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杭州有哪些工业园区
1.杭州工业园区如下:
(1)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0年,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是集工业园区、高教园区、出口加工区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也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委托管理下沙和白杨两个街道,辖区人口约45万人。
(5)杭州出口加工区
杭州出口加工区,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是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大陆第一批出口加工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东部的国家级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2001年5月18日经过国家八部委联合验收,正式封关运作,封关面积2.007KM2。
(1)大开门社区的工业园区在哪里扩展阅读:
1.杭州高新区(滨江):
由杭州国家高新区、杭州市滨江区两区管理体制整合而成,总面积约92平方公里。高新区建于1990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启动区块位于钱塘江北原文教区一带,是高新区的发祥地,也是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和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大孵化器。
滨江区设立于1996年12月位于钱塘江南岸,下辖3个街道,现有51 个社区,常住人口32万。2002年6月两区管理体制调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开启了建设发展的新时期。
建区以来,杭州高新区(滨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发挥体制、机制、管理、服务、区位等优势,吸引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内生增长和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2014年7月科技部公布的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杭州高新区位列第五,跻身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连续三年在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成为浙江省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杭州高新区(滨江)全力打造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示范区——“智慧e谷”。始终坚持把“高”和“新”作为产业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了从关键控制芯片设计,到传感器和终端设备制造,到网络通信设备、信息软件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以及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智慧医疗等运用,再到网络运营服务、大数据平台的全产业链和技术体系。
培育壮大了阿里巴巴、华三通信、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中控集团、聚光科技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引领和带动了杭州乃至浙江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2.杭州:
简称“杭”,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副省级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杭州都市圈城市 、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
截至2017年,杭州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6853.57平方千米(包含钱塘江水域面积,钱塘江河海分界线采用海盐澉浦—余姚西三闸连线) ,常住人口946.8万人,城镇化率76.8%。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2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7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2844家。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
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
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22年亚运会将在杭州举办。2018年1月,杭州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第7位。
3.位置境域: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东临杭州湾,与绍兴市相接,西南与衢州市相接,北与湖州市、嘉兴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地理坐标为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北纬30°16′。
杭州的城市原点(零公里标志)设在上城区紫薇园坐标原点。紫薇园坐标原点从1913年开始就作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内的建筑、道路、水系及名胜古迹,都可根据该原点标出方位和与原点的距离。
4.水系分布: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过。[26]
5.气候特征: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8℃,平均相对湿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时数1765小时。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是新四大火炉之一。 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网络-杭州
B. 苏州工业园区属于哪里
苏州工业园区在哪里?
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千米,下辖3个镇,户籍人口25万。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它紧邻上海,依托浦东发展,一跃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的发达城市,是中国最有功响力的工业中心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古城东侧,通过周边发达的高速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网与中国和世界的各主要城市相连。
机场:
上海虹桥机场(距苏州80公里)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距苏州举差120公里)
南京国际机场(距苏州200公里)
无锡硕放机场(距苏州40公里)
苏州光福机场(距苏州10公里)(军用)
海运港口:
上海港:距苏州100公里;年吞吐量1.65亿吨,104个万吨级泊指答肢位
张家港:距苏州96公里;综合性港口,年吞吐量800万吨,18个万吨级泊位
太仓港:距苏州70公里;石油港口,预计万吨级泊位30个
常熟港:距苏州60公里;化工港口,预计年吞吐量150万吨,建有12万标箱码头和30万吨通用码头各1座。
公路:
苏州市境内现有公路2052公里,密度为21.46公里/平方公里,苏州沟通外地的公路有:
国道:
204国道(烟台--青岛--苏州--上海);
312国道(上海-苏州-新疆);
318国道(上海--苏州-- *** )
高速:
沪宁高速公路(上海--南京);
机场快速公路(苏州--上海市、虹桥国际机场);
京苏沪高速公路(北京--苏州--上海);
苏嘉杭高速公路(苏州--嘉兴--杭州);
铁路:
京沪铁路
ke./view/327355?fr=ala0_1#8
苏州工业园区属于哪个区
苏州市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虎丘区(苏州高新区)
苏州工业园区属于哪个省
在苏州地图的右边,都是苏州工业园区,最北边是相城区,最南边是吴中区,西边是苏州高新区,中间是苏州古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是属于哪个区?
