海安开发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南园、石狮园)、石狮黄金海岸旅游经济开发区
漳州(12个):招商局漳州开发区、漳州蓝田工业区、漳州龙文工业区、角美工业开发区、漳州龙池开发区、漳浦绥安工业区、云霄云陵工业开发区、漳州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东山旅游经济开发区、福建省诏安闽粤边界贸易加工区、长泰兴泰工业区、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莆田(3个):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力宝大地城
三明(4个):泰宁金湖旅游经济开发区、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尼葛园)、永安桃源洞—石林旅游经济开发区、宁化华侨经济开发区城区工业园
南平(2个):武夷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南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龙岩(4个):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湖旅游区、冠豸山旅游经济开发区、长汀县腾飞工业开发区
宁德(5个):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宁德三都澳经济开发区、周宁县工业扶贫开发区
三、拟保留省 *** 批准的开发区2个、省直机关及设区市 *** 批准设立的开发区53个:
福州(7个):福州软件产业基地(99年2月经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设立)、马洋工业区、敖江工业区、福州金山工业区、江阴开发区、镜洋工业园区、长乐两港工业区
厦门(6个):厦门石材工业区、厦门银鹭食品工业区、厦门市机电工业区、航空工业园、厦门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区、巷北工业区
泉州(8个):惠南工业园区、德化民营科技陶瓷园区、城南工业园区、惠东工业园区、成功科技工业区、省新扶茂岭工业区、福建省水暖专业工业园区、安溪工业区
漳州(8个):平和工业区、漳浦县赤湖工业区、漳龙边际(南靖奎洋)民营经济区、龙海市东园工业区、南靖高科技工业园区、漳州金峰工业区、龙海市九湖工业区、古雷港口经济开发区
莆田(4个):黄石工业园区、枫亭工业园区、华林工业区、莆田市荔园工业区
三明(5个):梅列区瑞云工业园区、将乐县北郊工业园区、泰宁县丰元工业园区、三元区工业开发区、尤溪县埔头工业区
南平(5个):浦城县南浦工业园区、光泽县和顺工业园区、南平市江南工业开发区、邵武城郊工业园区、建瓯市东峰莲花坪工业用地
龙岩(6个):永定莲花工业开发区、上杭南岗工业开发区、漳平富山工业园区、新罗区民营科技园、武平青云山工业园区、连城莲冠工业开发区
宁德(6个):福鼎星火工业园区、屏南溪坪工业小区、闽浙边界寿宁工业小区、古田玉田工业小区、闽东工业园区、福安秦溪洋工业园区
四、撤销省 *** 批准设立的开发区17个:
福州(2个):福清友精工业村、福州空港开发区
泉州(6个):南建工业村、晋江福埔开发区、石狮振狮开发区、石狮德辉开发区、肖厝开发区、金井园头对台贸易区
漳州(2个):长桥福庆工业区、福建省南靖丰田华侨经济开发区
莆田(6个):全冠工业城、辉开工业城、富丽明、兴利科技园、洞庭工业区、江口石庭工业区
南平(1个):延平区来舟工业园区
五、撤销省级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开发区21个:
泉州(4个):宝盖科技工业区、祥芝科技工业区、城北工业园区、惠安县石雕石材工业园区
