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位大虾能告诉小弟工业用液碱和片碱中和哪个更划算
这要看你干什么用。如果使用中不需要溶解的,还是使用片碱。如果是需要溶解的还是使用液碱。同时由于液碱储存比片碱要要求高,而且占地方。所以要综合考虑。
Ⅱ 液碱生产厂家是如何生产液碱的大致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我来给你回答吧:
氯碱工业生产液碱(NaOH)主要有两种方法隔膜法和离子膜法,第一种已经基本淘汰,第二种为现在氯碱工业主要的生产方法。下面主要讲讲第二种离子膜法:
离子膜法也称离子膜电解法,是利用阳离子交换膜将单元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室和阴极室,使电解产品分开的方法,通俗点解释就是利用电解盐水的方法取得液碱和其副产品(主要是32%的NaOH、氯气和氢气)。
工艺流程:
大致可以分为一次盐水工序、二次盐水工序、氯氢处理工序、Hcl合成工序、氯气液化工序、液氯充装工序。虽然每个厂的生产工序流程会有不同,但大致区别不大。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次盐水工序也就是用离子膜电解槽电解盐水的部分。 下面我对每个工序略做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次盐水工序是通过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把盐水中的Ca2+、Mg2+ 及SO42- 、游离氯、有机物等杂质除去,制成符合工艺要求的一次盐水,供二次盐水及电解工序使用。
二次盐水工序是将一次盐水工序送来的合格一次盐水经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二次精制,合格的二次盐水送离子膜电解槽进行电解生产32%NaOH、氯气和氢气。其中电解后的淡盐水进行真空脱氯和化学脱氯后送一次盐水工序。
氯氢处理工序分为两部分氢气处理和氯气处理。氢气处理主要是将电解来的高温湿氢气冷却、加压输送,保证生产安全,并输送至下一工序;氯气处理是将电解来的高温湿氯气洗涤、冷却、除雾、干燥、加压输送出下工序,保证上下工序的生产安全。
Hcl合成工序是将氯氢处理工序来的氯气和氢气在二合一石墨合成炉内合成氯化氢气体,供下工序使用(提一提这一部分所讲下一工序的意思,它主要是供PVC生产所需要的Hcl气体,若是工厂只是生产液碱这部分可以除去);将氯气液化岗位来的液化尾氯与氯氢处理工序来的氢气经二合一合成炉合成为氯化氢气体,再经一、二级降膜吸收器、尾气吸收塔,用纯水吸收制备高纯盐酸。
氯气液化工序是将经过处理后的压力约为0.15MPa的干燥氯气,经压缩提压、冷却液化成液体后进行存贮。
液氯充装工序是将氯气液化工序液化的液氯进行存贮及充装,以便于销售。
Ⅲ 关于工业用液碱的成份
工业液碱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硫化钠的混合液。
液碱即液态状的氢氧化钠,亦称烧碱、苛性钠。现有氯碱厂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液碱的浓度通常为30-32%或40-42%。
别名:苛性钠、烧碱、火碱、苛性曹达。
化学名称:氢氧化钠。
分子式:NaOH。
液碱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用途极广。化学工业用于制造甲酸、草酸、硼砂、苯酚、氰化钠及肥皂、合成脂肪酸、合成洗涤剂等。纺织印染工业用作棉布退浆剂、煮练剂、丝光剂和还原染料、海昌蓝染料的溶剂。冶炼工业用制造氢氧化铝、氧化铝及金属表面处理剂。仪器工业用作酸中和剂、脱色剂、脱臭剂。胶粘剂工业用作淀粉糊化剂、中和剂。另外,在搪瓷、医药、化妆品、制革、涂料、农药、玻璃等工业都有广泛应用。
Ⅳ 食品级液碱与工业用液碱的区别 有知道的吗很迷糊,用工业液碱代替食品级液碱会出什么问题
工业用的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杂质,比如重金属含量高,而食品级则去掉或降低了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Ⅳ 食品级硝酸和工业级硝酸;食品级氢氧化钠和工业级氢氧化钠;30%液碱和32%液碱,他们之间有区别吗
你好:食品级和工业级最大的不同是它们的质量,它们在生产时按行的国家标准是不一样的,按工业级标准生产的就称工业级,按国家食品级标准来生产的就称为食品级。比如氢氧化钠,食品级与工业级最大的不同在于:食品级限制了砷、汞、和重金属的含量,工业级则没有。再说价格,工业级的价格为2700~3000元/吨,食品级的价格每吨要4000元以上。