苏州工业园区是原来的几个老区合并的,现在属于国家级开发区。 邮编是215000
苏州市工业园区属于哪个区
苏州市工业园区民政地理规划属于苏州吴中区,行政和经济管理是苏州独立的一个区。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属于哪个区
朋友苏州市工业园区就是苏州的一个区附:苏州共辖12个区(县级市),其中市辖区7个(金阊区、沧浪区、平江区、吴中区、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代管5个县级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
亲,你好!以上回答来自问问团队【江苏卫视-单个儿】,如果有疑问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选择能解决+原创+五星评价,祝你生活愉快!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是属于苏州哪个区的?
属于苏州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都包括哪些地方?
娄葑镇跨塘镇唯亭镇胜浦镇车坊、郭巷都有一部分划到园区。 玲珑湾、加成国际、中海星湖国际、中央景城、万科金色家园、中海国际社区、枫情水岸花园、星海时代花园、顺驰凤凰城等等。
苏州工业园区是属于哪个区?
苏州工业园区是原来的几个老区合并的,现在属于国家级开发区。 邮编是215000
苏州工业园区具体在哪?它所在的地址是唯世哪个区的?
iuorjdthq41cl13ejkkn
C. 东莞有哪些工业园
东莞工业园有君泰·正拓5G产业园、天宝工业园等。如需入驻产业园,推荐选择君泰·正拓5G产业园。君泰·正拓5G产业园作为东莞市重大项目,以数智产业链制造节点为担当,填补和提升松山湖生产功能,致力于打通松山湖科研与生产价值链两端。D. 杭州仁和镇工业园区有多少个
杭州仁和镇工业园区有1个。
仁和街道,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地处余杭区北碧兄部,东连塘栖镇、崇贤街道,南、西南接良渚街慧竖道,西北、北与湖州市德清县三合乡、乾元镇、雷甸镇为邻,总面积75.00平方千米。2011年末,仁和街道总人口65135人。
1950年10月,设立獐山、东塘、云会3个乡;2011年8月,改设仁和街道。[3]截至2020年6月,仁和街道辖2个社区、18个行政村,[4]街道办事处驻獐山社区仁河大道1号。[3]2021年3月11日,仁和街道为新的余杭区前慧大所辖。
E. 苏州的工业园区,
园区是苏州市的区,苏州一共分为六个区。
吴江是县级市,归苏州大市。
园区底边的几个镇是沿袭以前(园区还是农田的时候),不是县级市,就是单纯的镇,属于园区,如娄封镇,唯亭镇,胜浦镇等。
社区就是社区,就是有点类似于住宅小区。
湖西湖东是以金鸡湖为界,没听过湖西或湖东社区的,应该还要分的细点。
F. 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工业园区的名字是什么
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工业园区是深圳市的蛇口工业区,该工业园区是中央批准的第一个工业园区。
G. 苏州工业园区的简介包括其中央商贸区的发展状况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6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十二年来,在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40%左右,累计上交中央和省市各类税收400多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8万个。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580.7亿元,比开发之初增长了50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5亿元,增长200倍;进出口总额从开发之初的几百万美元增加到405亿美元,其中出口192亿美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超过2.8万元和1万元,均增长了5倍左右。
今年以来,全区干部群众按照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要求,统筹推进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与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区域经济继续保持又快又好发展势头。1-7月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115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5亿元,增长31%;完成进出口总额277亿美元,增长28.5%;新增注册外资2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3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在较高平台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同时,每万元GDP耗水5.8吨、耗能0.34吨标准煤,每度电产生GDP25元、工业产值90元,达到了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初步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其主要发展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招商理念,更加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成效,税源型项目、研发型项目、生产性服务项目以及高科技项目明显增多。目前,全区累计引进合同外资2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9.6亿美元,注册内资863亿元,形成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从地区结构看,来自欧美的项目占49%,日韩占18%,新加坡占6%,港澳台地区占22%。从投资规模看,投资上亿美元项目超过60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区内项目平均投资额超3000万美元,5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85个项目。从产业层次看: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尤其是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园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均居全国前三位。