漳州(9个):石亭工业区、大南坂工业区、旧镇工业区、黄仓工业区、山城工业区、龙海角美工业区、东山西埔工业园区、平和宝峰工业区、长泰官山工业区
莆田(2个):东海工业园区、埭头工业园区
南平(2个):炉下工业园、建阳塔山工业园区
龙岩(3个):新罗区连圣工业园区、连城庙前工业园区、连城地瓜工业园
宁德(1个):福鼎白琳金山工业小区
六、撤销设区市 *** 批准设立的开发区19个:
厦门(6个):厦门开元工业园、同安金富工业区、同吉工业区、黄金工业区、同安城北工业区、城南工业区
泉州(2个):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海工业园区
漳州(6个):朝阳工业区、闽粤边界旅游区、金山个私工业区、银塘工业区、漳浦县佛昙工业区、龙海市海澄工业区
莆田(2个):莆田市东吴临港化工园区、鲤南工业园区
三明(2个):尤溪县西滨开发区、三元区荆东工业区
宁德(1个):蕉城区工业小区
七、撤销市级有关部门、县 *** 批准设立的开发区139个:
福州(9个):晋安区宦溪绿色工业园、福州金城民营高科技园、长乐闽江口工业区、金峰工业区、福州北岭投资区、连江县江南民营开发区、连江县丹阳工业区、晋安区新店红星工业区、晋安区新店茶园工业区
泉州(33个):城西工业园区、湄洲湾南岸石化基地、洛阳镇北工业园区、诗墩开发区、大堡污染工业控制区、锦尚工业区(Ⅰ)、锦尚工业区(Ⅱ)、肖厝中心工业区、中心工业区二期、西滨农场企业小区、西滨镇电镀集中控制区、新市企业开发小区、钞岱企业开发小区、草湖埔企业开发小区、磁灶龟山工业区、磁灶镇陶瓷城、安海桥头工业区、安海庄头工业区、永和第一工业区、永和第二工业区、陈埭第一工业区、陈埭第二工业区、中国晋江鞋城、晋江市荆山商贸工业综合区、金井新市开发区、龙湖晋南工业区、安海湾工业区、晋南出口加工区、浮桥高山工业园区、江南工业园区、浔美工业园区、安溪龙美工业区、湖头工业区
漳州(50个):芗城天宝工业区、龙海市华轻工业区、龙海市榜山工业区、龙海市颜厝工业区、龙海市港尾工业区、漳浦棕口工业区、东山铜陵工贸小区、诏安桥东镇工业园区、南靖霞微洋工业小区、平和大坂洋工业区、平和霞寨工业区、平和九峰工业区、长泰岩溪工业区、长泰上蔡工业区、长泰港园工业区、龙海角美鸿渐、龙海角美石厝、龙海角美龙田、龙海角美杨厝、龙海角美埭头、龙海角美坂美、龙海角美社头、龙海角美锦宅、龙海角美恒苍、龙海角美东山、龙海角美玉江、龙海榜山镇平宁、龙海榜山芦州、龙海榜山南苑、龙海东园镇过田、龙海东园凤鸣、龙海东园厚境、龙海浮宫邱厝、龙海石码镇内社、龙海程溪镇下庄、龙海程溪和溪圩、龙海海澄镇黎明、龙海海澄东兴、龙海海澄州头、龙海海澄福大、龙海海澄月港、龙海海澄南门、龙海海澄仓头、龙海海澄前厝、龙海紫泥镇下楼、龙海九湖镇下庵、龙海九湖百花村、龙海九湖长福、龙海九湖田乾、龙海九湖镇九湖
莆田(3个):度下民营工业小区、笏石民营工业区、秀屿镇民营工业小区
三明(16个):沙县民营工业区、尤溪县联合乡吉木民营工业园区、尤溪县第一园区、尤溪县第二园区、建宁县金溪工业园区、建宁工业园区、永安乡镇工业区(共8个园区)、大田县金溪工业园区、大田县工业开发区
南平(3个):富洲经济开发区、松溪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瓯市城东工业区。
龙岩(19个):新罗区东宝工贸小区、新罗区西陂镇双路亭工贸小区、新罗区铁山个私经济示范小区、武平十方工贸小区、武平岩前工业园区、连城朋口工业园、上杭南阳工贸小区、上杭临城九州工贸小区、上杭才溪工贸小区、上杭中都工贸小区、上杭旧县工贸小区、上杭蛟洋工贸小区、长汀古城轻纺工业园、长汀策武麻陂工贸小区、长汀河田涂坊工业小区、长汀南山中复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汀濯田刘坊工业园区、长汀新桥镇新桥村小溪背工业小区、长汀新桥镇凹头岭工业小区
宁德(6个):霞浦工业桃园、柘荣富源工业小区、闽东电机电器工业区、古田黄田经济开发区、古田县莲桥工业小区、霞浦三沙工业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