2、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我们始终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立区之基、强区之本,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1)加快完善创新载体。先后组建了科发、创投、教投等国资创新投资主体,累计投入130余亿元,启动建设了国际科技园(国家级软件园)、独墅湖高教区、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中新科技城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200余万平方米,构建了市场招聘、猎头招聘和上门招聘三大人才引进网络,引进中外一流高校10余家、各类人才中介机构50多家。(2)加速集聚创新主体。先后建成了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等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独立研发机构50多家,尤其是院省市共建的中科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机构正式落户园区,标志着苏州独立的国家级研发机构实现零的突破。(3)持续优化创新氛围。先后建设了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评测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一批创新功能平台;设立了总额超过30亿元的风险创投、人才培养、中小企业创业担保以及IC设计、软件研发、动漫产业与生物、纳米等领域的发展专项基金。目前,园区以占全国十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全国约3%的IT产值和16%的IC产值,汽车零部件和软件外包销售收入分别占到苏州市的55%和90%,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占全市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3、三产发展后来居上。按照省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指示精神,积极推进园区服务业发展“倍增计划”,重点围绕“金鸡湖、独墅湖和阳澄湖”做文章,先后投入200余亿元,兴建了现代物流园、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等大型生产服务设施60多万平方米,建成了左岸商业街、金鸡湖商业广场等各类商业载体50万平方米;相继引进沃尔玛、家乐福、世纪联华等10多个知名商业品牌,入驻了美国普罗斯、日本通运等20多家国际物流公司,集聚了香港汇丰、英国渣打等20多家中外资银行以及普华永道、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等30多家知名专业机构,有力促进了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升级,环金鸡湖区域正在成为苏州市新的现代商业文化中心。
4、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园区开发突出了“以人为本”理念,较好地体现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环境优势。(1)坚持规划先行。从开发伊始,园区就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和“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2)适度超前投入。先后投入300余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基本完成了7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3)高标准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积极打造生态园林城区,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累计新增绿地1700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超过45%,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最佳的居住和创业环境。目前,中新合作区就业人口已超12万人,居住人口近10万人,其中外籍人士超过8000人。
5、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园区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注重资源集约利用。积极探索“清淤、治水、取土、扩地”相结合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率先取消农村宅基地审批,大力推广“零土地”招商,鼓励各类建筑向高层发展,多年来共节约土地近20平方公里。2005年,在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的情况下,土地出让面积减少30%,中新区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达到17亿美元。(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牢固确立“绿色招商”理念,坚持环保部门“一票否决”制,努力从源头控制污染项目进入。十多年来,因环保因素被否决的项目有200多个,累计合同外资超过11亿美元。同时,率先在全国开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创建试点,区域环境整体通过ISO14000认证。(3)注重和谐社会构建。坚持“以德治区”和“以人为本、重在建设”方针,通过“虚事实做”的形式,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统筹社会资源力量,综合推进科教文卫、生态环保和扶贫帮困等各项实事工程,全面建立完善以邻里中心为依托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平安园区”,完善社会综合治理网络,努力打造最佳人居和创业环境。
6、富民工程优先实施。我们始终将执政为民和富民优先作为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不断加大富民强区、城乡统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力度。(1)注重区镇联动开发。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加快区镇基础设施对接。目前,90%农户已迁入现代化居住小区,所辖三镇综合实力均居全市前列,娄葑还被评为全国千强镇第四名。(2)加大就业创业扶持。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 (即建立一本IC卡就业管理台账,强化一种技能培训,腾出一批适应性岗位,培育一种创业致富光荣氛围,探索一条股份合作、失地不失业的共同富裕新路子),努力形成“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就业、家家有股份”的致富基础。目前,征地待安置劳动力中已有95%的人重新上岗就业,其中自主创业当老板的超过5000人。(3)强化社会保障功能。建立了以预筹积累、个人账户为主,涵盖医疗、住房、养老和失业救济等各项社会保障的区域性公积金制度,健全完善了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及大病统筹制度、征地农民保养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对社会和农村弱势群体,建立了贫困帮扶制度,对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目前,企业参保率已达100%,各类参保人员超过24万人,基本做到了“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难有所助”。
7、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园区是改革开放的前哨阵地,我们在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1)加强了学习借鉴工作。累计派出1700多人次赴新加坡学习培训,在规划建设、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方面认真借鉴新加坡经验,先后编制实施了68项新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立了全新的“亲商、富商”理念,建立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府架构和对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体系,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管理秩序和法治化环境。(2)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选拔和使用上,采用公开民主途径,坚持全员招聘、绩能考核、末位淘汰和动态管理。目前,管委会机关干部平均年龄36岁,研究生、博士生、留学归国人员和拥有高级职称的占30%以上。(3)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针对开发区特点,我们特别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先后成立了园区外企党委和私营个体经济联合党委。目前,工委下设14个党委、67个党总支、304个基层党支部,共有党员1.2万余名,基层党组织建设基本实现了“全覆盖”。(4)加强了勤政廉政建设。注重党章学习,强化“八荣八耻”意识,坚持“以教倡廉,以制保廉,以俸养廉,以勤促廉”,标本兼治,着力治本。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健全监督网络,重点规范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建筑有形市场招投标等各项制度,提高了廉政建设系统程度
H. 苏州工业园区包括哪些地方,具体的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5万人。现辖4个街道:娄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胜浦街道。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区东部,东接昆山市,南连吴中区,西靠姑苏区,北隔阳澄湖与常熟相望;行政区划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中新双方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
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同年,将苏州市郊区的娄葑乡,吴县的跨塘、斜塘、唯亭、胜浦四个镇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2002年2月23日,经报请省政府批准,苏州市政府同意撤销苏州工业园区斜塘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实行镇管村体制,镇政府驻娄葑。区划调整后,娄葑镇行政区域面积90.84平方千米,总人口8.04万,辖10个居委会、28个村委会。
2002年7月,将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东环路以西3个居委会划归平江区,东环路以西2个居委会划归沧浪区。2003年,将跨塘镇临湖村划归娄葑镇管辖。
2003年,跨塘镇辖桥北、新镇2个居委会和蠡塘、娄江、娄东、娄中、湖滨、剑湖、古娄、上楼8个行政村。唯亭镇辖唯亭、亭南、泾巷、东亭家园4个居委会和浦田、夷陵山、施家滨、悬珠、阳澄湖5个行政村。胜浦镇辖胜浦镇街道、金苑新村、吴淞新村、园东新村4个居委会和金港、金东、吴巷、胜巷、旺坊、南盛6个行政村。娄葑镇辖新苏、葑谊、葑塘、团结、星湾、独墅湖、斜塘7个居委会,苏安南、苏安北、官渎、东港家怡、东港家乐、金益、莲香7个社区和板阳、洋泾、倪庄、金厍、群力、东旺港、华莲、周葑、宅前、墩头、斜浜、金田、东巷、盛墩、建国、联合、南旺、南夏泾、姚东、西马、田巷、南沙里、临湖23个行政村。(村居名录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2004年9月30日,江苏省政府(苏政复[2004]89号)批准同意将吴中区甪直镇车坊居委会和朝前、横港、李家、大仓、金园、鄂田、旺浜、华云、车渔9个村划归苏州市娄葑镇管辖。调整后,娄葑镇面积120.08平方千米,人口14.35万人,辖20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
2004年末,娄葑镇面积72.56平方千米,人口228728人。跨塘镇面积33.59平方千米,人口39751人。唯亭镇面积82.15平方千米,人口32171人。胜浦镇面积16.20平方千米,人口49266人。(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
2005年,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同意调整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5]33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和跨塘镇实施合并设立唯亭镇。调整后,唯亭镇面积115.86平方千米,人口5.8万人,辖11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镇政府驻蠡塘路。
2009年末,娄葑镇面积72.56平方千米、人口323310人,唯亭镇面积115.74平方千米、人口202857人,胜浦镇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72910人。(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
2012年末,撤销娄葑镇,以星湾等36个居委会区域设立娄葑街道,以斜塘等38个居委会区域设立斜塘街道;撤销唯亭镇,设立唯亭街道;撤销胜浦镇,设立胜浦街道。
I. 苏州工业园区街道如何划分
截至2021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下辖四个街道,分别为:娄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胜浦街道。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于1994年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1994年5月实施启动,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位于苏州古城以东,北纬31°17′34.39″ ,东经120°39′28.33″,东临昆山,西靠古城区,南接吴中区,北枕阳澄湖,面积278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下辖四个街道、四个社区工作委员会 。
历史沿革
1994年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同意江苏省苏州市同新加坡有关方面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4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娄葑乡和跨塘镇、斜塘镇、唯亭镇、胜浦镇一乡四镇成建制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筹)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区域基本形成。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 。
2001年3月23日,苏州工业园区加快开发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苏州工业园区二、三期开发正式启动。
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中新合作区规划面积扩大10平方公里 。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 。
201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苏州片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全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 。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苏州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